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25229U -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25229U
CN212625229U CN202021196640.1U CN202021196640U CN212625229U CN 212625229 U CN212625229 U CN 212625229U CN 202021196640 U CN202021196640 U CN 202021196640U CN 212625229 U CN212625229 U CN 212625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riving
lever
contac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966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振忠
茅顺仙
吴健
余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Priority to CN2020211966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25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25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25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磁驱动机构和具有该电磁驱动机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被朝向第一位置偏压,所述驱动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电磁铁的动铁芯;拨杆,可枢转地设置在驱动件上;转动件,与所述动触头联接,从而转动件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运动,所述转动件还包括致动部;其中,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动铁芯的纵向中心线偏置,所述拨杆朝向所述转动件伸出,使得所述拨杆与所述致动部的接触位置位于或邻近所述动铁芯的纵向中心线。

Description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驱动机构和具有该电磁驱动机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E)广泛用于应急供电系统。ATSE可以基于电源电路的状况,自动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切换至另一个电源,例如在市电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切换,从而维持负载电路连续、可靠地运行。根据工作位置的数量,ATSE可分为二位置型和三位置型。二位置ATSE包括两个工作位置,即接通第一电源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和接通第二电源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与此不同,三位置ATSE还包括双分位置,其中负载电路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同时断开。双分位置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延时切换、安全检修等方面的需求。
三位置ATSE的电磁驱动机构用于实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和双分位置之间的切换,其结构与性能会显著影响产品性能。通常,采用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实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到双分位置”和“双分位置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两个切换动作;采用第二电磁驱动机构实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到双分位置”和“双分位置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两个切换动作。为了实现电磁驱动机构的重复操作,需要在执行一次切换动作之后,及时、可靠地将其回复至初始位置。为此,通常需要设置十分复杂的回复装置,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并且增加了成本。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磁驱动机构,期望其具有简单的结构,以便可靠地实现三位置型的ATSE的位置切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和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磁驱动机构和具有该电磁驱动机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其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带来其他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静触头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被朝向第一位置偏压,所述驱动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电磁铁的动铁芯;
拨杆,可枢转地设置在驱动件上;
转动件,与所述动触头联接,从而转动件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运动,所述转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对应的第一角度位置,与所述双分位置对应的第二角度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对应的第三角度位置,其中所述转动件还包括致动部;
当所述驱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且转动件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拨杆随驱动件一起运动,接触所述致动部并带动转动件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其中,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动铁芯的纵向中心线偏置,所述拨杆朝向所述转动件伸出,使得所述拨杆与所述致动部的接触位置位于或邻近所述动铁芯的纵向中心线。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拨杆与所述驱动件的铰接处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置为限制所述拨杆与所述驱动件之间的最大夹角。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拨杆具有驱动侧和与驱动侧相反的偏移侧,所述拨杆具有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拨杆抵靠设置在驱动件上的阻挡部,使得拨杆沿一个方向的枢转被阻挡,而只能沿另一个方向枢转运动,所述拨杆被偏压到初始位置抵靠所述阻挡部,其中当驱动侧接合所述致动部时,致动部施加到拨杆的反作用力将拨杆推靠到所述阻挡部,
当所述驱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且转动件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拨杆的驱动侧接触接合部并带动转动件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件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拨杆的偏移侧接合所述致动部,致动部施加到拨杆的反作用力将克服偏压力将拨杆沿所述另一方向推动枢转远离所述初始位置,以便为致动部让位。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致动部和第二致动部,第一致动部的第一侧邻近第二致动部的第二侧;在电磁铁的第一次驱动下,所述驱动件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一致动部第一侧的拨杆抵靠第一致动部,并驱动所述转动件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件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的第二侧的拨杆抵靠第二致动部,使得拨杆偏转并越过第二致动部,从而以抵达第二致动部的第一侧;在电磁铁的第二次驱动下,所述驱动件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的第一侧的拨杆抵靠第二致动部,并驱动所述转动件从第二角度位置转动到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另一个。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偏压弹性件,所述偏压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动件,另一端相对于所述转动件可枢转,所述偏压弹性件对所述转动件施加偏压以使得所述转动件朝向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或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角度位置就位。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偏压弹性件的死点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或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致动部为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的突柱,当所述突柱在其第一侧抵靠所述拨杆时,所述拨杆适于拨动所述突柱,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当所述突柱在其第二侧抵靠所述拨杆时,所述拨杆适于朝向所述驱动件偏转、并沿着所述突柱滑动,直至越过所述突柱。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拨杆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配置为偏压所述拨杆远离所述驱动件。
在一些示例中,当所述驱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杆距离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距离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驱动件距离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至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拨杆的驱动侧形成为平面,所述拨杆的偏移侧形成为斜面。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设置在所述驱动件和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壳体之间的压簧、拉簧或扭簧,以朝向第一位置对所述驱动件施加偏压力。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与第一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前述的电磁驱动机构。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静触头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前述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两个电磁驱动机构具有共用的转动件,并且相对于所述转动件的转轴镜像对称布置,其中,第一电磁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电磁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件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磁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无需设置外设的专门复位机构,通过其自身结构即可有效、可靠地实现复位,以备下一次驱动所用。此外,由于驱动受力点尽量地接近电磁铁动铁芯的中心线,使得动铁芯在驱动时不需要导向,结构简单。因此,包括该电磁驱动机构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可靠的切换性能,并且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的结构图,此时电磁驱动机构对应于双分位置;
图2A至2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3A至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从双分位置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 驱动件
2 拨杆
21 驱动侧
22 偏移侧
3 转动件
4 弹性复位件
5 复位弹簧
6 偏压弹性件
10 动铁芯
101 第一致动部
102 第二致动部
A 纵向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电连接至负载电路的动触头,这一动触头可以具有三个可彼此切换的位置: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以及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双分位置位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和第二电源接通位置的中间。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这一动触头在上述三种位置之间切换,以实现特定的电气功能。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的结构图,此时电磁驱动机构对应于双分位置。图2A至2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3A至3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磁驱动机构从双分位置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与附图所展示的实施例相比,本公开保护范围内的可行实施方案可以具有更少的部件、具有附图未展示的其他部件、不同的部件、不同地布置的部件或不同连接的部件等。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理念的情况下,附图中两个或更多个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中实现,或者附图中所示的单个部件可以实现为多个分开的部件。
首先可参见图1,本公开提出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1、拨杆2、转动件3和电磁铁。驱动件1、拨杆2、转动件3和电磁铁中的每一个都容纳在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壳体(未示出)中,或部分地容纳在壳体中。
电磁铁包括静铁芯和动铁芯10,当电磁铁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力吸引动铁芯10,使得动铁芯10朝向静铁芯运动,从而实现致动操作。图1示出的是电磁铁未通电、动铁芯10和静铁芯分离时的状态,此时驱动件1位于第一位置。当电磁铁通电、动铁芯10与静铁芯因电磁力吸合时,驱动件1位于第二位置。
驱动件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电磁铁的动铁芯10,因此驱动件1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驱动件1被朝向第一位置偏压。
拨杆2可枢转地设置在驱动件1上,在本公开的电磁驱动机构中,拨杆2配置为致动转动件的致动部从而引起电源合分操作。
转动件3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联接,从而转动件3的转动能够带动动触头运动,转动件3具有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对应的第一角度位置,与双分位置对应的第二角度位置,以及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对应的第三角度位置,其中转动件3还包括致动部101,102。
当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且转动件3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拨杆2随驱动件1一起运动,接触致动部101,102并带动转动件3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相对于动铁芯10的纵向中心线偏置,拨杆2朝向转动件3伸出,使得拨杆2与致动部101,102的接触位置位于或邻近动铁芯10的纵向中心线A。这样布置带来的效果是,当拨杆2接触致动部101,102时,受到致动部101,102的反作用力基本上沿动铁芯10的纵向中心线A方向,因此不会产生使动铁芯10偏转的力矩,从而动铁芯10在驱动时不需要导向机构或导向结构,制造和装配更简单,结构更紧凑。
示例性地,拨杆2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配置为偏压拨杆2远离驱动件1,同时,拨杆2与驱动件1的铰接处设有止挡部(未示出),止挡部配置为限制拨杆2与驱动件1之间的最大夹角。复位弹簧5和止挡部的设置使得拨杆2可以处于抵靠阻挡部以接触致动部的初始位置和用于越过致动部的让位位置。
具体地,拨杆2具有驱动侧21和与驱动侧21相反的偏移侧22,拨杆2具有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拨杆2抵靠设置在驱动件1上的阻挡部,使得拨杆2沿一个方向的枢转被阻挡,而只能沿另一个方向枢转运动,拨杆2被偏压到初始位置抵靠阻挡部,其中当驱动侧21接合致动部101,102时,致动部101,102施加到拨杆2的反作用力将拨杆2推靠到阻挡部。
当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且转动件3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拨杆2的驱动侧21接触接合部并带动转动件3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在弹性复位件4的驱动下,驱动件1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使得拨杆2的偏移侧22接合致动部101,102,致动部101,102施加到拨杆2的反作用力将克服偏压力将拨杆2沿另一方向推动枢转远离初始位置,以便为致动部101,102让位。基于上述特征,在电磁铁的一次动作过程中,拨杆2既可以随着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的移动过程接合致动部101,102,也可以随着驱动件1从第二位置返回第一位置的移动过程让开或越过致动部101,102,防止发生干涉。这样布置的电磁驱动机构结构紧凑且可以实现可靠的动作操作。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致动部101和第二致动部102,第一致动部101的第一侧邻近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二侧。
示例性地,该电磁驱动机构还包括:偏压弹性件6,偏压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到转动件3,另一端相对于转动件3可枢转,偏压弹性件6对转动件3施加偏压以使得转动件3朝向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以及第二角度位置就位。例如,偏压弹性件6的死点位置位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与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基于上述特征,转动件3在拨杆2的致动下在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与第二角度位置之间转动时,经过偏压弹性件6的死点位置后,偏压弹性件6会朝向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或第二角度位置施加偏压力,从而保证转动件3能够转动到上述三个位置之一。
可选地,致动部101,102可以是设置在转动件3上的突柱。当突柱在其第一侧抵靠拨杆2时,拨杆2适于拨动突柱,从而驱动转动件3转动。当突柱在其第二侧抵靠拨杆2时,拨杆2适于朝向驱动件1偏转、并沿着突柱滑动,直至越过突柱。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致动结构或者其他数量的致动部,例如销钉、螺柱等。
为了使电磁驱动机构工作过程中各部件正常工作且不发生干涉,可以对一些部件的设置位置进行限定。例如,拨杆2与转动件3之间的位置可以设置为,当驱动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拨杆2距离转动件3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突柱距离转轴的最大距离。基于上述特征,防止突柱与拨杆干涉。又例如,驱动件1与转动件3之间的位置可以设置为,驱动件1距离转动件3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突柱至转轴的最大距离,以防止运动过程发生顶死。
可选地,弹性复位件4为设置在驱动件1和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壳体之间的压簧、拉簧或扭簧,以朝向第一位置对驱动件1施加偏压力。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复位件,只要实现施加偏压力的技术效果即可。
以下将结合图2A至2F以及图3A至3D描述电磁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为了简洁,以下将以电磁驱动机构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并进一步地切换至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为例进行描述,反之亦然。
如图2A所示,此时转动件3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在电磁铁的第一次驱动下,驱动件1在动铁芯10的驱动下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平移,使得位于第一致动部101第一侧的拨杆2抵靠第一致动部101,并驱动转动件3转动至图2B所示的位置。此时,偏压弹性件6过了死点位置,从而对转动件3施加偏压力,使得转动件3进一步地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如图2C所示,转动件3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对应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完成第一电源分闸操作,此时切断电磁铁。
如图2D和2E所示,在弹性复位件4的驱动下,驱动件1从第二位置开始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二侧的拨杆2抵靠第二致动部102,使得拨杆2偏转并越过第二致动部102,从而以抵达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一侧。最终驱动件1返回第一位置,拨杆2也回到初始位置,如图2F所示。
当需要对第二电源合闸时,此时又一次接通电磁铁,在电磁铁的第二次驱动下,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一侧的拨杆2抵靠第二致动部102,并驱动转动件3从第二角度位置转动到第三角度位置,过程如图3A至3C所示。对应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动触头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完成第二电源合闸操作,此时切断电磁铁。
如图3D所示,在弹性复位件4的驱动下,驱动件1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此时由于拨杆2移动路径上已经没有致动部,拨杆2不需要进行让位偏转,最终驱动件1返回第一位置,拨杆2也回到初始位置。
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如前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
示例性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如前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即第一电磁驱动机构和第二电磁驱动机构,两个电磁驱动机构具有共用的转动件3,并且相对于转动件3的转轴镜像对称布置,第一电磁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转动件3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电磁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转动件3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在该示例中,转动件3具有四个突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和具有该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配电柜,该双电源转换开关采用磁动驱动件,能够同时起到解锁操作机构和防止动触头回弹的双重作用,提高了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短路响应速度和安全性能,此外,该双电源转换开关采用类似四连杆机构的手柄联动组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或者在本公开实施例揭露的思想下,可轻易想到变化、替换或组合,都应涵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磁驱动机构,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静触头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1),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驱动件(1)被朝向第一位置偏压,所述驱动件(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电磁铁的动铁芯(10);
拨杆(2),可枢转地设置在驱动件(1)上;
转动件(3),与所述动触头联接,从而转动件(3)的转动能够带动所述动触头运动,所述转动件(3)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对应的第一角度位置,与所述双分位置对应的第二角度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对应的第三角度位置,其中所述转动件(3)还包括致动部(101,102);
当所述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且转动件(3)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拨杆(2)随驱动件(1)一起运动,接触所述致动部(101,102)并带动转动件(3)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其中,所述驱动件(1)相对于所述动铁芯(10)的纵向中心线偏置,所述拨杆(2)朝向所述转动件(3)伸出,使得所述拨杆(2)与所述致动部(101,102)的接触位置位于或邻近所述动铁芯(10)的纵向中心线(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2)与所述驱动件(1)的铰接处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置为限制所述拨杆(2)与所述驱动件(1)之间的最大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2)具有驱动侧(21)和与驱动侧(21)相反的偏移侧(22),所述拨杆(2)具有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拨杆(2)抵靠设置在驱动件(1)上的阻挡部,使得拨杆(2)沿一个方向的枢转被阻挡,而只能沿另一个方向枢转运动,所述拨杆(2)被偏压到初始位置抵靠所述阻挡部,其中当驱动侧(21)接合所述致动部(101,102)时,致动部(101,102)施加到拨杆(2)的反作用力将拨杆(2)推靠到所述阻挡部,
当所述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且转动件(3)处于第二角度位置时,拨杆(2)的驱动侧(21)接触接合部并带动转动件(3)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弹性复位件(4)的驱动下,所述驱动件(1)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拨杆(2)的偏移侧(22)接合所述致动部(101,102),致动部(101,102)施加到拨杆(2)的反作用力将克服偏压力将拨杆(2)沿所述另一方向推动枢转远离所述初始位置,以便为致动部(101,102)让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致动部(101)和第二致动部(102),第一致动部(101)的第一侧邻近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二侧;
在电磁铁的第一次驱动下,所述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一致动部(101)第一侧的拨杆(2)抵靠第一致动部(101),并驱动所述转动件(3)从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转动到第二角度位置;
在弹性复位件(4)的驱动下,所述驱动件(1)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二侧的拨杆(2)抵靠第二致动部(102),使得拨杆(2)偏转并越过第二致动部(102),从而以抵达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一侧;
在电磁铁的第二次驱动下,所述驱动件(1)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102)的第一侧的拨杆(2)抵靠第二致动部(102),并驱动所述转动件(3)从第二角度位置转动到第一角度位置或第三角度位置中的另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偏压弹性件(6),所述偏压弹性件(6)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转动件(3),另一端相对于所述转动件(3)可枢转,所述偏压弹性件(6)对所述转动件(3)施加偏压以使得所述转动件(3)朝向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或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角度位置就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弹性件(6)的死点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或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部(101,102)为设置在所述转动件(3)上的突柱,
当所述突柱在其第一侧抵靠所述拨杆(2)时,所述拨杆(2)适于拨动所述突柱,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3)转动;
当所述突柱在其第二侧抵靠所述拨杆(2)时,所述拨杆(2)适于朝向所述驱动件(1)偏转、并沿着所述突柱滑动,直至越过所述突柱。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杆(2)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配置为偏压所述拨杆(2)远离所述驱动件(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驱动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杆(2)距离所述转动件(3)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距离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件(1)距离所述转动件(3)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至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2)的驱动侧(21)形成为平面,所述拨杆(2)的偏移侧(22)形成为斜面。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复位件(4)为设置在所述驱动件(1)和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壳体之间的压簧、拉簧或扭簧,以朝向第一位置对所述驱动件(1)施加偏压力。
14.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静触头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
15.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具有与第一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电源静触头和第二电源端静触头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静触头接触的第二电源接通位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两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两个电磁驱动机构具有共用的转动件(3),并且相对于所述转动件(3)的转轴镜像对称布置,
其中,第一电磁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件(3)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电磁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所述转动件(3)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
CN202021196640.1U 2020-06-24 2020-06-24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Active CN212625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6640.1U CN212625229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96640.1U CN212625229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25229U true CN212625229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4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96640.1U Active CN212625229U (zh) 2020-06-24 2020-06-24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252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7305A (zh) * 2021-01-21 2021-03-19 南通讯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防锈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7305A (zh) * 2021-01-21 2021-03-19 南通讯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防锈处理方法
CN112517305B (zh) * 2021-01-21 2022-01-18 南通讯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设备防锈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98435B1 (en) Switch and contact modules therefor
JP5744181B2 (ja) 機械式スイッチ接点
CN107887200B (zh) 机械联锁装置、双电源转换开关以及用于操作其的方法
CN212625229U (zh) 电磁驱动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09859965B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电磁驱动机构
JP7007441B2 (ja) 中央ロックデュアル照明スイッチ
CN209843545U (zh) 转换开关装置
KR20120038468A (ko) 지연 회로를 갖는 스프링 작동 메커니즘
KR100461682B1 (ko) 슬라이더 작동 스위치
JP2001148221A (ja) 回路遮断器用の制御機構
CN111403203B (zh) 转换开关装置
US5939683A (en) High/low beam headlamps and fog lamps switch assembly
CN220895358U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
US6054663A (en) Modular switch
CN217690841U (zh)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CN221040866U (zh) 操作结构以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13838695A (zh) 操作机构、并联式机构以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CN116994891A (zh) 一种开关操作机构
CN217690918U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18351320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以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CN220138155U (zh) 双电源转换开关及其操作机构
CN115101375A (zh)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US11062858B2 (en) Electrical switching unit with separable contacts
US3202001A (en) Limit switch
CN117711887A (zh) 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