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6396U - 一种叠错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错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6396U
CN212656396U CN202020948462.7U CN202020948462U CN212656396U CN 212656396 U CN212656396 U CN 212656396U CN 202020948462 U CN202020948462 U CN 202020948462U CN 212656396 U CN212656396 U CN 212656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mpartment
side wall
standard box
stand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84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中
吴剑
刘其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j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uj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j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uji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84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6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6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6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错式建筑,叠错式建筑包括m层,每一层具有n1个等间距安装的标准箱,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标准箱包括标准箱底板、标准箱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以形成若干个隔间;上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作为下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下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作为上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底板。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的材料用量明显减少,成本降低了约40%,成本显著降低;且结构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叠错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模块化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错式建筑。
背景技术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以多个模块单元拼装而成。通常模块单元均在工厂中进行预制生产,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并组装成为模块化建筑整体。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多个模块单元水平方向延伸拼装,形成单层的模块化建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模块化建筑的层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模块化建筑通过多个模块单元同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通过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形成多层的模块化建筑。然而,现有的多层模块化建筑由于采用多个模块单元直接拼接,下一层模块单元的顶面和上一层模块单元的底面重叠,左侧模块单元的右侧墙和右侧模块单元的左侧墙重叠,因此建筑材料的用量多,导致模块化建筑的总体成本增加。同时,模块化建筑的总重量增大,对模块化建筑的基础的要求提高,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在权衡基础和层高后,模块化建筑在垂直方向上的层数受到限制,因此,土地利用率降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新型的建筑,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错式建筑,具有建筑成本显著降低,且建设速度快,可建设的层数多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错式建筑,包括m层,每一层具有n1个等间距安装的标准箱,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n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标准箱包括标准箱底板、标准箱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以形成若干个隔间;
位于同一层的两个相邻的标准箱之间的隔间包括隔间底板、隔间顶板、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和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
位于同一层的最左端的隔间包括隔间底板、隔间顶板、左侧墙和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位于同一层的最右端的隔间包括隔间底板、隔间顶板、右侧墙和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
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中,上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作为下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下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作为上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底板。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标准箱通常包括标准箱底板、标准箱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具体使用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标准箱后侧板和前侧板。
需要说明的是,当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所述隔间指的是上下、左右相邻的4个标准箱间隔交错叠放形成的空间,或最底层的相邻的两个标准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之间的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上方的标准箱底板围成的空间;或端部的标准箱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与左侧墙或右侧墙、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上方的标准箱底板围成的空间;或端部的标准箱的左侧板或右侧板与左侧墙或右侧墙、最顶层的隔间底板、下方的标准箱底板围成的空间。
所述隔间的数量和位置根据楼层的数量,隔间和标准箱的安装位置设计不同而有所不同。
优选地,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之间、最底层的标准箱与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之间、最顶层的标准箱与最顶层的隔间顶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当位于最底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层标准箱及最底层的隔间底板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当位于最顶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分别与相邻的下一层标准箱及最顶层的隔间顶板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位于中间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左侧墙和右侧墙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节点结构;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当位于最底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第二层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下端连接最底层的隔间底板;
当位于最顶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最顶层的隔间顶板,下端连接下一层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
当位于中间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分别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固定;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在四个角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用于与最底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下端连接;
最顶层的所述隔间顶板在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三连接节点结构用于与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空心的上下延伸的柱子、上端板、下端板、中间紧固件、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固定螺帽;所述上端板、下端板分别位于所述柱子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端板上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中间紧固件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帽螺纹连接,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
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底部基座,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固定螺帽;所述底部基座上开设第四通孔或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下部嵌入安装在所述第四通孔或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螺帽与所述第二定位销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节点结构包括顶部基座和顶部紧固件,所述顶部基座的底面开设第五通孔,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一定位销嵌入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顶部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五通孔,上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基座上,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帽螺纹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定位导向装置;所述定位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柱子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个连接板,和连接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设有第六通孔;安装时,所述中间紧固件穿过所述第六通孔,通过所述第六通孔对所述中间紧固件实现导向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左侧墙或右侧墙分别包括第一板本体,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本体顶端和底端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柱子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本体及第一连接梁的末端固定;
所述标准箱底板和标准箱顶板分别包括第二板本体,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柱子分别与所述第二板本体及第二连接梁的末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交叉处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可嵌入所述缺口内安装;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和最顶层的所述隔间顶板分别包括第三板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板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连接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板本体的左端和右端的第四连接梁,所述第三连接梁和第四连接梁的交叉处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可嵌入所述缺口内安装。
优选地,所述标准箱底板和标准箱顶板分别还设置有标准箱走廊部分,二者的标准箱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前端对应处的两个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和最顶层的隔间顶板分别还设置有隔间走廊部分,最底层的所述隔间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下端连接;最顶层的所述隔间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三连接节点结构连接,用于与相邻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标准箱走廊部分和隔间走廊部分分别包括第四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第四板本体前端的前端走廊横梁,和左右两侧的左侧走廊横梁和右侧走廊横梁;所述前端走廊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左侧走廊横梁和右侧走廊横梁的前端的交叉处形成缺口,所述缺口内安装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端部;
所述左侧走廊横梁和右侧走廊横梁的后端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标准箱还包括后侧板和前侧板,所述隔间还包括后侧墙和前侧墙。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最底层的n1个标准箱等间距安装,且最底层的标准箱与n2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间隔安装,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并结合若干块最顶层的隔间顶板、左侧墙和右侧墙,形成若干个所述隔间。
需要说明的是,n2可以为n1、n1+1或n1-1。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方式: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之间、最底层的标准箱与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之间、最顶层的标准箱与最顶层的隔间顶板之间分别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最底层的最左端和/或最右端存在隔间时,对应的隔间通过左侧墙和/或右侧墙及最底层的隔间底板组装;
最顶层的最左端和/或最右端存在隔间时,对应的隔间通过左侧墙和/或右侧墙及最顶层的隔间顶板组装;
中间层的最左端和/或最右端存在隔间时,对应的隔间通过左侧墙和/或右侧墙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安装步骤:
(1)、在最底层等间距间隔安装n1个标准箱,n2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与所述n1个标准箱间隔安装,每一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上具有底层预留空间,以组装形成n2个隔间;
当n2=n1-1时,所述最底层的隔间底板均位于相邻的标准箱之间,最底层的隔间底板、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和所述底层预留空间上方的标准箱底板组装形成隔间;
当n2=n1时,则继续在最左端或最右端的隔间底板的外侧安装左侧墙或右侧墙,并与所述底层预留空间上方的标准箱底板组装形成隔间;
当n2=n1+1,则继续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的隔间底板的外侧均安装左侧墙和右侧墙,并与所述底层预留空间上方的标准箱底板组装形成隔间;
(2)在所述底层预留空间的上方安装n2个第二层的标准箱,第二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作为最底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最底层的n1个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上具有二层预留空间,以组装形成n1个第二层的隔间,最底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作为第二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底板;
当n2=n1-1时,则在最底层的最左端或最右端的标准箱顶板外侧分别安装左侧墙和右侧墙;
当n2=n1时,则在最底层的最左端或最右端的标准箱顶板的外侧安装左侧墙或右侧墙;
当n2=n1+1时,第二层的所述隔间均位于相邻的标准箱之间;所述隔间由上下、左右相邻的标准箱组装形成;或由左右相邻的标准箱及隔间顶板组装形成;
(3)、依次向上叠错式安装至第m层,然后在第m层预留空间的顶部安装n1或n2块隔间顶板以形成最顶层的隔间,形成m层的模块化建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包括m层,每一层具有n1个等间距安装的标准箱,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n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标准箱包括标准箱底板、标准箱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形成多层的叠错式安装结构,并结合若干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最顶层的隔间顶板、左侧墙和右侧墙,形成若干个隔间。左右相邻的隔间和标准箱共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下相邻的隔间和标准箱共同标准箱顶板或标准箱底板。因此建设相同层数的叠错式建筑时,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的材料用量明显减少,成本降低了约40%,成本显著降低;且结构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同时,由于叠错式建筑的重量减轻,因此,在相同的地基上可设计的层数更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可得到上述的叠错式建筑,且建设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叠错式建筑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叠错式建筑的组装图;
图3为最底层的标准箱、第二层的标准箱叠错、及最底层的隔间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最顶层的标准箱、最顶层的隔间顶板的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上下标准箱的结构)。
图6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上下标准箱的剖视图)。
图7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下端和第二连接节点结构连接的剖视图)。
图8为图4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显示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连接的剖视图)。
图9为左侧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3层27个箱体的叠错式建筑的示意图。
图11为3层21个箱体的叠错式建筑的示意图。
图12为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连接节点结构的剖视图示意图。
图中:100-标准箱、200-隔间、300-左侧墙、400-右侧墙、500-第一连接节点结构、600-第二连接节点结构、700-第三连接节点结构;
110-标准箱底板、120-标准箱顶板、130-左侧板、140-右侧板、150-后侧板、(111,121)-标准箱走廊部分;
210-隔间底板、220-隔间顶板、(211,221)-隔间走廊部分;
510-柱子、520-上端板、530-下端板、540-中间紧固件、550-第一定位销、560-第一固定螺帽、570-定位导向装置、580-连接套;521-第一通孔、571-连接板、572-水平板;
610-底部基座、620-第二定位销、630-第二固定螺帽、611-第四通孔或凹槽;
710-顶部基座、720-顶部紧固件;
800-第一板本体、810-第一连接梁;
900-第二板本体、910-第二连接梁;
1000-第三板本体、1010-第三连接梁、1020-第四连接梁;
1100-第四板本体、1110-前端走廊横梁、1120-左侧走廊横梁、1130-右侧走廊横梁。
2-立柱、11-立柱上端板、12-立柱下端板、111-第一通孔、121-第二通孔、14-销柱、141-第一螺纹孔、15-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及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叠错式建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叠错式建筑,包括3层,每一层具有12个等间距安装的标准箱100;所述标准箱100包括标准箱底板110、标准箱顶板120、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100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以形成若干个隔间200;
当所述隔间200位于同一层的两个相邻的标准箱100中间时,所述隔间200包括隔间底板210、隔间顶板220、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和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
当所述隔间200位于同一层的最左端时,所述隔间200包括隔间底板210、隔间顶板220、左侧墙300和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当所述隔间200位于同一层的最右端时,所述隔间200包括隔间底板210、隔间顶板220、右侧墙400和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
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100中,上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110作为下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220;下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120作为上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底板210。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100之间、最底层的标准箱100与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之间、最顶层的标准箱100与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10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当位于最底层时,所述左侧墙300和/或右侧墙400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层标准箱100及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位于最顶层时,所述左侧墙300和/或右侧墙400分别与相邻的下一层标准箱100及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10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位于中间层时,所述左侧墙300和/或右侧墙400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100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节点结构实现上述目的。例如CN207525902U所公开的上下连接的连接节点结构;或本领域其他可替代的连接节点结构(CN108868004A所公开的上下连接的连接节点结构)。
CN207525902U中公开了一种连接节点装置,包括连接单元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单元位于建筑边角的内部、并从所述建筑的上平板和下平板穿出,所述连接块连接相邻两个模块化建筑的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空心的上下延伸的柱子、上端板、下端板、紧固件;所述上端板、下端板位于所述柱子的上下端部,所述上端板比所述建筑的上平板略高,所述下端板比所述模块化建筑的下平板略低;所述上端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端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所述紧固件的两个端部用固定螺帽固定。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固定在所述柱子的侧壁上。
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同一层上无需连续设置两个箱体(即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箱),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连接单元实现上下连接,无需连接块。
CN108868004A中公开了用于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的箱体定位连接节点装置,用于连接上下、左右组合的四个模块化建筑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位于角上的立柱;所述连接节点装置包括两个上端板、两个下端板和一个连接板,其中,两个上端板位于下面两个箱体立柱的顶部,两个下端板位于上面两个箱体立柱的底部,一个连接板位于两个上端板和两个下端板之间;在所述两个上端板、两个下端板的中心分别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在所述连接板上、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应的位置处设有两个第三通孔,在同侧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各设置一销柱,所述销拄内设有第一螺纹孔,设置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以将从上到下的下端板、连接板和上端板紧固。
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同一层上无需连续设置两个箱体(即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箱),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标准箱的连接节点结构包括位于标准箱的角上的立柱2,位于所述立柱2上端的上端板11、下端的下端板12,在所述上端板11、下端板12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在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21内各设置一销柱14,所述销拄14内设有第一螺纹孔141,设置第一螺栓15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141,以将从上到下的下端板12和上端板11紧固,从而实现上下标准箱的连接固定。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所述立柱2的长度。当在隔间底板的四个角上设置连接节点结构时,所述立柱的底部无下端板,仅有上端板以用于与相邻的标准箱的下端板12连接固定。当在隔间顶板的四个角上设置连接节点结构时,所述立柱的顶部可不设置上端板,仅有下端板以用于与相邻的标准箱的上端板11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包括3层,每一层具有12个等间距安装的标准箱;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形成多层的叠错式安装结构,并结合4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4块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块左侧墙和1块右侧墙,形成12个隔间。左右相邻的隔间和标准箱共用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下相邻的隔间和标准箱共同标准箱顶板或标准箱底板。因此建设相同层数的叠错式建筑时,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的材料用量明显减少,成本降低了约40%,成本显著降低;且结构稳定性高,安全可靠。
同时,由于叠错式建筑的重量减轻,因此,在相同的地基上可设计的层数更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侧板130、右侧板140、左侧墙300和右侧墙40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10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200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当位于最底层时,所述左侧墙300和/或右侧墙400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上端连接第二层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110,下端连接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
当位于最顶层时,所述左侧墙300和/或右侧墙400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上端连接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20,下端连接下一层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120;
当位于中间层时,所述左侧墙300和/或右侧墙400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分别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100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连接固定;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在四个角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用于与最底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下端连接;
最顶层的所述隔间顶板220在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所述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用于与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上端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优选实例,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包括空心的上下延伸的柱子510、上端板520、下端板530、中间紧固件540、第一定位销550和第一固定螺帽560;所述上端板520、下端板530分别位于所述柱子510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板520上设有第一通孔521,所述下端板530上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定位销550上设有第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定位销550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521内,所述中间紧固件540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521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帽560螺纹连接,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包括底部基座610,第二定位销620和第二固定螺帽630;所述底部基座610上开设第四通孔(也可以为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销620的下部嵌入安装在所述第四通孔或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螺帽630与所述第二定位销620的顶面焊接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包括顶部基座710和顶部紧固件720,所述顶部基座710上开设第五通孔,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第一定位销550嵌入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顶部紧固件720穿过所述第五通孔,上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基座710上,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帽560螺纹连接。
安装时,最底层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第二通孔套在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的第二定位销620上,最底层的所述中间紧固件540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的第二固定螺帽630螺纹连接,上端与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第一固定螺帽560螺纹连接。
第二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第二通孔套在最底层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100的第一定位销550上,第二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中间紧固件540的下端与最底层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100的第一固定螺帽560螺纹连接。
依次向上安装,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第一定位销550嵌入所述顶部基座710的第五通孔内,所述顶部紧固件720穿过所述第五通孔,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帽560螺纹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所述中间紧固件540可以为两端带有螺纹的连接杆,所述顶部紧固件720可以为两端带有螺纹的连接杆,同时上端通过螺母紧固。
通过上述特定结构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可有效实现标准箱100、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20、左侧墙300和右侧墙400的快速安装,且确保其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还包括定位导向装置570;所述定位导向装置570包括与所述柱子510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个连接板571,和连接所述连接板571的水平板572;所述水平板572上设有第六通孔(图中未示出)。安装时,所述中间紧固件540穿过所述第六通孔,通过所述第六通孔对所述中间紧固件540实现导向限位。
由于楼层通常有2.5~3米高,因此,所述中间紧固件540的长度相应地有2.5~3米长,因此。为了提高所述中间紧固件540的刚性和结构强度,进一步优选所述中间紧固件540由至少两个连接杆通过连接套580连接而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紧固件540包括一段相对较短的连接杆和一段相对较长的连接杆,所述相对较短的连接杆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套580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套580的上、下端部的内部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旋入所述连接套的内螺纹中,以将至少两个连接杆连接起来。
根据本实施例的部分优选实例,如图9所示,所述左侧板130、右侧板140、左侧墙300或右侧墙400分别包括第一板本体800,及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本体800顶端和底端的第一连接梁810;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柱子510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本体800及第一连接梁810的末端焊接固定。
如图8所示,所述标准箱底板110和标准箱顶板120分别包括第二板本体900,及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本体900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二连接梁910,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柱子510分别与所述第二板本体900及第二连接梁910的末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810和第二连接梁910的交叉处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可嵌入所述缺口内安装。
如图4和图9所示,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210和最顶层的所述隔间顶板220分别包括第三板本体1000,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板本体1000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连接梁1010,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板本体1000的左端和右端的第四连接梁1020,所述第三连接梁1010和第四连接梁1020的交叉处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可嵌入所述缺口内安装。
如此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均可安装在缺口处,从而有效将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隐藏在建筑物中,不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也提高了相邻的标准箱和隔间之间的结构紧凑性,和结构稳定性,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标准箱底板110和标准箱顶板120分别还设置有标准箱走廊部分(111,121),二者的标准箱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连接,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前端对应处的两个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连接。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210和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20分别还设置有隔间走廊部分(211,221),最底层的所述隔间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用于与相邻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下端连接;最顶层的所述隔间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连接,用于与相邻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上端连接。
所述标准箱走廊部分(111,121)与隔间走廊部分(211,221)的设置,增加了建筑物的结构层次和功能性,且二者与标准箱或隔间的连接结构稳定。
更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标准箱走廊部分(111,121)和隔间走廊部分(211,221)分别包括第四板本体1100,设置在所述第四板本体1100前端的前端走廊横梁1110,左右两侧的左侧走廊横梁1120和右侧走廊横梁1130;所述前端走廊横梁1110的两端与所述左侧走廊横梁1120和右侧走廊横梁1130的前端的交叉处形成缺口,所述缺口内安装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500的端部,或安装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600、第三连接节点结构700。
所述左侧走廊横梁1120和右侧走廊横梁1130的后端与相邻的所述左侧板(或左侧墙)、右侧板(或右侧墙)的前端对应处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固定连接。
如此设置,所述标准箱100和隔间200的结构稳定性好,能够有效确保叠错式建筑的安全性。
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标准箱100还包括后侧板150,所述隔间200还包括后侧墙。不限定所述后侧板和后侧墙的具体形式,可以为常规的钢结构的侧墙,也可以为整块的玻璃墙,还可以在其上开设窗口或门。
优选地,所述标准箱100还包括前侧板,所述隔间200还包括前侧墙。不限定所述前侧板和前侧墙的具体形式,可以为常规的钢材质的侧墙,其上开设窗口或门。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为3层的叠错式建筑,最底层的4个标准箱100等间距安装,4块最底层的间隔底板110与所述标准箱间隔安装,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100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并结合4块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20、2块左侧墙300和1块右侧墙400,最终形成12个隔间200。
本实施例中,最底层的最左端具有隔间200,对应的隔间通过左侧墙300、隔间底210、最左端的标准箱的左侧板,及上一层的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组装形成;
最顶层的最左端具有隔间,对应的隔间通过左侧墙300、隔间顶板220、最左端的标准箱的左侧板130,及下一层的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110组装形成;
中间层的最右端具有隔间,对应的隔间通过右侧墙400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组装。
更为详细的,具体包括如下安装步骤:
(1)、在最底层等间距安装4个标准箱,4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与所述标准箱间隔安装,每一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110上具有底层预留空间,以组装形成4个隔间;
位于相邻的标准箱100之间的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与左右相邻的标准箱的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连接;最左端的隔间底板210的左侧与1块左侧墙300固定安装,右侧与标准箱的左侧板130固定连接。
(2)在底层预留空间的上方安装4个第二层的标准箱,第二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作为最底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最底层的4个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上具有二层预留空间,以组装形成4个第二层的隔间;
最底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120作为第二层的隔间的隔间底板210;且位于相邻的第二层的所述标准箱之间的隔间底板210与对应的标准箱的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连接,位于最底层的右端部的标准箱顶板120的左侧与第二层相邻的标准箱的右侧板120固定连接,右侧与1块右侧墙400固定安装。
(3)、依次向上叠错式安装至第3层,然后在3层预留空间的顶部安装4块隔间顶板220以形成最顶层的隔间,其中位于左端部的隔间顶板220与1块左侧墙300固定安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实施例1中标准箱与隔间之间的连接,左侧墙或右侧墙与隔间底板或隔间顶板的连接,隔间底板或隔间顶板与标准箱之间的连接均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例如CN207525902U所公开的上下连接的连接节点结构。
本实施例的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叠错式建筑的建设速度非常快。通过12个标准箱,4块隔间底板、4块隔间顶板、2块左侧墙和1块右侧墙,可安装得到3层的模块化建筑,每一层8个容纳空间,共有24个容纳空间。而常规的模块化建筑建设,若采用预制的标准箱安装,则需要24个标准箱叠加安装,左右相邻的标准箱之间存在两层侧板,上下相邻的标准箱之间同时存在顶板和底板,材料用量明显更多,成本明显更高;且建筑物整体重量增加,对建筑物的基础的要求也提高,因而进一步增加了建筑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0所示,在最底层等间距间隔安装4个标准箱100,和5块隔间底板210,形成5个底层预留空间,以组装成5个隔间200。总共通过13个标准箱100,5块隔间底板210,5块隔间顶板220,2块左侧墙300和2块右侧墙400,通过连接节点结构组装了3层27个容纳空间的叠错式建筑。
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如图11所示,在最底层等间距间隔安装4个标准箱100和3块隔间底板210,形成3个底层预留空间,以组装成3个隔间200。总共通过11个标准箱100,4块隔间底板210,4块隔间顶板220,1块左侧墙300和1块右侧墙400,通过连接节点结构组装了3层21个容纳空间。
当继续向上叠错式安装1层标准箱100和隔间200后,顶层通过4个所述隔间顶板组装形成4个隔间。即根据楼层的数量,顶层的隔间顶板数量与底层的所述标准箱或隔间底板的数量相同。
由此可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叠错式建筑可以为m层,所述m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标准箱100和所述隔间200的数量并不一定相等。
可采用n1标准箱100叠错式安装,并结合n2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若干块最顶层的隔间顶板220、左侧墙300和右侧墙400,形成若干个隔间200;具体包括如下安装步骤:
(1)、在最底层等间距间隔安装n1个标准箱100,n2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与所述n1个标准箱100间隔安装,每一块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上具有底层预留空间,以组装形成n2个隔间200;
当n2=n1-1时,所述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均位于相邻的标准箱100之间,最底层的隔间底板210、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和所述底层预留空间上方的标准箱底板110组装形成隔间;
当n2=n1时,则继续在最左端或最右端的隔间底板210的外侧安装左侧墙或右侧墙,并与所述底层预留空间上方的标准箱底板110组装形成隔间200;
当n2=n1+1,则继续在最左端和最右端的隔间底板210的外侧均安装左侧墙300和右侧墙400,并与所述底层预留空间上方的标准箱底板110组装形成隔间200;
(2)在所述底层预留空间的上方安装n2个第二层的标准箱100,第二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110作为最底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220;最底层的n1个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120上具有二层预留空间,以组装形成n1个第二层的隔间200,最底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120作为第二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底板210;
a)、当n2=n1-1时,则在最底层的最左端或最右端的标准箱顶板120外侧分别安装左侧墙300和右侧墙400;
b)、当n2=n1时,则在最底层的最左端或最右端的标准箱顶板120的外侧安装左侧墙300或右侧墙400;
c)、当n2=n1+1时,第二层的所述隔间200均位于相邻的标准箱100之间;所述隔间100由上下、左右相邻的标准箱组装形成;或由左右相邻的标准箱100及隔间顶板220组装形成;
(3)、依次向上叠错式安装至第m层,然后在第m层预留空间的顶部安装n1或n2块隔间顶板220以形成最顶层的隔间200,形成m层的模块化建筑;
所述n1和n2均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步骤(2)的步骤c)中,当叠错式建筑只有2层时,当n2=n1+1时,第二层的所述隔间200均位于相邻的标准箱100之间,所述隔间100由左右相邻的标准箱100及隔间顶板220组装形成;
当叠错式建筑多于2层时,所述隔间100由上下、左右相邻的标准箱组装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可得到上述的叠错式建筑,且建设速度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后侧墙150的步骤;所述后侧墙150在所述左侧墙130或右侧墙140安装好之后,上一层的标准箱叠错式安装之前安装;或,所述后侧墙在下一层预留空间的所述左侧墙或右侧墙安装好,且上一层的标准箱叠错式安装之后再安装。
优选为在所述左侧墙或右侧墙安装好之后,上一层的标准箱叠错式安装之前安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m层,每一层具有n1个等间距安装的标准箱,所述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n1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所述标准箱包括标准箱底板、标准箱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分别间隔交错叠放安装,以形成若干个隔间;
位于同一层的两个相邻的标准箱之间的隔间包括隔间底板、隔间顶板、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和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
位于同一层的最左端的隔间包括隔间底板、隔间顶板、左侧墙和右侧标准箱的左侧板;位于同一层的最右端的隔间包括隔间底板、隔间顶板、右侧墙和左侧标准箱的右侧板;
上下相邻的两层标准箱中,上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作为下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顶板;下一层的所述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作为上一层的所述隔间的隔间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之间、最底层的标准箱与最底层的隔间底板之间、最顶层的标准箱与最顶层的隔间顶板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当位于最底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层标准箱及最底层的隔间底板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位于最顶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分别与相邻的下一层标准箱及最顶层的隔间顶板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当位于中间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通过连接节点结构实现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左侧墙和右侧墙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节点结构;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内部时:上下相邻且间隔交错叠放的两个标准箱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固定;
当所述隔间位于叠错式建筑的端部时:当位于最底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第二层标准箱的标准箱底板,下端连接最底层的隔间底板;
当位于最顶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最顶层的隔间顶板,下端连接下一层标准箱的标准箱顶板;
当位于中间层时,所述左侧墙和/或右侧墙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分别与上下相邻的标准箱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固定;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在四个角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用于与最底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下端连接;
最顶层的所述隔间顶板在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三连接节点结构用于与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空心的上下延伸的柱子、上端板、下端板、中间紧固件、第一定位销和第一固定螺帽;所述上端板、下端板分别位于所述柱子的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上端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端板上设有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中间紧固件的上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螺帽螺纹连接,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上方;
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底部基座,第二定位销和第二固定螺帽;所述底部基座上开设第四通孔或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下部嵌入安装在所述第四通孔或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螺帽与所述第二定位销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节点结构包括顶部基座和顶部紧固件,所述顶部基座的底面开设第五通孔,最顶层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第一定位销嵌入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顶部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五通孔,上端固定在所述顶部基座上,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螺帽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定位导向装置;所述定位导向装置包括与所述柱子的上端部或下端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的若干个连接板,和连接所述连接板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设有第六通孔;安装时,所述中间紧固件穿过所述第六通孔,通过所述第六通孔对所述中间紧固件实现导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左侧墙或右侧墙分别包括第一板本体,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本体顶端和底端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柱子分别与所述第一板本体及第一连接梁的末端固定;
所述标准箱底板和标准箱顶板分别包括第二板本体,及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柱子分别与所述第二板本体及第二连接梁的末端固定;所述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的交叉处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可嵌入所述缺口内安装;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和最顶层的所述隔间顶板分别包括第三板本体,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板本体的前端和后端的第三连接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板本体的左端和右端的第四连接梁,所述第三连接梁和第四连接梁的交叉处形成缺口,以使所述第二连接节点结构和第三连接节点结构可嵌入所述缺口内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箱底板和标准箱顶板分别还设置有标准箱走廊部分,二者的标准箱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前端对应处的两个第一连接节点结构连接;
最底层的所述隔间底板和最顶层的隔间顶板分别还设置有隔间走廊部分,最底层的所述隔间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节点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下端连接;最顶层的所述隔间走廊部分的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三连接节点结构连接,用于与相邻的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上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箱走廊部分和隔间走廊部分分别包括第四板本体,设置在所述第四板本体前端的前端走廊横梁,和左右两侧的左侧走廊横梁和右侧走廊横梁;所述前端走廊横梁的两端与所述左侧走廊横梁和右侧走廊横梁的前端的交叉处形成缺口,所述缺口内安装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的端部;
所述左侧走廊横梁和右侧走廊横梁的后端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节点结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叠错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箱还包括后侧板和前侧板,所述隔间还包括后侧墙和前侧墙。
CN202020948462.7U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叠错式建筑 Active CN212656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8462.7U CN212656396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叠错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8462.7U CN212656396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叠错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6396U true CN212656396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4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8462.7U Active CN212656396U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叠错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6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38380A (en) Modular high-rise structure
US3304675A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JP4648736B2 (ja) ユニット式建物
CN212656396U (zh) 一种叠错式建筑
CN113737956A (zh) 一种叠错式建筑及叠错式建筑的安装方法
JP2006052543A (ja) 既存鉄筋コンクリート建築物の増築構造
WO2004051017A1 (en) Mechanism for securing together building modules
WO2010142032A1 (en) Modular construction system
CN214423572U (zh) 一种钢框架与混凝土墙板混合的全装配式多层钢结构体系
CN213868288U (zh)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AU2012100996A4 (en) Modular Building Construction
CN112252473A (zh)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结构体系
JP2010236180A (ja) 耐震構造体
US3604165A (en) Panelled deck construction for building
CN218714483U (zh) 一种框架建筑结构中楼梯结构
JPH0525878A (ja) ユニツト住宅における屋根構造
CN220133111U (zh) 模块建筑
JP5096979B2 (ja) ラーメン構造体の補強構造
JP3517352B2 (ja) 共同住宅
CN212802248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墙体
WO2021245737A1 (ja) 吹抜け開口部の軸組構造
JP4432845B2 (ja) 吹抜け開口部の軸組構造
CN212295024U (zh) 模块化建筑
JP7286374B2 (ja) 建物
JP2711186B2 (ja) 住戸ユニットおよび住戸ユニットからなる中高層建築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