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3302U -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3302U
CN212653302U CN202021044186.8U CN202021044186U CN212653302U CN 212653302 U CN212653302 U CN 212653302U CN 202021044186 U CN202021044186 U CN 202021044186U CN 212653302 U CN212653302 U CN 212653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groove
block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4418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江波
邓水冰
高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Film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4418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3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3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3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该夹持治具包括底座,具有安装面;第一夹持块,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周面,第二表面与安装面连接;第一夹持块在第一表面和第一侧周面之间形成第一搭接槽;第二夹持块,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连接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第二侧周面,第四表面与安装面连接;第二夹持块在第三表面和第二侧周面之间形成第二搭接槽;第一搭接槽和第二搭接槽位于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两侧,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能在安装面发生相对移动,以改变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使电路板或补强板能搭接于第一搭接槽和第二搭接槽。保证推力测试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治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模组、摄像模组等功能模组在使用时需要通过粘接胶粘接于电路板。随着用户对功能模组与电路板组装后的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功能模组与电路板组装后,需要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推力大小测试,即测试功能模组与电路板之间的粘附力是否达到合格要求。在进行推力测试时,需要先固定待测产品的电路板,再推动待测产品的功能模组,使功能模组与电路板发生位置错动从而测得临界推力值。然而,在进行推力测试时,待测产品的电路板容易发生位置错动,导致推力测试数值失真、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推力测试时待测产品的电路板容易发生位置错动,导致推力测试数值失真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一种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一种夹持治具,用于夹持电子组合件,所述电子组合件包括电路板和功能模组,所述功能模组和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所述夹持治具包括:
底座,具有安装面;
第一夹持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周面之间形成第一搭接槽;以及
第二夹持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侧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之间形成第二搭接槽;
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在所述安装面发生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使所述电子组合件能够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端面外露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够保持相对固定,以使所述电路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
在对电子组合件中的功能模组进行推力测试时,需要利用上述夹持治具将电子组合件进行夹持。由于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能在安装面发生相对移动,以改变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故当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合适值时,能够将对应尺寸大小的电子组合件搭接于第一搭接槽和第二搭接槽。当电子组合件搭接于第一搭接槽和第二搭接槽时,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能够保持相对固定,以使电路板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之间,此时功能模组与电路板连接的端面外露于第一搭接槽和第二搭接槽,以使得功能模组的侧壁能够受到外界的横向推力作用,直至功能模组在推力作用下相对电路板恰好发生横向位置偏移,从而完成功能模组的推力测试。基于电子组合件搭接于第一搭接槽和第二搭接槽,在功能模组的侧壁受到外界推力时,电子组合件的部分结构能够限位于搭接槽而不易被推出搭接槽,电路板在横向被限位固定,保证了推力测试的准确性,避免推力测试数值出现失真的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周面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第三侧面并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一搭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搭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夹持块固设于底座,所述第一夹持块能够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的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夹持块往复移动。方便调节夹持块之间的间距。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周面包括相对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皆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皆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夹持治具包括固定块以及第一紧固件,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穿设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底座,以将所述延伸部夹紧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如此,实现了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的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夹持块固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夹持块能够携带所述延伸部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延伸部被夹紧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时,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安装面连接并覆盖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如此,可减少夹持治具的整体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块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夹持治具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螺杆能够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二夹持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如此,方便驱动第一夹持块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治具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第一侧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连接。如此,弹性件起到缓冲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延伸至所述电路板外侧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夹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之间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搭接槽连通的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之间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搭接槽连通的第二避空槽;其中,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第一避空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安装部以避让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避空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安装部以避让所述第二安装部。如此,对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凸出于电路板背向功能模组一侧的情况,可使电子组合件整体平放以便推力检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治具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一搭接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表面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二搭接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皆设置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紧固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滑槽,且所述第三紧固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滑槽,以使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电路板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电路板能够夹持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二紧固件能够将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三紧固件能够将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持于所述第二夹持块。如此,进一步确保电路板在横向的限位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搭接槽与所述第二搭接槽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三表面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夹持部中的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的深度值相等;在多个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两个夹持部中,所述第一搭接槽的深度值不等,所述第二搭接槽的深度值不等。如此,每一夹持部的搭接槽的深度可以对应不同厚度的电路板,以对多个电子组合件进行夹持,并同时完成推力测试。
一种推力测试装置,包括:
上述夹持治具;以及
推压组件,包括推杆、推力计和驱动器,在所述电路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时,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推杆抵持推压于所述功能组件的侧壁,所述推力计用于检测所述功能组件受到所述推杆的推力。
上述装置保证了推力测试的准确性,避免推力测试数值出现失真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治具夹持电子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夹持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2中剖面线Ⅱ-Ⅱ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地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组合件10。该电子组合件10包括电路板100、补强板200和功能模组300。功能模组300、电路板100和补强板200在电路板100的厚度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功能模组300和补强板200可以皆通过粘接胶粘接于电路板100相对的两侧。其中,电路板100可以为柔性电路板,电路板100也可以为刚性电路板,当电路板100为柔性电路板时,柔性电路板需要利用补强板200进行补强,当电路板100为刚性电路板时,刚性电路板可以不需要再设置补强板200。功能模组300可以为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模组,功能模组300也可以为具有拍摄功能的摄像模组,功能模组300的类型在此并不作任何限定,补强板200可以为钢板并用于对电路板100设置有功能模组300的区域进行补强。
在一实施例中,功能模组300包括延伸至电路板100外侧的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可以皆设有安装孔301。图1示意了功能模组300为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包括设置于电路板100的镜座330,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可以理解为延伸至镜座330外侧的一部分。在将电子组合件10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时,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穿设于安装孔301以将功能模组300固定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为增加功能模组300固定于电子设备壳体后的稳固性,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一般凸出于补强板200背向功能模组300的一侧或者与之平齐。需要理解,功能模组300也可以不具有上述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
以电路板100为柔性电路板为例,随着用户对功能模组300与电路板100和补强板200组装后的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功能模组300与电路板100和补强板200组装后,需要对组装后的产品进行推力大小测试,即测试功能模组300与电路板100之间的粘附力是否达到合格要求。在进行推力测试时,需要先固定待测产品的电路板100和补强板200,再推动待测产品的功能模组300,使功能模组300与电路板100发生位置错动从而测得临界推力值。然而,在进行推力测试时,电路板100和补强板200易发生位置错动,导致推力测试数值失真、不准确。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推力测试装置,以将电子组合件10稳定夹持的前提下,完成对功能模组300的推力测试,获得准确的推力测试值。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推力测试装置包括夹持治具20和推压组件(图未示)。
参考图2所示,夹持治具20用于夹持电子组合件10。在一实施例中,夹持治具20包括底座400、第一夹持块500和第二夹持块600。底座400具有安装面410,安装面410用于承载第一夹持块500和第二夹持块600,底座400的材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不锈钢、金属或者合成塑料等但不限定于此。
参考图3和图4,第一夹持块50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510和第二表面520、以及连接第一表面510和第二表面520的第一侧周面530,第一表面510背向安装面410,即相对第二表面520更远离安装面410,第二表面520与安装面410连接。第一夹持块500在第一表面510和第一侧周面530之间形成第一搭接槽50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周面5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531和第二侧面532,第一搭接槽501形成于第一表面510与第一侧面531之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侧周面530也可以为封闭的弧面,例如第一侧周面530可以为圆柱面。
第二夹持块6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610和第四表面620、以及连接第三表面610和第四表面620的第二侧周面630,第三表面610背向安装面410,即相对第四表面620更远离安装面410,第四表面620与安装面410连接。第二夹持块600在第三表面610和第二侧周面630之间形成第二搭接槽601。在一实施例中,第二侧周面6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631和第四侧面632,第二搭接槽601形成于第三表面610与第三侧面631之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侧周面630也可以为封闭的弧面,例如第二侧周面630可以为圆柱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需要位于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相互靠近的两侧,例如在安装第一夹持块500和第二夹持块600时,可以使第一侧面531靠近第三侧面631并与第三侧面631相对即可。相对的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形成夹持部21,夹持部2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即两个和两个以上,例如图3和图4示意了夹持部21的数量为三个。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表面510或第三表面610至安装面410的方向上,每一夹持部21中的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的深度值相等,在多个夹持部21中的至少两个夹持部21中,第一搭接槽501的深度值不等,第二搭接槽601的深度值不等。如此,对于具有不同深度的搭接槽,可以对应安装不同厚度的补强板200,或者在不设置补强板200的前提下可以对应安装不同厚度的电路板100,以对多个电子组合件20进行夹持,应用更加广泛,提高作业效率。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能够在安装面410发生相对移动,例如第二夹持块600固设于底座400,第一夹持块500活动设于底座400,且第一夹持块500能够在第一侧面531与第三侧面631相对设置的方向上相对第二夹持块600往复移动,以改变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之间的间距,故当第一夹持块500和第二夹持块600之间的间距调节至合适值时,可以使电子组合件1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具体使对应尺寸大小的补强板200或电路板10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
当电子组合件1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时,参考图5所示,图5示意了补强板20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功能模组300与电路板100连接的端面310外露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并且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能够保持相对固定(不再发生相对移动),以使补强板200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之间,由于补强板200被夹持固定,从而与补强板200连接的电路板100也被夹持固定。
推压组件(图未示)包括推杆、推力计和驱动器。在电子组合件10被夹持于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之间时,驱动器用于带动推杆抵持推压于功能组件300的侧壁,推力计用于检测功能组件300受到推杆的推力。若功能组件300受到的推力恰使功能组件300与电路板100发生位移错动,则该推力即为临界推力值,为了满足客户端的使用需求,该临界推力值大于等于15kg。
在本申请中,基于电子组合件1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特别是补强板200的尺寸小于电路板100的尺寸),在功能模组300的侧壁受到外界推力时,补强板200能限位于搭接槽而不易被推出搭接槽,补强板200在横向被限位固定,与补强板200连接的电路板100在横向也被限位固定,这可以保证推力测试的准确性,避免推力测试数值出现失真的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周面530包括相对的第五侧面533和第六侧面534,第五侧面533和第六侧面534皆设置于第一侧面531与第二侧面532之间。第五侧面533和第六侧面534皆设置有延伸部540,夹持治具20包括固定块710以及第一紧固件720,当电子组合件1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时,例如当补强板20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时,第一紧固件720用于穿设于固定块710和底座400,以将延伸部540夹紧于底座400与固定块710之间,从而实现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的相对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4,安装面410设有安装槽411,第二夹持块600固设于安装槽411,第一夹持块500能够携带延伸部540滑动设于安装槽411,在延伸部540被夹紧于底座400与固定块710之间时,固定块710与安装面400连接并覆盖延伸部540的至少部分结构。如此,可减少夹持治具20的整体厚度。
为了实现第一夹持块500能够相对第二夹持块600在安装面410上的移动。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夹持块600固设于底座400,夹持治具20还包括螺杆800,螺杆800穿设于第二夹持块600和第一夹持块500,此时螺杆800与第二夹持块600螺纹连接,且螺杆800还与第一夹持块500转动连接。螺杆800能够转动以带动第一夹持块500相对第二夹持块600移动,以使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需要说明的是,螺杆800可以在手动驱动的方式下进行转动,螺杆800也可以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螺杆800上还可以套设有弹性件,弹性件与第一侧周面530和第二侧周面630连接,弹性件例如可以为弹簧、硅胶圈或者橡胶圈。如此,在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弹性件能够积蓄弹性力,以利用弹性件的弹性力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由于第一夹持块500和第二夹持块600的惯性运动而使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产生撞击。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500在第一表面510与第一侧周面530之间开设有与第一搭接槽501连通的第一避空槽502,第一避空槽502的数量与第一搭接槽501的数量相等。第二夹持块600在第三表面610与第二侧周面630之间开设有与第二搭接槽601连通的第二避空槽602,第二避空槽602的数量与第二搭接槽601的数量相等。对于具有第一安装部310和第二安装部320的功能模组300而言,当补强板20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502时,第一避空槽502用于容纳第一安装部310以避让第一安装部310,第二避空槽602用于容纳第二安装部320以避让第二安装部320,从而可使电子组合件10平整的被夹持固定于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之间,提高推力测试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4和图5所示,夹持治具10还包括第一限位块910、第二限位块920、第二紧固件930和第三紧固件940。第一限位块910与第一表面510连接并靠近第一搭接槽501,第二限位块920与第三表面610连接并靠近第二搭接槽601,第一限位块910和第二限位块920皆设有滑槽901,滑槽901沿第一夹持块500与第二夹持块600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第二紧固件930穿设于第一限位块910和第一夹持块500,第三紧固件940穿设于第二限位块920和第二夹持块600。第二紧固件930滑动设于第一限位块910上的滑槽901,且第三紧固件940滑动设于第二限位块920上的滑槽901,以使第一限位块910与第二限位块920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当电子组合件10搭接于第一搭接槽501和第二搭接槽601时,电路板100凸出于第一表面510和第三表面610,此时可以使第一限位块910与第二限位块920相互靠近,以使电路板100能夹持于第一限位块910与第二限位块920之间。为避免第一限位块910和第二限位块920再次发生相对运动,保证电路板100被牢固夹持,可以操作第二紧固件930将第一限位块910抵持于第一夹持块500,同时操作第三紧固件940将第二限位块920抵持于第二夹持块600。例如第二紧固件930和第三紧固件940可以皆为螺纹紧固件,旋紧第二紧固件930和第三紧固件940,即可实现第一限位块910和第二限位块920的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夹持治具,用于夹持电子组合件,所述电子组合件包括电路板和功能模组,所述功能模组和所述电路板在所述电路板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治具包括:
底座,具有安装面;
第一夹持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侧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第一夹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侧周面之间形成第一搭接槽;以及
第二夹持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的第二侧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安装面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之间形成第二搭接槽;
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互靠近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在所述安装面发生相对移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距,使所述电子组合件能够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端面外露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够保持相对固定,以使所述电路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周面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周面包括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第三侧面并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一搭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搭接槽形成于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二夹持块固设于底座,所述第一夹持块能够在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设置的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二夹持块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周面包括相对的第五侧面和第六侧面,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皆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所述第五侧面和所述第六侧面皆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夹持治具包括固定块以及第一紧固件,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穿设于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底座,以将所述延伸部夹紧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夹持块固设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夹持块能够携带所述延伸部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延伸部被夹紧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时,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安装面连接并覆盖所述延伸部的至少部分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块固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夹持治具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夹持块和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螺杆能够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块相对所述第二夹持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治具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螺杆并与所述第一侧周面和所述第二侧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延伸至所述电路板外侧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夹持块在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侧周面之间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搭接槽连通的第一避空槽,所述第二夹持块在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周面之间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搭接槽连通的第二避空槽;其中,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第一避空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安装部以避让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避空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安装部以避让所述第二安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治具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一搭接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三表面连接并靠近所述第二搭接槽,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移动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三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紧固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滑槽,且所述第三紧固件滑动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的滑槽,以使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能够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当所述电子组合件搭接于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时,所述电路板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所述电路板能夹持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二紧固件能够将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三紧固件能够将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持于所述第二夹持块。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持治具,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搭接槽与所述第二搭接槽形成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三表面至所述安装面的方向上,每一所述夹持部中的所述第一搭接槽和所述第二搭接槽的深度值相等;在多个所述夹持部中的至少两个夹持部中,所述第一搭接槽的深度值不等,所述第二搭接槽的深度值不等。
10.一种推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持治具;以及
推压组件,包括推杆、推力计和驱动器,在所述电路板被夹持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时,所述驱动器用于带动所述推杆抵持推压于所述功能组件的侧壁,所述推力计用于检测所述功能组件受到所述推杆的推力。
CN202021044186.8U 2020-06-09 2020-06-09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Active CN212653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4186.8U CN212653302U (zh) 2020-06-09 2020-06-09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44186.8U CN212653302U (zh) 2020-06-09 2020-06-09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3302U true CN212653302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5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44186.8U Active CN212653302U (zh) 2020-06-09 2020-06-09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33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4116A (zh) * 2021-06-23 2021-10-15 淮安帝泰华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柔性线路板补强钢片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4116A (zh) * 2021-06-23 2021-10-15 淮安帝泰华懋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pc柔性线路板补强钢片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53302U (zh) 夹持治具和推力测试装置
CN107941629B (zh) 片状柔性材料弯曲试验设备及方法
GB2561366A (en) Gap measuring device and system
US1169838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sensor on a surface
CN115684904B (zh) 一种按键测试装置、按键测试装置的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JP2004245591A (ja) スケール装置
CN213658788U (zh) 压接装置及显示面板测试治具
CN211540935U (zh) 弹性夹持治具和测试设备
CN211926672U (zh) 位置度检具
CN210742022U (zh) 一种柔性材料剪切夹具和柔性材料剪切设备
CN212058684U (zh) 一种测量装置
CN211649647U (zh) 锐爪肩带快装
CN218762381U (zh) 探测器固定装置及医疗影像设备
CN220113133U (zh) 固定装置及机械设备
KR101883241B1 (ko) 물성분석장치용 시료 로더
CN102196704B (zh) 电路板固定装置
CN219496429U (zh) 用于加速度计的测试机构及测试系统
CN218822261U (zh) 板材厚度检测机构及smt组装设备
CN211401522U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探头安装治具
CN218270494U (zh) 工前快速高精度数显钢筋保护层测量仪器
CN213592688U (zh) 对曲面压紧的工装夹具
CN211401507U (zh) 具有压盖的超声探头治具
CN211916640U (zh) 超声探头安装治具
CN216247172U (zh) 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16180497U (zh) 标定板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0096 No.699 Tianxiang North Avenue, Nanchang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30200 East of College Sixth Road and South of Tianxiang Avenue, Nanchang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ufei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