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2688U -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02688U
CN212702688U CN202021045501.9U CN202021045501U CN212702688U CN 212702688 U CN212702688 U CN 212702688U CN 202021045501 U CN202021045501 U CN 202021045501U CN 212702688 U CN212702688 U CN 212702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ting oil
placing
oil
enameled wir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55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永久
李庆
陈明
周大春
王小波
马双利
钱广志
聂荣祖
王朝霞
田旭
张斌
翟春明
曹文芳
石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Copper Crow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Copper Crow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Copper Crow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Copper Crow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55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02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02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02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漆包线涂覆润滑油时需要使用润滑油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包括涂油组件;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安放支架,所述涂油部包括安放在安放支架上的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毛毡层;所述放置块侧面设有漆包线穿过用的穿接孔;所述放置块上设有用于润滑油液进入放置槽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供油管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通过涂覆装置中的涂油组件设置,可以优化漆包线的涂覆效果,减少润滑油液的挥发。

Description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
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
为了使漆包线在缠绕过程中减小摩擦,保护漆包线的绝缘层,漆包线在涂覆好绝缘漆后要进行润滑油的涂覆;目前对漆包线的涂覆润滑油的方式是将漆包线穿过两片毛毡之间的贴合面,然后将润滑油浸润毛毡,使毛毡在吸油后擦拭在漆包线表面。
这种方式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涂覆效果,但是基于这样的涂覆方式,也造成了一些生产的难度,首先就是,因为油液是浸入到毛毡层上在对漆包线进行润滑油的涂覆,但是毛毡层在吸油后因为裸露在空气中,长期使用会固化,会降低对漆包线的润滑效果并造成润滑油的浪费,另外当漆包线收卷完成后,剩余的润滑油也无法进行回收,而毛毡在浸润后也无法长期储存,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润滑油的利用率。
基于以上问题,一种应用在漆包线生产上,可以优化漆包线润滑油涂覆效果的装置、设备是现在所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优化漆包润滑液涂覆的涂油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漆包线涂覆润滑油时需要使用润滑油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包括涂油组件和供油组件,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多个涂油部;每个所述涂油部分别通过供油管路与供油组件相连接;所述供油组件包括润滑油桶,所述润滑油桶通过供油管路与涂油组件相连接;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安放支架,所述涂油部包括安放在安放支架上的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毛毡层;所述放置块侧面设有漆包线穿过用的穿接孔;所述放置块上设有用于润滑油液进入放置槽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供油管路相连接。
所述进油口靠近放置槽一侧设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沿纵向设有纵向连接孔;所述供油管路端部通过进油口和纵向连接孔进入放置块中的放置槽内。
所述供油管路处于放置槽一端设有限位翻边;所述支撑凸起上设有限位沉槽;所述限位沉槽与纵向连接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沉槽深度不小于限位翻边厚度。
所述放置槽底部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支撑凸起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凸起通过螺纹与连接螺纹孔相连接。
所述放置块下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纵向腰型孔;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穿过纵向腰型孔与安放支架相连接。
所述放置块下端设有垫块层;所述垫块层包括多个单体磁铁片;多个相邻单体磁铁片依次叠加设置。
所述放置块上端设有压覆机构,所述压覆机构包括压覆板,所述压覆板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处于放置槽内部;所述压覆板通过挤压弹簧与挤压块相连接;所述挤压块下端与毛毡层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通过涂覆装置中的涂油组件设置,可以优化漆包线的涂覆效果,减少润滑油液的挥发。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块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块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机构中下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辊组的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机构的装配图。
图7本实用新型中单体插片的主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中单体插片的局部剖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中单体插片优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中供油管路端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漆包线涂覆润滑油时需要使用润滑油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包括涂油组件和供油组件,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多个涂油部2;每个所述涂油部2分别通过供油管路3与供油组件相连接;所述供油组件包括润滑油桶1,所述润滑油桶1通过供油管路3与涂油组件相连接;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安放支架4,所述涂油部2包括安放在安放支架4上的放置块23,所述放置块23上设有放置槽231;所述放置槽231内设有毛毡层26;所述放置块23侧面设有漆包线穿过用的穿接孔;所述放置块23上设有用于润滑油液进入放置槽231的进油口24;所述进油口24与供油管路3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涂覆装置主要是包括供油组件,供油组件包括润滑油桶1,润滑油桶1起到一个存储油液的作用,润滑油桶1与涂油组件相连接,这里润滑油桶1通过供油管路3与涂油组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供油管路3是具有多个的,另外为了保证具有外部动力,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涂覆装置还包括供油泵,供油泵用于把润滑油桶1的润滑有通过供油管路3供入涂油组件中,供油泵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目的提供油液润滑流动的动力;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涂油组件是用于漆包线外表面润滑油液的涂覆;涂油组件包括多个涂油部,每个涂油部均包括放置块23,放置块23为毛毡层26提供了放置场所,放置块23方便了后续毛毡等涂油部件的布置,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放置块23上设有放置槽231,放置槽231用于放置毛毡层26,毛毡层26用于漆包线的润滑油液的涂覆;毛毡层根据需要确定毛毡的层数;漆包线涂油时从叠加的毛毡层叠合处穿过;另外,为了保证漆包线正常的运行,放置块23上设有穿接孔,穿接孔横向设置,漆包线通过穿接孔穿过放置块23设置;从而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实现对漆包线外侧面的润滑油液的涂覆;本实用新型通过涂油组件和供油组件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漆包线外侧面润滑油液的涂覆;另外,本实用新型每个涂油部分别通过一个供油管路与供油组件相对应,涂油部的设置数量根据漆包线的数量相对应。
除了以上陈述的内容外,本申请放置块上设置放置槽还具具有额外的作用,这样的设置,使得放置块相当于一个容器,起到一定的储油功能,同时通过后续的压覆机构,可以的指导,放置块形成的容器结构近似与一个密闭的结构,减少了润滑有外露容易挥发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进油口设置在放置块下端,这样的设置,进油口不仅起到进油作用,还方便后续的排油操作;同时配合后续的进油口周边结构设置,可以优化进油口排油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油口24靠近放置槽231一侧设有支撑凸起27;支撑凸起27起到架高作用,减少使用是润滑油液从进油口24流出的风险;另外,作为优选的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凸起27沿纵向设有纵向连接孔271;纵向连接孔271起到一个连通作用,方便供油管路3延伸至放置槽231内部,在使用时所述供油管路3端部通过进油口24和纵向连接孔271进入放置块23中的放置槽231内;保障了毛毡层26的润滑液的充足性;另外,为了避免供油管路的脱离,供油管路端部可以单独连接一个接头,接头可以采用一个刚性接头,刚性接头通过螺纹与纵向连接孔271相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使用时,供油管路的脱离问题。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供油管路3处于放置槽231一端设有限位翻边;这样的设置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和上文中的刚性接头相似的原理,主要是避免供油管路的脱落;在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翻边31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避免供油管路3从进油口24脱离的风险;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翻边与供油管路3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翻边31设有插接套,限位翻边31通过插接套插入供油管路3内部,限位翻边31和插接套呈一个T型结构,插接套可以选择与供油管路螺纹连接,也可以采用过盈配合,常使用的连接方式是过盈配合;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连接;有利于保证供油管路3与放置块23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凸起27上设有限位沉槽272;所述限位沉槽272与纵向连接孔271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沉槽272深度不小于限位翻边厚度;限位沉槽272与限位翻边31相互配合,可以保证供油管路3挂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置槽231底部设有连接螺纹孔241,所述支撑凸起27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凸起27通过螺纹与连接螺纹孔241相连接;支撑凸起27与连接螺纹孔241通过螺纹相连接,使得支撑凸起27可以根据进行拆卸;方便了放置块23中润滑油液的外排。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置块23下端连接有安装架22,所述安装架22上设有纵向腰型孔221;所述安装架22通过螺栓穿过纵向腰型孔221与安放支架4相连接;通过纵向腰型孔221的设置,使得放置块23在安放支架4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置块23下端设有垫块层21;所述垫块层21包括多个单体磁铁片211;多个相邻单体磁铁片211依次叠加设置;当放置块23位置调整后,通过控制垫块层21中单体磁铁片211的数量来更好的实现对放置块23的支撑;垫块层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放置块调整位置后,因为重力的影响放置块下移问题;垫块层是为了搭配纵向腰型孔使用的,保证了放置块调整位置后使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放置块23上端设有压覆机构25,所述压覆机构25包括压覆板251,所述压覆板251连接有挤压块252,所述挤压块252处于放置槽231内部;压覆机构25的设置,通过挤压块252对毛毡的挤压,可以保证毛毡对漆包线润滑油液的涂覆;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覆板251通过挤压弹簧253与挤压块252相连接;所述挤压块252下端与毛毡层26相接触;挤压弹簧253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刚性连接而影响漆包线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涂覆装置还包括控制供油管路3进入放置块23中润滑油油量的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下部支撑机构,所述下部支撑机构包括挤压辊组51,所述供油管路3处于挤压辊组51外侧;所述控制机构5还包括配合挤压辊组51使用的上部挤压机构,所述上部挤压机构包括与挤压辊组51配合使用的挤压插片54;通过下部支撑机构和上部挤压机构的配合,可以对供油管路3进行挤压,通过控制下部支撑机构与上部挤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来控制供油管路3对涂油组件中的供油量;从而实现对进入涂油组件中的润滑油量控制;下部支撑机构与上部挤压机构的相对位置具体调整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例如可以采用两个气缸分别驱动下部支撑机构和上部挤压机构;通过气缸的推动改变下部支撑机构与上部挤压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供油管路的内径大小来控制润滑油液的流量;当然也可以采用下文中的调节方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辊组51包括多个单体辊511,各个单体辊511间隔分布,各个单体辊511呈环形分布;各个单体辊511两端分别通连接盘51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相邻单体辊511间具有间隙,当挤压辊组51发生转动时;因为间隙的存在,使得挤压辊组51对供油管路3的挤压程度是不同,使得供油管路对涂油组件供油量是断续的,可以根据挤压辊组转动位置的不同来控制供油管路中通过的油量;可以保证涂油组件润滑油液的充足;同时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辊组51连接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55;所述驱动电机55带动挤压辊组转动;通过驱动部对挤压辊组51的带动,实现挤压辊组51与挤压插片54相对位置的改变,可以根据需要对毛毡层26进行供油操作;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单体辊511两端分别通过螺纹与连接盘512相连接;这里这样的设置,方便更换单体棍,单体棍的直径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通过不同直径的单体棍设置,可以根据需要满足对供油管路的挤压程度;更好的控制进入涂油组件中的油量;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单体辊511在连接盘512上均匀分布,这样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连接盘512上装配的单体辊511的数量,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同时为了避免安装干涉问题,每个单体辊可以选择一端与一个连接盘通过卡接的方式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纹相连接,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部支撑机构还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支撑端板52,支撑端板52方便控制机构5与漆包线生产设备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端板52通过桥接横梁53相连接;桥接横梁53一方面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保证控制机构5的整体性,另外,桥接横梁53还起到基础连接作用,桥接横梁53与挤压插片54相连接,为挤压插片54提供了基础连接作用;另外,所述挤压辊组51两端分布连接有一个支撑端板52;所述挤压辊组51通过连接盘512与支撑端板52相连接;所述连接盘512与支撑端板52通过轴承相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挤压辊组的正常使用,同时两个所述支撑端板52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桥接横梁53相连接;所述桥接横梁53分布在挤压辊组51的两侧;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两个桥接横梁53对挤压插片54进行限位,方便了挤压插片54的连接,保证了后续对供油管路3中润滑油流量的控制。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桥接横梁53竖直截面呈矩形;桥接横梁53为矩形梁,方便了各个单体插片541的卡接,矩形桥接横梁53因为棱角的存在,使得自身具有限位作用,更好的保证了单体插片541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部支撑机构还包括分隔板5311,所述分隔板5311通过滑套5312与桥接横梁53相连接;所述桥接横梁53上设有过渡腰型孔5314;所述滑套5312通过螺栓5313穿过滑套5312和过渡腰型孔5314与桥接横梁53相连接;所述分隔板5311为弧形板;分隔板5311的设置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可以对挤压插片54进行分区,避免数量较少的单体插片在挤压辊组上横向移动;最终目的是保证对单体插片541的侧向限位;在本实用新型中分隔板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插片54包括多个单体插片541;每个单体插片541压覆有一条供油管路3;单体插片541压覆供油管路3;通过控制单体插片541与挤压辊组51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供油管路3中润滑油流量的控制。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单体插片541包括插片体,所述插片体下端设有用于供油管道放置的挤压槽54112,挤压槽54112的设置,方便了供油管路3与单体插片541之间的连接,挤压槽54112起到一个限位作用,避免了供油管路3的侧向移动;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槽54112深度小于供油管路3半径;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供油管路3外漏在单体插片541外侧,实现后续对供油管路3的挤压控制;另外可以避免完全供油管路的全部挤压,避免了润滑油供给的中断,因为本实用新型挤压槽具有一定的深度,及时在后续某部件损坏而使得控制机构不能使用,因为挤压槽的设置,也不会引起供油管路的完全中断,保证涂油组件供油的连续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片体包括下插片5411,所述下插片5411下端设有弧形避让缺口54111;弧形避让缺口54111是为了配合挤压辊组51进行使用的,避免下插片5411与挤压辊组51之间的干涉问题;所述下插片5411通过弧形避让缺口54111设置在挤压辊组51上端;所述挤压槽54112处于弧形避让缺口54111与下插片5411重合处;也就是本实用新型挤压槽设置在下插片的下端面上;另外下插片5411处于挤压辊组51上端,这样的设置,方便后续上部挤压机构的布置,方便了后续对供油管路3的挤压控制。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插片5411外侧设有右卡接口54113;所述下插片5411连接有上插片5412,所述上插片5412一端通过桥接板5413与下插片5411相连接;所述上插片5412包括横向插片54121和纵向插片54122,所述纵向插片54122通过横向插片54121与桥接板5413相连接;所述纵向插片54122和横向插片54121分布在下插片5411的外侧;所述纵向插片54122远离下插片5411一端设有左卡接口54123;所述左卡接口54123和右卡接口54113与桥接横梁53相卡接;本实用新型单体插片541通过左卡接口54123和右卡接口54113与桥接横梁53相连接;另外本实用新型中上插片5412起到一个连接作用,下插片5411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这样的结构设置,方便对供油管路3挤压量的控制,从而实现后续对供油管路3中油量的控制;在使用是,因为上述结构设计如附图,这样的设置,使得下插片一端悬空,方便后续调整下插片与挤压辊组之间的间隙;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纵向插片上设有用于供油管路穿过的穿接孔5-1,穿接孔5-1的设置,方便供油管路穿过纵向插片,后续延伸到涂油组件内部;避免了后续的干涉问题。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纵向插片54122远离横向插片54121一端的外侧面设有避让倾斜面5-2;避让倾斜面5-2的设置,方便了单体插片541与下部支撑机构之间的连接;避让倾斜面5-2是一个倒锥形结构,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方便了实际装配;在装配时先使用右卡接口与对应的桥接横梁相连接,最后再使用左卡接口与对应的桥接横梁相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更为方便快捷。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部挤压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每个单体插片541上的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包括设置在横向插片54121上的挤压板5414;所述挤压板5414靠近下插片5411一侧与下插片5411上端相接触;所述挤压板5414边缘处通过转动轴与横向插片54121相连接;所述转动轴在挤压板5414上偏心设置;通过挤压板5414绕着转动轴转动,同时因为挤压板5414相当于偏心设置,挤压板5414对下插片5411进行挤压,下插片5411下移,下插片5411下移造成下插片5411与挤压辊组51之间的距离减少,从而对供油管路3的挤压增加,从而可以改变供油管路3中流量的大小。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板5414为圆形结构,圆形结构方便转动,另外,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在挤压板5414外侧面上设有限位外齿;限位外齿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保证挤压板5414与下插片5411上端面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插片5411上端设有抵触块54114;所述抵触块54114与限位外齿相啮合;下插片5411上的抵触块54114是相当于一个轮齿结构,方便与挤压板5414外侧的限位外齿的啮合,保证挤压板5414与下插片5411连接的稳定性;抵触块可以在下插片上横向移动,在下插片上设有横向导向槽5-7,所述抵触块下端设有横向导块5-5;所述横向导块5-5与横向导向槽5-7相连接;所述下插片上设有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贯穿下插片设置,下插片上设有多个抵触块连接孔5-6;使用时,抵触块确定位置后,定位采销依次穿过抵触块连接孔5-6、横向导向槽5-7与横向导块5-5相连接;通过横向导块5-5与横向导向槽5-7的设置,可以实现抵触块在下插片上的横向移动,通过定位插销的设置,可以实现抵触块与下插片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挤压板5414连接有拨动杆54141;所述拨动杆54141连接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置在横向插片54121上的锁止孔5-3,锁止孔5-3设置有多个,设置位置沿拨动杆上锁止定位孔的运动轨迹设置,在拨动杆上设有锁止定位孔,锁止块与锁止定位孔相对应,锁止机构还包括锁止柱;锁止柱穿过锁止孔5-3与锁止定位孔相连接,通过锁止机构,拨动杆54141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限位;保证了控制机构5对供油管路3中流量控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供油管路上设有回流管路6,所述回流管路6一端与供油管路相连接,另一端与润滑油桶相连接,回流管路6与供油管路连接位置处于控制机构与供油组件之间的位置,因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供油泵一段时间内泵出的油量是固定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当某一时间涂油组件不需要过多的油量时,而供油泵泵出了过多的润滑油,这就会造成润滑油液在供油管路中堆积,影响供油管路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设置了回流管路6,回流管路6设置在控制机构与供油组件之间的区域上,可以更好的实现润滑油液的回流,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回流管路6上设有流量计61和控制阀62,控制阀62可以选用单向阀或者/和调节阀,目的避免润滑油通过回流管道回流到供油管路上,方便后续的控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流量计61用来识别回流到润滑油桶的润滑油量,流量计61连接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选用电脑等控制组件,控制器识别判断后,给供油泵发出指令,减少或者增加泵出的油量,更好的保证对涂油组件的供油操作。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漆包线涂覆润滑油时需要使用润滑油涂覆装置,所述涂覆装置包括涂油组件和供油组件,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多个涂油部;每个所述涂油部分别通过供油管路与供油组件相连接;所述供油组件包括润滑油桶,所述润滑油桶通过供油管路与涂油组件相连接;所述涂油组件包括安放支架,所述涂油部包括安放在安放支架上的放置块,所述放置块上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毛毡层;所述放置块侧面设有漆包线穿过用的穿接孔;所述放置块上设有用于润滑油液进入放置槽的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供油管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靠近放置槽一侧设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沿纵向设有纵向连接孔;所述供油管路端部通过进油口和纵向连接孔进入放置块中的放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管路处于放置槽一端设有限位翻边;所述支撑凸起上设有限位沉槽;所述限位沉槽与纵向连接孔同轴设置;所述限位沉槽深度不小于限位翻边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底部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支撑凸起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凸起通过螺纹与连接螺纹孔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下端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纵向腰型孔;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穿过纵向腰型孔与安放支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下端设有垫块层;所述垫块层包括多个单体磁铁片;多个相邻单体磁铁片依次叠加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块上端设有压覆机构,所述压覆机构包括压覆板,所述压覆板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处于放置槽内部;所述压覆板通过挤压弹簧与挤压块相连接;所述挤压块下端与毛毡层相接触。
CN202021045501.9U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Active CN212702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5501.9U CN212702688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5501.9U CN212702688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02688U true CN21270268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49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5501.9U Active CN212702688U (zh) 2020-06-09 2020-06-09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02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1011A (zh) 一种机床导轨润滑装置
CN212702688U (zh) 一种漆包线涂覆润滑油的涂油组件
CN111804534A (zh) 一种用于供油管路中润滑油流量控制的控制机构
CN212516711U (zh) 一种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
CN212493757U (zh) 一种用于供油管路中润滑油流量控制的控制机构
CN212943823U (zh) 一种配合挤压辊组使用的润滑油流量控制的挤压插片
CN113973865B (zh) 一种圆形蛋糕自动涂抹旋转机构
CN104841608A (zh) 一种新型漆包线润滑液涂覆装置
CN210318449U (zh) 水平回转大齿圈齿柱的润滑装置
CN111799043A (zh) 一种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
CN111589639A (zh) 一种漆包线润滑油涂覆装置
CN111589657A (zh) 一种用于供油管路中润滑油流量控制的控制机构
CN111804533A (zh) 一种配合挤压辊组使用的润滑油流量控制的挤压插片
CN111589656A (zh) 一种配合挤压辊组使用的润滑油流量控制的挤压插片
CN112283564A (zh) 基于工业机器人手臂的润滑装置的润滑方法
CN202078997U (zh) 用于饮料罐端头的自动涂油装置
CN218159802U (zh) 一种浮动涂漆装置
CN109283643B (zh) 油膏间歇填充装置及其填充工艺
CN215391620U (zh) 一种镀锌板轧制时镀锌层防脱落装置
CN115957941A (zh) 一种自适应供油的家具板材表面涂油机
CN112588518B (zh) 一种半导体加工用点胶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5731820U (zh) 一种漆包线润滑装置
CN207507726U (zh) 一种薄膜均匀上胶机构
CN212681524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杆涂油装置
CN211570905U (zh) 一种加弹机的上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Qing

Inventor after: Tian Xu

Inventor after: Zhang Bin

Inventor after: Zhai Chunming

Inventor after: Cao Wenfang

Inventor after: Shi Xia

Inventor after: Qi Yongjiu

Inventor after: Chen Ming

Inventor after: Zhou Dachun

Inventor after: Wang Xiaobo

Inventor after: Ma Shuangli

Inventor after: Qian Guangzhi

Inventor after: Nie Rongzu

Inventor after: Wang Chaoxia

Inventor before: Qi Yongjiu

Inventor before: Tian Xu

Inventor before: Zhang Bin

Inventor before: Zhai Chunming

Inventor before: Cao Wenfang

Inventor before: Shi Xia

Inventor before: Li Qing

Inventor before: Chen Ming

Inventor before: Zhou Dachun

Inventor before: Wang Xiaobo

Inventor before: Ma Shuangli

Inventor before: Qian Guangzhi

Inventor before: Nie Rongzu

Inventor before: Wang Chao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