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0528U - 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50528U CN212650528U CN202021291859.XU CN202021291859U CN212650528U CN 212650528 U CN212650528 U CN 212650528U CN 202021291859 U CN202021291859 U CN 202021291859U CN 212650528 U CN212650528 U CN 2126505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chband
- band
- buckle
- section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表带组件包括:第一表带,第一表带的一端设有卡扣;导向件,导向件具有导向空间,第一表带的一端穿设在导向空间内,卡扣位于导向空间内;第二表带,第二表带的一端适于穿设在导向空间内,第二表带上设有多个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多个卡槽沿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卡扣具有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在卡合状态,卡扣与卡槽配合,卡扣的部分位于卡槽内以使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相对固定,在脱离状态,卡扣和卡槽分离,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可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表带组件,佩戴简便,卡扣与不同卡槽配合可以调节表带组件的长短。另外,取消表带孔,可以提升表带组件的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穿戴设备例如手表、智能手表、手环及其他包含手部环形穿戴的电子设备的表带设计大多数为针扣表带扣合结构,具体的扣合结构包括:长表带、短表带、表带扣、生耳针、针扣、表带环组成。表带扣及针扣用生耳针固定在短表带上,短表带套有表带环,用于收纳多余的长表带,长表带上设表带孔,佩戴时,将长表带插入表带扣中,在适合位置处将针扣穿过长表带的表带孔固定,然后将多余的长表带装入表带环中,完成佩戴。
但是上述扣合方式的穿戴设备,佩戴方式复杂,操作困难,用户体验差,表带孔可靠性差,由于经常佩戴及拆卸表带,表带孔受拉力时,针扣会将表带孔拉变形,造成佩戴变松以及外观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表带结构,所述表带结构佩戴方便,结构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上述表带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组件,包括:第一表带,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设有卡扣;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具有导向空间,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导向空间内;第二表带,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适于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所述第二表带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多个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卡扣具有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扣的部分位于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相对固定,在所述脱离状态,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分离,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可相对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组件,通过在第一表带的一端设置卡扣,在第二表带的朝向第一表带的一侧设置多个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多个卡槽沿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卡扣与其中一个卡槽配合且可以在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卡合状态可以实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相对固定,佩戴简便,卡扣与不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调节表带组件的长短,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另外,取消表带孔,可以提升表带组件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扣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连接;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表带延伸,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部至所述卡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卡接部依次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斜面,且在所述卡接部的与所述连部连接的一端至所述卡接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按钮,所述按钮穿设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表带,所述按钮用于驱动所述卡扣移动以使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由所述卡合状态切换为脱离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表带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按钮包括: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穿设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表带;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之间且与所述卡扣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还包括: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段穿设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表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钮还包括:按动部,所述按动部与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动部位于所述导向件外,所述按动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导向件外,且位于所述按动部和所述导向件之间以驱动所述按动部朝向远离所述导向件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设有避让缺口,所述卡扣设在所述避让缺口内且一端与所述避让缺口的内壁连接,在所述脱离状态,所述第二段的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避让缺口的内壁止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卡槽依次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卡扣止抵,所述第二表面的靠近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表带包括:连接带,所述连接带适于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加强件,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加强件设在所述连接带的朝向所述第一表带的一侧且适于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所述卡槽设在所述加强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带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强件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重合部分通过磁吸方式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表带组件,所述第一表带的另一端和所述设备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另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通过在第一表带的一端设置卡扣,在第二表带的朝向第一表带的一侧设置多个与卡扣配合的卡槽,多个卡槽沿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卡扣与其中一个卡槽配合可以实现第一表带和第二表带的相对固定,佩戴简便,调节卡扣与不同卡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调节表带组件的长短,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另外,取消表带孔,可以提升表带组件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一个角度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截面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组件的加强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穿戴设备100,
表带组件10,
第一表带1,卡扣11,连接部111,卡接部112,第三表面1121,第四表面1122,避让缺口12,
导向件2,导向空间21,
按钮31,按动部311,第一段312,第二段313,第三段314,弹性件32,
第二表带4,连接带41,安装槽411,定位槽412,加强件42,卡槽421,第一表面4211,第二表面4212,定位部422,
设备本体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组件1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组件10,包括第一表带1、导向件2和第二表带4。
具体而言,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表带1的一端设有卡扣11,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件2具有导向空间21,第一表带1的一端穿设在导向空间21内,卡扣11位于导向空间21内。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表带4的一端适于穿设在导向空间21内,导向件2可以对第二表带4起到固定和导向的作用,便于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之间的连接。第二表带4上设有多个与卡扣11配合的卡槽421,多个卡槽421沿第二表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卡扣11可以与其中一个卡槽421配合。
卡扣11具有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在卡合状态,卡扣11和卡槽421配合,卡扣11的部分位于卡槽421内以使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相对固定,在脱离状态,卡扣11和卡槽421分离,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可相对移动,第二表带4可以相对第二表带1自由移动,可以实现表带组件10长度的调整以及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分离。其中,脱离状态包括:第二表带4未穿设在导向空间21内的状态以及第二表带4穿设在导向空间21内且卡扣11与卡槽421分离的状态。
另外,多个间隔开的卡槽421沿第二表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便于调节表带组件10的长度,且可以连续调整,避免出现佩戴过松或过紧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用户手腕的粗细调节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总长度,然后将卡扣11卡设在相应的卡槽421内,实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相对固定。将卡扣11和卡槽421由卡合状态切换为脱离状态,可以实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分离,便于调整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长度。
设有表带组件10的穿戴设备100在佩戴时,可以将第二表带4的一端插入导向件2中,调节卡扣11和其中一个卡槽421的配合来调节表带组件10的长度,从而调节佩戴长度,进而完成佩戴,佩戴方式简便,拆卸时,将卡扣11和卡槽421由卡合状态切换为脱离状态,卡扣11可以从卡槽421内脱离,第二表带4可以从导向件2内抽出,完成拆卸。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表带组件10不设表带孔,可以根据不同用户不同手腕粗细自由调整佩戴长度,不会出现佩戴过松或过紧的情况,且表带组件10使用寿命不会因多次佩戴及拆卸降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带组件10,通过在第一表带1的一端设置卡扣11,在第二表带4的朝向第一表带1的一侧设置多个与卡扣11配合的卡槽421,多个卡槽421沿第二表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卡扣11与其中一个卡槽421配合且可以在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卡合状态可以实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相对固定,佩戴简便,卡扣11与不同卡槽421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调节表带组件10的长短,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另外,取消表带孔,可以提升表带组件10的结构强度。
如图6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扣11包括连接部111和卡接部112,连接部111的一端与第一表带1的一端连接,卡接部112的一端与连接部111的另一端连接,卡接部11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表带4延伸,在卡合状态,卡接部112卡设在卡槽421内。在脱离状态,可以使得连接部111朝向远离卡槽421的方向产生形变,从而使得卡接部112从卡槽421内脱离,实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分离,从而便于表带组件10长度的调整。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连接部111还可以与第一表带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脱离状态,转动连接部111使得卡接部112从卡槽421内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6和与9所示,在连接部111至卡接部112的方向上,卡接部112依次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1121和第四表面1122,第三表面1121为斜面,且在卡接部112的与连部连接111的一端至卡接部112的远离连接部111的一端的方向上,第三表面1121朝向第四表面1122倾斜。由此,在第二表带4插入导向件2安装的过程中,该第三表面1121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将对于卡槽421相应的壁面如第二表面4212在平行于安装方向的阻力分解为平行于安装方向的阻力和垂直于安装方向的阻力,从而减小了在平行于安装方向的阻力,便于第二表带4插入导向件2内,当卡接部112卡设在卡槽421内时,第四表面1122与卡槽421相应的壁面止抵实现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9所示,表带组件10还包括按钮31,按钮31穿设于导向件2和第一表带1,按钮31适于与卡扣11接触,按钮31用于驱动卡扣11移动以使卡扣11和卡槽421由卡合状态切换为脱离状态。用户可以用手或其他辅助零部件按动按钮31,按钮31止抵卡扣11,从而驱动卡扣11与卡槽421分离,使得卡扣11和卡槽421由卡合状态切换为脱离状态,便于表带组件10长度的调整以及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分离。
更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9所示,按钮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表带1的宽度方向相同,按钮31包括第一段312和第二段313,第一段312穿设于导向件2和第一表带1,第二段313的一端与第一段31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段312至第二段313的方向上,第二段313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第二段313位于卡扣11和卡槽421之间且与卡扣11接触。在按钮31由第一段312朝向第二段313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段313的外周壁与卡扣11配合,第二段313的直径较大端逐渐与卡扣11配合,由于第二段313与卡扣11配合的部分的直径逐渐增大,从而逐渐驱动卡扣11朝向远离第二表带4的方向移动以从相应的卡槽421内脱出。在按钮31由第二段313朝向第一段312的方向移动时,第二段313的外周壁与卡扣11配合,第二段313的直径较小端逐渐与卡扣11配合,由于第二段313与卡扣11配合的部分的直径逐渐减小,在卡扣11的弹性形变力作用下,从而卡扣11朝向靠近第二表带4的方向移动以与相应的卡槽421配合,实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相对固定。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按钮31的延伸方向还可以与第一表带1的厚度方向相同,第二表带4上可以设有与按钮31相对的避让缺口,按钮31的一端可以从避让缺口穿出以便于用户按动,按钮31的另一端可以与卡扣11止抵驱动卡扣11朝向远离卡槽421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卡扣11和相应的卡槽421脱离,第二表带4可以自由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宽度”、“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9所示,按钮31还包括第三段314,第三段314的一端与第二段313的远离第一段312的一端连接,第三段314穿设于导向件2和第一表带1,从而可以实现按钮31的固定,并且可以对按钮31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提高按钮31工作的可靠性。
可选地,如图4和图9所示,按钮31还包括按动部311,按动部311与第一段312的远离第二段313的一端连接,按动部311位于导向件2外,按动部3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段312的横截面积。由此便于用户用手按动按钮31,提高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表带组件10还包括弹性件32,弹性件32套设在第一段312上,弹性件32设在导向件2外,且位于按动部311和导向件2之间以驱动按动部311朝向远离导向件2的方向移动。由此便于用户按动按钮31,在按动按钮31之后,按钮31在弹性件32的作用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用户下次按动按钮31,且在持续按动按钮31的状态下,可以持续驱动卡扣11朝向远离第二表带4的方向移动,使得卡扣11和卡槽421脱离,便于第二表带4在导向件2内移动,从而实现拆卸或表带组件10长度的调整。当调整到位后,松开按钮31,按钮31在弹性件32的作用下复位,卡扣11复位卡设在其中一个卡槽421内实现相对固定和定位。
可选地,弹性件32可以为弹簧。
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表带1的一端设有避让缺口12,卡扣11设在避让缺口12内且一端与避让缺口12的内壁连接,在脱离状态,第二段313的靠近第一段312的一端与避让缺口12的内壁止抵。由此可以对按钮31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按钮31从导向件2和第一表带1上脱出,提高按钮31固定的可靠性。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第二表带4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卡槽421依次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4211和第二表面4212,在卡合状态,第一表面4211与卡扣11止抵,第二表面4212的靠近第一表带1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4211的方向倾斜延伸。由此,在第二表带4的插入方向上,第二表面4212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便于第二表带4的插入。其中,在第二表带4插入的过程中,可以拉动第二表带4的一端将其调整到扣合位置。
可选地,如图7和图10所示,第二表带4包括连接带41和加强件42,连接带41适于穿设在导向空间21内,在卡合状态,加强件42设在连接带41的朝向第一表带1的一侧且适于穿设在导向空间21内,卡槽421设在加强件42上。其中加强件42的结构强度可以大于连接带41的结构强度,一般情况下表带为了更好地贴合手腕,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表带材质一般较软,在较软的材质上设置卡槽421容易出现与卡扣11脱离的问题,而本申请中,在材质较软的连接带41内设置强度较大的加强件42,将卡槽421设在加强件42上,既满足了第二表带4柔软舒适性的要求,同时有满足了卡槽421结构强度高的要求,避免卡扣11和卡槽421出现脱离,提高表带组件10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连接带41上设有安装槽411,加强件42设在安装槽411内,由此可以提高连接带41和加强件42之间固定的可靠性。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槽411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槽412,加强件42上设有与定位槽412配合的定位部422。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连接带41和加强件4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连接带41和加强件42可拆卸的连接。由此可以在加强件42磨损之后更换新的加强件42,增强表带组件10的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重合部分通过磁吸方式连接。由此可以使得从导向件2伸出的第二表带4与第一表带1可靠的连接在一起,便于多余的第二表带4的收纳,保证产品的整齐美观,便于用户的使用和佩戴。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包括设备本体20和上述的表带组件10。
具体的,第一表带1的另一端和设备本体20的一端连接,第二表带4的另一端与设备本体20的另一端连接。设备本体20通过表带组件10可以佩戴在用户的手腕上,便于用户的佩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通过在第一表带1的一端设置卡扣11,在第二表带4的朝向第一表带1的一侧设置多个与卡扣11配合的卡槽421,多个卡槽421沿第二表带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卡扣11与其中一个卡槽421配合且可以在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切换,在卡合状态可以实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的相对固定,佩戴简便,卡扣11与不同卡槽421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调节表带组件10的长短,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另外,取消表带孔,可以提升表带组件1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穿戴设备100可以为手表、智能手表、手环或其他包含手部环形穿戴的电子设备。
可选地,第一表带1和第二表带4可以通过限位杆与设备本体2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表带,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设有卡扣;
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具有导向空间,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所述卡扣位于所述导向空间内;
第二表带,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适于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所述第二表带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多个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表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卡扣具有卡合状态和脱离状态,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配合,所述卡扣的部分位于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相对固定,在所述脱离状态,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分离,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可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连接;
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卡接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表带延伸,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至所述卡接部的方向上,所述卡接部依次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为斜面,且在所述卡接部的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一端至所述卡接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表面朝向所述第四表面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钮,所述按钮穿设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表带,所述按钮用于驱动所述卡扣移动以使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由所述卡合状态切换为脱离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表带的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按钮包括:
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穿设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表带;
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段至所述第二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之间且与所述卡扣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还包括:
第三段,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的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段穿设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第一表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还包括:
按动部,所述按动部与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按动部位于所述导向件外,所述按动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段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导向件外,且位于所述按动部和所述导向件之间以驱动所述按动部朝向远离所述导向件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设有避让缺口,所述卡扣设在所述避让缺口内且一端与所述避让缺口的内壁连接,在所述脱离状态,所述第二段的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避让缺口的内壁止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表带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卡槽依次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卡扣止抵,所述第二表面的靠近所述第一表带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倾斜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带包括:
连接带,所述连接带适于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
加强件,在所述卡合状态,所述加强件设在所述连接带的朝向所述第一表带的一侧且适于穿设在所述导向空间内,所述卡槽设在所述加强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加强件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带和所述第二表带重合部分通过磁吸方式连接。
14.一种穿戴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
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带组件,所述第一表带的另一端和所述设备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另一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91859.XU CN212650528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91859.XU CN212650528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50528U true CN212650528U (zh) | 2021-03-05 |
Family
ID=74760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91859.XU Active CN212650528U (zh) | 2020-07-03 | 2020-07-03 | 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50528U (zh) |
-
2020
- 2020-07-03 CN CN202021291859.XU patent/CN2126505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457210B1 (en) | Buckle and band with this buckle | |
CA2440462C (en) | Harness buck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 |
CN112056713B (zh) | 表带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1955860B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212650528U (zh) | 表带组件及具有其的穿戴设备 | |
CN113662337B (zh) | 一种表带及手表 | |
CN111965966B (zh) | 一种穿戴设备 | |
CN113273776A (zh) | 一种可拆卸表带的手表 | |
CN211407844U (zh) |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穿戴设备 | |
CN111920153A (zh) | 按压调节表带松紧的表扣及手表 | |
CN111387652A (zh) | 一种磁吸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 |
CN216907079U (zh) | 一种穿戴设备 | |
CN113854715A (zh) | 可穿戴设备 | |
CN116195818A (zh) | 表带连接装置及手表 | |
CN212394086U (zh) | 一种带状连接组件和穿戴式设备 | |
CN212965756U (zh) | 可调节表带松紧的表壳及手表 | |
CN212394092U (zh) | 一种新型便捷穿戴表带及其穿戴设备 | |
CN212545944U (zh) | 一种滑动式搭扣及其穿戴设备 | |
KR101721337B1 (ko) | 제어 장치, 밴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밴드 조절 장치 | |
CN212036312U (zh) | 一种滑动搭扣及可穿戴设备 | |
CN109688862B (zh) | 卡条、控制装置以及卡条调节装置 | |
CN112155292A (zh) | 穿戴设备的连接组件和穿戴设备 | |
CN205250554U (zh) | 一种弹力腰带扣 | |
CN214252902U (zh) | 手表 | |
CN113876085B (zh) | 可穿戴设备和绑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