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4259U -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4259U
CN212634259U CN202021016234.2U CN202021016234U CN212634259U CN 212634259 U CN212634259 U CN 212634259U CN 202021016234 U CN202021016234 U CN 202021016234U CN 212634259 U CN212634259 U CN 212634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cover half
water
cooling
wat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62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闵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ojun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ojun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ojun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ojun Autom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62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4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4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4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动模冷却机构、定模右冷却机构以及定模,所述支架由左“L”型板和右“L”型板扣合组成,所述定模放置在支架中间,所述动模扣合在定模上,所述水流通道通过水管与动模冷却机构连接,所述定模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C”型槽,所述支架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模进水口、定模“C”型槽以及定模出水口,所述定模进水口、支架“C”型槽以及定模出水口均通过铜管与定模“C”型槽相连,所述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冷却机构以及定模右冷却机构均包含相同规格的水泵、调节阀、冷却水箱各一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冷却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属于压铸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模由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用,条件极为恶劣,冷热交替,受拉应力和压应力及各种应力影响,模具成型表面极易产生龟裂现象,影响铸件表面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因此,对于除冷却速度极快薄壁件外,提倡对模具设置冷却水装置,持续带走模具热量,使突冷突热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正确的冷却水对生产效率、铸件质量、模具寿命等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前,现有的压铸模具冷却装置不能很好地对水循环利用,冷却不充分却没有针对性,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模具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通过添加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冷却机构以及定模右冷却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动模冷却机构、定模右冷却机构以及定模,所述支架由左“L”型板和右“L”型板扣合组成,所述定模放置在支架中间,所述动模扣合在定模上,所述动模与定模之间设置有模腔,所述动模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通过水管与动模冷却机构连接,所述定模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C”型槽,所述支架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模进水口、定模“C”型槽以及定模出水口,所述定模进水口、支架“C”型槽以及定模出水口均通过铜管与定模“C”型槽相连,所述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冷却机构以及定模右冷却机构均包含相同规格的水泵、调节阀、冷却水箱各一个,所述定模左冷却机构设置在定模左侧,所述定模右冷却机构设置在定模右侧,所述动模冷却机构设置在定模右冷却机构的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模“C”型槽设置有多个,且左右对称,所述支架“C”型槽与定模“C”型槽位置相措且开口相反,所述定模“C”型槽和支架“C”型槽槽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铜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铜管均插入定模“C”型槽深处,所述铜管后设置有左右两个冷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L”型板包括竖板和横版,所述“L”型板为一个整体,所述横版扣合部分可进行伸缩,所述定模进水口设置在竖板上侧,所述支架“C”型槽设置在竖板中间,所述定模出水口设置在竖版下侧,所述定模出水口和定模进水口分别与冷却水箱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定模出水口和定模进水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出水口设置在动模左侧,且通过水管与冷却水箱进水口相连,所述动模进水口设置在动模右侧,且通过水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所述动模进水口和动模出水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阀均安装在水泵与进水口之间的水管上,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均通过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通过增加定模左冷却机构以及定模右冷却机构,让冷却水可以充分进入定模内部,使得定模内的热量经冷却水和铜管带出,再加上冷风扇加速散热,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通过设置动模冷却机构,让冷却水流经动模内部,带出动模内的热量,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更适合应用与压铸模具领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的正视剖面分离示意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的“L”型板横板扣合放大示意图;
图中:1-支架、2-定模左冷却机构、3-动模、4-动模冷却机构、5-定模右冷却机构、6-定模、7-冷风扇、8-水泵、9-调节阀、10-冷却水箱、11-左“L型板”、12-右“L”型板、21-定模进水口、22-支架“C”型槽、23-定模出水口、31-动模出水口、32-水流通道、33-动模进水口、61-模腔、62-定模“C”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1、定模左冷却机构2、动模3、动模冷却机构4、定模右冷却机构5以及定模,支架1由左“L”型板11和右“L”型板12扣合组成,定模6放置在支架1中间,动3模扣合在定模6上,动模3与定模6之间设置有模腔61,动模3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32,水流通道32通过水管与动模冷却机构4连接,定模6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C”型槽,支架1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模进水口21、定模“C”型槽62以及定模出水口23,定模进水口21、支架“C”型槽22以及定模出水口23均通过铜管与定模“C”型槽62相连,定模左冷却机构2、动模冷却机构4以及定模右冷却机构5均包含相同规格的水泵8、调节阀9、冷却水箱10各一个,定模左冷却机构2设置在定模左侧,定模右冷却机构5设置在定模右侧,动模冷却机构4设置在定模右冷却机构5 的右侧。
定模“C”型槽62设置有多个,且左右对称,支架“C”型槽22与定模“C”型槽62位置相措且开口相反,定模“C”型槽62和支架“C”型槽22 槽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支架1为铜金属材料制成,铜管均插入定模“C”型槽62深处,铜管后设置有左右两个冷风扇7。
“L”型板包括竖板和横版,“L”型板为一个整体,横版扣合部分可进行伸缩,定模进水口21设置在竖板上侧,支架“C”型槽22设置在竖板中间,定模出水口23设置在竖版下侧,定模出水口23和定模进水口21分别与冷却水箱10进水口和水泵8出水口相连接,定模出水口23和定模进水口21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动模出水口31设置在动模左侧,且通过水管与冷却水箱10进水口相连,动模进水口33设置在动模右侧,且通过水管与水泵8出水口相连,动模进水口33和动模出水口31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调节阀9均安装在水泵8与进水口之间的水管上,水泵8的进水口均通过水管与冷却水箱10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开始压铸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将定模6 放在支架1中间,推动支架1左右两侧,将铜管插入动模“C”型槽内,根据实际情况对压铸模具进行预冷,打开三个水泵8,让冷却水充分进入动模3和定模6内部,完成预冷;在灌完压铸液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调节阀9调节冷却水流量,冷却水在经过定模“C”型槽62内时将定模中大量的热量带出,在经过支架1和定模之间的铜管时散发热量,冷风扇7加速散热,最后冷却水经管道流回冷却水箱10冷却后循环利用,冷却水在流经动模 3内的水流通道32时将动模内的热量带出,经管道回到冷却水箱10冷却后循环利用,“O”型密封圈避免了冷却水的泄露,在冷却完成后工作人员关闭水泵8和冷风扇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利用,冷却效果良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包括支架、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动模冷却机构、定模右冷却机构以及定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由左“L”型板和右“L”型板扣合组成,所述定模放置在支架中间,所述动模扣合在定模上,所述动模与定模之间设置有模腔,所述动模内部设置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通过水管与动模冷却机构连接,所述定模内部左右两侧开设有“C”型槽,所述支架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定模进水口、定模“C”型槽以及定模出水口,所述定模进水口、支架“C”型槽以及定模出水口均通过铜管与定模“C”型槽相连,所述定模左冷却机构、动模冷却机构以及定模右冷却机构均包含相同规格的水泵、调节阀、冷却水箱各一个,所述定模左冷却机构设置在定模左侧,所述定模右冷却机构设置在定模右侧,所述动模冷却机构设置在定模右冷却机构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C”型槽设置有多个,且左右对称,所述支架“C”型槽与定模“C”型槽位置相措且开口相反,所述定模“C”型槽和支架“C”型槽槽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铜金属材料制成,所述铜管均插入定模“C”型槽深处,所述铜管后设置有左右两个冷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包括竖板和横版,所述“L”型板为一个整体,所述横版扣合部分可进行伸缩,所述定模进水口设置在竖板上侧,所述支架“C”型槽设置在竖板中间,所述定模出水口设置在竖版下侧,所述定模出水口和定模进水口分别与冷却水箱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相连接,所述定模出水口和定模进水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动模出水口设置在动模左侧,且通过水管与冷却水箱进水口相连,动模进水口设置在动模右侧,且通过水管与水泵出水口相连,动模进水口和动模出水口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均安装在水泵与进水口之间的水管上,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均通过水管与冷却水箱连接。
CN202021016234.2U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Active CN212634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234.2U CN212634259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234.2U CN212634259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4259U true CN212634259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9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6234.2U Active CN212634259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42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601A (zh) * 2023-05-26 2023-06-27 沈阳金杯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生产成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0601A (zh) * 2023-05-26 2023-06-27 沈阳金杯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生产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8789B (zh) 一种压铸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2634259U (zh) 一种压铸模具用冷却装置
CN109047522A (zh) 一种热成形模具型面流速均匀性的计算方法
CN103978189A (zh) 改进的模具冷却装置
CN208245631U (zh) 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CN208214273U (zh) 轻量化汽车发动机油泵壳体的压铸模具
CN203109207U (zh) 一种模具细孔冷却设备
CN208682049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模具的快速冷却系统
CN208245795U (zh) 一种金属铸造模具冷却结构
CN206952130U (zh) 一种用于压铸机的模具冷却系统
CN108556291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方法
CN210702401U (zh) 一种大型装载机械液压多路阀铸件用模具
CN202479471U (zh) 一种整体料筒压铸模具
CN213440625U (zh) 一种模具的冷却系统
CN214814605U (zh) 提高法兰出品率的模具结构
CN220554892U (zh) 一种压铸模具水冷却装置
CN219648652U (zh) 一种铜管坯水平连铸用一次冷却装置
CN111318667A (zh) 一种压铸精密电机壳模具
CN205167810U (zh) 一种新型模压版辊
CN113787175B (zh) 一种铝锭成型封底装置
CN217777636U (zh) 一种可一次成型的医疗床部件包装内衬生产用的注塑模具
CN205167812U (zh) 一种全息模压版辊
CN219944166U (zh) 一种具有可拆卸结构的不锈钢精线生产用模盒
CN214491224U (zh) 一种用于模具冷却的密集水路结构
CN209036897U (zh) 一种阀门壳体外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