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8421U -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8421U
CN212628421U CN202021245807.9U CN202021245807U CN212628421U CN 212628421 U CN212628421 U CN 212628421U CN 202021245807 U CN202021245807 U CN 202021245807U CN 212628421 U CN212628421 U CN 212628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creen
loudspeaker
horn
anchor clamps
control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458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丽
刘贵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anhe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anhe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anhe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anheyi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458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8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8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8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包括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吸取机构及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将防尘网从贴纸上分离出,所述吸取机构吸附位于喇叭夹具内的喇叭并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处并将喇叭贴附于从贴纸上分离出的防尘网上。本实用新型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具有较佳的贴合效率及贴合质量,利于扩大企业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喇叭为了防止灰尘的进入,降低灰尘对喇叭的使用寿命及所播放的音效的影响,均会贴上防尘网以防止大部分灰尘的进入。
目前大多数的防尘网安装至喇叭的操作,为人工手动操作,人工操作在短时间内可以保持一定的贴附质量及效率,但时间较长后会出现贴附质量下降及效率下降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喇叭的贴合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提升,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本实用新型基于此而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包括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吸取机构及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将防尘网从贴纸上分离出,所述吸取机构吸附位于喇叭夹具内的喇叭并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处并将喇叭贴附于从贴纸上分离出的防尘网上。
优选地,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提供盛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运载部,所述第一运载部包括第一直线传送轨道及用于将容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夹持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位于第一直线传送轨道上并可在第一直线传送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承载喇叭夹具的移载平台,所述移载平台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上料机构或第一运载部将喇叭夹具提供给移载平台,所述吸取机构吸附位于移载平台上的喇叭夹具中的喇叭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处与防尘网贴合。
优选地,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运载部及用于将容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传送的传送带,所述第二运载部包括第二直线传送轨道及夹持位于移载平台处的喇叭夹具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并可在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喇叭夹具从移载平台处夹至传送带上。
优选地,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运载部及收料盘,所述第二运载部包括第二直线传送轨道及夹持位于移载平台处的喇叭夹具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并可在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收料盘包括主板、挡板及推料气缸,所述挡板设置在主板的两端,所述推料气缸位于挡板、主板之间,所述推料气缸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喇叭夹具从移载平台处夹至挡板之间的主板上,推料气缸对位于主板上的喇叭夹具向主板的延长方向上推动。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板、两定位板、两定位件及抵持气缸,两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一面上,两所述定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所述定位板上,在所述固定板的延长方向上,所述定位板、定位件及固定板所组成的截面的形状、大小与喇叭夹具一方向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在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抵持气缸固定设置在定位板的外侧,所述抵持气缸通过通孔对位于上料机构内的喇叭夹具进行抵持。
优选地,所述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包括用于容置分离前的防尘网与贴纸整体的容置部、用于从容置部处吸附防尘网与贴纸整体并可带动其移动的吸附部及用于与吸附部配合将防尘网与贴纸整体分离的分离位,所述吸附部从容置部处吸附防尘网与贴纸的整体并带动其移至分离位并与分离位配合将防尘网与贴纸分离。
优选地,所述吸取机构包括用于吸附喇叭的真空吸盘及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吸盘与真空发生器管路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的配合,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将防尘网从贴纸上分离出来,吸取机构将喇叭贴附至分离出来的防尘网上,实现喇叭与防尘网贴附的机械化、自动化,相较于人手工作业,更具效率,且贴合质量不会因长时间作业而有所下降,因此,机械化贴合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及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喇叭与喇叭夹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防尘网与贴纸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尘网与贴纸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除吸取机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吸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与部分支撑平台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与部分支撑平台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吸附部的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吸附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吸附部的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的分离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第一变形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第二变形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101、支撑平台;102、固定平板;11、上料机构;12、移载平台;13、吸取机构;14、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8、第二运载部;19、收料盘;20、控制机构;21、喇叭;22、喇叭夹具;23、容置槽;24、防尘网;25、贴纸;26、小孔;111、固定板;112、定位板;113、定位件;114、抵持气缸;115、通孔;121、移料部;122、直线传送轨道;123、吸附件;124、接触部;125、吸附小孔;131、固定座;132、传送带结构;133、气缸结构;134、真空吸盘;135、真空发生器;141、容置部;142、吸附部;143、分离位;144、承载板;145、容置位;146、第一滑块;147、第一丝杆电机;149、连接件;150、第二丝杆电机;151、第二导轨;152、第二滑块;153、底板;154、定位柱;155、第一通孔;103、导向孔;104、第二通孔;105、第一导轨;156、移动连接部;157、吸附压取部;158、固定架;159、第三丝杆电机;160、第三导轨;161、第三滑块;162、固定连接板;163、第四滑块;164、第四导轨;165、第一推拉气缸;166、吸附压取件;167、第一固定框架;168、压取件;169、第二推拉气缸;170、压取板;171、第三通孔;172、吸附孔;173、固定块;174、第二固定框架;175、活动块;176、弹簧;177、挡位板;178、第四通孔;181、第二夹持部;182、第二直线传送轨道;191、主板;192、挡板;193、推料气缸;
30、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31、传送带;32、第二直线传送轨道;33、控制机构;34、第二夹持部;35、移载平台;
40、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41、第一运载部;42、第一直线传送轨道;43、第一夹持部;44、支撑平台;45、控制机构;46、移载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10,用于将位于喇叭夹具22内的喇叭21用于从贴纸25上分离出来的防尘网24进行贴合,包括支撑平台101、上料机构11、移载平台12、吸取机构13、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第二运载部18、收料盘19及控制机构20,上料机构11、移载平台12、吸取机构13、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第二运载部18、收料盘19及控制机构20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101上,上料机构11、移载平台12、吸取机构13、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第二运载部18及收料盘19分别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
支撑平台101用于提供固定空间;上料机构11用于存储容装有喇叭21的喇叭夹具22并提供给移载平台12;移载平台12用于带动容装有喇叭21的喇叭夹具22运动并相对固定住喇叭夹具22;吸取机构13用于吸取位于移载平台12上的喇叭21,并将其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处与防尘网24贴合后将喇叭21放回至喇叭夹具22中;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用于将防尘网24从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上分离出来,以便吸取机构13带动喇叭21与防尘网24的贴附;第二运载部18用于将位于移载平台12处且容装有贴附完成的喇叭21的喇叭夹具22夹持至收料盘19处;收料盘19用于收集贴附后的喇叭21,以便于喇叭21进行后续的工艺操作;控制机构20用于对与之电性连接的各电元器件进行控制以使该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10有序进行喇叭21与防尘网24的贴合作业。
进一步地,喇叭夹具22上开设有一用于容置喇叭21的容置槽23,该容置槽23的形状、大小与喇叭21的形状、大小一致,由于容置槽23的尺寸与喇叭21的尺寸一致,因此喇叭21在容置槽23中可被稍微夹持,也使后续吸取机构13较为容易地从容置槽23中吸取出及放回喇叭21。
进一步地,防尘网24固定于贴纸25的一面上,在贴纸25上开设有可显露部分防尘网24中间位置的小孔26。可以理解,显露于小孔26处的防尘网24无粘性,防尘网24与贴纸25连接的位置具有粘性,也可以理解小孔26的尺寸小于防尘网24的尺寸。
进一步地,上料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1、两定位板112、两定位件113及抵持气缸114,固定板111一端与支撑平台101固定连接,两定位板112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11的一面上,两定位件113分别固定设置在两定位板112上。在固定板111的延长方向上,定位板112、定位件113与固定板111组成的截面的形状、大小与喇叭夹具22在一方向上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具体地,与喇叭夹具22的长边及宽边所组成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以便于在喇叭夹具22放置的同时不会在上料机构11内晃动。在定位板11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15,抵持气缸114固定在定位板112外并可部分伸入通孔115中对位于上料机构11内的喇叭夹具22进行抵持。抵持气缸114用于防止喇叭夹具22从一端漏出的同时将喇叭夹具22固定于其中,当移载平台12位于上料机构11下方并贴近喇叭夹具22时,抵持气缸114解除抵持喇叭夹具22使喇叭夹具22下移至移载平台12处后进行抵持,使得移载平台12获得一喇叭夹具22的同时位于该喇叭夹具22上方的喇叭夹具22得以被抵持,如此循环直至上料机构11中的喇叭夹具22使用完。
进一步地,移载平台12包括移料部121及直线传送轨道122,直线传送轨道122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101上,移料部121设置在直线传送轨道122上并可沿直线传送轨道122移动,其中上料机构11设置在直线传送轨道122的一端,吸取机构13设置在直线传送轨道122的一侧,第二运载部18设置在直线传送轨道122的另一侧,收料盘19设置在直线传送轨道122远离上料机构11的一端。具体地,移料部121包括吸附件123及用于与喇叭夹具22接触的接触部124,吸附件123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在接触部124上还开设有若干吸附小孔125,吸附小孔125与吸附件123管路连通,吸附件123用于提供吸附力并通过吸附小孔125传至接触部124的表面,当移料部121移至上料机构11下方并通过与抵持气缸114的配合获取一喇叭夹具22后,喇叭夹具22位于接触部124上,并由于被吸附件123及吸附小孔125的吸附暂时性地固定在接触部124上,有利于喇叭夹具22在移动时不会发生位置改变,利于吸取机构13较为精确地从位于接触部124上的喇叭夹具22内吸取移动喇叭21及放回喇叭21,同时只需要解除吸附件123的吸附即可解除接触部124与喇叭夹具22的固定状态,此方式较为方便及容易,利于随时固定及解除固定。
进一步地,吸取机构13包括固定座131、传送带结构132、气缸结构133、真空吸盘134及真空发生器135,固定座131一端与支撑平台1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送带结构132固定连接,传送带结构132与气缸结构133及真空发生器135固定连接,真空吸盘134与气缸结构133连接并可被气缸结构133带动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传送带结构132、气缸结构133、真空发生器135分别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真空吸盘134与真空发生器135管路连通。真空发生器135用于抽真空通过管路提供吸附力给真空吸盘134,真空吸盘134用于吸附喇叭21使喇叭21在移动时的相对固定。传送带结构132用于带动真空吸盘134、真空发生器135及气缸结构133在移载平台12处及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处运动,气缸结构133用于带动真空吸盘134下移吸附喇叭21并带动喇叭21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处时下移与防尘网24贴合及带动真空吸盘134下移将贴合后的喇叭21放回喇叭夹具22中。
进一步地,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包括容置部141、吸附部142及分离位143,支撑平台101包括固定平板102,容置部141、吸附部142及分离位143分别固定在固定平板102上,容置部141、吸附部142分别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
容置部141用于容置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组成的整体;吸附部142用于从容置部141吸附位于容置部141处防尘网24与贴纸25组成的整体并将其移至分离位143与分离位143配合将防尘网24分离出;分离位143用于承载与吸附部142配合后分离出的防尘网24以便与吸取机构13带至的喇叭21相贴合。
具体地,容置部141包括承载板144、两个容置位145、第一滑块146、第一丝杆电机147、连接件149、第二丝杆电机150、第二导轨151及与第二导轨151相匹配的第二滑块152,每一容置位145包括一底板153及四个与贴纸25上孔位相对应的定位柱154,承载板144设置在固定平板102上,定位部垂直固定在承载板144上,在底板153上开设有与定位柱154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55,底板153穿过第一通孔155与承载板144接触,第一滑块146设置在承载板144远离定位柱154的一面,第一丝杆电机147固定设置在固定平板102远离定位柱154的一面,在固定平板102上开设有导向孔103,连接件149一端与承载板144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导向孔103伸入并与第一丝杆电机14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平板10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4,第二丝杆电机150固定设置在固定平板102远离定位柱154的一面,第二丝杆电机150的输出端与第二导轨15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导轨151的另一端与第二通孔104相对应,第二滑块152一端与固定平板102固定连接,第二导轨151与第二滑块152配合连接并可在第二滑块152的延伸方向上运动,第二滑块15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丝杆电机150的输出方向一致且均与固定平板102所在的面垂直,在固定平板102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滑块146相匹配的第一导轨105,第一滑块146设置在第一导轨105上,第一丝杆电机147的输出方向与第一导轨105的延伸方向一致。
底板153与定位柱154用于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的置入,用以做储备;承载板144用于底板153及定位柱154的设置;第一丝杆电机147用于带动承载板144、容置位145在固定平板102上通过第一滑块146及第一导轨105做水平运动,以实现两容置位145的所处位置的移动,以便于在其中一容置位145上无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时,第二个载有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的容置位145接入工作程序中,以确保贴附工作的持续进行;第二丝杆电机150用于带动第二导轨151与第二滑块152配合运动并带动第二导轨151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具体地带动第二导轨151穿过第二通孔104与底板153相抵接,以使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向上移动以便于吸附部142对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的顺利吸附。
进一步地,吸附部142包括移动连接部156及吸附压取部157,移动连接部156包括固定架158、第三丝杆电机159、第三导轨160,固定架158与固定平板102固定连接,第三丝杆电机159及第三导轨160分别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58上,第三丝杆电机159的输出端与吸附压取部157固定连接,第三低杆电机的输出方向与第三导轨160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均为水平方向,第三丝杆电机159在通电后可带动吸附压取部157在第三导轨160上移动。
进一步地,吸附压取部157包括与第三导轨160相匹配的第三滑块161、固定连接板162、第四滑块163、与第四滑块163相匹配的第四导轨164、第一推拉气缸165及吸附压取件166,固定连接板162的一面与第三滑块161固定连接,另一面与第四导轨164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板162的一端与第一推拉气缸165固定连接,第三滑块161与第三导轨160配合连接,吸附压取件166一端与第四滑块163固定连接,第四导轨164与第四滑块163配合连接,第一推拉气缸165的输出端与吸附压取件16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推拉气缸165的输出方向与第四导轨164的延伸方向一致且均为竖直方向。
通过第三导轨160与第三滑块161的配合,第三丝杆电机159可带动吸附压取部157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实现吸附压取部157在容置位145处及分离位143处的移动;通过第四导轨164与第四滑块163的配合,第一推拉气缸165可带动吸附压取件166在竖直方向上进行上下移动,有利于对容置位145处的贴纸25进行吸附及在分离位143处时可以靠近分离位143,有利于防尘网24的分离。
进一步地,吸附压取件166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框架167、压取件168,压取件168包括第二推拉气缸169及压取板170,第一固定框架167分别与第四滑块163及第一推拉气缸165固定连接,压取板170设置在第二固定框架174内,第二推拉气缸169与第一固定框架167固定连接且第二推拉气缸169的输出端与压取板170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框架167靠近定位柱154的一面开设有第三通孔171及吸附孔172,吸附孔172用于与外界抽真空设备管路连通以对贴纸25进行吸附,压取板170在第二推拉气缸169的带动下部分伸出于第三通孔171用于将防尘网24压至分离位143处,具体地,在压取板170靠近定位柱154的一面设置有若干形状、大小与第三通孔171相匹配的固定块173,固定块173可部分伸出于第三通孔171。优选地,第三通孔171的形状、大小与小孔26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进一步地,分离位143包括第二固定框架174、活动块175、弹簧176及挡位板177,第二固定框架174与支撑平台101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框架174远离支撑平台101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与防尘网24形状、大小一致的第四通孔178,挡位板177设置在第二固定框架174内并与第二固定框架174固定连接,弹簧176一端与挡位板17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活动块175固定连接,活动块175从第四通孔178中伸出并显露在第二固定框架174的远离支撑平台101的表面,第四通孔178的形状、大小与活动块175的形状、大小相匹配。
可以理解,由于固定块173的形状、大小与小孔26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活动块175的形状、大小与防尘网24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且防尘网24的尺寸大于小孔26的尺寸,当吸附部142将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移至分离位143的第二固定框架174处时,控制机构20控制第二推拉气缸169推动压取板170使固定块173从第三通孔171中伸出并抵持在小孔26处的防尘网24上,且由于活动块175与弹簧176相连,其在受到第二固定框架174外部的固定块173的力的作用时,会向着支撑平台101的方向运动同时压缩弹簧176,使得防尘网24与贴纸25产生距离差从而将防尘网24撕离至活动块175上,随后控制机构20控制吸附部142的第三丝杆电机159及第一推拉气缸165及第二推拉气缸169工作,使吸附压取部157回位至容置位145上方,待工作人员取出分离后的贴纸25后进行下一次的分离作业。通过各部件之间的配合,使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14可自动完成取料、对防尘网24及贴纸25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的防尘网24放置在活动块175上,具有机械化程度较高,有利于增加贴附过程中的贴附速度。在分离后的防尘网24放置在活动块175上后,吸取机构13仅需将位于移载平台12上的喇叭21吸附至活动块175处与防尘网24相对贴附上并将贴附完成的喇叭21放回至喇叭夹具22中即完成了喇叭21的贴附作业。
进一步地,第二运载部18包括第二夹持部181及第二直线传送轨道182,第二直线传送轨道182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101上,第二夹持部181位于第二直线传送轨道182上并可沿第二直线传送轨道182运动。第二夹持部181与控制机构20电性连接,用于在控制机构20的控制下将位于移料部121上的喇叭夹具22夹持放置至收料盘19中,具体是将喇叭21贴附完成的喇叭夹具22夹持至收料盘19中。
进一步地,收料盘19包括主板191、挡板192及推料气缸193,挡板192设置在主板191的两端,推料气缸193位于主板191、挡板192之间,两挡板192之间的距离与喇叭夹具22在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匹配,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喇叭夹具22的长与挡板192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如此,当推料气缸193推动喇叭夹具22时由于喇叭夹具22与挡板192相贴,使得推料气缸193只能将喇叭夹具22向主板191的延长方向上推进,不会错位导致影响下一个喇叭夹具22的放置及推进,井然有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推料气缸193用于推进喇叭夹具22,优选推料气缸193一次推料的长度与喇叭夹具22在一方向上的长度相匹配,具体地,与喇叭夹具22的宽相匹配,当推料气缸193完成一次推料后,下一个喇叭夹具22被放置到上一喇叭夹具22的初始放置位置,且由于上一个喇叭夹具22已被推料气缸193推进一个宽度的位置,使得下一个喇叭夹具22不会与上一个喇叭夹具22发生接触,降低了喇叭夹具22在收料盘19处堆叠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喇叭夹具22因发生堆叠、掉落而造成喇叭夹具22和/或喇叭21破损的可能性。
当该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10在使用时:上料机构11提供移载平台12容置有喇叭21的喇叭夹具22,吸附部142从容置位145获取分离前的防尘网24与贴纸25整体并带动移动至分离位143处与分离位143配合将防尘网24从贴纸25上分离下来并使防尘网24位于活动块175上,吸取机构13吸取喇叭夹具22内的喇叭21将其带动移至活动块175处与防尘网24分离后且有胶粘性的一面贴合,后将贴合后的喇叭21放回至喇叭夹具22中,第二运载部18将贴合完成的喇叭夹具22移至收料盘19中,即完成喇叭21贴附到收回的整个过程。在该过程中,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有利于提高生产速度及生产质量,有利于扩大企业效益。
请参阅图13,作为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10的一种变形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30,第一变形实施例的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一致,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变形实施例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30不包括有收料盘19,其包括传送带31,传送带31固定设置在第二直线传送轨道32的一端,传送带31与控制机构33电性连接,第二夹持部34在控制机构33的控制下将移载平台35处容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夹持至传送带31上,通过传送带31将喇叭夹具传至下一工位以便贴附有防尘网的喇叭可进行后续的安装工艺等。
请参阅图14,作为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10的另一种变形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40,第二变形实施例的元器件以及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实施例一致,两者的区别仅在于第二变形实施例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40不包括有上料机构11,其包括第一运载部41,第一运载部41包括第一直线传送轨道42及第一夹持部43,第一直线传送轨道41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44上,第一夹持部43设置在第一直线传送轨道42上并可在第一直线传送轨道42上运动,第一夹持部43与控制机构45电性连接。第一夹持部43用于将容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从外界的其他工位处夹持至该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40的移载平台46上,有利于在与其他上游机构配合时的过渡衔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的配合,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将防尘网从贴纸上分离出来,吸取机构将喇叭贴附至分离出来的防尘网上,实现喇叭与防尘网贴附的机械化、自动化,相较于人手工作业,更具效率,且贴合质量不会因长时间作业而有所下降,因此,机械化贴合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及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用于将位于喇叭夹具内的喇叭与从贴纸上分离出来的防尘网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包括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所述吸取机构及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将防尘网从贴纸上分离出,所述吸取机构吸附位于喇叭夹具内的喇叭并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处并将喇叭贴附于从贴纸上分离出的防尘网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支撑平台,所述吸取机构、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及控制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平台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提供盛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运载部,所述第一运载部包括第一直线传送轨道及用于将容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夹持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位于第一直线传送轨道上并可在第一直线传送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承载喇叭夹具的移载平台,所述移载平台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上料机构或第一运载部将喇叭夹具提供给移载平台,所述吸取机构吸附位于移载平台上的喇叭夹具中的喇叭移至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处与防尘网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运载部及用于将容装有喇叭的喇叭夹具传送的传送带,所述第二运载部包括第二直线传送轨道及夹持位于移载平台处的喇叭夹具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并可在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喇叭夹具从移载平台处夹至传送带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二运载部及收料盘,所述第二运载部包括第二直线传送轨道及夹持位于移载平台处的喇叭夹具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并可在第二直线传送轨道上运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收料盘包括主板、挡板及推料气缸,所述挡板设置在主板的两端,所述推料气缸位于挡板、主板之间,所述推料气缸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在控制机构的控制下将喇叭夹具从移载平台处夹至挡板之间的主板上,推料气缸对位于主板上的喇叭夹具向主板的延长方向上推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固定板、两定位板、两定位件及抵持气缸,两所述定位板固定设置在固定板的一面上,两所述定位件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所述定位板上,在所述固定板的延长方向上,所述定位板、定位件及固定板所组成的截面的形状、大小与喇叭夹具一方向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在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抵持气缸固定设置在定位板的外侧,所述抵持气缸通过通孔对位于上料机构内的喇叭夹具进行抵持。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包括用于容置分离前的防尘网与贴纸整体的容置部、用于从容置部处吸附防尘网与贴纸整体并可带动其移动的吸附部及用于与吸附部配合将防尘网与贴纸整体分离的分离位,所述吸附部从容置部处吸附防尘网与贴纸的整体并带动其移至分离位并与分离位配合将防尘网与贴纸分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机构包括用于吸附喇叭的真空吸盘及真空发生器,所述真空吸盘与真空发生器管路连通,所述真空发生器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CN202021245807.9U 2020-06-30 2020-06-30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Active CN212628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807.9U CN212628421U (zh) 2020-06-30 2020-06-30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45807.9U CN212628421U (zh) 2020-06-30 2020-06-30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8421U true CN21262842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45807.9U Active CN212628421U (zh) 2020-06-30 2020-06-30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8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3624B (zh) 料仓底部上下料装置及其上下料方法
CN107758324B (zh) 一种摄像头剥单方法及摄像头剥单设备
CN204957698U (zh) 料仓底部上下料装置
CN112249699B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型号的医疗试剂盒自动组装生产线
CN111975717B (zh) Tf卡槽自动装配设备
CN212628421U (zh) 喇叭与防尘网贴合装置
CN113772383A (zh) 双面贴膜设备及方法
CN113928856A (zh) 自动贴装机
CN212572971U (zh) 喇叭用防尘网分离机构
CN111710913A (zh) 一种用于带有保护装置的锂电池的装配设备
CN115206838B (zh) 一种切割贴片自动化设备
CN216326245U (zh) 一种磁铁安装固定设备
CN211743623U (zh) 一种Type-C连接器组装生产线
CN114501974A (zh) 一种摄像头生产的贴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327793B (zh) 一种铝箔成型贴纸机
CN210260608U (zh) 一种覆盖膜补强机
CN210274748U (zh) Led灯条贴合焊接设备
CN209908924U (zh) 一种全自动中框贴合机
CN111942650A (zh) 一种全自动双面覆膜及贴膜生产线
CN221058163U (zh) 一种步进电机磁钢粘贴装置
CN110143479B (zh) 一种覆盖膜补强机
CN221091360U (zh) 一种载带盘自动包装设备
CN217024440U (zh) 一种电池pcm板上料机构及上料辅助机
CN221828351U (zh) 一种to颗粒自动粘帽设备
CN211991759U (zh) 组装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