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0596U -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0596U
CN216640596U CN202122695360.6U CN202122695360U CN216640596U CN 216640596 U CN216640596 U CN 216640596U CN 202122695360 U CN202122695360 U CN 202122695360U CN 216640596 U CN216640596 U CN 21664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pile
porous sheet
concrete
shaped steel
te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536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楠
金小荣
李浩波
李瑛�
李仁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69536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包括多孔板桩一和多孔板桩二,多孔板桩一通过榫卯结构与多孔板桩二连接,榫卯结构可设置在多孔板桩一和多孔板桩二的侧部;多孔板桩一和多孔板桩二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的通孔,多孔板内采用钢筋、竹筋或碳纤维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形成板桩体结构,榫卯结构中母榫采用钢制非闭合预埋件或开口凹槽混凝土母榫,公榫采用钢制T型、预埋件或凸型混凝土公榫。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加强了板桩支护结构之间的整体性,增加了结构连接的稳定性;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无需单独设置止水帷幕,现场无需使用水泥,经济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的基坑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工程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工程、地铁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领域。当前国内的基坑支护结构有钻孔灌注桩、钢板桩工法、PC工法、HC工法、HU工法和SMW工法桩等形式,结合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钢支撑、斜抛撑等支撑体系。为加快进度,方便开挖,通常采用双排桩支护或拉锚支护替代支撑。
为控制基坑变形,基坑底部采用被动区加固有单轴、双轴和三轴水泥搅拌桩及高压旋喷桩被动区加固等形式。坑中坑电梯井支护通常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重力式挡土墙、钢板桩、松木桩等形式支护,坑底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加固或封底,开挖后再砌筑砖胎膜。
钢板桩工法具有施工质量高、速度快、可重复利用的特点,适合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中最常用的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和SMW工法桩,钻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泥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围护桩不连续,需外侧单独设置止水帷幕,造价较高。SMW工法桩采用将型钢插入搅拌桩,止水和受力较好,但对于施工工期较长的围护工程,型钢的租赁费用较高,工程造价大大增加,另外对于局部环境敏感位置,型钢拔出会对周边建筑物沉降和道路开裂等不利影响,若型钢无法回收则进一步增加工程造价。PC工法、HC工法及HU工法桩等可回收钢制连续墙具有质量高、施工便捷速度快、可重复利用的优点,但对于施工周期较长存在租赁费用不易控制,后期回收需要较大工作场地,影响后续主体施工进度,回收时可造成周边建筑物沉降和道路开裂等不利影响,若无法回收则进一步增加工程造价。
为加快工程进度通常采用拉锚或双排桩支护替代支撑体系,但拉锚支护则往往存在大量锚索超红线和锚索无法提供足够抗力等不利因素,双排桩支护存在施工周期长、造价高的不利因素。
被动区加固往往采用的单轴、双轴和三轴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被动区等形式,普通水泥搅拌桩由于施工机械施工因素,搅拌桩质量很难达到设计强度,由于被动区搅拌桩质量问题引发众多基坑事故常有发生;若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加固,由于旋喷桩水泥掺入量较大,上部存在大量空搅工作量,围护造价较大;同时达到被动区水泥土的设计强度需要时间较长影响施工工期,同时存在水泥扬尘及产生水泥置换土,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组合方式多样、结构稳定、施工质量易控、围护刚度较大,止水效果好、变形小且无需设置内支撑或锚索的支护结构及被动区加固体系,作为坑中坑电梯井支护时可兼作电梯井的砖胎膜,达到安全、便捷、经济、低碳、环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多孔板桩;所述凝土多孔板的四侧中间位置均可根据现场需求及图纸需求设置榫卯结构用以与另一块混凝土多孔板桩进行榫卯组合搭配(榫卯接口可采用热轧、冷弯钢板接头、公母榫接头、T型钢与L角钢组合街头)等等方式),混凝土多孔板桩的桩身上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和采用钢筋、竹筋或碳纤维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形成板桩体结构,桩身的四侧中间位置根据现场需求及图纸需求设置榫卯结构;所述装配式混凝土多孔板桩通过榫卯结构连接.
装配式混凝土多孔板桩通过榫卯结构组成围护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止水和挡土效果极佳,无需单独设置止水帷幕,现场无需使用水泥,既经济又环保。在混凝土多孔板桩的桩身上设置的的通孔,可节约混凝土用量,减轻桩身自重,可在施工时,通过在通孔内插入水刀,以应对不同土层,同时可减少挤土效应,大大加快施工进度。桩身上的榫卯接口相互咬合、连接另一块预制混凝土多孔板桩,采用在板桩端头预埋端头板设置则可利用焊接或螺栓方式将两根上下设置的预制混凝土多孔板桩连接起来,根据需求改变预制混凝土多孔板桩的实际使用长度。
进一步地,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为为采用钢筋、竹筋或碳纤维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形成板桩体。
进一步地,所述榫卯接口组合方式为可采用热轧、冷弯钢板接头、公母榫接头、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等等方式,所述轧、冷弯钢板接头方式包括连接部和钩部;所述连接部一端端口与连接基座固定,另一端与钩部一体式连接,且钩部与连杆部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公母榫接头方式包括公母榫头;所述公头为一个倒梯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形成;所述母头则对应会有一个倒梯形的空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浇筑形成,连接方式为公头插入母头;所述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方式包括T型钢与L角钢;所述T型钢为一个T型钢凸出在混凝土多孔板桩的四侧中间位置,底部连接处插入混凝土板桩;所述L角钢则对应会有一个两根L角钢组成的空槽,底部连接处插入混凝土板桩;连接方式为T型钢插入L角钢组成的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榫卯结构可采用热轧、冷弯钢板接头、公母榫接头、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等等方式,榫卯的与混凝土多孔板桩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相临的两个混凝土多孔板桩之间通过榫卯连接,也可增加一根板桩设置榫卯结构连接两根相邻板桩,该板桩的两头可继续延伸板桩,作为坑中坑加固时可通过卯榫接头连接方式组合成格栅式加固桩体,作为电梯井加固时,桩体可替代电梯井砖胎膜结构,同时节约了开挖后做砖胎膜的时间及费用,进一步增强了围护结构的强度,进一步增强了围护结构的强度,提高了围护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施工同传统钢板桩施工一样,施工可采用振动锤、液压和冲击锤、静压等方式,填补了坑内软土格栅式多孔板桩加固的空白,弥补了现有混凝土板桩无止水功能的缺陷,加强了板桩支护结构之间的整体性,增加了结构连接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无需另外配合特殊的施工机械,施工简便;配合混凝土多孔板桩上的通孔,对不同土层适用性较好和避免挤土,大大加快施工进度;刚度大,变形小,止水效果极佳,施工速率快,可省去养护时间,大幅缩短工期;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无需单独设置止水帷幕,现场无需使用水泥,经济环保;不受工程开挖时间限制,降低成本控制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板桩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钢板桩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结构中榫卯结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钢板桩公母榫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钢板桩公母榫接头结构中榫卯结构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钢板桩热轧、冷弯钢板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钢板桩热轧、冷弯钢板接头结构中榫卯结构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钢板桩与钢板桩接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多孔板桩一;2、榫卯结构;2-1、公榫结构;2-2、母榫结构;2-3、凸起公头;2-4、空槽;2-5、锁钩部;3、通孔;4、钢筋;5、多孔板桩二;6、多孔板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包括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多孔板桩一1通过榫卯结构2与多孔板桩二5连接,榫卯结构2可设置在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的四侧中间位置,形成板桩体结构,插入土体产生止水加固效果;
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上分别设置有若干的通孔3。
参见图2,榫卯结构2包括T型钢组成的公榫结构2-1和2个L角钢组成的母榫结构2-2,两根L角钢设置有间距且关于多孔板桩一1的中心线呈镜像对称,呈U型状;
T型钢预埋在多孔板桩一1内并作为公榫接头,两根L角钢预埋在多孔板桩二5内并作为母榫接头,T型钢的大头卡设在两根L角钢内且小头预埋在多孔板桩一1中。
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的四侧中间位置均可设置有母榫接头或公榫接头。
更优的,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一5中还预埋有钢筋4。
实施例2
参见图3和图4,榫卯结构2包括楔形块,倒梯形的凸起公头2-3设置在多孔板桩一1的一端,多孔板桩二5的一端设置有倒梯形的空槽2-4,倒梯形的凸起公头2-3嵌入在倒梯形的空槽2-4内。
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的四侧中间位置均可设置有倒梯形的凸起公头2-3或倒梯形的空槽2-4。
实施例3
参见图5和图6,榫卯结构2包括两个锁扣,锁扣包括锁钩部2-5和平滑部,两个所述锁钩部2-5互锁连接,两个所述平滑部分别预埋在混凝土板内;
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的四侧中间位置均可设置有豁口,锁扣设置在所述豁口内,两块板桩相连接成为一块主体,达到止水固土作用。
多孔板桩一1和多孔板桩二5的四侧中间位置均可设置有豁口。
为了起到防水的效果,该豁口可以不是上下贯通的结构,可以是一底部封闭且另一底部开口的槽状结构。
实施例4
参见图7,榫卯结构2包括楔形块以及一根板桩,倒梯形的凸起公头2-3设置在多孔板桩一1与多孔板5的连接的一端,多孔板三6的两侧设置有倒梯形的空槽2-4,倒梯形的凸起公头2-3嵌入在倒梯形的空槽2-4内,同时可在通孔3中施工预应力释放孔,插入土体达到止水固土作用同时可作为电梯井砖胎膜作用。
多孔板桩一1、多孔板桩二5和多孔板三6的四侧中间位置均可设置有倒梯形的凸起公头2-3或倒梯形的空槽2-4。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多孔板桩,所述混凝土多孔板桩的四侧中间位置设置榫卯结构,用以与另一块混凝土多孔板桩进行榫卯组合搭配,所述混凝土多孔板桩的桩身上设有若干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采用钢筋、竹筋或碳纤维骨架与混凝土浇筑形成板桩体结构;
榫卯接口的组合方式采用热轧、冷弯钢板接头、公母榫接头、或者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热轧和所述冷弯钢板接头包括连接部和钩部,所述连接部一端端口与连接基座固定,另一端与钩部一体式连接,且钩部与连杆部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或者,所述T型钢与L角钢组合接头包括T型钢与L角钢,所述T型钢为一个T型钢凸出在混凝土多孔板桩的四侧中间位置,底部连接处插入混凝土板桩;
所述L角钢对应由两根L角钢组成的空槽,底部连接处插入混凝土板桩,连接方式为T型钢插入L角钢组成的空槽。
CN202122695360.6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Active CN21664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360.6U CN216640596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5360.6U CN216640596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0596U true CN21664059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4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5360.6U Active CN216640596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0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52671B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挂墙板固定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7806101B (zh) 条形基坑现浇混凝土对撑预制连系梁的施工方法
KR20130006420A (ko) 신설 지하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CN112962663A (zh) 深基础狭窄外围护空间施工方法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KR101187170B1 (ko) 마이크로파일로 전달하는 경사기둥과 기초부 연장 기둥을 라멘골조로 이용한 수직하향증축 시공방법
KR102396786B1 (ko) 기존 지하 외벽의 보강을 통한 신설 건물의 지하 증축 및 역타 공법
CN206956979U (zh) 一种带顶柱的一字型剪力墙
CN101666086B (zh) 预制构件水泥土钻孔灌注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6640596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混凝土多孔板桩支护加固结构
CN201531021U (zh) 预制构件水泥土钻孔灌注桩
CN215165648U (zh) 一种可以回收的逆作区结构竖向承重装置
CN113279423B (zh) 一种预制柱墩及后浇条形基础梁装配整体施工方法
CN214090794U (zh) 一种基于逆作法的施工电梯基础可拆式支撑体系
CN212801564U (zh) 一种基坑钢板桩支护结构
CN109371984B (zh) 一种拼装式可回收的深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208219667U (zh) 基于排桩与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2227405A (zh) 位于基坑边坡上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95331A (zh) 一种人工挖孔矩形截面锚固桩装配式护壁及其施工工艺
CN218757521U (zh) Pc工法桩与斜撑组合支护结构
CN209923933U (zh) 一种锁口h钢桩支护结构
CN216615864U (zh) 一种基于现有建筑的地下基坑支护结构
CN211006729U (zh) 一种适于逆作法施工中构筑临时垫层用咬合式预制板
CN219753293U (zh) 免拆模高效挡土墙骨架结构
CN217678551U (zh) 一种上桥下隧合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