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7033U -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7033U
CN212637033U CN202020403022.3U CN202020403022U CN212637033U CN 212637033 U CN212637033 U CN 212637033U CN 202020403022 U CN202020403022 U CN 202020403022U CN 212637033 U CN212637033 U CN 212637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limiting
universal wheel
suppor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030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ub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4030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7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7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7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所述电动万向轮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上的电动轮组件、装设于支架顶部且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转轴组件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用于限定转轴组件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装设于转轴与支架之间的第一轴承;所述转轴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限位杆及装设于限位杆与支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装设电动轮组件,可以实现传统电动轮的功能,而在支架上端设置转轴组件,通过转轴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并在支架与转轴之间设置第一轴承,使得支架与转轴之间实现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功能,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轮子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轮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万向轮就是所谓的活动脚轮,它的结构允许水平360度旋转。脚轮是个统称,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固定脚轮没有旋转结构,不能水平转动只能垂直转动。这两种脚轮一般都是搭配用的,比如一般行李箱的结构是前边两个固定脚轮,后边靠近推动扶手的是两个活动脚轮。
而现有的智能行李箱多采用电动轮来代替活动脚轮及固定脚轮,使得智能行李箱在不采用电动的情况下,由于现有的电动轮也是没有旋转结构,因此人工拉动时使用比较不方便,不便于转动等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电动轮不具备旋转功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万向轮,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上的电动轮组件、装设于支架顶部且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转轴组件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用于限定转轴组件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装设于转轴与支架之间的第一轴承;所述转轴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限位杆及装设于限位杆与支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有动力腔,所述支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转轴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与所述动力腔连通;所述转轴设有与所述动力腔连通的走线腔。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万向轮在转轴与支架之间还设有避震组件,所述避震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第一磁性物和装设于转轴上的第二磁性物;所述第一磁性物和第二磁性物相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沿转轴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杆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与所述旋转腔连通;所述限位杆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凸块与限位腔底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远离与限位槽连接的一端设有锁止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轮组件包括动力件、装设于动力件轴心位置的驱动轴及装设于动力件两侧的轮子。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件采用轮毂电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所述的电动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行李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电动万向轮装设于所述箱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装设电动轮组件,可以实现传统电动轮的功能,而在支架上端设置转轴组件,通过转轴一端与支架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并在支架与转轴之间设置第一轴承,使得支架与转轴之间实现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功能,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轮子的功能;此外,设置限定组件,在轮子需要实现电动轮功能时,只需要转动限位杆,通过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使得限位杆插接于限位槽,能够将支架与转轴实现固定,避免支架与转轴出现旋转现象,便于电动轮组件的使用;而要实现万向轮作用时,只需要将限位杆往回拉,即可将限位杆与限位槽分离,即可使得支架与转轴可实现相对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万向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万向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万向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万向轮一实施例的限位杆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万向轮一实施例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万向轮一实施例的支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万向轮,包括支架1、装设于支架1上的电动轮组件、装设于支架1顶部且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转轴2组件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1且用于限定转轴2组件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转轴2组件包括转轴2、装设于转轴2与支架1之间的第一轴承;所述转轴2设有限位槽23,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1上的限位杆31及装设于限位杆31与支架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1上装设电动轮组件,可以实现传统电动轮的功能,而在支架1上端设置转轴2组件,通过转轴2一端与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并在支架1与转轴2之间设置第一轴承,使得支架1与转轴2之间实现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功能,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轮子41的功能;此外,设置限定组件,在轮子41需要实现电动轮功能时,只需要转动限位杆31,通过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使得限位杆31插接于限位槽23,能够将支架1与转轴2实现固定,避免支架1与转轴2出现旋转现象,便于电动轮组件的使用;而要实现万向轮作用时,只需要将限位杆31往回拉,即可将限位杆31与限位槽23分离,即可使得支架1与转轴2可实现相对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设有动力腔11,所述支架1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转轴2的旋转腔12;所述旋转腔12与所述动力腔11连通;所述转轴2设有与所述动力腔11连通的走线腔21。本实施例中,设置动力腔11便于对电动轮组件进行固定安装,设置旋转腔12便于支架1与转轴2进行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轴承装设于旋转腔12与转轴2之间;设置走线腔21,便于电动轮组件与外部设备和电源进行走线连接,简单便捷。所述旋转腔12底部设有与动力腔11连通的通孔。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万向轮在转轴与支架之间还设有避震组件,所述避震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第一磁性物22和装设于转轴上的第二磁性物25;所述第一磁性物22和第二磁性物25相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
在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磁性物22和第二磁性物25的同性相斥,当转轴带动第一磁性物22往第二磁性物25方向运动时,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排斥力,能够对转轴起倒缓冲的作用,从而达到避震的效果;具体地,所述转轴靠近旋转腔底部的一侧设有挡止块,通过挡止块的作用,能够挡止转轴从旋转腔内掉出或脱落。具体地,所述第一磁性物22和第二磁性物25均采用磁铁。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23沿转轴2长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将所述限位槽23沿转轴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具备一定长度,使得限位杆31在限位槽23的竖直方向可以移动,便于电动万向轮在实现避震效果时,受到限位杆31的影响,简单便捷。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杆31的限位腔13;所述限位腔13与所述旋转腔12连通;所述限位杆31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弹性件33装设于所述凸块与限位腔13底部之间。所述限位杆31远离与限位槽23连接的一端设有锁止部32。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腔13连接于旋转腔12的侧壁并与转轴2的限位槽23对应;通过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能够将限位杆31往限位槽23的方向推动,使得限位杆31插接于限位槽23内,便于电动万向轮实现电动功能;具体地,所述限位杆31远离与限位槽23连接的一端设有转动槽,所述锁止部32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槽;通过拉动锁止部32,可以将限位杆31从限位槽23内拉出,然后转动锁止部32,通过锁止部32与限位腔13的边缘配合使用,从而能够将限位杆31卡住,避免限位杆31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下往限位槽23的方向运动。
在另外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腔13远离与旋转腔12连接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锁止部32采用圆环,所述圆环连接于限位杆31的一端,当限位杆31需要与限位槽23连接时,通过转动圆环绕限位杆31的中心轴旋转,使得圆环与导向槽重合,圆环可以沿导向槽移动,使得限位杆31在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向限位槽23的方向移动,从而与限位槽23连接,实现限位功能;当限位杆31需要与限位槽23分离时,拉动圆环,带动限位杆31远离与限位槽23分离,当圆环从导向槽内移出后,驱动圆环沿限位杆31的中心轴旋转,使得圆环与导向槽错开,从而通过圆环将限位杆31固定住,实现限位杆31与限位槽23的分离。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动轮组件包括动力件、装设于动力件轴心位置的驱动轴42及装设于动力件两侧的轮子41。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件可以采用轮毂电机;通过轮毂电机带动驱动轴42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轮子41转动,实现电动轮功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行李箱,包括所述的电动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1上装设电动轮组件,可以实现传统电动轮的功能,而在支架1上端设置转轴2组件,通过转轴2一端与支架1连接,另一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并在支架1与转轴2之间设置第一轴承,使得支架1与转轴2之间实现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功能,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增加轮子41的功能;此外,设置限定组件,在轮子41需要实现电动轮功能时,只需要转动限位杆31,通过第一弹性件33的作用,使得限位杆31插接于限位槽23,能够将支架1与转轴2实现固定,避免支架1与转轴2出现旋转现象,便于电动轮组件的使用;而要实现万向轮作用时,只需要将限位杆31往回拉,即可将限位杆31与限位槽23分离,即可使得支架1与转轴2可实现相对旋转,从而实现万向轮的作用。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行李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电动万向轮装设于所述箱体底部。便于智能行李箱实现电动功能和万向功能,可以骑行也可以手推,简单便捷。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具体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上的电动轮组件、装设于支架顶部且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转轴组件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且用于限定转轴组件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轴、装设于转轴与支架之间的第一轴承;所述转轴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限位杆及装设于限位杆与支架之间的第一弹性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动力腔,所述支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转轴的旋转腔;所述旋转腔与所述动力腔连通;所述转轴设有与所述动力腔连通的走线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万向轮在转轴与支架之间还设有避震组件,所述避震组件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第一磁性物和装设于转轴上的第二磁性物;所述第一磁性物和第二磁性物相向的一侧为同性磁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沿转轴长度方向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杆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与所述旋转腔连通;所述限位杆设有凸块,所述第一弹性件装设于所述凸块与限位腔底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远离与限位槽连接的一端设有锁止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轮组件包括动力件、装设于动力件轴心位置的驱动轴及装设于动力件两侧的轮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采用轮毂电机。
9.一种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动万向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行李箱还包括箱体,所述电动万向轮装设于所述箱体底部。
CN202020403022.3U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Active CN212637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3022.3U CN212637033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03022.3U CN212637033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7033U true CN212637033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67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03022.3U Active CN212637033U (zh) 2020-03-25 2020-03-25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7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7513B (zh) 一种抽屉式电动汽车的电池快速更换系统
US8348798B2 (en) Hub motor for electric vehicles
ES2615277T3 (es) Carrito de mano y kit de reajuste para reajustar tal carrito de mano
CN212637033U (zh) 一种电动万向轮及智能行李箱
JP2022516037A (ja) 手動車椅子推進システム
US9963896B2 (en) Pool cleaner with removable battery pack
CN213354102U (zh) 一种自锁万向轮
CN210941183U (zh) 一种电动万向轮
CN215792968U (zh) 车轮和车辆
JP4500293B2 (ja) ケーブル用牽引紐の先導具
CN210581366U (zh) 电动行李箱
CN213920547U (zh) 电动万向轮
CN210092606U (zh) 一种低压固定面板式开关柜
US20220153333A1 (en) Stroller frame and stroller
CN208806680U (zh) 一种便于运输移动的电机
CN204121753U (zh) 一种驱动轮具有避震功能的双面玩具车
CN107471150A (zh) 无孔装配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08544857U (zh) 一种外框架结构
CN202516223U (zh) 用于跑步机的支撑结构
CN216152322U (zh) 智能车载应急箱
CN210328297U (zh) 一种电气控制台
CN206549086U (zh) 一种拖拉式收缩健身踏板
JP2008018028A (ja) 軌道装置及び軌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4856383U (zh) 一种连接件及除螨仪
CN210929994U (zh) 一种电动行李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02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301, No. 1, Baolong Industrial plant, Xinwu, No. 32, cuibao Road, Baolong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vzh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23, Juhua pianqunzu group, Yonghe village, Yong'an Town, Liuyang Ci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ou Xio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Unit A2-2603, Building 9, Wanke Tianyu Garden, No. 88 Xipu Road, Jixiang Community,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ubaot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301, No. 1, Baolong Industrial plant, Xinwu, No. 32, cuibao Road, Baolong community, Baolo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vzh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