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67127U - 一种门控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控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67127U
CN212667127U CN202020888393.5U CN202020888393U CN212667127U CN 212667127 U CN212667127 U CN 212667127U CN 202020888393 U CN202020888393 U CN 202020888393U CN 212667127 U CN212667127 U CN 212667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shell
supporting
groov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883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健
杨星勇
崔峰
李东
向雄
彭德
陈蕾
曾以特
陈显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chao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chao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chao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chao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883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67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67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67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具体涉及一种门控开关,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中部的玻璃升降开关组件,玻璃升降开关包括第一安装壳、第一底座、第一按钮、第一电路板、第一橡胶罩及第一排针,第一安装壳与第一底座、第一安装壳与外壳均可拆卸连接,第一按钮铰接在第一安装壳上,第一按钮前后侧底部均设一顶杆,第一安装壳上设支撑槽,其内设多个能抵触于顶杆的支撑凸起,第一橡胶罩套设于第一电路板上方,第一橡胶罩对应顶杆处均设能抵触于顶杆的第一导电触头,第一排针能穿过第一底座,外壳中部设第一安装槽,第一按钮上设有按压槽和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能照射到信号指示标记的第一光源。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支撑凸起,可有效降噪。

Description

一种门控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控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的门控开关多设有用于控制车窗玻璃升降的玻璃升降开关组件,现有的玻璃升降开关组件在按压开关时容易产生噪音,按压稳定性不高,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体验。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作出了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控开关,通过在支撑槽内增设支撑凸起,可有效地降低按压开关时产生的噪音,能给使用者带来更舒适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控开关,包括有外壳和玻璃升降开关组件,玻璃升降开关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中部,玻璃升降开关包括有第一安装壳、第一底座、第一按钮、第一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配合的第一橡胶罩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第一排针,第一安装壳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按钮铰接在第一安装壳上,第一按钮的前后侧底部均设一个顶杆,第一安装壳上设有与所述顶杆适配的支撑槽,支撑槽内设有多个能抵触于所述顶杆的支撑凸起,第一电路板固设于第一安装壳内,第一橡胶罩套设于第一电路板上方,第一橡胶罩对应每个顶杆处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导电触头,顶杆与第一导电触头抵触连接,第一排针能穿过所述第一底座,外壳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按钮适配的第一安装槽,第一按钮上设有按压槽和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能照射到所述信号指示标记的第一光源,外壳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壳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与第一安装壳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壳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能便于拆装维护,第一排针能便于第一电路板与外部系统电连接,第一按钮上设置的按压槽能方便使用者操作第一按钮,外壳中部设有的第一安装槽能便于使用者操作第一按钮,当向前按压或向后扳动第一按钮时,第一按钮能在第一安装壳上转动,第一按钮转动后会按压顶杆使顶杆在支撑槽内向下滑动,顶杆向下滑动后会按压第一导电触头,第一导电触头作用于第一电路板就能控制车窗玻璃的升或降,具有弹性的第一导电触头被按压后能回弹,这样当松开第一按钮时,可以便于第一按钮的复位,支撑槽内设有的多个支撑凸起可以很好地支撑顶杆上下滑动,既能减小顶杆上下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能减小顶杆上下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当操作第一按钮时,第一光源能被点亮并照射到第一按钮上的信号指示标记上,可以便于显示玻璃升降的控制情况。
为了使顶杆能更好地在支撑槽内滑动且减小噪音,所述支撑凸起分为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所述支撑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第一支撑凸起上设有第一支撑面,支撑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第二支撑凸起上设有第二支撑面。
为了便于顶杆与第一导电触头抵触连接,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按压弧形面,所述第一按钮的底部设有抵触于所述按压弧形面的按压凸台,顶杆的底部设有按压座,按压座的顶侧能抵触于所述第一安装壳,按压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圆凸台,所述第一橡胶罩对应每个顶杆处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电触头,第一导电触头设有与所述圆凸台适配的凸台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座,支撑座顶端的外侧设有支撑圆凸台,所述第一按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支撑圆凸台适配的支撑孔。
优选的,还包括有顶灯开关组件,顶灯开关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后端,顶灯开关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壳、第二底座、第二按钮、第二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配合的第二橡胶罩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第二排针,第二安装壳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电路板固设于第二安装壳内,第二橡胶罩套设于第二电路板上方,第二按钮与第二安装壳滑动连接,第二按钮的底部具有两个按压杆,第二橡胶罩对应每个按压杆处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导电触头,按压杆与第二导电触头抵触连接,第二排针能穿过所述第二底座,外壳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按钮适配的第二安装槽,第二按钮上设有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能照射到所述信号指示标记的第二光源,第二安装壳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壳内设有与第二按钮适配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支撑凸台内端的两侧设有弧形支撑面,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支撑凸台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均设有安装斜面,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适配,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适配,第二限位槽的底部设有能抵触于所述第二限位台的弹性凸台,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多个能抵触于所述第二安装壳的支撑台。
优选的,所述按压杆的底部设有圆凹槽,所述第二导电触头设有与所述圆凹槽适配的圆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按钮分为第一按钮盖和第一按钮座,第一按钮盖与第一按钮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分为第二按钮盖和第二按钮座,第二按钮盖与第二按钮座可拆卸连接。
为了能便于拆装维护,所述外壳与第一安装壳之间、所述外壳与第二安装壳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壳与第一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壳与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按钮盖与第一按钮座之间、所述第二按钮盖与第二按钮座之间均采用卡扣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支撑槽内设有多个支撑凸起,并在支撑凸起上分别设置了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通过将以往按压时顶杆与支撑槽之间直接是面与面之间的接触改为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共同支撑顶杆,从而既能减小顶杆上下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能减小顶杆上下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可以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
2.通过设置按压弧形面、按压凸台、按压座、圆凸台和凸台槽,既便于第一按钮按压顶杆,也使顶杆能更好地与第一导电触头抵触连接,可以具有更好的接触性能,能提高按压第一按钮的灵敏性和稳定性,通过设置圆凹槽和圆台,能使按压杆更好地与第二导电触头抵触连接,可以具有更好的接触性能,能提高按压第二按钮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3.通过设置支撑座、支撑圆凸台和支撑孔,能方便地将第一按钮铰接在第一安装壳上;
4.通过在外壳上增设顶灯开关组件,可以方便地开启顶灯,进而能根据需要更好地提供车内的照明;
5.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台、第二限位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弹性凸台和支撑台,可以更好地对第二按钮起到限位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玻璃升降开关组件与顶灯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按钮盖底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按钮座顶侧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按钮座底侧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壳顶侧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壳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壳底侧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按钮盖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按钮座顶侧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按钮座底侧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安装壳底侧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橡胶罩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橡胶罩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外壳,2-第一安装壳,3-第一底座,4-第一按钮,5-第一电路板,6-第一橡胶罩,7-第一排针,8-顶杆,9-支撑槽,10-第一导电触头,11-第一安装槽,12-按压槽,13-信号指示标记,14-第一光源,15-第一支撑凸起,16-第二支撑凸起,17-第一支撑面,18-第二支撑面,19-第一开口槽,20-第二开口槽,21-按压弧形面,22-按压凸台,23-按压座,24-圆凸台,25-凸台槽,26-支撑座,27-支撑圆凸台,28-支撑孔,29-外支撑板,30-侧支撑板,31-中支撑板,32-第二安装壳,33-第二底座,34-第二按钮,35-第二电路板,36-第二橡胶罩,37-第二排针,38-按压杆,39-第二导电触头,40-第二安装槽,41-第二光源,42-安装腔,43-支撑凸台,44-弧形支撑面,45-滑槽,46-第一限位台,47-第二限位台,48-安装斜面,49-第一限位槽,50-第二限位槽,51-弹性凸台,52-支撑台,53-圆凹槽,54-圆台,55-第一按钮盖,56-第一按座,57-第二按钮盖,58-第二按钮座,59-第一连接扣环,60-第二连接扣环,61-第一连接凸块,62-第二连接凸块,63-第三连接扣环,64-第三连接凸块,65-第四连接扣环,66-第四连接凸块,67-第五连接扣环,68-第五连接凸块,69-第六连接扣环,70-第六连接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至图19,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门控开关,包括有外壳1和玻璃升降开关组件,玻璃升降开关组件设在所述外壳1的中部,玻璃升降开关包括有第一安装壳2、第一底座3、第一按钮4、第一电路板5、与第一电路板5配合的第一橡胶罩6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第一排针7,第一安装壳2与第一底座3可拆卸连接,第一按钮4铰接在第一安装壳2上,第一按钮4的前后侧底部均设一个顶杆8,第一安装壳2上设有与所述顶杆8适配的支撑槽9,支撑槽9内设有多个能抵触于所述顶杆8的支撑凸起,第一电路板5固设于第一安装壳2内,第一橡胶罩6套设于第一电路板5上方,第一橡胶罩6对应每个顶杆8处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导电触头10,顶杆8与第一导电触头10抵触连接,第一排针7能穿过所述第一底座3,外壳1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按钮4适配的第一安装槽11,第一按钮4上设有按压槽12和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13,第一电路板5上设有能照射到所述信号指示标记13的第一光源14,外壳1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壳2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壳1与第一安装壳2可拆卸连接、第一安装壳2与第一底座3可拆卸连接能便于拆装维护,第一排针7能便于第一电路板5与外部系统电连接,第一按钮4上设置的按压槽12能方便使用者操作第一按钮4,外壳1中部设有的第一安装槽11能便于使用者操作第一按钮4,当向前按压或向后扳动第一按钮4时,第一按钮4能在第一安装壳2上转动,第一按钮4转动后会按压顶杆8使顶杆8在支撑槽9内向下滑动,顶杆8向下滑动后会按压第一导电触头10,第一导电触头10作用于第一电路板5就能控制车窗玻璃的升或降,具有弹性的第一导电触头10被按压后能回弹,这样当松开第一按钮4时,可以便于第一按钮4的复位,支撑槽9内设有的多个支撑凸起可以很好地支撑顶杆8上下滑动,既能减小顶杆8上下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能减小顶杆8上下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当操作第一按钮4时,第一光源14能被点亮并照射到第一按钮4上的信号指示标记13上,可以便于显示玻璃升降的控制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橡胶罩6为导电橡胶罩,第一排针7为导电排针,第一光源14采用LED灯。所述的第一电路板5、第一橡胶罩6、第一排针7、第一导电触头10、信号指示标记13和第一光源14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为了使顶杆8能更好地在支撑槽9内滑动且减小噪音,所述支撑凸起分为第一支撑凸起15和第二支撑凸起16,所述支撑槽9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15,第一支撑凸起15上设有第一支撑面17,支撑槽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凸起16,第二支撑凸起16上设有第二支撑面18。支撑凸起上分别设置了第一支撑面17和第二支撑面18,通过将以往按压时顶杆8与支撑槽9之间直接是面与面之间的接触改为第一支撑面17和第二支撑面18共同支撑顶杆8,从而既能减小顶杆8上下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能减小顶杆8上下滑动时受到的阻力,可以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撑凸起15与第二支撑凸起16之间设有呈弧形的第一开口槽19,同一侧的第一支撑凸起15之间设有第二开口槽20,这样既能便于设置第一支撑面17和第二支撑面18,也能对顶杆8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为了便于顶杆8与第一导电触头10抵触连接,所述顶杆8的顶部设有按压弧形面21,所述第一按钮4的底部设有抵触于所述按压弧形面21的按压凸台22,顶杆8的底部设有按压座23,按压座23的顶侧能抵触于所述第一安装壳2,按压座23的底部设有两个圆凸台24,所述第一橡胶罩6对应每个顶杆8处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电触头10,第一导电触头10设有与所述圆凸台24适配的凸台槽25。当向前按压或向后扳动第一按钮4时,按压凸台22会抵触于按压弧形面21并带动顶杆8滑动,设置按压弧形面21和按压凸台22能便于第一按钮4按压顶杆8,每个顶杆8下方均设置两个第一导电触头10,可以在按压第一按钮4时具有更好的按压效果,顶杆8的底部设置按压座23并在按压座23的底部设置两个圆凸台24,且第一导电触头10上设有凸台槽25,这样顶杆8就能更好地与第一导电触头10抵触连接,可以具有更好的接触性能,能提高按压第一按钮4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按压座23顶侧能抵触于第一安装壳2,这样在第一导电触头10回弹带动顶杆8向上滑动并复位时可以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壳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座26,支撑座26顶端的外侧设有支撑圆凸台27,所述第一按钮4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支撑圆凸台27适配的支撑孔28。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6包括有外支撑板29、侧支撑板30和中支撑板31,两个侧支撑板3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壳2上,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外支撑板29,外支撑板29与第一安装壳2之间固定有所述中支撑板31,外支撑板29顶端的外侧设有所述支撑圆凸台27,当支撑座26上的支撑圆凸台27卡到第一按钮4左右两侧的支撑孔28内时,第一按钮4就能在第一安装壳2上转动,支撑座26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既能便于第一按钮4的铰接安装,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也便于减轻第一安装壳2的重量。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还包括有顶灯开关组件,顶灯开关组件设在所述外壳1的后端,顶灯开关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壳32、第二底座33、第二按钮34、第二电路板35、与第二电路板35配合的第二橡胶罩36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第二排针37,第二安装壳32与第二底座33可拆卸连接,第二电路板35固设于第二安装壳32内,第二橡胶罩36套设于第二电路板35上方,第二按钮34与第二安装壳32滑动连接,第二按钮34的底部具有两个按压杆38,第二橡胶罩36对应每个按压杆38处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导电触头39,按压杆38与第二导电触头39抵触连接,第二排针37能穿过所述第二底座33,外壳1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按钮34适配的第二安装槽40,第二按钮34上设有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13,第二电路板35上设有能照射到所述信号指示标记13的第二光源41,第二安装壳32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打开车内的顶灯,在门控开关上增设了顶灯开关组件,外壳1与第二安装壳32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壳32与第二底座33可拆卸连接能便于拆装维护,第二排针37能便于第二电路板35与外部系统电连接,外壳1后端设有的第二安装槽40能便于安装第二按钮34,当按压第二按钮34时,第二按钮34能在第二安装壳32内向下滑动,向下滑动后第二按钮34底部的按压杆38会按压第二导电触头39,第二导电触头39作用于第二电路板35就能控制顶灯的开或关,具有弹性的第二导电触头39被按压后能回弹,这样当松开第二按钮34时,可以便于第二按钮34的复位,当操作第二按钮34时,第二光源41能被点亮并照射到第二按钮34上的信号指示标记13上,可以便于显示顶灯的控制情况。本实施例中的顶灯开关为阅读灯开关,开启后可以提供阅读时的照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橡胶罩36为导电橡胶罩,第二排针37为导电排针,第二光源41采用LED灯。所述的第二电路板35、第二橡胶罩36、第二排针37、第二导电触头39、信号指示标记13和第二光源41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壳32内设有与第二按钮34适配的安装腔42,安装腔42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43,支撑凸台43内端的两侧设有弧形支撑面44,所述第二按钮34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支撑凸台43适配的滑槽45。安装腔42能便于安装第二按钮34,第二按钮34上设多个滑槽45,安装腔42内壁上设置支撑凸台43,支撑凸台43上设有弧形支撑面44,这样可以很好地支撑第二按钮34上下滑动,既能减小第二按钮34上下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也能减小第二按钮34滑动时受到的阻力。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腔42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台46和第二限位台47,第一限位台46和第二限位台47均设有安装斜面48,所述第二按钮34上设有第一限位槽49和第二限位槽50,第一限位槽49与所述第一限位台46适配,第二限位槽50与所述第二限位台47适配,第二限位槽50的底部设有能抵触于所述第二限位台47的弹性凸台51,所述第二按钮34上设有多个能抵触于所述第二安装壳32的支撑台52。安装斜面48的设置能分别便于第一限位台46卡入第一限位槽49内和第二限位台47卡入第二限位槽50内,按压第二按钮34使第二按钮34在安装腔42内向下滑动,按压第二按钮34到极限位置时,支撑台52会抵触到第二安装壳32上,可以对第二按钮34进行限位,防止按压第二按钮34过位时损坏第二导电触头39,第二按钮34在安装腔42内滑动时,第一限位台46能在第一限位槽49内活动,第二限位台47能在第二限位槽50内活动,第二按钮34复位时第二限位台47能抵触于弹性凸台51,弹性凸台51具有弹性在第二按钮34复位时能便于支撑第二按钮34,可以避免第二按钮34松动,第一限位台46卡在第一限位槽49内,能防止第二按钮34从安装腔42滑出脱落。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按压杆38的底部设有圆凹槽53,所述第二导电触头39设有与所述圆凹槽53适配的圆台54。通过设置圆凹槽53和圆台54,能使按压杆38更好地与第二导电触头39抵触连接,可以具有更好的接触性能,能提高按压第二按钮34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按钮4分为第一按钮盖55和第一按钮座56,第一按钮盖55与第一按钮座56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按钮34分为第二按钮盖57和第二按钮座58,第二按钮盖57与第二按钮座58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按钮均分为可拆卸连接的按钮盖与按钮座,既便于加工,也便于拆装维护。
为了能便于拆装维护,所述外壳1与第一安装壳2之间、所述外壳1与第二安装壳32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壳2与第一底座3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壳32与第二底座33之间、所述第一按钮盖55与第一按钮座56之间、所述第二按钮盖57与第二按钮座58之间均采用卡扣连接。外壳1上具有第一连接扣环59和第二连接扣环60,第一安装壳2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扣环59适配的第一连接凸块61,第二安装壳32上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扣环60适配的第二连接凸块62,第一安装壳2上具有第三连接扣环63,第一底座3上具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扣环63适配的第三连接凸块64,第二安装壳32上具有第四连接扣环65,第二底座33上具有与所述第四连接扣环65适配的第四连接凸块66,第一按钮盖55上具有第五连接扣环67,第一按钮座56上具有与所述第五连接扣环67适配的第五连接凸块68,第二按钮盖57上具有第六连接扣环69,第二按钮座58上具有与所述第六连接扣环69适配的第六连接凸块70,通过设置上述的连接扣环和连接凸块就可以方便地实现上述部件之间相应的卡扣连接。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和玻璃升降开关组件,玻璃升降开关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中部,玻璃升降开关包括有第一安装壳、第一底座、第一按钮、第一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配合的第一橡胶罩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第一排针,第一安装壳与第一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一按钮铰接在第一安装壳上,第一按钮的前后侧底部均设一个顶杆,第一安装壳上设有与所述顶杆适配的支撑槽,支撑槽内设有多个能抵触于所述顶杆的支撑凸起,第一电路板固设于第一安装壳内,第一橡胶罩套设于第一电路板上方,第一橡胶罩对应每个顶杆处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一导电触头,顶杆与第一导电触头抵触连接,第一排针能穿过所述第一底座,外壳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按钮适配的第一安装槽,第一按钮上设有按压槽和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能照射到所述信号指示标记的第一光源,外壳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分为第一支撑凸起和第二支撑凸起,所述支撑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凸起,第一支撑凸起上设有第一支撑面,支撑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凸起,第二支撑凸起上设有第二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的顶部设有按压弧形面,所述第一按钮的底部设有抵触于所述按压弧形面的按压凸台,顶杆的底部设有按压座,按压座的顶侧能抵触于所述第一安装壳,按压座的底部设有两个圆凸台,所述第一橡胶罩对应每个顶杆处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电触头,第一导电触头设有与所述圆凸台适配的凸台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座,支撑座顶端的外侧设有支撑圆凸台,所述第一按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所述支撑圆凸台适配的支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顶灯开关组件,顶灯开关组件设在所述外壳的后端,顶灯开关组件包括有第二安装壳、第二底座、第二按钮、第二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配合的第二橡胶罩及设于电路板上的第二排针,第二安装壳与第二底座可拆卸连接,第二电路板固设于第二安装壳内,第二橡胶罩套设于第二电路板上方,第二按钮与第二安装壳滑动连接,第二按钮的底部具有两个按压杆,第二橡胶罩对应每个按压杆处均设有具有弹性的第二导电触头,按压杆与第二导电触头抵触连接,第二排针能穿过所述第二底座,外壳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按钮适配的第二安装槽,第二按钮上设有能透光的信号指示标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能照射到所述信号指示标记的第二光源,第二安装壳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壳内设有与第二按钮适配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支撑凸台,支撑凸台内端的两侧设有弧形支撑面,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支撑凸台适配的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设有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均设有安装斜面,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适配,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适配,第二限位槽的底部设有能抵触于所述第二限位台的弹性凸台,所述第二按钮上设有多个能抵触于所述第二安装壳的支撑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杆的底部设有圆凹槽,所述第二导电触头设有与所述圆凹槽适配的圆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钮分为第一按钮盖和第一按钮座,第一按钮盖与第一按钮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分为第二按钮盖和第二按钮座,第二按钮盖与第二按钮座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门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第一安装壳之间、所述外壳与第二安装壳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壳与第一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壳与第二底座之间、所述第一按钮盖与第一按钮座之间、所述第二按钮盖与第二按钮座之间均采用卡扣连接。
CN202020888393.5U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门控开关 Active CN212667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8393.5U CN212667127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门控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88393.5U CN212667127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门控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67127U true CN212667127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88393.5U Active CN212667127U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门控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67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39615A (en) Adaptor for electric-light wall switch for operation by small children
US4947298A (en) Bed lighting apparatus
WO2016124088A1 (zh) 顶杆式键盘开关
JPH0275114A (ja) 複合スイッチ
KR101188371B1 (ko) 조명 기능을 갖춘 장식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전기 기기
CA2331928A1 (en) Battery operated picture light
CN212667127U (zh) 一种门控开关
KR101188369B1 (ko) 조명 기능을 갖춘 전기 기기
JP2001057126A (ja) タッチスイッチ
CN201754385U (zh) 玻璃升降器开关
US20050258612A1 (en) Tray device for stroller
KR100693508B1 (ko) 1버튼 7웨이 방식의 선루프 스위치
CN201075344Y (zh) 汽车按钮导光条防串光结构
CN210502643U (zh) 一种epb开关总成
CN202230924U (zh) 一种开关
CN216232707U (zh) 一种车灯安装支架
CN216213038U (zh) 一种新型的游戏机用薄膜按键
CN220757281U (zh) 一种马桶盖板组件和马桶
JP2008166951A5 (zh)
CN210223845U (zh) 一种汽车后门玻璃升降器开关
CN216054450U (zh) 一种控制开关
CN214588533U (zh) 一种金属按钮开关
CN213333897U (zh) 一种自动扶梯用梳齿板照明装置
CN214890869U (zh) 一种易拆装的硅胶灯
CN217306372U (zh) 一种平板复位式墙壁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