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2220U -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2220U
CN212682220U CN201922316875.3U CN201922316875U CN212682220U CN 212682220 U CN212682220 U CN 212682220U CN 201922316875 U CN201922316875 U CN 201922316875U CN 212682220 U CN212682220 U CN 212682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rame
cooler
lifting mechanism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168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化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Yiting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3168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2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2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2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的隔板将框架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多个下模具阵列设置在转动工作台上,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A通孔,所述A通孔的下方设置有B通孔;所述B升降机构固定安装框架上,且输出端安装有用于顶出工件的顶出块,所述B升降机构上端设置在支座上的C通孔中,C通孔上方设置有与之对应的B通孔,所述转动工作台转动设置在框架内部支座上,所述转动工作台一部分设置在工作腔外侧,所述工作腔上设置循环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便于卸料,能够连续作业,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件,就是金属冲压件。机械加工中就包括对冲压件进行冲压处理,利用冲压装置将冲压件冲压而塑造成特定的所需造型。
现有的冲压装置通常是采用人工将下模上加工完成的零件取出,该种操作危险性比较高,容易对人员造成伤害,影响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的隔板将框架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部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多个下模具阵列设置在转动工作台上,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A通孔,所述A通孔的下方设置有B通孔;所述B升降机构固定安装框架上,且输出端安装有用于顶出工件的顶出块,所述B升降机构上端设置在支座上的C通孔中,C通孔上方设置有与之对应的B通孔,所述转动工作台转动设置在框架内部支座上,所述转动工作台一部分设置在工作腔外侧,所述工作腔上设置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内部的冷却器和设置在工作腔侧壁上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风机,所述冷却器设置风机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工作台底部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支座上,且转轴底部设置有B齿轮,所述B齿轮与电机输出端的A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凝器和水箱,所述冷却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水箱上,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内部连通,所述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却器的输入端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模具上端固定安装在A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A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框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口还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器内部设置有U型冷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过滤网、风机和冷却器保证加工腔内部温度,实现长时间连续作业;通过设置冷凝器、水箱和泵,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环保同时保证冷却水的温度;通过设置B通孔、下模具、A通孔、顶出块、B升降机构、电机、A齿轮和转轴等,便于对下模具上工件顶出,便于卸料,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同时实现了连续作业;本实用新型便于卸料,能够连续作业,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中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中转动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框架-1、隔板-2、出气口-3、A升降机构-4、上模具-5、下模具-6、A通孔-7、顶出块-8、B升降机构-9、电机-10、A齿轮-11、B齿轮-12、转轴-13、冷却器-14、过滤网-15、风机-16、转动工作台-17、冷凝器-18、水箱-19、泵-20、B通孔-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的隔板2将框架1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部设置有上模具5,所述上模具5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6,多个下模具6阵列设置在转动工作台17上,所述下模具6上设置有A通孔7,所述A通孔7的下方设置有B通孔21,设置B通孔21便于B升降机构9上端通过B通孔21和A通孔7,便于将下模具6上的加工零件顶出,便于加工;所述B升降机构9固定安装框架1上,且输出端安装有用于顶出工件的顶出块8,所述B升降机构9上端设置在支座上的C通孔中,C通孔上方设置有与之对应的B通孔21,所述转动工作台17转动设置在框架1内部支座上,所述转动工作台17一部分设置在工作腔外侧,所述工作腔上设置循环冷却系统,该设置便于对内部进行降温,实现连续作业;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内部的冷却器14和设置在工作腔侧壁上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风机16;设置风机16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所述冷却器14设置风机16的右侧,冷却器14对空气进行冷却。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转动工作台17底部固定安装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转动安装在支座上,且转轴13底部设置有B齿轮12,所述B齿轮12与电机10输出端的A齿轮11啮合;电机10通过A齿轮11和B齿轮12驱动转动工作台17转动,从而实现对各个下模具6的工作位置进行转换。
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凝器18和水箱19,所述冷却器1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水箱19上,泵2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19内部连通,所述泵2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器18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1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却器14的输入端连通。通过设置冷凝器18对冷却器14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在泵20和水箱19的工作作用下实现了循环冷却,节水。
所述上模具5上端固定安装在A升降机构4的输出端,所述A升降机构4固定安装在框架1上。
所述隔板2侧壁上安装有出气口3,设置出气口3便于工作腔内部热空气排出。
所述进风口还设置有过滤网15,设置过滤网15防止灰尘进入至工作腔中。
所述冷却器14内部设置有U型冷却管。
所述A升降机构4为液压缸;所述B升降机构9为压缩气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上模具5在A升降机构4的驱动下对下模具6上的工件进行冲压,冲压完成后,电机10通电,通过A齿轮11、B齿轮12、转轴13和转动工作台17带动冲压完成后下模具6转动,使得上模具5正下方的下模具6远离工作位,转动工作台17上其他的下模具6转至上模具5的正下方,便于进行下次冲压,当冲压完成的下模具6运动至B升降机构9的正上方,B升降机构9带动顶出块8伸出将下模具6上的工件顶出,便于取料,提高使用安全,同时可以向取下工件的下模具6上添加未加工的工件;同时风机16工作通过冷却器14将内空气加入加工腔内部,从而保证处于可控的加工温度,实现长时间连续作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上的隔板(2)将框架(1)围成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部设置有上模具(5),所述上模具(5)的下方设置有下模具(6),多个下模具(6)阵列设置在转动工作台(17)上,所述下模具(6)上设置有A通孔(7),所述A通孔(7)的下方设置有B通孔(21);其特征在于,B升降机构(9)固定安装框架(1)上,且输出端安装有用于顶出工件的顶出块(8),所述B升降机构(9)上端设置在支座上的C通孔中,C通孔上方设置有与之对应的B通孔(21),所述转动工作台(17)转动设置在框架(1)内部支座上,所述转动工作台(17)一部分设置在工作腔外侧;所述工作腔上设置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工作腔内部的冷却器(14)和设置在工作腔侧壁上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设置有风机(16),所述冷却器(14)设置风机(16)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工作台(17)底部固定安装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转动安装在支座上,且转轴(13)底部设置有B齿轮(12),所述B齿轮(12)与电机(10)输出端的A齿轮(1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凝器(18)和水箱(19),所述冷却器(1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水箱(19)上,泵(20)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水箱(19)内部连通,所述泵(20)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凝器(18)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1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冷却器(14)的输入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5)上端固定安装在A升降机构(4)的输出端,所述A升降机构(4)固定安装在框架(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还设置有过滤网(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4)内部设置有U型冷却管。
CN201922316875.3U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Active CN212682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6875.3U CN212682220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16875.3U CN212682220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2220U true CN21268222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3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16875.3U Active CN212682220U (zh) 2019-12-21 2019-12-21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22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3474A (zh) * 2021-12-21 2022-05-10 罗万余 一种金属工件加工用高安全性的双工位冲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3474A (zh) * 2021-12-21 2022-05-10 罗万余 一种金属工件加工用高安全性的双工位冲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82220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冲压装置
CN112848168A (zh) 一种组合式自弹脱模注塑模具、注塑工艺
CN112893654A (zh) 一种基于冲压模具的配套冷却装置
CN212419569U (zh) 一种型芯冷却结构
CN210651495U (zh) 一种便于快速冷却的车灯制造模具
CN219112857U (zh) 一种汽车铝合金配件压铸装置
CN114160643B (zh) 一种铝合金工件挤压成型装置
CN210940396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内的冷风冷却装置
CN113715281A (zh) 一种汽车车灯注塑模具的冷却结构
CN114535531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端盖压铸装置与方法
CN215786232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的自动化设备
CN216176543U (zh) 一种方便取料的电机配件生产用模具
CN214023092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1825278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壶铃外壳成型模具
CN220346962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冲压装置
CN218196784U (zh)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散热装置
CN212603092U (zh) 一种汽车车灯面罩快速成型模具
CN21078891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冲压模具
CN111957759B (zh) 微小通道热挤压模具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7904929U (zh) 一种拼接组合式水冷板
CN211052418U (zh) 一种用于卸扣成型的锻压机模具
CN219899952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金属模具
CN219114582U (zh) 一种带有散热机构的玻璃钢制品液压机
CN215786195U (zh) 一种金属件冲压模具自动顶出成型机构
CN213645771U (zh) 一种力矩弹性体温锻凹模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430100 No. 155, baihequan East Road, Zhashan street, Caidi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Yiting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34314 No. 223, jidunzhuang, caochang village, Huangwei Town, Si county, S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 Hua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