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9676U - 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49676U CN212649676U CN202021074341.0U CN202021074341U CN212649676U CN 212649676 U CN212649676 U CN 212649676U CN 202021074341 U CN202021074341 U CN 202021074341U CN 212649676 U CN212649676 U CN 212649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structure
- earplug
- shell
- earphone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用于佩戴于耳甲腔的耳塞,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撑结构、抵触结构和第二抵撑结构,第一抵撑结构背离抵触结构的一端以及第二抵撑结构背离抵触结构的一端均与耳机主体连接,且均设于耳塞的周侧,第一抵撑结构与抵触结构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耳塞的一侧且朝背离耳机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第二抵撑结构与抵触结构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耳塞的一侧且朝背离耳机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抵触结构呈弧状设置,且用于在耳塞佩戴于耳甲腔时弹性抵触耳甲腔和/或耳甲艇。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且利于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进行稳定的感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入耳式耳机通常通过将其耳塞卡于耳甲腔101’,并与耳屏110’抵接,以实现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然而,基于该佩戴方式,耳塞在耳甲腔101’内仍易出现旋转、移位、晃动甚至脱离的现象,不仅导致入耳式耳机存在佩戴稳定性不佳的问题,还不利于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进行稳定的感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以解决现有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不佳,且不利于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进行稳定的感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及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且用于佩戴于耳甲腔的耳塞,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撑结构、抵触结构和第二抵撑结构,所述第一抵撑结构背离所述抵触结构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抵撑结构背离所述抵触结构的一端均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且均设于所述耳塞的周侧,所述第一抵撑结构与所述抵触结构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耳塞的一侧且朝背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抵撑结构与所述抵触结构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耳塞的一侧且朝背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抵触结构呈弧状设置,且用于在所述耳塞佩戴于所述耳甲腔时弹性抵触所述耳甲腔和/或耳甲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撑结构设于所述耳塞背离耳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撑结构设于所述耳塞背离耳垂的一侧,所述抵触结构用于在所述耳塞佩戴于所述耳甲腔时抵触所述耳甲腔和所述耳甲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抵触结构面向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的第三抵撑结构,所述第三抵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抵撑结构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抵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耳机主体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抵撑结构相对所述第一抵撑结构、所述第二抵撑结构和所述抵触结构凹陷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抵撑结构于其面向所述耳塞的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抵撑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撑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一抵撑结构,所述第二抵撑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二抵撑结构,所述第三抵撑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三抵撑结构,所述抵触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抵触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塞相对所述抵触结构凸出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抵撑结构、所述第二抵撑结构和所述抵触结构一体成型的包胶外壳,所述包胶外壳用于包覆于所述耳机主体外周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塞包括用于播放音频的扬声器以及与所述耳机主体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壳体,所述耳塞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的容纳前腔;
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用于为所述扬声器供电的蓄电池以及与所述耳塞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蓄电池的容纳后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塞壳体包括与所述主体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后壳以及与所述耳塞后壳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前壳,所述耳塞后壳和所述耳塞前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前腔;
所述主体壳体包括与所述耳塞后壳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前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前壳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后壳,所述主体前壳和所述主体后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后腔;
所述耳塞后壳于其面向所述主体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前腔连通设置的耳塞连通孔,所述主体前壳于其面向所述耳塞后壳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后腔连通设置的主体连通孔,所述主体连通孔与所述耳塞连通孔相通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可先将耳塞塞至耳甲腔,再通过耳塞周侧的第一抵撑结构和第二抵撑结构支撑着抵触结构,并通过抵触结构弹性抵触耳甲腔和/或耳甲艇,基于此,抵触结构与耳甲腔和/或耳甲艇之间将形成相互的、稳定的抵持作用力,基于该抵持作用力,一方面,可实现耳塞的定位,避免耳塞在耳甲腔内出现旋转、移位、晃动、脱离等现象,从而可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且不会对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耳塞朝耳道侧推进,即能够使得耳塞更为靠近耳道,从而可利于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进行稳定的感知,尤其利于提高使用者对低音的感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抵撑结构、抵触结构、第二抵撑结构、第三抵撑结构和包胶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耳朵,101’-耳甲腔,102’-耳甲艇,103’-耳道,110’-耳屏,120’-耳廓,130’-耳垂;
100-耳机主体,110-蓄电池,120-主体壳体,121-容纳后腔,122-主体前壳,1221-主体连通孔,123-主体后壳,200-耳塞,210-扬声器,220-耳塞壳体,221-容纳前腔,222-耳塞后壳,2221-耳塞连通孔,223-耳塞前壳,300-第一抵撑结构,400-抵触结构,500-第二抵撑结构,600-第三抵撑结构,601-抵撑孔,700-包胶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并请参阅图2、图3、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能够佩戴于耳朵100’,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00及连接于耳机主体100且用于佩戴于耳甲腔101’的耳塞200,入耳式耳机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撑结构300、抵触结构4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第一抵撑结构300背离抵触结构400的一端以及第二抵撑结构500背离抵触结构400的一端均与耳机主体100连接,且均设于耳塞200的周侧,第一抵撑结构300与抵触结构400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耳塞200的一侧且朝背离耳机主体100的一侧延伸设置,第二抵撑结构500与抵触结构400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耳塞200的一侧且朝背离耳机主体100的一侧延伸设置,抵触结构400呈弧状设置,且用于在耳塞200佩戴于耳甲腔101’时弹性抵触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撑结构300背离抵触结构400的一端与第二抵撑结构500背离抵触结构400的一端相互间隔设置,且均设于耳塞200的周侧,且均与耳机主体100连接,基于此,再结合抵触结构400呈弧状设置的设计,第一抵撑结构300、抵触结构4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的整体形状将呈类“C”字型设置。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撑结构300与抵触结构400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耳塞200的一侧且朝背离耳机主体100的一侧延伸设置,第二抵撑结构500与抵触结构400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耳塞200的一侧且朝背离耳机主体100的一侧延伸设置,基于此,可使得第一抵撑结构300、抵触结构4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的整体形态相对耳塞200呈现外扩的状态。
此外,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还具有一定的弹性。
基于上述结构设置,在耳塞200佩戴于耳甲腔101’时,第一抵撑结构3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可支撑着抵触结构400,以使抵触结构400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使得抵触结构400能够抵持至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且形成一定的抵持效果。当然,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耳廓120’情况,以及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的尺寸设计,抵触结构400也可抵触至耳廓120’的其他位置。
因而,基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与抵触结构400相互之间的抵持作用力,可使得耳塞200在佩戴于耳甲腔101’时能够具有稳定的、固定的佩戴状态,即使使用者佩戴着入耳式耳机进行运动,耳塞200也不会在耳甲腔101’内出现旋转、移位、晃动、脱离等现象,从而可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且由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耳廓120’情况适应性地弹性抵持至不同的位置,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的设置不会对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
基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与抵触结构400相互之间的抵持作用力,还可抵推着耳塞200并使耳塞200更为靠近耳道103’设置,如此,在耳塞200朝耳道103’播放音频时,音频将更为洪亮且清晰,从而可利于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进行稳定、精准的感知,尤其利于提高使用者对低音的感知,从而可优化使用者的聆听感受。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可先将耳塞200塞至耳甲腔101’,再通过耳塞200周侧的第一抵撑结构3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支撑着抵触结构400,并通过抵触结构400弹性抵触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基于此,抵触结构400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之间将形成相互的、稳定的抵持作用力,基于该抵持作用力,一方面,可实现耳塞200的定位,避免耳塞200在耳甲腔101’内出现旋转、移位、晃动、脱离等现象,从而可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且不会对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耳塞200朝耳道103’侧推进,即能够使得耳塞200更为靠近耳道103’,从而可利于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进行稳定的感知,尤其利于提高使用者对低音的感知。
请参阅图2、图3、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撑结构300设于耳塞200背离耳道103’的一侧,第二抵撑结构500设于耳塞200背离耳垂130’的一侧,抵触结构400用于在耳塞200佩戴于耳甲腔101’时抵触耳甲腔101’和耳甲艇10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撑结构300设于耳塞200背离耳道103’的一侧,即第一抵撑结构300设于耳塞200的右侧。第二抵撑结构500设于耳塞200背离耳垂130’的一侧,即第二抵撑结构500设于耳塞200的上侧。基于此,第一抵撑结构300、抵触结构4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可占据约四分之一左右的耳塞200周侧。如此,在耳塞200佩戴于耳甲腔101’时,第一抵撑结构3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可支撑着抵触结构400,并使得抵触结构400能够抵持至耳甲腔101’和耳甲艇102’且形成更可靠的抵持效果,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此外,基于本实施例的设置,还可在保障并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因第一抵撑结构300、抵触结构4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而出现过度向外挤压耳甲腔101’和耳甲艇102’的情况发生,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
请参阅图2、图3、图6,在本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连接于抵触结构400面向耳机主体100的一侧的第三抵撑结构600,第三抵撑结构600连接于第一抵撑结构300和第二抵撑结构500之间,且沿第一抵撑结构300的延伸方向延伸至耳机主体100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抵撑结构600填充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抵触结构400和耳机主体100之间所围合的区域内,基于第三抵撑结构600的设置,可通过第三抵撑结构600对抵触结构400的中间区域形成更有力的支撑效果,如此,可保障并提高抵触结构400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相互之间的抵持作用力,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并利于进一步提高使用者对入耳式耳机所播放的音频的感知效果,进一步优化使用者的聆听感受。
请参阅图2、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抵撑结构600相对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凹陷设置。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抵撑结构600面向耳机主体100一侧的侧面可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面向耳机主体100一侧的侧面接壤设置,而第三抵撑结构600面向耳塞200一侧的侧面则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面向耳塞200一侧的侧面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在保障第三抵撑结构600对抵触结构400的支撑效果的基础上,避免第三抵撑结构600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表面接触,从而可通过减少第三抵撑结构600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减少第三抵撑结构600与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此外,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还可在保障第三抵撑结构600对抵触结构400的支撑效果的基础上,减轻第三抵撑结构600的重量,从而可减少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的负担,也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
请参阅图3、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抵撑结构600于其面向耳塞200的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抵撑孔60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在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抵触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时,通过各抵撑孔601平衡第三抵撑结构600内外两侧的压力,从而可避免因气压差而对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形成压迫感,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另一方面,可在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抵触耳甲腔101’和/或耳甲艇102’时,通过各抵撑孔601为第三抵撑结构600提供可变形空间,从而利于第三抵撑结构600根据实际使用情况产生适应性变形,能够避免第三抵撑结构600硬化,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
请参阅图3、图4、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撑结构300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二抵撑结构500,第三抵撑结构600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三抵撑结构600,抵触结构400为由硅胶制成的抵触结构40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硅胶制成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第三抵撑结构600和抵触结构400,可使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第三抵撑结构600和抵触结构400具有更佳的弹性性能,从而可通过进一步提高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第三抵撑结构600和抵触结构400的使用性能,而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和佩戴舒适度,并利于进一步优化使用者的聆听感受。
请参阅图2、图4,在本实施例中,耳塞200相对抵触结构400凸出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利于保障耳塞200与耳甲腔101’的配合效果,避免耳塞200因抵触结构400而出现悬空情况,从而可进一步保障并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佩戴稳定性,并利于进一步优化使用者的聆听感受。
请参阅图4、图5、图6,在本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还包括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一体成型的包胶外壳700,包胶外壳700用于包覆于耳机主体100外周侧。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可利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的成型,有利于提高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的制造精度,并降低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的制造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包胶外壳700实现第一抵撑结构300、第二抵撑结构500和抵触结构400与耳机主体100之间的连接,不仅可提高连接便利性,还可保障并提高其相互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耳塞200包括用于播放音频的扬声器210以及与耳机主体100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壳体220,耳塞壳体220具有用于容纳扬声器210的容纳前腔221;耳机主体100包括用于为扬声器210供电的蓄电池110以及与耳塞壳体220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壳体120,主体壳体120具有用于容纳蓄电池110的容纳后腔121。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扬声器210可在入耳式耳机与移动设备信号连接(蓝牙连接)时播放移动设备内所播放的音频,而蓄电池110则能够为包括蓄电池110在内的入耳式耳机内部的功能器件供应电能。耳塞壳体220所具有的容纳前腔221相对靠近耳道103’设置,而主体壳体120所具有的容纳后腔121则相对远离耳道103’设置。本实施例通过将扬声器210置于容纳前腔221,可使扬声器210靠近耳道103’设置,基于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扬声器210所播放的音频传至耳道103’时的传播路径,从而可进一步优化使用者的聆听感受,可相应提高入耳式耳机的声音品质。而通过将包括蓄电池110在内的其他功能器件置于容纳后腔121内,可使其他功能器件与扬声器210分别处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容纳空间内,从而可有效降低其他功能器件与扬声器210相互之间的干扰影响,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使用性能。
请参阅图4、图5,在本实施例中,耳塞壳体220包括与主体壳体120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后壳222以及与耳塞后壳222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前壳223,耳塞后壳222和耳塞前壳223共同围合形成容纳前腔221;主体壳体120包括与耳塞后壳222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前壳122以及与主体前壳122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后壳123,主体前壳122和主体后壳123共同围合形成容纳后腔121;耳塞后壳222于其面向主体壳体120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容纳前腔221连通设置的耳塞连通孔2221,主体前壳122于其面向耳塞后壳222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容纳后腔121连通设置的主体连通孔1221,主体连通孔1221与耳塞连通孔2221相通设置。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耳塞后壳222、耳塞前壳223、主体前壳122和主体后壳123的设置,可在保障入耳式耳机的声音品质和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入耳式耳机的组装便利性和维修便利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入耳式耳机的使用性能。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通过主体连通孔1221与耳塞连通孔2221使容纳前腔221和容纳后腔121部分连通设置,从而可通过主体连通孔1221与耳塞连通孔2221使得位于容纳前腔221的扬声器210与位于容纳后腔121的其他功能器件能够轻松地、便利地建立稳定、可靠的连接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及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且用于佩戴于耳甲腔的耳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撑结构、抵触结构和第二抵撑结构,所述第一抵撑结构背离所述抵触结构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抵撑结构背离所述抵触结构的一端均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且均设于所述耳塞的周侧,所述第一抵撑结构与所述抵触结构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耳塞的一侧且朝背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抵撑结构与所述抵触结构连接的一端相对其另一端朝背离所述耳塞的一侧且朝背离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抵触结构呈弧状设置,且用于在所述耳塞佩戴于所述耳甲腔时弹性抵触所述耳甲腔和/或耳甲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撑结构设于所述耳塞背离耳道的一侧,所述第二抵撑结构设于所述耳塞背离耳垂的一侧,所述抵触结构用于在所述耳塞佩戴于所述耳甲腔时抵触所述耳甲腔和所述耳甲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抵触结构面向所述耳机主体的一侧的第三抵撑结构,所述第三抵撑结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抵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抵撑结构之间,且沿所述第一抵撑结构的延伸方向延伸至所述耳机主体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抵撑结构相对所述第一抵撑结构、所述第二抵撑结构和所述抵触结构凹陷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抵撑结构于其面向所述耳塞的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设置的抵撑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撑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一抵撑结构,所述第二抵撑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二抵撑结构,所述第三抵撑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第三抵撑结构,所述抵触结构为由硅胶制成的抵触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相对所述抵触结构凸出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式耳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抵撑结构、所述第二抵撑结构和所述抵触结构一体成型的包胶外壳,所述包胶外壳用于包覆于所述耳机主体外周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包括用于播放音频的扬声器以及与所述耳机主体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壳体,所述耳塞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扬声器的容纳前腔;
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用于为所述扬声器供电的蓄电池以及与所述耳塞壳体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壳体,所述主体壳体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蓄电池的容纳后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壳体包括与所述主体壳体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后壳以及与所述耳塞后壳可拆卸连接的耳塞前壳,所述耳塞后壳和所述耳塞前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前腔;
所述主体壳体包括与所述耳塞后壳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前壳以及与所述主体前壳可拆卸连接的主体后壳,所述主体前壳和所述主体后壳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纳后腔;
所述耳塞后壳于其面向所述主体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前腔连通设置的耳塞连通孔,所述主体前壳于其面向所述耳塞后壳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后腔连通设置的主体连通孔,所述主体连通孔与所述耳塞连通孔相通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74341.0U CN212649676U (zh) | 2020-06-10 | 2020-06-10 | 入耳式耳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074341.0U CN212649676U (zh) | 2020-06-10 | 2020-06-10 | 入耳式耳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49676U true CN212649676U (zh) | 2021-03-02 |
Family
ID=7479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074341.0U Active CN212649676U (zh) | 2020-06-10 | 2020-06-10 | 入耳式耳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496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3115A (zh) * | 2020-06-10 | 2021-11-05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入耳式耳机 |
-
2020
- 2020-06-10 CN CN202021074341.0U patent/CN21264967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13115A (zh) * | 2020-06-10 | 2021-11-05 |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入耳式耳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936157U (zh) | 全包围式定位的骨导耳机 | |
WO2020238619A1 (en) | Earphone | |
US9788099B2 (en) | Ear tip with stabilizer | |
CN115967885A (zh) | 耳机框体以及耳机 | |
CN210431786U (zh) | 耳撑及耳机 | |
CN215682610U (zh) | 开放式耳机 | |
CN214429681U (zh) | 一种挂夹耳开放式耳机 | |
JP3161011U (ja) | イヤーピース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ヘッドホン | |
CN212649676U (zh) | 入耳式耳机 | |
CN107708000B (zh) | 一种无线耳机 | |
CN214799830U (zh) |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 |
CN113613115A (zh) | 入耳式耳机 | |
CN105100988A (zh) | 入耳式耳机壳 | |
CN217607948U (zh) | 一种固定耳塞及开放式蓝牙耳机 | |
CN212649672U (zh) | 蓝牙耳机 | |
CN211406247U (zh) | 一种半入耳式耳机 | |
CN111954130B (zh) | 发声单体和发声器件 | |
CN211930858U (zh) | 一种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 |
CN209806034U (zh) | 一种耳机耳壳结构及头戴耳机 | |
WO2021212359A1 (zh) | 一种入耳式耳机及耳机固持结构 | |
CN114095822A (zh) | 挂耳式耳机 | |
CN201718020U (zh) | 耳机的改良结构 | |
JPS6342999B2 (zh) | ||
CN219960799U (zh) | 耳机 | |
CN217825274U (zh) | 耳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