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9384U -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89384U CN212689384U CN202020899871.2U CN202020899871U CN212689384U CN 212689384 U CN212689384 U CN 212689384U CN 202020899871 U CN202020899871 U CN 202020899871U CN 212689384 U CN212689384 U CN 2126893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basement
- fixedly connected
- replacing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地下室结构、换撑结构、汽车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包括换撑板、换撑梁;所述支撑结构设有若干个换撑板固定连接,且换撑板在地下室结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与换撑板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固定在汽车坡道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与地下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连接的地下室结构外表面有换撑板固定连接;该装置通过增加换撑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它的使用性能,安全有保障;而且固定在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换撑板有效保证支护桩的力完全传递至地下室结构上,不会出现局部强度不够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资源的稀缺,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设置较深的地下室,以便更多地利用土地资源。当地下室设置在地下较深时,需要开挖基坑才可进一步施工下层结构。此时为了保证安全性能,需要在基坑周边施工支护桩,当基坑较深,如超过10m时,在角部等薄弱部位仅仅依靠支护桩仍然不能满足基坑支护要求,此时就需要内支撑梁加强基坑安全。
内支撑梁(虽然能够保证基坑安全,但是在施工地下室结构时,其挡在了地下室结构里面,当施工至内支撑梁下方时,必须施工换撑结构,将外侧支护桩向内倾倒的侧向力传递至地下室结构板上。
由于在进行建筑设计,建筑师常常将汽车坡道放在地下室边缘部位,此处为了通车需要取消了楼板,支护桩的力在向楼板传递过程中出现断层,需要在此处额外附加相应的换撑结构来保证内支撑梁的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地下室结构、换撑结构、汽车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包括换撑板、换撑梁;所述支撑结构设有若干个换撑板固定连接,且换撑板在地下室结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与换撑板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固定在汽车坡道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与地下室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连接的地下室结构外表面有换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护桩、冠梁、内支撑梁、内支撑柱;所述支护桩与换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冠梁与支护桩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梁与冠梁固定连接,且内支撑梁在地下室结构上方;所述内支撑柱与内支撑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地下室结构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楼层梁;所述地下室结构板与地下室外墙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换撑板固定连接,且地下室外墙与支护桩之间有0.5m~1.5m的空隙;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换撑梁固定连接,且连接有换撑梁的地下室外墙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撑板;所述地下室楼层梁在地下室结构板边缘固定连接,且与换撑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汽车坡道包括汽车坡道斜板、汽车坡道边梁、汽车坡道边柱;所述汽车坡道斜板固定连接在地下室结构边缘,且汽车坡道斜板中间或上方固定有换撑梁;所述汽车坡道边梁固定在汽车坡道斜板边缘,且与地下室楼层梁固定连接;所述汽车坡道边柱与地下室楼层梁固定连接,且与汽车坡道边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板在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梁设置有钢筋、铁板、锚筋;所述钢筋固定在换撑梁内,且钢筋两端与铁板固定连接;所述铁板数量为多个,且铁板在换撑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铁板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或汽车坡道边柱内;所述锚筋通过焊接固定在铁板上,且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或汽车坡道边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通过增加换撑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它的使用性能,安全有保障;而且改装置结构简单,投入小,简单实用;固定在支护桩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换撑板有效保证支护桩的力完全传递至地下室结构上,不会出现局部强度不够的情况;而且换撑梁采用预埋铁板隔开,可有效保证后期拆除内支撑梁的过程中主体结构梁柱不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坡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坡道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换撑梁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结构,2、地下室结构,3、换撑结构,4、汽车坡道,101、支护桩,102、冠梁,103、内支撑梁,104、内支撑柱,201、地下室结构板,202、地下室外墙,203、地下室楼层梁,301、换撑板,302、换撑梁,303、钢筋,304、铁板,305、锚筋,401、汽车坡道斜板,402、汽车坡道边梁,403、汽车坡道边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地下室结构2、换撑结构3、汽车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3包括换撑板301、换撑梁302;所述支撑结构1设有若干个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换撑板301在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301与换撑板301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302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302固定在汽车坡道4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302与地下室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302连接的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有换撑板30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支护桩101、冠梁102、内支撑梁103、内支撑柱104;所述支护桩101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冠梁102与支护桩101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梁103与冠梁102固定连接,且内支撑梁103在地下室结构上方;所述内支撑柱104与内支撑梁103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地下室结构2包括地下室结构板201、地下室外墙202、地下室楼层梁203;所述地下室结构板201与地下室外墙202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地下室外墙202与支护桩101之间有0.5m~1.5m的空隙;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梁302固定连接,且连接有换撑梁302的地下室外墙20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撑板301;所述地下室楼层梁203在地下室结构板201边缘固定连接,且与换撑梁302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汽车坡道4包括汽车坡道斜板401、汽车坡道边梁402、汽车坡道边柱403;所述汽车坡道斜板401固定连接在地下室结构2边缘,且汽车坡道斜板401中间或上方固定有换撑梁302;所述汽车坡道边梁402固定在汽车坡道斜板401边缘,且与地下室楼层梁203固定连接;所述汽车坡道边柱403与地下室楼层梁203固定连接,且与汽车坡道边梁402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板301在支护桩101与地下室外墙202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换撑梁302设置有钢筋303、铁板304、锚筋305;所述钢筋303固定在换撑梁302内,且钢筋303两端与铁板304固定连接;所述铁板304数量为多个,且铁板304在换撑梁30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铁板304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边柱403内;所述锚筋305通过焊接固定在铁板304上,且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边柱403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先在地下室基坑周边施工支护桩101,接着把冠梁102施工在支护桩101上,完成后在冠梁102内侧施工内支撑梁103,之后把内支撑柱104施工在内支撑梁103下方,当以上支撑结构1施工完成后,可保证基坑的安全性,然后在支撑结构1内施工地下室结构2,把地下室外墙202施工在距离支护桩101有0.5m~1m的位置上,完成后在地下室外墙202内侧施工汽车坡道4,当汽车坡道边柱403、汽车坡道边梁402、汽车坡道斜坡401施工完成后,在汽车坡道边柱403上施工地下室楼层梁203,接着在内支撑梁103下方施工地下室结构板201与地下室外墙202固定连接,完成后在地下室外墙202与支护桩101之间施工换撑板301固定连接,在汽车坡道4中间或上方施工换撑梁302,把换撑梁302两端的铁板304预埋到地下室结构2中,通过换撑板301与换撑梁302实现支撑结构1与地下室结构2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外侧支护桩101向内倾倒的侧向力传递至地下室结构板201上,当换撑板301和换撑梁302强度达到条件后,可将内支撑柱104、内支撑梁103拆除,此时支护桩101的向内侧移力传递至了地下室结构板201上。待地下室全部完成后,在地下室外墙202和支护桩101之间的空隙内填回砂石或土方,此时支护桩101的力能够完全传递至地下室结构2上,最后拆除换撑梁302,沿着预埋铁板304凿除换撑梁302,保护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4不受破坏,基坑支护的安全性能能够得以保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地下室结构(2)、换撑结构(3)、汽车坡道(4),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结构(3)包括换撑板(301)、换撑梁(302);所述支撑结构(1)设有若干个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换撑板(301)在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板(301)与换撑板(301)之间有间距;所述换撑梁(302)具有若干个,且换撑梁(302)固定在汽车坡道(4)中间或上方;所述换撑梁(302)与地下室结构(2)固定连接;所述换撑梁(302)连接的地下室结构(2)外表面有换撑板(3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支护桩(101)、冠梁(102)、内支撑梁(103)、内支撑柱(104);所述支护桩(101)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冠梁(102)与支护桩(101)固定连接;所述内支撑梁(103)与冠梁(102)固定连接,且内支撑梁(103)在地下室结构(2)上方;所述内支撑柱(104)与内支撑梁(10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结构(2)包括地下室结构板(201)、地下室外墙(202)、地下室楼层梁(203);所述地下室结构板(201)与地下室外墙(202)固定连接;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板(301)固定连接,且地下室外墙(202)与支护桩(101)之间有0.5m~1.5m的空隙;所述地下室外墙(202)与换撑梁(302)固定连接,且连接有换撑梁(302)的地下室外墙(202)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撑板(301);所述地下室楼层梁(203)在地下室结构板(201)边缘固定连接,且与换撑梁(30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坡道(4)包括汽车坡道斜板(401)、汽车坡道边梁(402)、汽车坡道边柱(403);所述汽车坡道斜板(401)固定连接在地下室结构(2)边缘,且汽车坡道斜板(401)中间或上方固定有换撑梁(302);所述汽车坡道边梁(402)固定在汽车坡道斜板(401)边缘,且与地下室楼层梁(203)固定连接;所述汽车坡道边柱(403)与地下室楼层梁(203)固定连接,且与汽车坡道边梁(4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板(301)在支护桩(101)与地下室外墙(202)之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梁(302)设置有钢筋(303)、铁板(304)、锚筋(305);所述钢筋(303)固定在换撑梁(302)内,且钢筋(303)两端与铁板(304)固定连接;所述铁板(304)数量为多个,且铁板(304)在换撑梁(302)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铁板(304)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边柱(403)内;所述锚筋(305)通过焊接固定在铁板(304)上,且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下室楼层梁(203)或汽车坡道边柱(403)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99871.2U CN212689384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99871.2U CN212689384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89384U true CN212689384U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4889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99871.2U Active CN212689384U (zh) | 2020-05-26 | 2020-05-26 |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89384U (zh) |
-
2020
- 2020-05-26 CN CN202020899871.2U patent/CN21268938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06101B (zh) | 条形基坑现浇混凝土对撑预制连系梁的施工方法 | |
CN111005387A (zh) | 一种深基坑预应力换撑支护施工方法 | |
KR100313720B1 (ko) | 가설 흙막이 벽용 철골 버팀대를 영구 구조물의 일부로 사용하는 | |
CN209855277U (zh) | 一种用于既有建筑地下增层的转换层结构 | |
CN216713040U (zh) | 一种全预制墩式门架斜向支撑桩结构体系 | |
CN216041201U (zh) | 一种先撑后挖双层斜向支撑基坑围护体系 | |
CN108978680B (zh) | 一种淤泥质土电梯基坑支护施工装置及方法 | |
CN212689384U (zh) | 一种地下室支撑换撑结构 | |
CN109183805B (zh) | 一种预制式基坑围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6289979A (zh) | 地下顺逆同步施工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 |
CN116180757A (zh) | 一种深基坑支护系统 | |
CN113266038B (zh) | 基坑开挖地下建筑施工方法 | |
CN111894036B (zh) | 一种条形基础建筑物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 |
CN215441921U (zh) | 一种新型支撑抗剪结构 | |
CN116464060A (zh) | 一种地下室底板高低跨处加快高跨区域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3174962A (zh) | 一种基坑底板传力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328899U (zh) | 一种深基坑的组合换撑传力装置 | |
CN217460609U (zh) | 一种逆作法的水平钢支撑结构 | |
CN216640596U (zh) |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 |
CN218373902U (zh) | 一种建筑基坑角撑装置 | |
CN220266621U (zh) | 组合式地基基桩 | |
CN219604367U (zh) | 一种型钢密插水泥土搅拌墙结合前撑桩支护结构 | |
CN115262568B (zh) | 基于零场地深基坑的加深支护和开挖施工方法 | |
CN212956547U (zh) | 一种基坑支护塔吊基础一体式结构 | |
CN217629966U (zh) | 一种临地铁的大跨度半逆作法基坑内支撑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