CN212709820U -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9820U
CN212709820U CN202021463590.9U CN202021463590U CN212709820U CN 212709820 U CN212709820 U CN 212709820U CN 202021463590 U CN202021463590 U CN 202021463590U CN 212709820 U CN212709820 U CN 212709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rotating shaft
pivot
steering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359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臧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erl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359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9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9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9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所述转向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的转轴、盖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固定盖以及用于实现所述转轴的转向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固定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弹性件包括弯曲部和弹性柱,所述弯曲部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台底部,并且位于所述转轴面向所述固定台一侧,所述弹性柱穿过所述转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设置弹性柱并将弹性柱穿过所述转轴,使得弹性柱从转轴内部直接作用于转轴,实现转向复位机构转向灵活,复位可靠,并且结构紧凑,电动平衡车转向、复位准确性提高,从而提高了电动平衡车运行姿态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平衡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的转向主要是通过使用者控制操控杆的左右摆动,再由控制杆将左右摆动的动作传递给转向机构,传感器检测到转向机构的相应变化后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运行以实现电动平衡车的转向。因此转向机构在转向、复位时的准确性很大的影响了电动平衡车运行姿态的准确性。
然而由于电动平衡车存在转向、复位准确性低的问题,从而影响电动平衡车运行姿态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复位机构,该转向复位机构结构紧凑,转向灵活,复位可靠,电动平衡车运行姿态的准确性提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台、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的转轴、盖设于所述转轴上的固定盖以及用于实现所述转轴的转向复位的弹性件,所述固定盖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弹性件包括弯曲部以及与所述弯曲部一端相连的弹性柱,所述弯曲部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台底部,并且位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台底壁之间,所述弹性柱穿过所述转轴。
优选地,所述转轴包括通孔,所述通孔、弯曲部以及弹性柱均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对称设于所述转轴轴心的两侧,两个所述弹性柱一一对应穿出两个所述通孔,所述弹性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曲部。
优选地,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固定台一侧的压片,所述压片具有沿远离所述固定台方向呈拱形凸起形成的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压住所述连接部,并且所述压片与所述固定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片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所述弯曲部位于所述压接部轴向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弯曲部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压接部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固定台底面的一侧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平面,所述平面距离所述固定台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弯曲部高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盖设置为一个,盖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弹性柱依次穿过所述转轴和所述固定盖,或者所述固定盖设置为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转轴轴向上的两端,所述弹性柱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盖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台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凹陷形成的支撑部,所述固定盖包括沿远离所述支撑部方向呈拱形凸起形成的接触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接触部相配合并且两者之间穿设有所述转轴。
优选地,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压紧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的套筒件,且所述套筒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所述接触部以及所述套筒件均设为两个,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接触部对应分布于所述转轴轴线方向的两端,所述套筒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位于轴向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固定板、壳体以及操控杆,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表面上,所述传感器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或所述固定盖上,且所述传感器固定板上设置有对所述转轴姿态变化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转轴伸出所述壳体的部分与所述操控杆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转向复位机构,通过设置弹性柱并将弹性柱穿过所述转轴,使得弹性柱从转轴内部直接作用于转轴,实现转向复位机构转向灵活,复位可靠,并且结构紧凑,电动平衡车转向、复位准确性提高,从而提高了电动平衡车运行姿态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设置弯曲部,给弹性柱很好的弹形支撑,避免弹性柱受力过大而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从而延长了弹性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平衡车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平衡车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部分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平衡车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弹性件与压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1、固定台;11、支撑部;2、转轴;21、通孔;22、平面;3、固定盖;31、接触部;4、弹性件;41、弯曲部;42、弹性柱;43、连接部;5、套筒件;6、压片;61、压接部;7、传感器固定板;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属于图1-2所示平衡车的组成部件,请参阅图1-8,该转向复位机构包括固定台1、转轴2、固定盖3以及弹性件4,所述转轴2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上,所述固定盖3盖设于所述转轴2上,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固定台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台1包括支撑部11,所述支撑部11沿其厚度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固定盖3包括接触部31,所述接触部31沿远离所述支撑部11方向呈拱形凸起形成,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接触部31相配合并且两者之间穿设有所述转轴2。
所述固定盖3的数量、结构不做限制,只要能实现转轴2的限位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3设置为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转轴2轴向上的两端,所述弹性柱42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盖3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盖3也可以设置为一个,盖设于所述转轴2上,所述弹性柱42依次穿过所述转轴2和所述固定盖3。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套筒件5,所述套筒件5压紧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接触部31之间,且所述套筒件5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转轴2可相对于所述套筒件5进行转动,在套筒件5和转轴2的接触面上还可以涂抹润滑脂,该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转轴2在转向复位过程中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11、所述接触部31以及所述套筒件5均设为两个,所述支撑部11以及所述接触部31对应分布于所述转轴2轴线方向的两端,所述套筒件5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且位于轴向两侧。
所述弹性件4包括弯曲部41和弹性柱42,所述弯曲部41一端与所述弹性柱42相连,另一端通过设置压片等方式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底部,并且位于所述转轴2与所述固定台1底壁之间,所述弹性柱42穿过所述转轴2,以使得所述弹性柱42从所述转轴2内部直接作用于所述转轴2,实现转向复位机构转向灵活,复位可靠,并且结构紧凑,电动平衡车转向、复位准确性提高,从而提高了电动平衡车运行姿态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弹性柱42的一端与所述弯曲部41相连,当弹性柱42发生形变时,弯曲部41能够在弹性柱42的作用下同步发生形变,从而给所述弹性柱42很好的弹性支撑,避免所述弹性柱42受力过大而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从而延长了所述弹性件4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平衡车使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2包括通孔21,所述通孔21、弯曲部41以及弹性柱42均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21对称设于所述转轴2轴心的两侧,两个所述弹性柱42一一对应穿出两个所述通孔21,所述弹性件4还包括连接部43,所述连接部43为直线型,其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曲部41。通过将所述通孔21、弯曲部41以及弹性柱42均设为多个,能够使得转轴2转动时作用于弹性件4上的力被分摊到每一组弯曲部41和弹性柱42上,从而减少每组弯曲部41和所述弹性柱42的受力大小,避免所述弯曲部41和所述弹性柱42受力过大而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所述弹性件4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动平衡车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4可由一根钢丝一体制作而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压片6,所述压片6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3远离所述固定台1一侧,所述压片6具有压接部61,所述压接部61沿远离所述固定台1方向呈拱形凸起形成,所述压接部61压住所述连接部43,并且所述压片6与所述固定台1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螺栓件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压片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43的轴线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通过设置压片6,能够将所述弹性件4稳定地固定在所述固定台1底部,且占用装配空间小,使得所述转向复位机构结构更加紧凑,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固定非刚性固定,而是可拆卸的固定,便于在检修等情况下更换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41位于所述压接部61轴向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弯曲部4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压接部61的高度,有效地减少所述弹性件4在两个所述弯曲部41连线方向上来回晃动,进一步提高所述压片6紧固所述弹性件4的稳定性。
由于所述弹性件4位于所述固定台1的底部,且所述弯曲部41具有一定的高度,为了避免所述转轴2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弯曲部41等设置在固定台1底部的结构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2靠近所述固定台1底面的一侧的中间部分铣出有一个平面22,所述平面22距离所述固定台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弯曲部41高度,从而避免所述转轴2与所述固定台底部接触。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增加所述支撑部11的高度,使得所述转轴2不与所述固定台1的底部接触。
请继续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传感器固定板7、壳体8以及操控杆(图中未标出),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表面上,所述固定台1可与所述壳体8一体成型,所述传感器固定板7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或所述固定盖3上,且所述传感器固定板7上设置有传感器(图中未标出),所述传感器用于对所述转轴2姿态变化进行检测,具体地,所述传感器可以是霍尔传感器,所述转轴2伸出所述壳体8的部分与所述操控杆固定连接,所述壳体8可以是平衡车的上盖,也可以是平衡车的下盖。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驾驶者想要实现向左转向时,驾驶者操控所述操控杆向左摆动,所述操控杆带动所述转轴2向左转动,所述转轴2的转动也会带动所述弹性柱42摆动,所述弯曲部41在弹性柱42摆动后也同样发生形变产生形变力,所述传感器检测到该转向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主控板,主控板输出信号控制车轮的转速以此实现车辆的向左转向,当转向命令实现后,所述操控杆需要回到中间位置,此时,驾驶者将操控杆摆动回中间位置,操控杆带动转轴回转,同时弹性件4恢复原状所释放的弹性力的作用进一步帮助转轴恢复到中间位置。向右转动的原理同上。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台(1);
转轴(2),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上;
固定盖(3),盖设于所述转轴(2)上,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上;
弹性件(4),包括弯曲部(41)以及与所述弯曲部(41)一端相连的弹性柱(42),所述弯曲部(41)另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底部,并且位于所述转轴(2)与所述固定台(1)底壁之间,所述弹性柱(42)穿过所述转轴(2),以实现所述转轴(2)的转向复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包括通孔(21),所述通孔(21)、弯曲部(41)以及弹性柱(42)均设为两个,两个所述通孔(21)对称设于所述转轴(2)轴心的两侧,两个所述弹性柱(42)一一对应穿出两个所述通孔(21),所述弹性件(4)还包括连接部(43),所述连接部(43)两端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弯曲部(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43)远离所述固定台(1)一侧的压片(6),所述压片(6)具有沿远离所述固定台(1)方向呈拱形凸起形成的压接部(61),所述压接部(61)压住所述连接部(43),并且所述压片(6)与所述固定台(1)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部(43)的轴线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所述弯曲部(41)位于所述压接部(61)轴向方向的两侧,且所述弯曲部(4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压接部(61)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靠近所述固定台(1)底面的一侧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平面(22),所述平面(22)距离所述固定台(1)底面的高度大于所述弯曲部(41)高度。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3)设置为一个,盖设于所述转轴(2)上,所述弹性柱(42)依次穿过所述转轴(2)和所述固定盖(3),或者所述固定盖(3)设置为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转轴(2)轴向上的两端,所述弹性柱(42)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盖(3)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包括沿其厚度方向凹陷形成的支撑部(11),所述固定盖(3)包括沿远离所述支撑部(11)方向呈拱形凸起形成的接触部(31),所述支撑部(11)与所述接触部(31)相配合并且两者之间穿设有所述转轴(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设置于所述支撑部(11)和所述接触部(31)之间的套筒件(5),且所述套筒件(5)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向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1)、所述接触部(31)以及所述套筒件(5)均设为两个,所述支撑部(11)以及所述接触部(31)对应分布于所述转轴(2)轴线方向的两端,所述套筒件(5)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且位于轴向两侧。
10.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转向复位机构、传感器固定板(7)、壳体(8)以及操控杆,所述转向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表面上,所述传感器固定板(7)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台(1)或所述固定盖(3)上,且所述传感器固定板(7)上设置有对所述转轴(2)姿态变化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所述转轴(2)伸出所述壳体(8)的部分与所述操控杆固定连接。
CN202021463590.9U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Active CN212709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3590.9U CN212709820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3590.9U CN212709820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9820U true CN21270982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0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3590.9U Active CN212709820U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9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5670B2 (en) Image controller
US9987192B2 (en) Massaging devices
CN113571358B (zh) 扳机按键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系统
US20120240716A1 (en) Electronic clutch pedal assembly having varying resistance
CN109844677A (zh) 可变力电子车辆离合器踏板
CN212709820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CN1701015A (zh) 制动系统
KR102509492B1 (ko) 구동의 완충을 갖춘 페달 디바이스
KR101327103B1 (ko) 운전자 운전성향 감응형 가속페달 제어 유닛트
CN113380570B (zh) 扳机按键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系统
CN212921845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CN110897638B (zh) 可调节的穿戴装置及脑电波采集设备
CN212738406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以及采用该转向复位机构的平衡车
CN107045396B (zh) 一种多维运动鼠标
CN212797193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CN212921844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CN218022004U (zh) 一种踏板控制装置及车辆
CN213229023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以及采用该转向复位机构的平衡车
KR100614525B1 (ko) 가속페달의 반력 조절 장치
CN213414098U (zh) 一种转向复位机构及平衡车
CN113368491A (zh) 一种摇杆组件、摇杆控制方法、手柄及系统
CN208722793U (zh) 一种滚轮按键机构
CN211376502U (zh) 汽车方向盘开关
CN111538403B (zh) 触觉反馈装置
CN216319923U (zh) 扳机力反馈机构和游戏手柄按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