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3033U -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3033U
CN212633033U CN202021039811.XU CN202021039811U CN212633033U CN 212633033 U CN212633033 U CN 212633033U CN 202021039811 U CN202021039811 U CN 202021039811U CN 212633033 U CN212633033 U CN 212633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ng
frame
plate layer
shell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98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欣
翁理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Weiersaf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Weiersaf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Weiersaf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Weiersafu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98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3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3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3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包括壳体、多个框架、多个限位机构和集尘组件,壳体两端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壳体一侧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槽;框架配套安装在插槽中;集尘组件包括集尘板层和配套连接在集尘板层上的清洁装置;限位机构与插槽一一对应设置;沿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框架中依次安装有初效滤网层,电离板层,集尘组件和臭氧过滤层。用于解决静电集尘式净化装置后期清洁不方便的问题。由于集尘板层配套连接有一清洁装置,可通过清洁装置自动清洁集尘板层上长期运行后堆积的灰尘,且对应每个插槽设置的限位机构可以限制挡止该插槽内的框架,防止框架滑脱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空气质量的逐步变差,空气污染已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商场、医院等室内场所中的通风系统的风机盘管中通常会加装净化模组,不但能够提高空气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传播疾病。
空气净化器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在商场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通常采用高压静电集尘式空气净化模组,减少通入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
但是,安装在风机盘管中的静电集尘式净化模组中的集尘板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了较多颗粒污染物后,净化的效果会有所降低,而目前的静电集尘式的净化模组通常需要定期拆卸下来手动清洁,清洁不方便,且在拆装清洁时较为复杂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用于解决静电集尘式净化装置后期清洁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壳体一侧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槽;
多个框架,所述框架配套安装在所述插槽中;
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板层和配套连接在所述集尘板层上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集尘板层;
多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限制挡止所述插槽内的框架;
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方向,所述框架中依次安装有初效滤网层,电离板层,所述集尘组件和臭氧过滤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侧面开设有多个插槽,将初效滤网层、电离板层、集尘板层和臭氧过滤层依次安装在框架上,框架插入到插槽中,使得进风口进来的空气依次经过初效滤网层,过滤空气中大颗粒物质,再经过电离板层,空气中颗粒经高压带电,后续容易吸附到集尘板层上,同时最后设置一道臭氧过滤层吸收可能因电离产生的过多的臭氧,到达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由于集尘板层配套连接有一清洁装置,可通过清洁装置自动清洁集尘板层上长期运行后堆积的灰尘,另外由于框架配套插接在插槽内,在需要维修集尘板层时,只需抽出集尘板层进行维护,另外更换初效滤网层及臭氧过滤层时也只需抽出对应的框架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且对应每个插槽设置的限位机构可以限制挡止该插槽内的框架,防止框架滑脱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板层包括:
电极插槽座,所述电极插槽座设置在所述框架内;
若干正极集尘板;
若干负极集尘板;
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均匀间隔交错插接在所述电极插槽座中。
本步有益效果为:将正负极集尘板交错的间隔设置,使得每两相邻集尘板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吸附力,同时集尘板插接在电极插槽座中,方便后续拆卸清洁保养。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刮板,所述刮板夹设在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上;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极插槽座两侧,且与所述刮板连接,驱动所述刮板沿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上下移动。
本步有益效果为: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夹设在正负极集尘板上的刮板上下移动,刮下集尘板上的灰尘,起到自动清洁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位于所述集尘板层下方,用于收集刮板刮下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上的积灰。
本步有益效果为:在集尘板层下方设置一集灰槽,接收掉落刮下的灰尘,保养人员只需定期倾倒集灰槽内的灰尘即可。
进一步地,装有所述集尘板层的所述框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集灰槽插接在所述滑槽中。
本步有益效果为:将集灰槽插接在框架上,进而实现不取下框架即可抽出集灰槽,进行清洁,进一步提高后期维护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离板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电离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电离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插槽上方;
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垂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每一所述框架上端面对应开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块的卡槽。
本步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应每个插槽设置一个限位机构,对插槽内的框架起到限位作用,在每个插槽上方的壳体上穿设一转轴,转轴上固定的限位块与框架上端面上的卡槽配合,当框架推到插槽内到底后,实现限位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为楔形限位块,所述楔形限位块的楔形面背向所述插槽开口处。
本步有益效果为:将限位块设置为楔形限位块,且楔形面背向插槽的开口处,插入框架时,楔形面接触框架受力沿转轴旋转,方便框架的推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垂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块位于同一平面且同向设置,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本步有益效果为:在转轴上设置和限位块位于同一平面的限位条,位于壳体外部的限位条不仅可以在限位块卡入卡槽内的同时卡住框架,进一步实现卡住框架,而且,在需要抽出框架时,可以通过旋转限位条,接触限位条对框架外部的限制,同时与限位条位于同一平面上的限位块联动旋出卡槽,解除限位块对卡槽的限制,方便框架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拉手,方便握持推拉出框架。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在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侧面开设有多个插槽,将初效滤网层、电离板层、集尘板层和臭氧过滤层依次安装在框架上,框架插入到插槽中,安装方便,使得进风口进来的空气依次经过初效滤网层,过滤空气中大颗粒物质,再经过电离板层,空气中颗粒经高压带电,后续容易吸附到集尘板层上,同时最后设置一道臭氧过滤层吸收可能因电离产生的过多的臭氧,到达净化空气的目的。
2、集尘板层上配套连接的清洁装置可自动清洁正负极集尘板上积攒的灰尘,后期维护清洁时无需取下集尘板层进行一一清洁,提高清洁保养效率。
3、由于框架配套插接在插槽内,在需要维修集尘板层时,只需抽出集尘板层进行维修更换,另外更换初效滤网层及臭氧过滤层时也只需抽出对应的框架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方便后续的清洁保养。
4、将正负极集尘板交错的间隔设置,使得每两相邻集尘板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吸附力,同时集尘板插接在电极插槽座中,方便后续拆卸清洁保养。
5、在壳体上设置的活动的限位条,平常状态下,下垂挡住插槽内的各框架,当需要拉出框架时,旋转限位条,解除限位条对框架的挡止,即可取出框架,同时设置在框架上的拉手,方便握持推拉出框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离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集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状态的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插槽;5、框架;6、初效滤网层;7、电离板层;701、通孔;702电离针;8、集尘组件;801、集尘板层;8011、电极插槽座;8012、正极集尘板;8013、负极集尘板;802、清洁装置;8021、刮板;8022、升降装置;8023、集灰槽;9、臭氧过滤层;10、限位条;11、转轴;12、拉手;13、限位块;14、卡槽;15、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包括:壳体1,壳体1侧面间隔开设有四个插槽4,每个插槽4内对应匹配的插接有一框架5,插槽4的开口处设置有一圈密封圈,保证插入框架5后,框架5与插槽4之前的密封性,壳体1两端开设有进风口2及出风口3,进风口2与出风口3之间形成风道;还包括:初效滤网层6、电离板层7、集尘组件8和臭氧过滤层9,初效滤网层6、电离板层7、集尘组件8和臭氧过滤层9分别安装固定在框架5中,初效滤网层6、电离板层7、集尘组件8和臭氧过滤层9沿进风口2至出风口3方向,依次通过框架5插接在插槽4内,通过与插槽4滑动连接的框架5,完成初效滤网层6、电离板层7、集尘组件8和臭氧过滤层9的快速取出,另外,每个框架5侧面上设置有一拉手12,通过拉手12方便握持推拉出框架5,如图1、6、7所示,还包括四个限位机构,一个限位机构与一个插槽4对应设置,用来挡止插接在插槽4中的框架5,防止框架5滑脱出来。
其中,如图4、5所示,集尘组件8包括集尘板层801和清洁装置802,清洁装置802配套连接在集尘板层801上,用于清洁集尘板层801上的灰尘。
在具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3的壳体1侧面开设有四个插槽4,将初效滤网层6、电离板层7、集尘板层801和臭氧过滤层9依次安装在框架5上,框架5插入到插槽4中,使得进风口2进来的空气依次经过初效滤网层6,过滤空气中大颗粒物质,再经过电离板层7,空气中颗粒经高压带电,后续容易吸附到集尘板层801上,同时最后设置一道臭氧过滤层9吸收可能因电离产生的过多的臭氧,其中臭氧过滤层9可采用活性炭材质过滤网吸附,到达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由于集尘板层801配套连接有一清洁装置802,可通过清洁装置802自动清洁集尘板层801上长期运行后堆积的灰尘,另外由于框架5配套插接在插槽4内,在需要维修集尘板层801时,只需抽出集尘板层801进行维护,另外更换初效滤网层6及臭氧过滤层9时也只需抽出对应的框架5进行更换,无需整体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其中,如图4、5所示,集尘板层801包括:电极插槽座8011、若干正极集尘板8012和负极集尘板8013;
电极插槽座8011设置在框架5内,电极插槽座8011分别连接外部电源,利用外部电源提供高压供电,若干正极集尘板8012和若干负极集尘板8013均匀间隔交错的插接在电极插槽座8011中,每两相邻集尘板之间极性相反。
将正负极集尘板8013交错的间隔设置,使得每两相邻集尘板之间都具有较大的吸附力,同时集尘板插接在电极插槽座8011中,方便后续拆卸清洁保养。
具体地,如图5所示,清洁装置802包括刮板8021和升降装置8022,刮板8021夹设在正极集尘板8012和负极集尘板8013上,正极集尘板8012和负极集尘板8013穿设在刮板8021中,升降装置8022安装在电极插槽座8011两侧,升降装置8022可采用丝杆升降装置8022等,刮板8021两端与升降装置8022传动连接,升降装置8022驱动刮板8021沿正极集尘板8012和负极集尘板8013上下移动。
通过升降装置8022带动夹设在正负极集尘板8013上的刮板8021上下移动,刮下集尘板上的灰尘,起到自动清洁的作用。
其中,清洁装置802还包括集灰槽8023,集灰槽8023位于集尘板层801下方,用于收集刮板8021刮下正极集尘板8012和负极集尘板8013上的积灰,在装有集尘板层801的框架5上开设有滑槽15,集灰槽8023插接在滑槽15中。
在集尘板层801下方设置一集灰槽8023,接收掉落刮下的灰尘,保养人员只需定期倾倒集灰槽8023内的灰尘即可;将集灰槽8023插接在框架5上,进而实现不取下框架5即可抽出集灰槽8023,进行清洁,进一步提高后期维护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离板层7上开设有若干通孔701,电离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电离针,密布在电离板上的通孔701用于透过初滤后的空气,同时在每个通孔701四周还设置有电离针,电离板外接电源,通过电离针对流经通孔701的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荷电,使得后续电离后的空气经过集尘板层801时,空气中颗粒物容易被集尘板捕捉吸附。
如图6、7所示,限位机构包括:转轴11、两个限位块13;
转轴11穿设在壳体1上,转轴11与壳体1转动连接,且位于插槽4上方,即一个插槽4上方对应穿设一转轴11,两限位块13垂直固定在转轴11上,两限位块13位于同一平面,且限位块13位于壳体1内部;每一框架5上端面对应开设有容纳限位块13的卡槽14,在框架5推入插槽4到底时,限位块13卡入框架5上的卡槽14中形成限位。
通过对应每个插槽4设置一个限位机构,对插槽4内的框架5起到限位作用,在每个插槽4上方的壳体1上穿设一转轴11,转轴11上固定的限位块13与框架5上端面上的卡槽14配合,当框架5推到插槽4内到底后,实现限位卡接。
其中,限位块13为楔形限位块13,楔形限位块13的楔形面背向插槽4开口处。
将限位块13设置为楔形限位块13,且楔形面背向插槽4的开口处,插入框架5时,楔形面接触框架5受力沿转轴11旋转,方便框架5的推入。
另外,如图2所示,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条10,限位条10垂直固定在转轴11上,限位条10与限位块13位于同一平面且同向设置,限位条10位于壳体1外部,在转动转轴11时,限位条10与两限位块13同步转动,共同朝向上方实现解锁,或共同朝向下方实现限位锁止。
如图6所示,此时为限位块13卡入卡槽14中,限位条10挡止住框架5,起到限位的作用;如图7所示,此时为限位块13旋出卡槽14中,解除限位机构中限位块13对卡槽14的限制及限位条10对框架5的挡止限制。
在转轴11上设置和限位块13位于同一平面的限位条10,位于壳体1外部的限位条10不仅可以在限位块13卡入卡槽14内的同时卡住框架5,进一步实现卡住框架5,而且,在需要抽出框架5时,可以通过旋转限位条10,解除限位条10对框架5外部的挡止,同时与限位条10位于同一平面上的限位块13联动旋出卡槽14,如图7所示,解除限位块13对卡槽14的限制,方便框架5取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开设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壳体一侧间隔开设有多个插槽;
多个框架,所述框架配套安装在所述插槽中;
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板层和配套连接在所述集尘板层上的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所述集尘板层;
多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插槽一一对应设置,用于限制挡止所述插槽内的框架;
沿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方向,所述框架中依次安装有初效滤网层,电离板层,所述集尘组件和臭氧过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板层包括:
电极插槽座,所述电极插槽座设置在所述框架内;
若干正极集尘板;
若干负极集尘板;
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均匀间隔交错插接在所述电极插槽座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刮板,所述刮板夹设在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上;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极插槽座两侧,且与所述刮板连接,驱动所述刮板沿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还包括集灰槽,所述集灰槽位于所述集尘板层下方,用于收集刮板刮下所述正极集尘板和所述负极集尘板上的积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装有所述集尘板层的所述框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集灰槽插接在所述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板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电离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电离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插槽上方;
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垂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每一所述框架上端面对应开设有容纳所述限位块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楔形限位块,所述楔形限位块的楔形面背向所述插槽开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垂直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块位于同一平面且同向设置,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壳体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拉手。
CN202021039811.XU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Active CN212633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9811.XU CN212633033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9811.XU CN212633033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3033U true CN212633033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91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9811.XU Active CN212633033U (zh) 2020-06-08 2020-06-08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303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176A (zh) * 2021-04-25 2021-08-10 张部贵 一种采用静电集尘技术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13441279A (zh) * 2021-07-23 2021-09-28 杭州富丽达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系统
CN114838437A (zh) * 2022-02-24 2022-08-02 苏州康喜医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场净化杀菌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7029168A (zh) * 2023-08-09 2023-11-10 合肥致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176A (zh) * 2021-04-25 2021-08-10 张部贵 一种采用静电集尘技术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13441279A (zh) * 2021-07-23 2021-09-28 杭州富丽达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系统
CN113441279B (zh) * 2021-07-23 2023-12-05 杭州富丽达热电有限公司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系统
CN114838437A (zh) * 2022-02-24 2022-08-02 苏州康喜医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场净化杀菌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4838437B (zh) * 2022-02-24 2024-05-07 苏州康喜医疗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场净化杀菌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17029168A (zh) * 2023-08-09 2023-11-10 合肥致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CN117029168B (zh) * 2023-08-09 2024-05-14 合肥致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负氧离子发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33033U (zh) 一种自动清洁式静电净化模组
CN212566168U (zh) 一种可拆卸式静电净化模组
CN212457306U (zh) 一种便于拆卸滤芯的空气净化器
CN113483432A (zh) 一种负压吸气式空气净化器
CN200942203Y (zh) 一种空气清新器
CN216481446U (zh) 一种可收集粉尘颗粒的空调净化器
CN214370634U (zh) 一种无尘室空气净化系统
CN216667920U (zh) 一种高效过滤器
CN219804360U (zh) 一种烟气除尘设备
CN218339248U (zh) 一种可过滤式通风设备
CN216431935U (zh) 一种高密封性空调过滤装置
CN219775939U (zh) 一种负离子净化机
CN219913431U (zh) 一种空气净化用过滤装置
CN213527836U (zh) 一种防过滤板阻塞的工业空气净化器
CN217131468U (zh) 一种能够高效过滤的送风口
CN219091483U (zh) 一种节能实验室用废气净化设备
CN218544619U (zh) 一种带有空气净化组件的空调
CN220177175U (zh) 一种气流均布式电袋除尘装置
CN218602948U (zh) 一种自动除尘的控制柜
CN210278575U (zh) 一种用于凹凸棒石实验室内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3237871U (zh) 一种用于手术室的回风口净化装置
CN113877351B (zh) 一种低风阻高效率有源空气过滤结构及风柜设备
CN114017888B (zh) 具有主动吸附催化污染物功能罩的多用途空气环境净化仪
CN212481534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洁净室回风口
CN220918633U (zh) 一种家具板材用连续式在线除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