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82975U -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82975U
CN212582975U CN202021548671.9U CN202021548671U CN212582975U CN 212582975 U CN212582975 U CN 212582975U CN 202021548671 U CN202021548671 U CN 202021548671U CN 212582975 U CN212582975 U CN 212582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tructure
web
flange
stee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486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银木
姜雄
陈勇敢
刘晓光
李文斌
姜民
胡立黎
杨政
唐香君
骆贵波
易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xiao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486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82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82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82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单元,包括腹板和中部翼缘,所述腹板的至少一侧沿所述腹板的竖直方向固接有所述中部翼缘;所述中部翼缘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或T形,包括第一翼缘部和第二翼缘部,所述第一翼缘部的一端与所述腹板侧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翼缘部的一端或侧面固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不仅质量轻,而且不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组装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也不会带来废水、扬尘等严重污染问题,承载力高,可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标准化程度高,可以采用工业化设备制作,生产速度快,质量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背景技术
剪力墙作为一种同时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构件,在建筑结构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剪力墙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等等。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现场施工需要大量人力,而且施工中木材应用较多,还会带来废水、扬尘等严重污染问题,不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要求。装配式的混凝土PC构件自重大,运输成本高,总体造价较高。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也需要现场浇筑混凝土,有湿作业,装配效率较低。纯钢板剪力墙目前还是一种仅停留在理论上的剪力墙结构,实际中还没有得到应用,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纯钢板剪力墙承载力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承载能力高、施工效率高的钢结构剪力墙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单元,可以作为钢结构剪力墙的基础构件使用,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能显著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组合方式灵活,承载能力强,可以满足多种建筑施工实际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单元,包括腹板和中部翼缘,所述腹板的至少一侧沿竖直方向固接有所述中部翼缘;所述中部翼缘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或T形,包括第一翼缘部和第二翼缘部,所述第一翼缘部的一端与所述腹板侧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翼缘部的一端或侧面固接。
优选地,所述腹板的两侧均固接有所述中部翼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翼缘部以所述腹板为对称面对称地固接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翼缘部以所述腹板为对称面对称地分布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翼缘部以所述腹板为基准面相互间隔地固接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优选地,固接于所述腹板一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包括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L形的所述中部翼缘,固接于所述腹板另一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包括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T形的所述中部翼缘;或固接于所述腹板一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包括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L形的所述中部翼缘和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T形的所述中部翼缘;或固接于所述腹板两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全部为横截面整体呈L形的所述中部翼缘或全部为横截面整体呈T形的所述中部翼缘。
优选地,所述腹板的至少一端沿竖直方向垂直固接有端部翼缘。
优选地,所述钢结构单元由一体成型方式制成、钢板固接制成或者由至少两种基本构件固接制成。
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前述的钢结构单元,其中一个所述钢结构单元的腹板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另一个所述钢结构单元的腹板一侧。
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钢柱和前述的钢结构单元,所述钢结构单元的腹板的一端与所述钢柱侧面垂直固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结构单元,包括腹板和中部翼缘,所述腹板的至少一侧沿竖直方向固接有所述中部翼缘;所述中部翼缘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或T形,包括第一翼缘部和第二翼缘部,所述第一翼缘部的一端与所述腹板侧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翼缘部的一端或侧面固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相较于混凝土结构,不仅质量轻,而且不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组装效率高、施工速度快,也不会带来废水、扬尘等严重污染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可以作为钢结构剪力墙的构件使用,承载力高,可以满足建筑行业的实际需求,还能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布局,从而整体上提升了剪力墙施工的工业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钢结构单元,通过不同数量的钢结构单元进行多种不同方式的组合,可以形成各种结构形式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不仅组装方式多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而且可以在现场进行组装,施工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钢柱和至少一个上述的钢结构单元。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可以现场吊装,无需混凝土浇筑,没有湿作业,施工速度快,能有效缩短了建筑工期。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标准化程度高,可以采用工业化设备制作,生产速度快,质量稳定、可靠。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厚度较薄,用在住宅建筑室内不易产生凸角,建筑布局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翼缘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几种不同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几种不同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常规截面与异形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与截面面积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惯性矩Ix变化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惯性矩Ix比值变化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惯性矩Iy变化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31
变化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32
比值变化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钢结构单元第一种组合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钢结构单元第二种组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钢结构单元第一种组合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钢结构单元第二种组合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钢结构单元,110-腹板,120-端部翼缘,130-中部翼缘,131-第一翼缘部,132-第二翼缘部,200-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翼缘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几种不同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几种不同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钢结构单元的横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常规截面与异形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与截面面积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惯性矩Ix变化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惯性矩Ix比值变化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惯性矩Iy变化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41
变化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不同墙宽的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42
比值变化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钢结构单元第一种组合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中钢结构单元第二种组合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钢结构单元第一种组合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中钢结构单元第二种组合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十一中不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钢结构单元100,包括腹板110和中部翼缘130,在腹板110的至少一侧沿腹板110的竖直方向固接有中部翼缘130。
中部翼缘130包括第一翼缘部131和第二翼缘部132。第一翼缘部131的一端与腹板110侧面固接,另一端与第二翼缘部132的一端或侧面固接。其中,第一翼缘部131和第二翼缘部132均为板状结构。如图2A所示,当第一翼缘部131的另一端与第二翼缘部132的一端固接时,中部翼缘130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此处,L形包括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二翼缘部13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大于0°且小于180°的所有结构,优选地,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二翼缘部13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等于90°。如图2B所示,当第一翼缘部131的另一端与第二翼缘部132的侧面固接时,中部翼缘130的横截面整体呈T形,此处,T形包括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二翼缘部13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大于0°且小于180°的所有结构,优选地,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二翼缘部13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β等于90°。此外,如图2A所示,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腹板11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γ可以大于0°且小于180°,优选地,夹角γ大于60°且小于120°,更优选地,夹角γ等于90°。
为了进一步增加钢结构单元100的承载能力,还可以在腹板110的至少一端沿竖直方向垂直固接端部翼缘120。端部翼缘120的横截面整体呈一字型、H型、匚型或Z型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端部翼缘120可以整体热轧成型,也可以由钢板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仅在腹板110的一侧固接中部翼缘130,也可以在腹板110的两侧均固接中部翼缘130,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此外,在腹板110的侧面固接中部翼缘130的数量也没有限定,可以在腹板110的两侧分别固接不同数量的中部翼缘130。
本实用新型中,腹板110、端部翼缘120和中部翼缘130由于结构的多样性、位置不同,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多种横截面形式的钢结构单元100。将通过以下实施例一至四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中部翼缘130的第一翼缘部131以腹板110为对称面对称地固接于腹板110的两侧,但是分布于腹板110两侧的第二翼缘部132并不对称。
如图3A所示,腹板110上侧的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呈L形,而腹板110下侧的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呈T形。
如图3B所示,腹板110上侧及下侧的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均呈L形,但是位于腹板110上侧的中部翼缘130中第二翼缘部132水平延伸方向与位于腹板110下侧的中部翼缘130中第二翼缘部132水平延伸方向相反,因此,腹板110两侧的第二翼缘部132并不对称。
如图3C所示,腹板110上侧及下侧的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均呈T形,但是位于腹板110上侧的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二翼缘部13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与位于腹板110下侧的第一翼缘部131所在平面与第二翼缘部132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α并不相同,因此,腹板110两侧的第二翼缘部132并不对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中部翼缘130的第一翼缘部131和第二翼缘部132均以腹板110为对称面对称地设置于腹板110的两侧,即中部翼缘130以腹板110为对称面对称地设置于腹板110的两侧。
如图4A所示,腹板110上侧和下侧的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均呈L形,且腹板110两侧的中部翼缘130对称地设置于腹板110的两侧。
如图4B所示,腹板110上侧和下侧的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均呈T形,且腹板110两侧的中部翼缘130对称地设置于腹板110的两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中部翼缘130的第一翼缘部131以腹板110为基准面相互见隔地固接于腹板110的两侧,因此,中部翼缘130以非对称的方式设置于腹板110的两侧。
如图5所示,腹板110上侧固接3个横截面整体均呈T形的中部翼缘130,腹板110下侧则固接2个横截面整体均呈T形的中部翼缘130,且腹板110上侧第一翼缘部131与腹板110下侧的第一翼缘部131相互见隔地固接于腹板110的两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腹板110上侧固接3个中部翼缘130,其中一个横截面整体呈T形,另外两个横截面整体呈L形;腹板110上侧固接2个中部翼缘130,其中一个横截面整体呈T形,另外一个横截面整体呈L形。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本实施例中,将对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在内的两种不同钢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大小进行论证,以此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承载力优于对照钢结构构件。
为对照钢结构构件的横截面(以下称常规截面,如图7A所示)示意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常规截面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截面(以下称异形截面,如图7B所示)的主要区别在于:常规截面的中部翼缘130中没有第二翼缘部132。
常规截面形式与异形截面形式的差异主要将带来构件承载能力的区别。此类钢构件在结构中为压弯构件,其构件验算中涉及到的截面特性主要包括:构件截面面积A,截面模量WX、Wy,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71
在相同截面面积下,截面模量和稳定系数越大,构件承载能力越强。这里定义x轴为墙长方向,y轴为墙宽方向。
对于截面模量,其具有表达式如下: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72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73
其中,IX、Iy分别为同一截面处对X轴、Y轴的惯性矩。
对于稳定系数,其取决于长细比和截面分类。截面分类相同时长细比越小,稳定系数越大。具体数值根据截面分类查《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附录D得到。长细比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74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81
其中,iX、iy分别为同一截面处对X轴、Y轴的回转半径,回转半径为构件转动惯量与面积比值的平方根;λX、λy分别为同一截面处对X轴、Y轴的长细比,长细比为构件高度与回转半径的比值。
比较具有相同墙高H、墙长L、墙宽w和相同截面面积A的标准单元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可以看出,在其他参数一致情形下,构件承载力将主要取决于惯性矩。构件截面惯性矩越大,截面模量和稳定系数越大,构件承载能力越强。
简单可以证明:标准单元相较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IX增大,Iy保持不变。
对于构件截面上某区域A0,其形心距X轴距离dy0,相应惯性矩为IX0,当形心X坐标增大Δdy0时,即区域远离X轴时,相应惯性矩IX0增加A0Δdy 2 0。相应的,若形心X坐标减小Δdy0,即区域靠近坐标轴时,相应惯性矩减小A0Δdy20。对于惯性矩Iy0亦有相同关系。
异形截面相较于常规截面:部分翼缘面积相对远离X轴,因此IX应增大。部分翼缘相对远离Y轴,又有同样面积翼缘靠近Y轴,且形心改变距离一致,故Iy应保持不变。
通过具体试算来佐证上述结论,取下述尺寸的标准单元截面。其中翼缘宽度tf取6~30mm范围,并取墙宽为150mm和200mm两类。对于每一个翼缘宽度,均可以得到相同截面面积下的异形截面翼缘宽度tf2。相应可以比较惯性矩和稳定系数。由图8~图13可以看到,两类截面面积相等时,惯性矩Iy完全相同,惯性矩IX则有显著区别。异形截面惯性矩IX显著大于常规截面,200mm墙宽时比值在1.59至1.79之间,150mm墙宽时比值在1.66至1.89之间。相应的带来了面外稳定系数
Figure BDA0002610624990000082
的差异,图13表明200mm墙宽时比值在1.10至1.24之间,150mm墙宽时比值在1.22至1.53之间。
通过上述论证及试算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使用同等体积材料下,构件面外(即弱轴)惯性矩显著增大,承载能力亦将得到显著增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单元100可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比如热轧成型。但是,考虑到装配的灵活性以及工艺的简便性,钢结构单元100优选由钢板固接制成或者至少两种基本构件固接制成,固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焊接等方式。
钢结构单元100如果通过基本构件固接制成,可以采用多种样式的基本构件结构。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以下实施例六到八进行说明。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钢结构单元100通过两种基本构件(以下称单元一和单元二)固接制成。
如图14所示,通过异形的单元一和单元二固接制成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呈T形,而端部翼缘120横截面整体呈匚型。
如图15所示,通过异形的单元一和单元二固接制成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呈L形,而端部翼缘120横截面整体呈一字型。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钢结构单元100通过三种基本构件(以下称单元一、单元二和单元三)固接制成。
如图16所示,通过异形的单元一、单元二和单元三固接制成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呈T形,而端部翼缘120横截面整体呈匚型。
如图17所示,通过异形的单元一、单元二和单元三固接制成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中部翼缘130横截面整体呈L形,而端部翼缘120横截面整体呈一字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至少两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一端与另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侧面垂直固接。
实施例八
如图18A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两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另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靠近端部的一侧,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L型。
如图18B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两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另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靠近中部的一侧,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T型。
实施例九
如图19A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三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一端分别对称地垂直固接于第三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靠近端部的两侧,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T型。
如图19B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三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一端分别对称地垂直固接于第三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靠近中部的两侧,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十字型。
如图19C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三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两端分别垂直固接于另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靠近端部的一侧,且另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匚型。
如图19D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三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两端分别垂直固接于另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靠近端部的一侧,且另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延伸方向相反,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Z型。
上述实施例八和九仅展示了几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增加钢结构单元100以及组合形式变化,可以形成结构更加复杂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建筑场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至少一个钢柱200和至少一个前述的钢结构单元100,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的一端与钢柱200侧面垂直固接。其中,钢柱200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多边形(三角形、矩形等)等形状,优选为空心结构。
实施例十
如图20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一个钢柱200和钢结构单元100,通过不同数量钢结构单元100的围绕固接在钢柱200周围,可以形成不同横截面形状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比如一字型、L型、T型、十字型等。
实施例十一
如图21A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两个钢柱200和三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腹板110的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钢柱200,另外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钢柱200侧面,且另外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匚型。
如图21B所示,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包括两个钢柱200和三个钢结构单元100,其中一个钢结构单元100腹板110的两端分别固接一个钢柱200,另外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腹板110一端分别固接于两个钢柱200侧面,且另外两个钢结构单元100的延伸方向相反,形成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横截面大致为Z型。
上述实施例十和十一仅展示了几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增加钢结构单元100、钢柱200以及组合形式变化,可以形成结构更加复杂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建筑场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结构剪力墙构件中涉及的钢柱200或钢结构单元100,均可以采用工业化设备制作,生产速度快,标准化程度高,质量稳定、可靠。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厚度较薄,用在住宅建筑室内不易产生凸角,建筑布局更加灵活。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结构单元和钢结构剪力墙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腹板和中部翼缘,所述腹板的至少一侧沿竖直方向固接有所述中部翼缘;所述中部翼缘的横截面整体呈L形或T形,包括第一翼缘部和第二翼缘部,所述第一翼缘部的一端与所述腹板侧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翼缘部的一端或侧面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两侧均固接有所述中部翼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缘部以所述腹板为对称面对称地固接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翼缘部以所述腹板为对称面对称地分布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缘部以所述腹板为基准面相互间隔地固接于所述腹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固接于所述腹板一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包括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L形的所述中部翼缘,固接于所述腹板另一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包括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T形的所述中部翼缘;或固接于所述腹板一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包括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L形的所述中部翼缘和至少一个横截面整体呈T形的所述中部翼缘;或固接于所述腹板两侧的所述中部翼缘中,全部为横截面整体呈L形的所述中部翼缘或全部为横截面整体呈T形的所述中部翼缘。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至少一端沿竖直方向垂直固接有端部翼缘。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中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单元由一体成型方式制成、钢板固接制成或者由至少两种基本构件固接制成。
9.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单元,其中一个所述钢结构单元的腹板的一端垂直固接于另一个所述钢结构单元的腹板一侧。
10.一种钢结构剪力墙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钢结构单元,所述钢结构单元的腹板的一端与所述钢柱侧面垂直固接。
CN202021548671.9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Active CN212582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8671.9U CN2125829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48671.9U CN2125829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82975U true CN212582975U (zh) 2021-02-23

Family

ID=7465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48671.9U Active CN212582975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82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7354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竖向耗能接缝连接装置
CN110499849A (zh) 一种方钢管组成的多腔钢混组合剪力墙
CN109138160B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冷弯薄壁型钢的高低腹杆桁架梁
CN111980297B (zh) 一种装配式型钢外包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08105594U (zh) 一种组合型钢板剪力墙及其钢构件
CN113279501A (zh) 带撑排钢管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207244899U (zh) 一种水平波纹钢板剪力墙
CN212582975U (zh)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CN112982987A (zh) 一种新型不等翼缘钢混组合波纹腹板h型梁的施工方法
CN211228890U (zh) 一种新型钢-混凝土-frp组合结构
CN111719737A (zh) 一种钢结构单元及钢结构剪力墙构件
CN216379931U (zh) 快装建筑
CN21483340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管混凝土异形柱连接节点结构
KR101373262B1 (ko) 연결판 교차식 콘크리트 충전 강관기둥
CN212129683U (zh) 一种竖纹布置型波纹板钢管组合异形柱
CN211774632U (zh) 一种装配式h型钢梁与异型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
CN210738091U (zh) 铝模板新型加固体系
CN209975749U (zh) 一种角钢板分离式外补强圆钢管柱-h型钢梁连接节点
CN207988215U (zh) 一种带三角形竖肋的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CN215977848U (zh) 一种钢管剪力墙
CN112779907A (zh) X型竹节桩
CN215716275U (zh) 用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矩形插板式暗梁结构
CN111139974A (zh) 一种四角钢管与波纹侧板及平侧板组合柱
CN213268463U (zh) 一种带端柱的钢结构剪力墙
CN111042323A (zh) 一种箱型钢管焊接组成的x型立面汇交节点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