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2428U -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2428U
CN212652428U CN202021331334.4U CN202021331334U CN212652428U CN 212652428 U CN212652428 U CN 212652428U CN 202021331334 U CN202021331334 U CN 202021331334U CN 212652428 U CN212652428 U CN 212652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tcher
traction track
camera
stretching machine
straighte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313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海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Fur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Fu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Fur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Fur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313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2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2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2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所述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所述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另一端;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拉伸机和所述第二拉伸机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部,用以固定待矫直型材的两端。待矫直的型材由上料机构传送至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之间,由夹持部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两端进行固定,随着第二拉伸机沿牵引轨道移动以实现对待矫直的型材进行矫直作业。整个矫直过程无需人员参与,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背景技术
对金属塑性加工产品的形状缺陷进行的矫正,是重要的精整工序之一。轧材在轧制过程或在以后的冷却和运输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种种形状缺陷,诸如棒材、型材和管材的弯曲,板带材的弯曲、波浪、瓢曲等。通过各种矫直工序可使弯曲等缺陷在外力作用下得以消除,使产品达到合格的状态。现有的矫直设备尤其是大型的拉伸装置完成矫直工作需要多人进行操纵,且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型材在矫直过程时自身的温度较高,高温的工作环境对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造成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实现提高矫直工艺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
所述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
所述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端;
所述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拉伸机和所述第二拉伸机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部,用以固定待矫直型材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上钳头和下钳头;
所述上钳头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下钳头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底部;
所述上钳头可相对所述下钳头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上钳头包括夹爪和第一液压油缸;
所述夹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固定端可转动设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夹爪可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爪绕所述拉伸机的顶部转动;
所述下钳头包括夹板;
所述夹板可水平移动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底部;
所述夹板距所述夹爪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夹爪的转动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包括多个弧形压爪;
多个所述弧形压爪间隔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夹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排凸棱。
进一步的,还包括自动持钩装置;
所述自动持钩装包括第二液压油缸和钩爪;
所述牵引轨道上间隔设有多个阻拦销;
所述钩爪可转动设置于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固定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可转动与所述钩爪连接,以驱动所述钩爪转动;
当所述第二拉伸机沿所述牵引轨道移动到预订位置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驱动所述钩爪转动以实现所述钩爪与所述阻拦销钩挂。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多移动组件;
多个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托架、支架和气缸;
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侧;
所述托架可沿垂直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以将待矫直的型材传送至所述牵引轨道上;
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托架的侧面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托架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伸机靠近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设有升降装置,以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一端托起;
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端设有传输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将矫直完成的型材传输至所述下料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伸机内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拉伸机沿所述牵引轨道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
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靠近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靠近所述上料机构所在的侧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台;
所述控制台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拉伸机电连接,以控制不同装置配合工作;
所述控制台上设有电子屏幕,以呈现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传输回来的实时画面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其中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牵引轨道的一端,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牵引轨道的另一端;待矫直的型材由上料机构传送至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之间,由夹持部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两端进行固定,随着第二拉伸机沿牵引轨道移动以实现对待矫直的型材进行矫直作业;矫直完成后松开夹持部,由下料机构将矫直完成的型材搬离矫直工位。整个矫直过程无需人员参与,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的第一结构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的第二结构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例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的正视图;
图4所示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所示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所示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所示为图3中D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1、上料机构;2、下料机构;3、牵引轨道;4、第一拉伸机;5、第二拉伸机;6、上钳头;7、下钳头;8、夹爪;9、第一液压油缸;10、夹板;11、弧形压爪;12、凸棱;13、自动持钩装置;14、第二液压油缸;15、钩爪;16、阻拦销;17、托架;18、支架;19、气缸;20、升降装置;21、传输机构;22、第一摄像头;23、第二摄像头;24、第三摄像头;25、控制台;26、电子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7,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
所述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
所述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端;
所述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拉伸机和所述第二拉伸机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部,用以固定待矫直型材的两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其中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牵引轨道的一端,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牵引轨道的另一端;待矫直的型材由上料机构传送至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之间,由夹持部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两端进行固定,随着第二拉伸机沿牵引轨道移动以实现对待矫直的型材进行矫直作业;矫直完成后松开夹持部,由下料机构将矫直完成的型材搬离矫直工位。整个矫直过程无需人员参与,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包括上钳头和下钳头;
所述上钳头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下钳头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底部;
所述上钳头可相对所述下钳头运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上钳头相对下钳头的运动实现对待矫直型材的两端进行固定,夹持的发式简单可靠,装夹方便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上钳头包括夹爪和第一液压油缸;
所述夹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固定端可转动设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夹爪可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爪绕所述拉伸机的顶部转动;
所述下钳头包括夹板;
所述夹板可水平移动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底部;
所述夹板距所述夹爪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夹爪的转动半径。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第一液压油缸驱动夹板转动的方式来改变上钳头与下钳头间的间距,该夹紧方式具有自锁功能,使得夹爪不会因为待矫直型材对其的反作用力而发生驱离运动,造成固定不牢靠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夹爪包括多个弧形压爪;
多个所述弧形压爪间隔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夹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排凸棱。
由上述描述可知,多个弧形压爪间隔设置以及夹板上间隔设置多排凸棱都是能够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避免牵引矫直过程待矫直型材脱出夹持部,造成生产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的,还包括自动持钩装置;
所述自动持钩装包括第二液压油缸和钩爪;
所述牵引轨道上间隔设有多个阻拦销;
所述钩爪可转动设置于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固定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可转动与所述钩爪连接,以驱动所述钩爪转动;
当所述第二拉伸机沿所述牵引轨道移动到预订位置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驱动所述钩爪转动以实现所述钩爪与所述阻拦销钩挂。
由上述描述可知,自动持钩装置设置的目的在于当第二拉伸机沿牵引轨道移动到预订位置后,第二液压油缸驱动钩爪转动以实现钩爪与阻拦销钩挂,以防止第二拉伸机在待拉伸材料自身抗力的作用被拉拽回来,保证矫直保压过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多移动组件;
多个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托架、支架和气缸;
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侧;
所述托架可沿垂直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以将待矫直的型材传送至所述牵引轨道上;
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托架的侧面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托架移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气缸推动托架进而实现机械自动上料,极大的节省人力物力,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伸机靠近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设有升降装置,以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一端托起;
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端设有传输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将矫直完成的型材传输至所述下料装置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升降装置的设置能够将待矫直型材的一端抬升,并通过传输机构传输至下料机构上,以实现下料过程的自动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伸机内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拉伸机沿所述牵引轨道移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驱动装置是矫直过程的动力来源,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拉伸机移动来拉直待矫直的型材。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
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靠近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靠近所述上料机构所在的侧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摄像头用于观察待矫直型材在拉伸时,第二拉伸机后面的自动持钩装置是否卡在阻拦销上;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用于观察待矫直型材的移动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台;
所述控制台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拉伸机电连接,以控制不同装置配合工作;
所述控制台上设有电子屏幕,以呈现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传输回来的实时画面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控制台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只需要对控制台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线的生产和控制,极大的减少了人员配置,节约了人工成本。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1、下料机构2、拉伸机和牵引轨道3;
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4和第二拉伸机5;
第一拉伸机4固定设置于牵引轨道3的一端;
第二拉伸机5可移动设置于牵引轨道3的另一端;
上料机构1和下料机构2设置于牵引轨道3的相对两侧;
第一拉伸机4和第二拉伸机5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部,用以固定待矫直型材的两端。
其中,待矫直型材可是钢筋类的棒料;也可以是板带类的合金面板;亦或者是轧辊成型的轧料等。
其中,第二拉伸机5牵引距离以及牵引力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免超出待矫直型材自身的强度极限和抗拉极限,造成型材报废而无法正常使用。
请参照图1至图3,具体的,夹持部包括上钳头6和下钳头7;
上钳头6设置于拉伸机的顶部;
下钳头7设置于拉伸机的底部;
上钳头6可相对下钳头7运动。
请参照图1至图3,具体的,上钳头6包括夹爪8和第一液压油缸9;
夹爪8可转动设置于拉伸机的顶部;
第一液压油缸9的固定端可转动设于拉伸机的顶部;
第一液压油缸9的活动端与夹爪8可转动连接,以驱动夹爪8绕所述拉伸机的顶部转动;
所述下钳头7包括夹板10;
夹板10可水平移动设置于拉伸机的底部;
夹板10距夹爪8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夹爪8的转动半径。
其中,第一液压油缸9上连接有进出油管路,且与液压泵连接,通过液压泵来驱动第一液压油缸9动作。具体的,第一液压油缸9进出油管路的连接以及工作原理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请参照图4,具体的,夹爪8包括多个弧形压爪11;
多个弧形压爪11间隔设置于拉伸机的顶部;
夹板10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排凸棱12。
具体的,弧形压爪11的厚度为25mm,且弧形压爪11之间间隔0.5mm。
请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上料机构1包括多移动组件;
多个移动组件沿牵引轨道3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移动组件包括托架17、支架18和气缸19;
支架18设置于牵引轨道3的一侧;
托架17可沿垂直牵引轨道3的延伸方向移动设置于支架18上,以将待矫直的型材传送至牵引轨道3上;
气缸19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支架18上;
气缸19的活动端与托架17的侧面固定连接,以驱动托架17移动。
其中,不同移动组件的气缸19应同时动作,保证上料的平稳性。
请参照图6和图7,具体的,第二拉伸机5靠近第一拉伸机4的一端设有升降装置20,以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一端托起;
升降装置20的活动端设有传输机构21;
传输机构21的传输方向与牵引轨道3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将矫直完成的型材传输至下料装置上。
具体的,传输机构21采用带传送方式,传输机构21由升降气缸推动实现升降动作;传输机构21和升降装置20的具体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结构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机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第二拉伸机5内设有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用以驱动第二拉伸机5沿牵引轨道3移动。
具体的,驱动装置采用大扭矩可正反向输出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第二拉伸机5上的滚轮转动以实现第二拉伸机5在牵引轨道3上移动。
请参照图1、图3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自动持钩装置13;
自动持钩装包括第二液压油缸14和钩爪15;
牵引轨道3上间隔设有多个阻拦销16;
钩爪15可转动设置于第二拉伸机5上远离第一拉伸机4的一端;
第二液压油缸14的固定端可转动设置于第二拉伸机5上远离第一拉伸机4的一端;
第二液压油缸14的自由端可转动与钩爪15连接,以驱动钩爪15转动;
当第二拉伸机5沿牵引轨道3移动到预订位置后,第二液压油缸14驱动钩爪15转动以实现钩爪15与阻拦销16钩挂。
其中,第二液压油缸14上连接有进出油管路,且与液压泵连接,通过液压泵来驱动第二液压油缸14动作。具体的,第二液压油缸14进出油管路的连接以及工作原理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具体的,为了保证自动持钩装置13在钩挂于阻拦销16时不会出现回弹的可能,故在第二液压油缸14的进油管路上设置液控单项阀,避免液压油回流。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摄像头22、第二摄像头23和第三摄像头24;
第一摄像头22设置于第二拉伸机5上远离第一拉伸机4的一端;
第二摄像头23设置于第二拉伸机5上靠近第一拉伸机4的一端;
第三摄像头24设置于第二拉伸机5上靠近上料机构1所在的侧面。
请参照图1,具体的,还包括控制台25;
控制台25与上料机构1、下料机构2和拉伸机电连接,以控制不同装置配合工作;
控制台25上设有电子屏幕26,以呈现第一摄像头22、第二摄像头23和第三摄像头24传输回来的实时画面信息。
其中,各动作指令及其动作阀全部由PLC输入输出点控制。其中,PLC控制在工业上的运用属于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具体的控制以及接口的连接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
综上所述,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其中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牵引轨道的一端,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牵引轨道的另一端;待矫直的型材由上料机构传送至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之间,由夹持部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两端进行固定,随着第二拉伸机沿牵引轨道移动以实现对待矫直的型材进行矫直作业;矫直完成后松开夹持部,由下料机构将矫直完成的型材搬离矫直工位。整个矫直过程无需人员参与,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同时,利用第一液压油缸驱动夹板转动的方式来改变上钳头与下钳头间的间距,该夹紧方式具有自锁功能,使得夹爪不会因为待矫直型材对其的反作用力而发生驱离运动,造成固定不牢靠的现象。而且还在第二拉伸机上安装自动持钩装置,当第二拉伸机沿牵引轨道移动到预订位置后,第二液压油缸驱动钩爪转动以实现钩爪与阻拦销钩挂,以防止第二拉伸机在待拉伸材料自身抗力的作用被拉拽回来,保证矫直保压过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下料机构、拉伸机和牵引轨道;
所述拉伸机包括第一拉伸机和第二拉伸机;
所述第一拉伸机固定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端;
所述第二拉伸机可移动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另一端;
所述上料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相对两侧;
所述第一拉伸机和所述第二拉伸机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夹持部,用以固定待矫直型材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上钳头和下钳头;
所述上钳头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下钳头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底部;
所述上钳头可相对所述下钳头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钳头包括夹爪和第一液压油缸;
所述夹爪可转动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固定端可转动设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动端与所述夹爪可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夹爪绕所述拉伸机的顶部转动;
所述下钳头包括夹板;
所述夹板可水平移动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底部;
所述夹板距所述夹爪的转动中心的距离小于所述夹爪的转动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多个弧形压爪;
多个所述弧形压爪间隔设置于所述拉伸机的顶部;
所述夹板的上表面间隔设有多排凸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持钩装置;
所述自动持钩装置包括第二液压油缸和钩爪;
所述牵引轨道上间隔设有多个阻拦销;
所述钩爪可转动设置于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固定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液压油缸的自由端可转动与所述钩爪连接,以驱动所述钩爪转动;
当所述第二拉伸机沿所述牵引轨道移动到预订位置后,所述第二液压油缸驱动所述钩爪转动以实现所述钩爪与所述阻拦销钩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多个移动组件;
多个所述移动组件沿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托架、支架和气缸;
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牵引轨道的一侧;
所述托架可沿垂直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以将待矫直的型材传送至所述牵引轨道上;
所述气缸的固定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托架的侧面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托架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机靠近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设有升降装置,以将待矫直的型材的一端托起;
所述升降装置的活动端设有传输机构;
所述传输机构的传输方向与所述牵引轨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以将矫直完成的型材传输至所述下料机构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伸机内设有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拉伸机沿所述牵引轨道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第三摄像头;
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远离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二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靠近所述第一拉伸机的一端;
所述第三摄像头设置于所述第二拉伸机上靠近所述上料机构所在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台;
所述控制台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所述拉伸机电连接,以控制不同装置配合工作;
所述控制台上设有电子屏幕,以呈现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和所述第三摄像头传输回来的实时画面信息。
CN202021331334.4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Active CN212652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1334.4U CN21265242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31334.4U CN21265242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2428U true CN212652428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5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31334.4U Active CN212652428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242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2267A (zh) * 2021-07-13 2021-08-10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牵引机
CN117444636A (zh) * 2023-12-25 2024-01-26 佛山市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拉直生产线
CN117840263A (zh) * 2024-03-08 2024-04-09 宁波科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型材自动拉伸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2267A (zh) * 2021-07-13 2021-08-10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牵引机
CN113232267B (zh) * 2021-07-13 2021-10-15 佛山市澳科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牵引机
CN117444636A (zh) * 2023-12-25 2024-01-26 佛山市欧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型材拉直生产线
CN117840263A (zh) * 2024-03-08 2024-04-09 宁波科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型材自动拉伸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52428U (zh) 一种矫直工艺生产线
CN107161642A (zh) 一种送模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CN104925497B (zh) 一种c型钢输送系统用夹持翻转装置
CN210435068U (zh) 一种铝型材拉直装置
CN206305219U (zh) 一种铝型材挤压成型牵引装置
CN202621588U (zh) 不锈钢板带破鳞机
CN114345987A (zh) 一种钢板压平装置
CN215467647U (zh) 一种侧弯矫直装置
CN108000042A (zh) 一种通用型翅片蒸发器翻转装置
CN209867182U (zh) 一种冷折弯机重板送料系统
CN217371543U (zh) 一种管件切断用自动接料装置
CN214184768U (zh) 弯管机
CN210788950U (zh) 用于钎具生产用钢管压料机的自动进料装置
CN111822938A (zh) 一种角钢制品的加工成型工艺
CN203091457U (zh) 一种多方位的钢筋除鳞张拉设备
CN211564294U (zh) 一种冲压机的上料装置
CN210547129U (zh) 一种锚杆自动打号装置
CN103056195A (zh) 一种多方位的钢筋除鳞张拉装置
CN206969602U (zh) 一种送模装置
CN106871521B (zh) 设置锥形卸料翻板坡的金属板材摊凉架
CN208147323U (zh) 一种管道自动化生产线
CN110182400A (zh) 线束扎轧带装置
CN220259240U (zh) 一种阿胶盒冲压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04925495B (zh) 一种c型钢叠扣输送系统用夹持装置
CN208265293U (zh) 物料位移自动夹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