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3078U - 高效水泵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高效水泵增压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643078U CN212643078U CN202020818176.9U CN202020818176U CN212643078U CN 212643078 U CN212643078 U CN 212643078U CN 202020818176 U CN202020818176 U CN 202020818176U CN 212643078 U CN212643078 U CN 2126430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n
- water inlet
- pressurizing
- shell
- negative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增压水的吸入流量,从而提高增压效果,便于实现高效增压的高效水泵增压器。该高效水泵增压器包括内管、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外圆周面中间位置的增压壳体;所述增压壳体内设置有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所述内管外圆周面与外管内壁之间设置有吸水仓和喷射仓。采用该高效水泵增压器从而能够提各个增压仓的增压效果,从而提高整体增压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增压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水泵增压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技术中,很多液体循环系统都会用到增压泵、离心泵,循环泵等;然而衡量增压泵、离心泵,循环泵好坏的参数一般为扬程、流量、功率、耗电量等。
为了提高泵的扬程和流量,一般会增加电能的消耗;从而造成能耗较高的问题;为此,通常需要给泵增加增压装置,通过流体压力转换为动能代替循环泵的部分扬程,在保证循环泵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循环泵的扬程,循环泵所配的电机功率也可以大幅降低。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各流体增压装置的结构和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中国专利 201721112627.1公开了一种水泵增压装置,虽然其结构简单,但是其增压水流量较小,从而造成增压效果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增压水的吸入流量,从而提高增压效果,便于实现高效增压的高效水泵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效水泵增压器,包括内管、外管以及设置在外管外圆周面中间位置的增压壳体;所述外管套装在内管上;所述内管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为喇叭形;所述内管的外圆周面与外管的内壁之间就有间隙;
所述进水口固定在外管一端的内壁上,且沿内管的进水口的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出水口与外管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增压壳体的两端均具有锥度;所述增压壳体套装在外管上,且增压壳体的两端均与外管的外圆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增压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由增压壳体的内壁穿过外管延伸到内管的外圆周面;
所述隔板将内管外圆周面与外管内壁之间的间距分隔为吸水仓和喷射仓;
所述隔板将增压壳体内壁与外管外圆周面之间的间距分隔为增压仓和负压吸水仓;所述喷射仓位于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喷射口;
所述增压仓内设置有第一倒锥形隔套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将增压仓分割为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
所述第一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为斜倒三角形;所述第三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倒锥台形;
所述负压吸水仓内设置有锥形隔套;所述锥形隔套将负压吸水仓分割为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和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
所述进水口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和内管内腔的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位于内管上内管的喇叭形进水口与内管的过渡处;
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和第一负压吸水仓的第二入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位于第一负压吸水仓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中下部;
所述锥形隔套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负压吸水仓和第二负压吸水仓的第三入水口;所述第三入水口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的下部;
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负压吸水仓和第一环流增压仓的第四入水口;所述第四入水口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的顶部;
所述第二倒锥形隔套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环流增压仓和第二环流增压仓的第五入水口;所述第五入水口位于第一环流增压仓的上部;
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上设置有连通第二环流增压仓和第三环流增压仓的第六入水口;所述第六入水口位于第二环流增压仓的上部;
所述外管上设置有连通第三环流增压仓和喷射仓的第七入水口;所述第七入水口位于第三环流增压仓上第六入水口对侧面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增压壳体为鼓形。
优选的,所述增压壳体包括锥形壳体、圆柱壳体、倒锥形壳体以及环形底板;
所述倒锥形壳体上端与与外管外圆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壳体下端与圆柱壳体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圆柱壳体下端与倒锥形壳体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壳体的下端与环形底板的外圈密封连接;所述底板的内圈与外管外圆周面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锥形壳体以及锥形隔套的锥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由于所述负压吸水仓内设置有锥形隔套;所述锥形隔套将负压吸水仓分割为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和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从而能够极大得到增加负压吸水仓的吸水负压,从而能够提高引入增压流通的流量,为后续增压仓提供较大流量的增压流体;从而提高增压效果。
其次,由于所述增压仓内设置有第一倒锥形隔套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将增压仓分割为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
所述第一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为斜倒三角形;所述第三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倒锥台形;因此,从吸水仓吸入的流体依次通过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经过三次增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增压效果;并且上述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形状的设计以及入水口的设计,均使得流体流向向横截面减小的区域流动;从而能够提各个增压仓的增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水泵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增压壳体为鼓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内管,2-外管,3-第二法兰,4-锥形壳体,5-圆柱壳体,6-第一倒锥形隔套, 7-第二倒锥形隔套,8-隔板,9-倒锥形壳体,10-锥形隔套,20-环形底板,30-第二法兰,100- 进水口,20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包括内管1、外管2以及设置在外管2外圆周面中间位置的增压壳体;所述外管2套装在内管1上;所述内管1一端为进水口100,另一端为出水口200;所述进水口100为喇叭形;所述内管1的外圆周面与外管2的内壁之间就有间隙;
所述进水口100固定在外管2一端的内壁上,且沿内管1的进水口100的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出水口200与外管2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增压壳体的两端均具有锥度;所述增压壳体套装在外管2上,且增压壳体的两端均与外管2的外圆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增压壳体内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由增压壳体的内壁穿过外管2延伸到内管1的外圆周面;
所述隔板8将内管1外圆周面与外管2内壁之间的间距分隔为吸水仓21和喷射仓27;
所述隔板8将增压壳体内壁与外管2外圆周面之间的间距分隔为增压仓和负压吸水仓;所述喷射仓27位于出水口200的一端设置有喷射口18;
所述增压仓内设置有第一倒锥形隔套6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7;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 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7将增压仓分割为第一环流增压仓24、第二环流增压仓25、第三环流增压仓26;
所述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横截面为斜倒三角形;所述第三环流增压仓26的横截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倒锥台形;
所述负压吸水仓内设置有锥形隔套10;所述锥形隔套10将负压吸水仓分割为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22)和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23;
所述进水口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21和内管1内腔的第一入水口11;所述第一入水口11位于内管1上内管1的喇叭形进水口100与内管1的过渡处;
所述外管2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21和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第二入水口12;所述第二入水口12位于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中下部;
所述锥形隔套10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负压吸水仓22和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第三入水口 13;所述第三入水口13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下部;
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负压吸水仓23和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第四入水口14;所述第四入水口14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顶部;
所述第二倒锥形隔套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环流增压仓24和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第五入水口15;所述第五入水口15位于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上部;
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上设置有连通第二环流增压仓25和第三环流增压仓26的第六入水口16;所述第六入水口16位于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上部;
所述外管2上设置有连通第三环流增压仓26和喷射仓27的第七入水口17;所述第七入水口17位于第三环流增压仓26上第六入水口16对侧面的两端。
在工作的过程中:
首先将高效水泵增压器于水泵连接,使得水泵的出水口与高效水泵增压器的入水口100 连通;
启动水泵,水泵将水输送到高效水泵增压器内,由于所述进水口100为喇叭形;所述内管1的外圆周面与外管2的内壁之间就有间距;所述进水口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 21和内管1内腔的第一入水口11;所述第一入水口11位于内管1上内管1的喇叭形进水口 100与内管1的过渡处。水流在通过进水口100进入到内管1内时,在喇叭形的进水口100处,由于流通面积的减小,从而起到加压的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部分水流通过第一入水口11进入到吸水仓内。
由于所述负压吸水仓内设置有锥形隔套10;所述锥形隔套10将负压吸水仓分割为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22和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23;所述外管2 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21和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第二入水口12;所述第二入水口12位于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中下部;
由于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横截面为倒三角形,同时水流由下往上流动,因此在第一负压吸水仓22和第二负压吸水仓23内将会形成较大的吸水负压,从而有利于吸水;能够极大得到增加负压吸水仓的吸水负压,从而能够提高引入增压流通的流量,为后续增压仓提供较大流量的增压流体;从而提高增压效果。
由于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负压吸水仓23和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第四入水口14;所述第四入水口14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顶部;所述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同时水流由下往上流动,因此水流方向上水流通过区域的体积逐渐减小,从而实现增压。
同理由于所述第二倒锥形隔套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环流增压仓24和第二环流增压仓25 的第五入水口15;所述第五入水口15位于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上部;
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上设置有连通第二环流增压仓25和第三环流增压仓26的第六入水口16;所述第六入水口16位于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上部;
所述外管2上设置有连通第三环流增压仓26和喷射仓27的第七入水口17;所述第七入水口17位于第三环流增压仓26上第六入水口16对侧面的两端。
并且,所述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横截面为斜倒三角形;所述第三环流增压仓26的横截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倒锥台形;
因此,当水流依次通过第一环流增压仓24、第二环流增压仓25、第三环流增压仓26时,均能实现增压。
在第一环流增压仓24、第二环流增压仓25、第三环流增压仓26内增压后的水流,由于所述外管2上设置有连通第三环流增压仓26和喷射仓27的第七入水口17;所述第七入水口 17位于第三环流增压仓26上第六入水口16对侧面的两端。因此,水流由第六入水口16进入倒喷射仓27;然后由喷射口18射出形成高压水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由于所述负压吸水仓内设置有锥形隔套;所述锥形隔套将负压吸水仓分割为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和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从而能够极大得到增加负压吸水仓的吸水负压,从而能够提高引入增压流通的流量,为后续增压仓提供较大流量的增压流体;从而提高增压效果。
其次,由于所述增压仓内设置有第一倒锥形隔套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将增压仓分割为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
所述第一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为斜倒三角形;所述第三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倒锥台形;因此,从吸水仓吸入的流体依次通过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经过三次增压,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增压效果;并且上述第一环流增压仓、第二环流增压仓、第三环流增压仓的横截面形状的设计以及入水口的设计,均使得流体流向向横截面减小的区域流动;从而能够提各个增压仓的增压效果。
为了避免高效水泵增压器在运输过程中对其菱角造成损坏,优选的,所述增压壳体为鼓形。
为了提高增压效果,便于安装制造,优选的,所述增压壳体包括锥形壳体4、圆柱壳体5、倒锥形壳体9以及环形底板20;
所述倒锥形壳体4上端与与外管2外圆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壳体4下端与圆柱壳体5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圆柱壳体5下端与倒锥形壳体9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壳体 9的下端与环形底板20的外圈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底板20的内圈与外管2外圆周面密封连接。
为了便于高效水泵增压器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外管2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3;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30。
为了便于提高增压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锥形壳体4以及锥形隔套 10的锥度相同。
Claims (5)
1.高效水泵增压器,包括内管(1)、外管(2)以及设置在外管(2)外圆周面中间位置的增压壳体;所述外管(2)套装在内管(1)上;所述内管(1)一端为进水口(100),另一端为出水口(200);所述进水口(100)为喇叭形;所述内管(1)的外圆周面与外管(2)的内壁之间就有间隙;
所述进水口(100)固定在外管(2)一端的内壁上,且沿内管(1)的进水口(100)的边沿密封连接;所述出水口(200)与外管(2)的内壁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增压壳体的两端均具有锥度;所述增压壳体套装在外管(2)上,且增压壳体的两端均与外管(2)的外圆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增压壳体内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8)由增压壳体的内壁穿过外管(2)延伸到内管(1)的外圆周面;
所述隔板(8)将内管(1)外圆周面与外管(2)内壁之间的间距分隔为吸水仓(21)和喷射仓(27);
所述隔板(8)将增压壳体内壁与外管(2)外圆周面之间的间距分隔为增压仓和负压吸水仓;所述喷射仓(27)位于出水口(200)的一端设置有喷射口(18);
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仓内设置有第一倒锥形隔套(6)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7);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以及第二倒锥形隔套(7)将增压仓分割为第一环流增压仓(24)、第二环流增压仓(25)、第三环流增压仓(26);
所述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横截面为斜倒三角形;所述第三环流增压仓(26)的横截面上端为锥形,下端为倒锥台形;
所述负压吸水仓内设置有锥形隔套(10);所述锥形隔套(10)将负压吸水仓分割为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的第一负压吸水仓(22)和横截面为倒三角形的第二负压吸水仓(23);
所述进水口(100)的内壁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21)和内管(1)内腔的第一入水口(11);所述第一入水口(11)位于内管(1)上内管(1)的喇叭形进水口(100)与内管(1)的过渡处;
所述外管(2)上设置有连通吸水仓(21)和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第二入水口(12);所述第二入水口(12)位于第一负压吸水仓(22)的上部或者中部或者中下部;
所述锥形隔套(10)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负压吸水仓(22)和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第三入水口(13);所述第三入水口(13)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下部;
所述隔板(8)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负压吸水仓(23)和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第四入水口(14);所述第四入水口(14)位于第二负压吸水仓(23)的顶部;
所述第二倒锥形隔套(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环流增压仓(24)和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第五入水口(15);所述第五入水口(15)位于第一环流增压仓(24)的上部;
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上设置有连通第二环流增压仓(25)和第三环流增压仓(26)的第六入水口(16);所述第六入水口(16)位于第二环流增压仓(25)的上部;
所述外管(2)上设置有连通第三环流增压仓(26)和喷射仓(27)的第七入水口(17);所述第七入水口(17)位于第三环流增压仓(26)上第六入水口(16)对侧面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壳体为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壳体包括锥形壳体(4)、圆柱壳体(5)、倒锥形壳体(9)以及环形底板(20);
所述倒锥形壳体(4)上端与外管(2)外圆周面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壳体(4)下端与圆柱壳体(5)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圆柱壳体(5)下端与倒锥形壳体(9)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壳体(9)的下端与环形底板(20)的外圈密封连接;所述环形底板(20)的内圈与外管(2)外圆周面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30);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水泵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锥形隔套(6)、锥形壳体(4)以及锥形隔套(10)的锥度相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18176.9U CN212643078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高效水泵增压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18176.9U CN212643078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高效水泵增压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643078U true CN212643078U (zh) | 2021-03-02 |
Family
ID=74792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18176.9U Active CN212643078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高效水泵增压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643078U (zh)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20818176.9U patent/CN2126430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044454B (zh) | 环缝引射器 | |
CN100436821C (zh) | 一种冲压焊接深井泵 | |
CN212643078U (zh) | 高效水泵增压器 | |
CN201292950Y (zh) | 一种喷射自吸泵 | |
CN203962422U (zh) | 一种自吸泵 | |
CN205243755U (zh) | 射流泵组件 | |
CN208340979U (zh) | 高效雾化喷头 | |
CN110748508A (zh) | 一种螺旋排列喷嘴的超声速气体引射器 | |
CN202673696U (zh) | 一种中高浓度纸浆离心泵 | |
CN210946993U (zh) | 一种变频加压供水设备专用的增压蓄能装置 | |
CN202493442U (zh) | 高性能耐强腐蚀自吸泵 | |
CN201771861U (zh) | 具有强导流功能的进水喇叭 | |
CN203176013U (zh) | 使循环水泵流体节能增压的装置 | |
CN202012340U (zh) | 高效气锚 | |
CN201599207U (zh) | 旋转调节式泵入口补能装置 | |
CN206234071U (zh) | 一种集中出气的空压机预增压电机 | |
CN204493241U (zh) | 新型电动高压气泵 | |
CN210265270U (zh) | 一种双流道泵体 | |
CN110454437A (zh) | 一种多级中开式离心泵首级双吸过渡流道 | |
CN216407139U (zh) | 水泵单腔双喉整流增压器 | |
CN202284552U (zh) | 深井泵 | |
CN215927928U (zh) | 一种整流节能装置 | |
CN201908847U (zh) | 内拐角喷水高浓度离心纸浆泵 | |
CN201428582Y (zh) | 射流增压节电器 | |
CN218740773U (zh) | 一种高效离心气液分离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