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7460U - 一种副刹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副刹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7460U
CN212637460U CN202021231702.8U CN202021231702U CN212637460U CN 212637460 U CN212637460 U CN 212637460U CN 202021231702 U CN202021231702 U CN 202021231702U CN 212637460 U CN212637460 U CN 212637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connecting rod
main
brak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317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龙
杜乐乐
宋喜辉
高祥
唐琦
田祎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Yangzhou Yaxing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Yangzhou Yaxing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Yangzhou Yaxing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Yangzhou Yaxing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317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7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7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7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刹车。该种副刹车包括:支座,支座用于与汽车的前围固定连接;主连杆组件,主连杆组件的长度可调,主连杆组件转动设置于支座,主连杆组件用于与驾驶室中的主刹车连接,主连杆组件的转动轴线与主刹车的转动轴线共线;副连杆组件,副连杆组件的长度可调,副连杆组件连接于主连杆;副踏板,副踏板连接于副连杆组件。该种副刹车在使用过程中,副驾驶座位的人员通过脚踩副踏板,通过副连杆组件、主连杆组件将扭矩传递至主刹车,从而驱动主刹车实现刹车功能,该种副刹车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件连接于主刹车、支座安装于汽车前围,不需要对车辆原有结构做较大改动,从而该种副刹车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副刹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副刹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除教练车外基本都没有副刹车,许多新手司机或者长途司机经常会发生因副驾人员无法及时介入控制车辆运动,而造成损失,严重者导致车祸。目前也有人在传统车型上加装副刹车机构来解决该问题,但加装往往工程量大,操作繁琐,大多数需要切割仪表台等结构,更严重的,私自加装该机构属于改善车辆结构,车辆过检或保险理赔将面临争议与纠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副刹车,能够匹配不同尺寸的车型,并且不需要对车辆原有结构做较大改动,便能够使用该种副刹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用于与汽车的前围固定连接;
主连杆组件,所述主连杆组件的长度可调,所述主连杆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支座,所述主连杆组件用于与驾驶室中的主刹车连接,所述主连杆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主刹车的转动轴线共线;
副连杆组件,所述副连杆组件的长度可调,所述副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主连杆;
副踏板,所述副踏板连接于所述副连杆组件。
该种副刹车在使用过程中,副驾驶座位的人员通过脚踩副踏板,由于主连杆组件的轴线与驾驶室中主刹车转动轴线共线,所以通过副连杆组件、主连杆组件将扭矩传递至主刹车,从而驱动主刹车转动以实现刹车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的主连杆一、主连杆二,所述主连杆一与所述主连杆二相互插接连接。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插入深度即可以调节主连杆组件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杆一的一端设有外花键,所述主连杆二的对应端部开设有花键槽,所述外花键插设于所述花键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至少有两个,所述主连杆一至少与一个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主连杆二至少与一个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杆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主刹车。本步的有益效果:通过连接件实现主连杆组件与主刹车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连杆组件设有用于防止干涉的折弯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轴承座。
进一步地:副连杆组件包括相插接的副连杆一、副连杆二,所述副连杆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连杆组件,所述副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副踏板连接,所述副连杆一与所述副连杆二之间设置有使他们之间相对位置固定的定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副连杆一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副连杆二对应于所述定位孔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种副刹车在安装时只需要将连接件连接于主刹车、支座安装于汽车前围,不需要对车辆原有结构做较大改动,从而该种副刹车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
2、通过改变外花键插入花键槽的深度,即可以调节主连杆组件的长度,从而使该种副刹车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车辆进行安装,提高了该种副刹车的易用性;
3、通过花键连接能够调节还能够调节主连杆一与主连杆二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可以调节副踏板的位置;
4、通过将定位件插入不同的定位孔中,即能够改变副连杆组件的长度,从而能够针对副驾驶乘坐的不同人员,调节副踏板的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主连杆组件和支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主连杆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支座;
2主连杆组件,201主连杆一,202主连杆二,203插接部,204插接槽,205定位块一,206定位槽二,207折弯部;
3副连杆组件,301副连杆一,302副连杆二,303定位块二,304插接孔,305定位孔,306连接槽;
4副踏板;
5连接件,501定位槽一;
6定位件;
7主刹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固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机械连接的方式可以在现有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铆接、螺纹连接、粘接、销连接、键连接、弹性变形连接、卡扣连接、过盈连接、注塑成型的方式实现结构上的相连;也可以是电连接,通过电传递能源或者信号;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副刹车,包括:支座1、主连杆组件2、副连杆组件3、副踏板4,支座1用于与汽车的前围固定连接,主连杆组件2的杆身转动设置于支座1中,将驾驶室中的刹车命名为主刹车7,主连杆组件2的转动轴线与主刹车7的转动轴线共线,主连杆组件2的左端和主刹车7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主连杆组件2的长度可调,副连杆组件3的长度可调,副连杆组件3的左端连接于主连杆组件2的右端,副连杆组件3的右端连接有副踏板4。
如图2所示,主连杆组件2包括主连杆一201、主连杆二202,对应于主连杆一201、主连杆二202分别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支座1,主连杆一201与其中对应的支座1转动连接,主连杆二202与另一个支座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支座1的个数优选为两个,但是支座1可不止设置两个,应该根据主连杆一201和主连杆二202的长度设定支座1的个数,从而保证主连杆一201和主连杆二202转动的稳定性;主连杆一201的左端与主刹车7通过螺栓螺母连接的方式可拆卸的连接,主连杆一201的右端设有插接部203,主连杆二202的左端对应于插接部203开设有相匹配的插接槽204,插接部203插接于插接槽204中,即主连杆一201与主连杆二202相互插接连接,主连杆二202的右端与副连杆组件3可拆卸的连接。
如图3所示,插接部203为外花键,插接槽204为花键槽,通过外花键插设于花键槽中的方式,实现主连杆一201与主连杆二202的插接连接,改变外花键插入花键槽中的深度,既可以调节主连杆组件2的长度。
如图3所示,该种副刹车还包括连接件5,连接件5设置于主连杆一201与主刹车7之间,主连杆组件2通过连接件5连接于主刹车7,具体的,主连杆一201的左端面凸设有定位块一205,连接件5的一端对应于定位块一205开设有相匹配的定位槽一501,定位块一205插设于定位槽一501中,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一205为楔形,定位块还可以是多边形、圆柱形的形状,选用楔形的原因在于,通过楔形的的定位块一205与楔形的定位槽一501的配合,以便消除定位块一205与定位槽一501之间的间隙,使得连接件5能够更稳定的定位于主连杆一201;主连杆一201与定位件6之间还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连接件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于主刹车7,从而通过连接件5实现主连杆一201与主刹车7可拆卸的连接。
如图1、3所示,支座1为轴承座,轴承座中的轴承选用优选为滚针轴承或者圆柱轴承,轴承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汽车的前围,主连杆一201与主连杆二202的杆身转动设置于轴承座中,本实施例采用锁紧螺母将轴承座锁定于杆身的方式,实现主连杆一201、主连杆二202与轴承座的转动连接。
如图2、4、5所示,副连杆组件3包括相互插接连接的副连杆一301、副连杆二302,副连杆一301的左端面凸设有定位块二303,主连杆二202的右端面开设有与定位块二303相匹配的定位槽二206,定位块二303插设于定位槽二206中,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二303为楔形,定位块还可以是多边形、圆柱形的形状,选用楔形的原因在于,通过楔形的的定位块二303与楔形的定位槽二206的配合,消除定位块二303与定位槽二206之间的间隙,提高了副连杆一301连接于主连杆二202的稳定性;主连杆二202与副连杆一301之间还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4所示,副连杆二302的右端与副踏板4连接,副连杆一301与副连杆二302之间设置有使他们之间位置相对固定的定位件6,具体的,副连杆一301的右端开设有插接孔304,副连杆二302的左端滑动插设于插接孔304中,副连杆一301的上端开设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孔305,定位孔305轴线所在平面平行于插接孔304的轴线,副连杆二302对应于定位孔305开设有连接槽306,定位件6穿过定位孔305设置于连接槽306中,定位件6可通过插接或者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于连接槽306中。
该种副刹车在使用过程中,副驾驶座位的人员通过脚踩副踏板4,由于主连杆组件2的轴线与驾驶室中主刹车7转动轴线共线,所以通过副连杆组件3、主连杆组件2将扭矩传递至主刹车7,从而驱动主刹车7转动以实现刹车功能。
该种副刹车的优点在于:
1、该种副刹车在安装时只需要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件连接于主刹车,以及通过螺栓将轴承座安装于汽车前围,从而不需要对车辆原有结构做较大改动,安装方便、结构简单;
2、通过改变外花键插入花键槽的深度,即可以调节主连杆组件的长度,从而使该种副刹车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车辆进行安装,提高了该种副刹车的易用性;
3、通过花键连接能够调节还能够调节主连杆一与主连杆二之间的相对角度,从而可以调节副踏板的位置;
4、通过将定位件插入不同的定位孔中,即能够改变副连杆组件的长度,从而能够针对副驾驶乘坐的不同人员,调节副踏板的位置。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主连杆组件设有用于防止干涉的折弯部207,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主连杆一的杆身设有“︹”形的折弯部207,该折弯部207用于防止油门在转动过程中与主连杆一干涉,当然,除了“︹”形的折弯部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圆弧形、方形等,主连杆一也可以不仅设置一个折弯部207,主连杆二也可以设置折弯部207,只要能够实现防止干涉的功能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副刹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用于与汽车的前围固定连接;
主连杆组件,所述主连杆组件的长度可调,所述主连杆组件转动设置于所述支座,所述主连杆组件用于与驾驶室中的主刹车连接,所述主连杆组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主刹车的转动轴线共线;
副连杆组件,所述副连杆组件的长度可调,所述副连杆组件连接于所述主连杆;
副踏板,所述副踏板连接于所述副连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组件包括与所述支座转动连接的主连杆一、主连杆二,所述主连杆一与所述主连杆二相互插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一的一端设有外花键,所述主连杆二的对应端部开设有花键槽,所述外花键插设于所述花键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至少有两个,所述主连杆一至少与一个所述支座转动连接,所述主连杆二至少与一个所述支座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组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主刹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组件设有用于防止干涉的折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轴承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副连杆组件包括相插接的副连杆一、副连杆二,所述副连杆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连杆组件,所述副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副踏板连接,所述副连杆一与所述副连杆二之间设置有使他们之间相对位置固定的定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副刹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连杆一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副连杆二对应于所述定位孔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定位件穿过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槽中。
CN202021231702.8U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副刹车 Active CN212637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702.8U CN212637460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副刹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31702.8U CN212637460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副刹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7460U true CN212637460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84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31702.8U Active CN212637460U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副刹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7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37460U (zh) 一种副刹车
US4061429A (en) Wheel brake assembly
DE10261630A1 (de) Trägermodul
CN217374023U (zh) 一种刹车系统及医疗手术车
CN207496659U (zh) 一种新型手控制驾驶汽车辅助装置
CN213566113U (zh) 商用车横\直拉杆总成的拉杆与接头间单边调整前束结构
CN211223589U (zh) 一种方向盘电子限位装置
CN220639996U (zh) 一种纯电车助力转向器下轴
CN206501717U (zh) 商用车制动离合踏板总成
CN201998798U (zh) 三组合踏板总成
CN219749918U (zh) 一种燃料电池工业车辆可调转向管柱总成
CN214648195U (zh) 一种新型的制动踏板臂安装结构
CN215321794U (zh) 一种整体式扭力梁电动驱动后桥
CN217227714U (zh) 一种用于汽车翼子板的可调式安装支架组件
CN219257460U (zh) 一种汽车方向盘安装组件
CN219013228U (zh) 一种支销制动器安装结构
CN210634537U (zh) 一种新型汽车刹车踏板
CN217238951U (zh) 一种踏板联动装置和车辆
CN220884677U (zh) 一种角度可调式转向机构
CN113119927B (zh) 一种纯电动装载机制动总成
CN209739043U (zh) 一种抗变形的汽车踏板
CN215043085U (zh) 一种车用转向节及驱动桥
CN218055142U (zh) 一种基于6米全承载式低入口城市客车的制动踏板结构
CN219192318U (zh) 一种转向系统用中间柱筒
CN217048759U (zh) 一种转向横拉杆铰接头固定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