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5830U - 电机及其机座 - Google Patents

电机及其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5830U
CN212695830U CN202021800488.3U CN202021800488U CN212695830U CN 212695830 U CN212695830 U CN 212695830U CN 202021800488 U CN202021800488 U CN 202021800488U CN 212695830 U CN212695830 U CN 212695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motor
rib
stator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004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四明
周庆余
唐杰
刘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e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dong Win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e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dong Win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e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andong Wind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eng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004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5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5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5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及其机座。一种电机的机座包括筒体及端盖,所述筒体形成有用于收容电机定转子的收容腔,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端盖分别设于筒体的两开口端,以封闭收容腔。筒体的内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筒体的外侧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筒体于所述多边形的顶角位置处形成有加厚区。加厚区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分布。筒体的外侧壁还设有凸筋,凸筋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上述电机及其机座能够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电机及其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及其机座。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机座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机机座是电器设备的底架或部件,以便电器设备的使用或安装。机座将电机的定子及转子结合起来,保护定子及转子,并为电机安装提供依托。
电机在进行能量转换时,由于定子与转子的相对振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电磁噪音和机械噪音,噪音通过机座向周边传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噪音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座噪音过大的影响,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噪音的电机及其机座。
一种电机的机座,包括筒体及端盖,所述筒体形成有用于收容电机定转子的收容腔,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所述端盖分别设于所述筒体的两开口端,以封闭所述收容腔;
其中,所述筒体的内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筒体的外侧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筒体于所述多边形的顶角位置处形成有加厚区,所述加厚区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分布。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边形为正多边形。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的外侧壁还设有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包括第一凸筋,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凸筋包括第二凸筋,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凸筋沿竖直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多所述凸筋包括第三凸筋,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三凸筋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端盖的内侧壁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端盖的径向分布。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端盖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端盖与所述筒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凸筋的表面设有平台,所述平台开设有安装孔位。
一种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及上述机座,所述定子、转子均收容于所述筒体的收容腔内,所述定子固定设于所述筒体内侧壁上,所述转子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上述电机的机座通过在筒体的形状设计,形成加厚区,可以增大筒体厚度,使筒体的强度增强,则机座的振动频率降低,避免机座产生较大噪音。并且,筒体的外侧面的凸筋可以阻碍噪声声波的传播,使声波发生干涉、衍射等,降低声波的传播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并且,筒体的凸筋及端盖的散热槽,有利于机座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筒体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的端盖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筒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1、筒体;110、收容腔;111、第一连接部;113、第一凸筋;114、第二凸筋;115、第三凸筋;116、平台;117、安装孔位;119、加厚区;12、端盖;120、过孔;121、第二连接部;122、凸起;12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图未示)及其机座。该电机可以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等,此处对电机的型号种类不做限定。
本实施方式的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图未示)及机座。定子与转子相对转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机座用于固定、承载定子及转子。机座为铸造而成。机座为铸铁结构。
定子、转子均收容于机座内。请参阅图1及图2,机座包括筒体11及两个端盖12。定子固定设于筒体11内侧壁上,转子可转动收容于筒体11内,转子相对于定子转动。在定子与转子相对发生转动的时候,定子与转子会带动机座振动,机座振动往往会产生噪音。
两个端盖12分别固定设于筒体11的两开口端111。具体地,端盖12与筒体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筒体11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2,第一连接部112上开设有螺孔。端盖12也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二连接部121上开设有螺孔。紧固螺栓穿过第一连接部112及第二连接部121的螺孔实现紧固连接。当需要对筒体11内的定子及转子进行维修及维护的时候,可以打卡端盖12。
可以理解,端盖12与筒体11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端盖12与筒体11还可以通过卡扣卡合连接。
筒体11形成有用于收容定子、转子的收容腔110。筒体11的内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筒体11的外侧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则筒体11在多边形的顶角位置处形成有加厚区119。加厚区119沿筒体11的轴向延伸分布。该加厚区119的的厚度相较于其他部位的厚度较大,因此加厚区119的厚度增大,可以增大筒体11的强度。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筒体11的外侧壁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例如,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
筒体11的外侧壁还设有凸筋,凸筋沿筒体11的轴向延伸。并且,凸筋也开可以增大筒体11的强度。
筒体11的形状可以增大筒体11的强度,减小筒体11的振动频率,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凸筋可以增大筒体11的表面积,有利于筒体11的散热。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筋为铸铁形成。
当噪音声波在端盖12的内侧壁传播的时候,声波会在凸筋之间相互碰撞。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声波之间会发生干涉、衍射,会使声波在传播减弱,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凸筋包括第一凸筋113,在筒体11的横截面上,第一凸筋113沿筒体11的径向延伸。第一凸筋113可以为多个。
凸筋还包括第二凸筋114,第二凸筋114可以为多个。在筒体11的横截面上,第二凸筋114沿竖直方向延伸。具体在本文中,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均为电机正常工作摆放时候的方向。
凸筋还包括第三凸筋115,在筒体11的横截面上,第三凸筋115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三凸筋115可以为多个。第一凸筋113可以位于第二凸筋114与第三凸筋115之间的交界位置,第一凸筋113可以使筒体11的外侧面在第二凸筋114与第三凸筋115的交界处保持完整。
第一凸筋113、第二凸筋114及第三凸筋115的延伸方向,一方面,在铸造第一凸筋113、第二凸筋114及第三凸筋115过程中可以方便脱模。另一方面,第一凸筋113、第二凸筋114及第三凸筋115可以使筒体11的外侧面完整、整齐。
并且,请参阅图3,多个凸筋的表面设有平台116。平台116上开设有安装孔位117。该平台116可以用于安装电线盒或者铭牌等。具体地,安装孔位117可以为沉孔、螺栓孔等。
请参阅图2,两端盖12分别设于筒体11的两开口端。端盖12的中部开设于过孔120,该过孔120用于通过与转子连接的转轴(图未示)。转轴从筒体11的收容腔110内通过过孔120伸出于机座10的两端。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端盖12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122。当噪音声波在端盖12的内侧壁传播的时候,声波会在凸起122之间相互碰撞。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声波之间会发生干涉、衍射,会使声波在传播减弱,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凸起122均匀分布于端盖12的内侧壁。
并且,端盖12的内侧壁还设有加强筋123,加强筋123沿端盖12的径向分布。加强筋123可以增大端盖12的强度,可以减小端盖12的振动频率,从而也可以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端盖12的外侧壁上也开设有多个散热槽(图未示)。散热槽可以有利于端盖12的热量散发。
上述电机的机座通过在筒体11的形状设计,形成加厚区119,可以增大筒体11的强度,降低机座的振动频率,避免机座产生较大噪音。并且,筒体11的外侧面的凸筋可以阻碍噪声声波的传播,使声波发生干涉、衍射等,降低声波的传播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噪音。并且,筒体11的凸筋及端盖12的散热槽,有利于机座的散热。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及端盖,所述筒体形成有用于收容电机定转子的收容腔,所述筒体的两端开口,所述端盖分别设于所述筒体的两开口端,以封闭所述收容腔;
其中,所述筒体的内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筒体的外侧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筒体于所述多边形的顶角位置处形成有加厚区,所述加厚区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为正多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外侧壁还设有凸筋,所述凸筋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包括第一凸筋,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凸筋沿所述筒体的径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包括第二凸筋,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二凸筋沿竖直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多所述凸筋包括第三凸筋,在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三凸筋沿水平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内侧壁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所述端盖的径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端盖对应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端盖与所述筒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的机座,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筋的表面设有平台,所述平台开设有安装孔位。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转子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机座,所述定子、转子均收容于所述筒体的收容腔内,所述定子固定设于所述筒体内侧壁上,所述转子可转动收容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转动。
CN202021800488.3U 2020-08-24 2020-08-24 电机及其机座 Active CN212695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0488.3U CN212695830U (zh) 2020-08-24 2020-08-24 电机及其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00488.3U CN212695830U (zh) 2020-08-24 2020-08-24 电机及其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5830U true CN21269583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03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00488.3U Active CN212695830U (zh) 2020-08-24 2020-08-24 电机及其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5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0429B2 (ja) 回転電機
US20160090053A1 (en) Terminal box for electric vehicle mounted with in-wheel motor
CN105317655A (zh) 电动压缩机
JP7078455B2 (ja) 駆動装置
JP5666165B2 (ja) リラクタンスモータ
JP5239186B2 (ja) 回転電機
CN212695830U (zh) 电机及其机座
KR102094085B1 (ko) 중공축 모터
CN212627479U (zh) 电机及其机座
CN110535255B (zh) 一种定子及压缩机
JP4897442B2 (ja) ファンモータの水抜構造
JP2012117444A (ja) インバータ収納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ている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202125445U (zh) 一种隔爆型外转子电机轴流风机
CN112332577A (zh) 一种绝缘骨架与定子铁芯的连接结构及电机
CN209516799U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驱动器的散热结构、电机和离心风机
CN215071895U (zh) 外壳装置及电机
CN213521477U (zh) 加强型大扭力高速电机
CN218678630U (zh) 一种用于电机的盖体、电机和动力装置
CN218940792U (zh) 电机和动力总成
JP7435106B2 (ja) 電動車両用モータの筐体構造
KR20240001205A (ko) 보강 요소를 구비한 전기 기계용 하우징
KR200247399Y1 (ko) 방지부재를 이용한 모터 하우징 구조
CN219938065U (zh) 微型振动电机
CN220441182U (zh) 用于电磁屏蔽电子构件的壳体的壳体部件以及壳体
US20230155455A1 (en) Driv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