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7532U -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7532U
CN212617532U CN202021962937.4U CN202021962937U CN212617532U CN 212617532 U CN212617532 U CN 212617532U CN 202021962937 U CN202021962937 U CN 202021962937U CN 212617532 U CN212617532 U CN 2126175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roller machine
connecting rod
fixing frame
pi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629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奎
张延波
赵茂松
陈显
高春生
苏志阳
王大举
张戎
金育蓉
魏鹏飞
袁喜报
齐兵兵
高超波
张俊堂
彭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qi Changxing Luoy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hongqi Changxing Luoy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qi Changxing Luoy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Automobile Industry Engineering Co Ltd, Scivic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Zhongqi Changxing Luoya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629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75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75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75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辅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安装在升降滚床升降部分侧板上,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与升降滚床固定部框架固定连接,本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随升降滚床升降部分升降而升降,不需要单独设立动力来源,节约能耗,降低了涂装生产线的建设和生产运行成本,同时缩短了载码体信息的传输距离,防止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使信息传递更加精准,同时低位时不高于升降滚床的最高点,避免读写站影响橇体的横向移动,高位时读写站能升至读取载码体距离范围内,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辅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涂装车间机械化输送系统中,汽车车身一般需要搭载在橇体上,橇体上安装有载码体,载码体中有与车身相关的信息。橇体需要通过横移机横向运行,横移机内侧有多个升降滚床,横向运行时内侧升降滚床均处于低位状态,且低于橇体纵梁。需要纵向运行时,升降滚床处于高位状态,橇体脱离横移机,升降滚床启动,将橇体纵向输送至相邻固定滚床上或其他输送设备上。
在横向运行的过程中橇体经过多个升降滚床停位,停位时需要读取橇体上载码体的信息,以辨别橇体搭载车身车型信息或对车身进行色漆喷涂前的编组。为实现读取载码体信息,需要将读写站安装在升降滚床上,但是在橇体横向运行过程中为了不影响橇体的通过性,读写站必须低于橇体纵梁,但该距离超出读写站的读取距离,造成车身信息无法被读取。若将读写站安装于纵向输送的前一个工位或后一个工位设备上,信息需要传输至升降滚床工位,但是输送距离较远,读取到的载码体信息不稳定甚至丢失,将导致车型识别失败,色漆编组会混入不一致车型,造成机器人喷漆轨迹与车型不符,影响机器人对车身自动喷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缩短了载码体信息传输的距离,有效防止载码体信息传输丢失,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同时还能避免升降滚床处于低位,读写站影响橇体通过现象的发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安装在升降滚床升降部分侧板上,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与升降滚床固定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通过支架座连接有导向轴,导向轴的外侧面设置有滑块,滑块两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套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固定架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三销轴相铰接,所述滑块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读写站安装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销轴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滑动轴承,第三滑动轴承与第一连杆的通孔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销轴外侧面设置有隔套,隔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套位于第一连杆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销轴的外侧面套接有第二滑动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销轴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滑动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第一滑动轴承与导向轴相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块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随升降滚床升降部分升降而升降,不需要单独设立动力来源,节约能耗,降低了涂装生产线的建设和生产运行成本,同时缩短了载码体信息的传输距离,防止传输过程中信息的丢失,使信息传递更加精准,同时低位时不高于升降滚床的最高点,避免读写站影响橇体的横向移动,高位时读写站能升至读取载码体距离范围内,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图2A-A剖视图;
图4为图2B-B剖视图;
图5为图2C-C剖视图;
图6为随动支架低位示意图;
图7为随动支架高位示意图;
图8输送系统低位状态图主视图;
图9输送系统低位状态图侧视图;
图10输送系统高位状态图主视图;
图11输送系统高位状态图侧视图。
图中: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读写站安装板、6第三连杆、7第三固定架、8导向轴、9压板、10第一滑动轴承、11 滑块、12第一销轴、13第二滑动轴承、14第二销轴、15隔套、16第三滑动轴承、17第三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描述与理解方便,以下以图1的上方为上方进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1、第二固定架2和第三固定架7,所述第一固定架1安装在升降滚床升降部分侧板上,第二固定架2和第三固定架7与升降滚床固定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架7通过支架座连接有导向轴8,所述导向轴8的高度可以调节,导向轴8的外侧面设置有滑块11,导向轴8和滑块11之间也可以采用线性滑轨方式代替,所述滑块11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10,第一滑动轴承10与导向轴8相套接,所述滑块11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压板9,滑块11两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12,滑块 11与第一销轴12之间采用焊接方式或滑块11与第一销轴12采用整体铸造的方式,所述第一销轴12的外侧面套接有第二滑动轴承13,第一销轴12套接有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通过第三销轴17与第二连杆4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7与第二固定架2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设置有第二销轴14,所述第二销轴14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滑动轴承16,第三滑动轴承16与第一连杆3的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销轴14外侧面设置有隔套15,隔套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套15位于第一连杆3的两侧,第二销轴14铰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与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上的第三销轴17相铰接,所述第三销轴17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滑动轴承16,所述滑块1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读写站安装板5,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0、第二滑动轴承13和第三滑动轴承16也可以用非金属衬套替换,该装置可以防止载码体信息传输丢失,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还能避免读写站影响橇体的横向移动,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在使用时:第一固定架1随升降滚床上升;第一固定架1带动第一连杆3 上升;第一连杆3绕第三销轴17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杆4绕第二销轴14转动;第二连杆4向上转动带动第三连杆6向上运动;第三连杆6上移带动滑块 11沿导向轴8向上运动;滑块11带动读写站安装板5向上运动,读写站安装板5带动读写站向上运动;升降滚床升降部分到达最高位时,读写站到达最高位,同时达到载码体读取距离范围内。
第一固定架1随升降滚床下降,第一固定架1带动第一连杆3下降;第一连杆3同时绕第三销轴17转动,带动第二连杆4绕第二销轴14转动;第二连杆4向下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连杆6向下运动;第三连杆6带动滑块11沿导向轴8向下运动;滑块11带动读写站安装板5向下运动,读写站安装板5带动读写站向下运动;升降滚床升降部分到达最低位时,读写站到达最低位,且读写站低于升降滚床最高点,使横移机带动橇体进行正常横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滚床的运动进而实现读写站升降,进而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读取,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时该装置结构合理,低位时读写站不影响橇体横向移动通过,高位时读写站能升至读取载码体距离范围内,提高信息传递的精准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架(1)、第二固定架(2)和第三固定架(7),所述第一固定架(1)安装在升降滚床升降部分侧板上,第二固定架(2)和第三固定架(7)与升降滚床固定部框架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架(7)通过支架座连接有导向轴(8),导向轴(8)的外侧面设置有滑块(11),滑块(11)两侧面设置有第一销轴(12),第一销轴(12)套接有第三连杆(6),第三连杆(6)通过第三销轴(17)与第二连杆(4)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销轴(17)与第二固定架(2)相铰接,所述第二连杆(4)设置有第二销轴(14),第二销轴(14)铰接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与设置在第一固定架(1)上的第三销轴(17)相铰接,所述滑块(1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读写站安装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14)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滑动轴承(16),第三滑动轴承(16)与第一连杆(3)的通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14)外侧面设置有隔套(15),隔套(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隔套(15)位于第一连杆(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轴(12)的外侧面套接有第二滑动轴承(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销轴(17)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三滑动轴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轴承(10),第一滑动轴承(10)与导向轴(8)相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的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压板(9)。
CN202021962937.4U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Active CN2126175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2937.4U CN212617532U (zh)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62937.4U CN212617532U (zh)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7532U true CN212617532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0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62937.4U Active CN212617532U (zh) 2020-09-10 2020-09-10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75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6673U (zh)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
CN201284139Y (zh) 重型底盘下件升降机构
CN106379290A (zh)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电池更换方法
CN212100676U (zh) 顶升托盘对中装置
CN111483754B (zh) 顶升托盘对中方法
CN210375728U (zh) 一种城轨列车轮对测量结构
CN212617532U (zh) 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
CN108529507B (zh) 一种叉车门架
CN202379659U (zh) 高速辊床升降机构
CN113510118A (zh) 轨道车辆轮对全自动激光清洗系统及清洗方法
CN112013257A (zh) 一种用于升降滚床的随动升降支架及使用工艺
CN209024153U (zh) 基于卷料自动对接agv的多轴调整机构
CN201284134Y (zh) 车体转载系统中侧顶机构
CN213921307U (zh) 一种多平台混线生产底盘合装托举机构
CN215665299U (zh) 单电机驱动的四向穿梭板
CN205275031U (zh) 一种电镀行车行走机构
CN213504491U (zh) 一种横移装置及托盘车运输系统
CN107175504A (zh) 汽车换挡器组装装置
CN211418433U (zh) 一种升降式穿梭车
CN113059365B (zh) 一种侧挂式机床磁悬浮导轨
CN219339238U (zh) 一种适用于中置轻卡换电站电池转运机构
CN215798209U (zh) 小车举升装置
CN205275032U (zh) 一种用于电镀行车的滑块小车
CN216180223U (zh) 一种悬挂式纺丝换组件装置
CN219709036U (zh) 四向穿梭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