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04341U -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04341U
CN212604341U CN202020976791.2U CN202020976791U CN212604341U CN 212604341 U CN212604341 U CN 212604341U CN 202020976791 U CN202020976791 U CN 202020976791U CN 212604341 U CN212604341 U CN 212604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rm assembly
swing arm
suspension system
auto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6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超
彭亚琪
涂大鹏
钟家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6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04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04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04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该汽车后悬架系统包括后轴节总成、后下摆臂总成、后减振器总成、后上摆臂总成、后前束臂总成以及后纵臂总成;后下摆臂总成、后上摆臂总成、后前束臂总成以及后纵臂总成均连接后轴节总成;后上摆臂总成上设有通孔,后减振器总成穿过通孔连接在后轴节总成上,后下摆臂总成、后上摆臂总成、后前束臂总成、后纵臂总成以及后减振器总成远离后轴节总成的一端均连接汽车车身。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悬架系统降低了后减振器总成的安装高度,改善了汽车乘员舱的乘坐空间,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后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后悬架系统不但影响汽车底盘的稳定性和平顺性,同时还影响着汽车的结构,进而影响汽车乘员舱的空间大小。
现有技术中,由于悬架内部和外部安装空间的限制,后减振器总成安装点的高度很难降低,因此会导致汽车乘员舱的乘坐空间狭小,而且后减振器总成布置的角度比较倾斜,降低了汽车后悬架系统对路面振动的衰减能力,进而影响了整车的舒适性。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悬架系统中的后上摆臂总成一般布置在汽车后轮轮心的正上方,不仅影响四驱车的其他部件的布置,而且不利于后悬侧向力前束的提高,不利于后轴响应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后悬架系统的汽车的乘员舱的乘坐空间狭小且整车的舒适性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和汽车。
鉴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包括后轴节总成、后下摆臂总成、后减振器总成、后上摆臂总成、后前束臂总成以及后纵臂总成;所述后下摆臂总成、所述后上摆臂总成、所述后前束臂总成以及所述后纵臂总成均连接所述后轴节总成;所述后上摆臂总成上设有通孔,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穿过所述通孔连接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所述后下摆臂总成、所述后上摆臂总成、所述后前束臂总成、所述后纵臂总成以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的一端均连接汽车车身。
可选地,所述后上摆臂总成与所述后前束臂总成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
可选地,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中心轴垂直于水平面。
可选地,在竖向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的第一安装点位于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所述第二安装点为所述后上摆臂总成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的安装点;所述第三安装点为所述后前束臂总成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的安装点。
可选地,所述后上摆臂总成、所述后前束臂总成以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均通过衬套与所述后轴节总成连接;所述后下摆臂总成通过球销与所述后轴节总成连接;所述后纵臂总成通过螺栓与所述后轴节总成连接。
可选地,所述汽车后悬架系统还包括后稳定杆总成;所述后稳定杆总成一端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连接,所述后稳定杆总成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稳定杆总成包括转动球销、稳定杆拉杆以及与所述稳定杆拉杆连接的稳定杆;所述后下摆臂总成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稳定杆拉杆通过所述转动球销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杆远离所述稳定杆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
可选地,所述汽车后悬架总成还包括后弹簧总成,所述后下摆臂总成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后弹簧总成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后弹簧总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
可选地,在侧向上,所述安装槽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所述后轴节总成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为所述后稳定杆总成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的连接点。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上摆臂总成上设有通孔,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后轴节总成,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安装高度,改善了汽车乘员舱的乘坐空间,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后上摆臂总成未前移时后轮受到的侧向力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后上摆臂总成前移时后轮受到的侧向力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后轮前束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后轴节总成;2、后下摆臂总成;21、安装槽;22、连接件;3、后减振器总成;4、后上摆臂总成;41、通孔;5、后前束臂总成;6、后纵臂总成;7、后稳定杆总成;71、转动球销;72、稳定杆拉杆;73、稳定杆;8、后弹簧总成;9、后轮;A、第一安装点;B、第二安装点;C、第三安装点;D、第一连接点;E、第二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地展示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前”即为实际指向汽车的车头的方向(也即图2中所示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右方);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后”即实际指向汽车车尾的方向(也即图2中所示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左方);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上”即实际指向车顶的方向(也即图2中所示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下”即实际指向车底的方向(也即图2中所示的汽车后悬架系统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所指的“纵向”即为汽车的前后方向(也即汽车的长度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向”即为汽车的左右方向(也即汽车的宽度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竖向”即为汽车的上下方向(也即汽车的高度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包括后轴节总成1、后下摆臂总成2、后减振器总成3、后上摆臂总成4、后前束臂总成5以及后纵臂总成6;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以及所述后纵臂总成6均连接所述后轴节总成1;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上设有通孔41,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穿过所述通孔41连接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所述后纵臂总成6以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1的一端均连接汽车车身(图未示)。具体地,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以及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1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的副车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轴节总成1作为连接悬架杆系与车轮总成的重要部件,采用铸造工艺;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为钣金冲压焊接零件,为后弹簧总成8提供支撑;所述后纵臂总成6采用钣金冲压件,承受纵向力;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采用二力杆结构,形状结构简单。该汽车后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承载、导向、缓冲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上设有通孔41,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穿过所述通孔41连接所述后轴节总成1,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的安装高度,改善了汽车乘员舱的乘坐空间,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与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可以理解地,当该汽车后悬架系统安装在汽车上时,在汽车的长度方向(也即汽车的纵向上),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与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布置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具体地,由于汽车后悬架系统设计时,为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一般要求受侧向力时,通过各摆臂(包括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等)衬套的变形(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以及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均通过衬套与所述后轴节总成1连接),汽车后轮前束有增大的趋势。如图4和图6所示,当后轮9受侧向力时,如果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布置在中间位置(即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和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的纵向方向之间的位置),则后轮9传递到汽车后悬架系统的侧向力主要由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和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来承担,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分担的侧向力很小,故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的衬套变形很小,造成汽车后轮9前束β变化很小;如图5和图6所示,如果将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置于前方(即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与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布置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也即将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沿纵向前移),则改变了各摆臂的受力状态分配,使得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的衬套变形较大,从而实现侧向力前束β增大。侧向力前束β增加,相当于增加了后轮9的等效侧偏角,从而可以产生更大的侧向力,后轴的响应时间也会减小,提升了后轴的响应和跟随性。
对于四驱及后驱车辆,驱动轴是布置在后轮9轮心位置的,如果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在轮心位置(也即布置在汽车后轮轮心的上方),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下方需要避开驱动轴的包络空间,上方需要避开车身纵梁,设计上是很困难的,故通过把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前移,使其不位于所述汽车后轮9轮心的上方,在不影响四驱车后悬架系统其他部件布置的情况下就可以避开驱动轴的约束,设计余量更大。
综上所述,通过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和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的布置(即将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前移),不仅大幅提高了汽车后悬架系统受侧向力时车轮前束的变化,有利于提高后轴侧向力的建立能力,提高后轴的响应及跟随性,还可以避开汽车后驱动轴的包络空间,有利于四驱车的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的中心轴垂直于水平面。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的布置,可提高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的减振效率,从而使得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能更好地衰减路面的振动,进而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竖向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的第一安装点A位于第二安装点B和第三安装点C之间;所述第二安装点B为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的安装点;所述第三安装点C为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的安装点。可以理解地,由于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的第一安装点A位于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的第二安装点B及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的第三安装点C之间。
作为优选,在汽车的竖向上,所述第一安装点A、所述第二安装点B和所述第三安装点C几乎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设计使得所述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在汽车的纵向上,所述第一安装点A、所述第二安装点B和所述第三安装点C三个安装点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设定,从而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上不用预留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的安装空间,减少了该汽车后悬架系统在侧向所占用的空间,在靠近汽车的副车架的一侧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就避开了第三排座椅的安装位置,进而节省下来的空间可以用来增大乘员仓空间,提高了整车的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以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均通过衬套与所述后轴节总成1连接;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通过球销与所述后轴节总成1连接;所述后纵臂总成6通过螺栓与所述后轴节总成1连接。可以理解地,所述后上摆臂总成4、后下摆臂总成2以及所述后前束臂总成5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1的一端均通过衬套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1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所述后纵臂总成6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1的一端通过衬套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后悬架系统通过上述的连接关系,可实现支撑所述汽车车身,以及承受来自路面的竖向、侧向以及纵向力的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汽车后悬架系统还包括后稳定杆总成7;所述后稳定杆总成7一端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连接(通过衬套连接),所述后稳定杆总成7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通过衬套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后稳定杆总成7包括转动球销71、稳定杆拉杆72以及与所述稳定杆拉杆72连接的稳定杆73;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上设有连接件22,所述稳定杆拉杆72通过所述转动球销71与所述连接件22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杆73远离所述稳定杆拉杆72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具体地,所述稳定杆73远离所述稳定杆拉杆72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的副车架;通过所述后稳定杆总成7的设计,提高了该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汽车后悬架总成还包括后弹簧总成8,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上设有安装槽21;所述后弹簧总成8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1内,所述后弹簧总成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可以理解地,所述后弹簧总成8与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分开设置在该汽车后悬架系统上,并且所述后减振器总成3设置在所述后轴节总成1上,所述后弹簧总成8设置在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上,从而该汽车后悬架系统通过两个不同的部位(即所述后轴节总成1和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承受来自汽车车轮的振动,减小对该汽车后悬架系统的强度的要求,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21位于第一连接点D和第二连接点E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点D为所述后轴节总成1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E为所述后稳定杆总成7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的连接点。可以理解地,在汽车侧向上,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上依次分布所述第一连接点D、所述安装槽21和所述第二连接点E。作为优选,在汽车的侧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点D、所述安装槽21和所述第二连接点E几乎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设计使得所述汽车后悬架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将所述后弹簧总成8安装在所述后下摆臂总成2上,所述后弹簧总成8可以起到了支撑汽车车身、缓冲汽车冲击,以及将汽车车身的作用力传递到所述下摆臂总成2上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包括后轴节总成、后下摆臂总成、后减振器总成、后上摆臂总成、后前束臂总成以及后纵臂总成;所述后下摆臂总成、所述后上摆臂总成、所述后前束臂总成以及所述后纵臂总成均连接所述后轴节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摆臂总成上设有通孔,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穿过所述通孔连接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所述后下摆臂总成、所述后上摆臂总成、所述后前束臂总成、所述后纵臂总成以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远离所述后轴节总成的一端均连接汽车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摆臂总成与所述后前束臂总成布置在同一竖向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振器总成的中心轴垂直于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竖向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的第一安装点位于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之间;所述第二安装点为所述后上摆臂总成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的安装点;所述第三安装点为所述后前束臂总成在所述后轴节总成上的安装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摆臂总成、所述后前束臂总成以及所述后减振器总成均通过衬套与所述后轴节总成连接;所述后下摆臂总成通过球销与所述后轴节总成连接;所述后纵臂总成通过螺栓与所述后轴节总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悬架系统还包括后稳定杆总成;所述后稳定杆总成一端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连接,所述后稳定杆总成的另一端与所述汽车车身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稳定杆总成包括转动球销、稳定杆拉杆以及与所述稳定杆拉杆连接的稳定杆;所述后下摆臂总成上设有连接件,所述稳定杆拉杆通过所述转动球销与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杆远离所述稳定杆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悬架总成还包括后弹簧总成,所述后下摆臂总成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后弹簧总成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后弹簧总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汽车车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侧向上,所述安装槽位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点为所述后轴节总成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为所述后稳定杆总成与所述后下摆臂总成的连接点。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后悬架系统。
CN202020976791.2U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Active CN212604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6791.2U CN212604341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6791.2U CN212604341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04341U true CN212604341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50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6791.2U Active CN212604341U (zh) 2020-06-01 2020-06-01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04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0180370B1 (ko) 자동차의 조향륜 현가장치
CN210680319U (zh) 一种悬架系统
US7520515B2 (en) Steer axle suspension
CN101321639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防翻转杆
JP2518349B2 (ja) 車輌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CN106739895A (zh) 一种下摆臂
US3177965A (en) Link type independent wheel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KR910008158B1 (ko) 차량의 리어서스펜션
CN201254064Y (zh)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CN106671715B (zh) 汽车及麦弗逊悬架
CN212604341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216886892U (zh) 一种乘用车轻量化铝合金前转向节
CN113752768A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4057156U (zh)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CN216102460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四点全浮驾驶室悬置装置
CN212499770U (zh) 一种汽车及其扭力梁
CN212400816U (zh) 汽车后悬架系统、汽车后悬架套件和汽车
CN210760117U (zh)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CN114312183A (zh) 前置转向机麦弗逊悬架及汽车
CN210881563U (zh)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5398051U (zh) 摆臂组件、悬架结构及车辆
CN219256979U (zh) 后悬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2605435U (zh) 一种五连杆后副车架
CN209833287U (zh) 一种汽车及其麦弗逊悬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