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3805U -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3805U
CN212563805U CN202020990249.2U CN202020990249U CN212563805U CN 212563805 U CN212563805 U CN 212563805U CN 202020990249 U CN202020990249 U CN 202020990249U CN 212563805 U CN212563805 U CN 212563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te
wind
centering
sliding
spiral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902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绪
王玉良
温汉杰
丁泺火
胡小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209902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3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3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3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壳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所述蜗壳组件结构包括:蜗壳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轮;至少一条滑槽或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沿所述蜗壳组件的进入或离开收风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或滑轨适于与所述收风腔内部的滑轨或滑槽相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适于与所述收风腔中的第二对中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蜗壳组件在所述收风腔中的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快速的安装在收风腔中,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且快速定位到特定位置,无需花费时间找正对中,提高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壳拆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蜗壳组件通常包括蜗壳和安装在蜗壳中的叶轮,通过叶轮旋转进而引导气流流动,当蜗壳组件用于抽吸油烟的工作场景时,经过长期使用,叶轮和蜗壳上将会吸附大量的油烟颗粒,并且随着油滴的增加还会落入蜗壳形成厚厚的油垢,影响使用效果,因此,定期对蜗壳组件进行清洗成为用户的固定需求之一。然而现有的蜗壳组件拆装较为不便,尤其针对用于集成灶中的蜗壳组件,其集成灶烟机通常藏在柜体里,拆装不便。例如公开号为CN20987704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其蜗壳组件100通过安装连接件6与集成灶的风箱200内侧壁上的固定件201相配合连接,且安装连接件6的螺钉孔沿垂直方向设置,操作空间狭小,蜗壳组件拆卸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简化蜗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方便清洗蜗壳组件,成为设计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蜗壳组件不便拆卸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对蜗壳组件进行拆卸的蜗壳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蜗壳组件不便与收风腔进行拆装配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引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集成灶中的蜗壳组件不便拆卸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对蜗壳组件进行拆卸的集成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包括:
蜗壳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轮;
至少一条滑槽或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沿所述蜗壳组件的进入或离开收风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或滑轨适于与所述收风腔内部的滑轨或滑槽相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适于与所述收风腔中的第二对中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蜗壳组件在所述收风腔中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有三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地,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引风装置,包括:
收风腔,以及
如上述所述的蜗壳组件结构,所述蜗壳组件结构适于嵌入所述收风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收风腔中设置有第二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进入所述收风腔的前方位置,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风腔上与所述蜗壳组件结构的滑槽或滑轨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滑轨或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扩口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引风装置,其中,所述收风腔为风柜。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风部,所述出风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上的蜗壳出风口,以及安装于所述风柜上并与所述蜗壳出风口对应设置的止逆阀;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适于将所述蜗壳出风口与所述止逆阀对中定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壳组件结构,通过采用导轨的形式将所述蜗壳组件与所述收风腔进行装配,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快速的安装在所述收风腔上,避免由于所述收风腔的进深长度过长造成的操作空间狭小,不便操作的情况发生,并在拆卸过程中,直接沿着导轨将所述蜗壳组件拉出即可,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所述蜗壳组件结构还包括第一对中定位部,并通过与第二对中定位部配合,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快速定位到特定位置,操作简便,无需花费时间找正对中,提高装配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壳组件结构,通过在所述壳体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三条滑轨,并在收风腔上对应设置三条滑槽,能够借助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所述蜗壳组件能够稳固的安装于所述收风腔内部,保证蜗壳组件相对于收风腔沿上下及左右方向的定位,从而在上下及左右方向无需采用其他定位及固定结构,方便装配。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壳组件结构,在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支撑板,保证滑槽或滑轨能够与风柜内表面的滑轨或滑槽贴合,提高安装顺畅程度,实现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相对收风腔内表面的定位。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壳组件结构,通过在一块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提高所述支撑板利用率,无需为每一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单独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减少支撑板与蜗壳组件的焊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蜗壳组件结构与收风腔的配合,并采用蜗壳组件结构的装配形式,能够实现引风装置的快速装配。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在所述蜗壳组件上设置第一对中定位部,并在收风腔中对应设置第二对中定位部,成对配合的第一对中定位部与第二对中定位部相接触,即可实现所述蜗壳组件相对于所述风柜的定位,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滑动安装到特定位置。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成对设置的滑槽与滑轨配合结构,将所述蜗壳组件与所述收风腔进行装配,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快速的安装在所述收风腔上,避免由于所述收风腔的进深长度过长造成的操作空间狭小,不便操作的情况发生,并在拆卸过程中,直接沿着导轨将所述蜗壳组件拉出即可,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风装置,通过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扩口部,方便所述滑轨在扩口部的导向作用下,顺利滑入所述滑槽内部,提高装配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通过采用所述蜗壳组件结构实现所述蜗壳组件与所述风柜的装配连接,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快速的安装在所述风柜上,并快速定位到特定位置,避免由于所述风柜的进深长度过长造成的操作空间狭小,不便操作的情况发生,实现精准定位,并在拆卸过程中,直接沿着导轨将所述蜗壳组件拉出即可,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能够使得所述蜗壳出风口与所述止逆阀能够快速的实现对中定位,无需花费时间找正对中,进而方便将所述蜗壳出风口与所述止逆阀进行装配连接,操作简便,提高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灶风柜盖板开启状态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蜗壳组件拆卸状态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蜗壳组件拆卸状态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蜗壳组件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风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风柜,11-风柜盖板,12-第一滑槽,13-第二滑槽,14-定位板;
20-蜗壳组件,21-第一滑轨支撑板,22-第一滑轨,23-第二滑轨,24-蜗壳支架,25-第二滑轨支撑板;30-风箱;40-集烟罩,41-挡风板;
50-出风部,51-止逆阀,52-蜗壳出风口,511-旋转卡件,521-旋转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2-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其适于安装在收风腔中,包括:
蜗壳组件20,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轮;
至少一条滑槽或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沿所述蜗壳组件20的进入或离开收风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或滑轨适于与所述收风腔内部的滑轨或滑槽相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适于与所述收风腔中的第二对中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蜗壳组件20在所述收风腔中的位置。
较佳的,结合图2,图3所示,图中箭头示出了所述蜗壳组件20的进入或离开收风腔的方向,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沿所述蜗壳组件20的进入或离开收风腔的方向延伸,方便所述蜗壳组件20顺利滑入所述收风腔内部,或从所述收风腔内部抽出。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滑槽或滑轨,与设置在所述收风腔内部的滑轨或滑槽,成对设置,构成导轨组件;
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对中定位部,与设置在所述收风腔中的第二对中定位部,配合设置,构成对中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适于对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进行移动距离定位并固定。
优选的,所述蜗壳组件结构,适于安装在收风腔中,其仅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装配方案,所述蜗壳组件结构还可以安装在其他需要蜗壳组件的装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配合附图快速理解及简化描述,所述收风腔具体为风柜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蜗壳组件结构,通过采用导轨的形式将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进行装配,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20快速的安装在所述风柜10上,避免由于所述风柜10的进深长度过长造成的操作空间狭小,不便操作的情况发生,并在拆卸过程中,直接沿着导轨将所述蜗壳组件20拉出即可,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所述蜗壳组件结构还包括对中定位组件,其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20快速定位到特定位置,以便进行后续操作。以附图1为参考,所述导轨组件方便对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进行上下及左右方向的定位,所述对中定位组件方便对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从而既能通过导轨组件快速的将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进行初步装配配合,又能通过所述对中定位组件将所述蜗壳组件20快速定位到安装位置,方便与所述风柜10进行固定,操作简便,无需花费时间找正对中,提高装配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对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的固定形式包括直接固定与间接固定。其中,采用直接固定形式时,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上可以分别设置有卡扣公头和卡扣母头,从而方便直接固定;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上还可以设置有磁性部件,方便通过磁性吸合将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固定。采用间接固定形式时,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上可以分别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间接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具体的实现形式,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包括蜗壳支架24,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包括定位板14,所述蜗壳支架24与定位板14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所述蜗壳支架24与定位板14均采用板状结构,增大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的接触面积,通过两个板材的面接触,方便定位,提高容错率。
优选的,所述蜗壳支架24与所述定位板14搭接,并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由于所述蜗壳支架24与所述定位板14均采用板状结构,将两个板材通过搭接形式进行面接触,进而方便将两个贴合在一起的板材进行固定,且采用搭接接触形式,一方面方便板材相互接触定位,另一方面在分离时不会有任何阻碍,方便拆卸。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可以为螺栓,还可以为磁性部件,或者成对设置的卡扣公头和卡扣母头。
具体地,所述定位板14固定设置于所述风柜10上。通过将所述定位板14设置在所述风柜10上,并与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的所述蜗壳支架24成对配合,从而实现所述蜗壳组件20相对于所述风柜10的定位,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20滑动安装到位。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14设置于所述风柜10内表面,并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14设置于所述风柜10内表面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14通过氩焊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风柜10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蜗壳支架24通过氩焊方式固定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并进一步的,所述蜗壳支架24焊接于所述蜗壳组件20的上侧和/或下侧。
具体地,所述蜗壳组件20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有三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所述风柜10上对应设置有三条所述滑轨或所述滑槽。
通过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三条滑轨,并在风柜10上对应设置三条滑槽,能够借助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所述蜗壳组件20能够稳固的安装于所述风柜10内部,保证蜗壳组件20相对于风柜10沿上下及左右方向的定位,从而在上下及左右方向无需采用其他定位及固定结构,方便装配。
具体地,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蜗壳组件20的所述壳体上。
由于所述蜗壳组件20的壳体结构外形通常为弧形,为保证滑槽或滑轨能够与风柜10内表面的滑轨或滑槽贴合,提高安装顺畅程度,在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与所述蜗壳组件20之间,设置支撑板,实现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相对风柜10内表面的定位。
所述支撑板通过氩焊焊接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与壳体形成一体。优选的,所述蜗壳组件20外表面可以焊接多个所述支撑板,本实施例中,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板,且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焊于蜗壳组件左右两侧。
具体地,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通过在一块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提高所述支撑板利用率,无需为每一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单独设置一个所述支撑板,减少支撑板与蜗壳组件的焊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所述滑槽对应设置在所述风柜10内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滑轨通过滑轨支撑板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蜗壳组件20第一侧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滑轨22,所述第一滑轨22通过第一滑轨支撑板21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对应的,在所述蜗壳组件20第二侧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滑轨23,所述第二滑轨23通过第二滑轨支撑板25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进一步的,为保证所述蜗壳组件20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有三条所述滑轨,则可以通过在所述蜗壳组件20第一侧设置两个第一滑轨22并在第二侧设置一个第二滑轨23,或者,可以通过在所述蜗壳组件20第二侧设置两个第二滑轨23并在第一侧设置一个第一滑轨22,从而保证所述蜗壳组件20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有三条所述滑轨,形成稳固安装。
更进一步的,当所述蜗壳组件20第一侧设置两个第一滑轨22时,两个第一滑轨22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滑轨22共同通过第一滑轨支撑板21固定安装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此外,蜗壳组件20第二侧设置两个第二滑轨23的结构形式与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的,所述风柜10上还对应设置有第一滑槽12与所述第一滑轨22配合,以及第二滑槽13与所述第二滑轨23配合。
关于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所述滑轨对应设置在所述风柜10内表面的结构形式,其安装布置方案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引风装置,其包括:
收风腔,以及
如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蜗壳组件结构,所述蜗壳组件结构适于嵌入所述收风腔中。通过蜗壳组件结构与收风腔的配合,并采用蜗壳组件结构的装配形式,能够实现引风装置的快速装配。
具体地,所述收风腔中设置有第二对中定位部,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进入所述收风腔的前方位置,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通过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设置第一对中定位部,并在收风腔中对应设置第二对中定位部,成对配合的第一对中定位部与第二对中定位部相接触,即可实现所述蜗壳组件20相对于所述风柜10的定位,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20滑动安装到特定位置。
具体地,所述收风腔上与所述蜗壳组件结构的滑槽或滑轨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滑轨或滑槽。通过成对设置的滑槽与滑轨配合结构,将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收风腔进行装配,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20快速的安装在所述收风腔上,避免由于所述收风腔的进深长度过长造成的操作空间狭小,不便操作的情况发生,并在拆卸过程中,直接沿着导轨将所述蜗壳组件20拉出即可,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
具体地,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扩口部。通过在所述滑槽上设置扩口部,方便所述滑轨在扩口部的导向作用下,顺利滑入所述滑槽内部,提高装配效率,优化用户体验。
具体地,所述风柜10上设置的所述滑轨或所述滑槽具有倾斜角度,具体的,其倾斜角度沿滑入动作的头部向滑入动作的尾部倾斜,从而保证滑入动作的头部高度较高,滑入动作的尾部高度较低,方便所述蜗壳组件20在重力作用下自动移动到位,方便滑入,实现蜗壳支架24与定位板14的轻松抵接,无需人工施加外力。对应的,所述蜗壳组件20上设置的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也具有倾斜角度。
实施例三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成灶,其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二所述的引风装置,其中,所述收风腔为风柜10。
通过采用所述蜗壳组件结构实现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的装配连接,能够方便将所述蜗壳组件20快速的安装在所述风柜10上,并快速定位到特定位置,避免由于所述风柜10的进深长度过长造成的操作空间狭小,不便操作的情况发生,实现精准定位,并在拆卸过程中,直接沿着导轨将所述蜗壳组件20拉出即可,操作简便,无论安装或拆卸均省时省力。
具体地,所述集成灶还包括:出风部50,所述出风部50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的蜗壳出风口52,以及安装于所述风柜10上并与所述蜗壳出风口52对应设置的止逆阀51;所述对中定位组件适于将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止逆阀51对中定位。
在所述导轨组件对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进行上下及左右方向的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所述对中定位组件,能够方便对所述蜗壳组件20与所述风柜10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从而将所述蜗壳组件20快速定位到安装位置,使得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止逆阀51能够快速的实现对中定位,无需花费时间找正对中,进而方便将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止逆阀51进行装配连接,操作简便,提高装配效率。
结合图5所示,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上设置有旋转卡槽521,在所述止逆阀51上对应设置有旋转卡件511,从而在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止逆阀51对正后,通过沿轴向方向使旋转卡槽521与所述旋转卡件511对接,并所述旋转卡槽521与所述旋转卡件511进行相对旋转,旋转至无法转动,进而实现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止逆阀51的快捷连接。进一步地,在止逆阀51卡入蜗壳出风口52后,用螺钉将所述止逆阀51固定于风柜10侧面,提高止逆阀51的安装稳定程度。
所述集成灶上还包括:集烟罩40与风箱30,集烟罩40固定于风箱上部,风柜10固定安装于风箱30侧板一面,蜗壳组件20固定设置于风柜10内部。在所述集成灶工作时,通过所述蜗壳组件20的运转,进行吸风,使所述集烟罩40对油烟进行收集,并经由所述风箱30,最终使油烟通过所述出风部50排出。
所述集成灶还包括:风柜盖板11,所述风柜盖板11适于对所述风柜10进行封闭,保证外观平整性与美观度。
所述集烟罩40上还设置有挡风板41,所述挡风板41通过磁性连接安装在所述集烟罩40上,集烟腔位于挡风板41的后侧。当用户需要清洁集烟腔时,只需克服磁力的吸附便可直接取下挡风板41,无需任何工具,即可敞开集烟腔进行清洗,方便快捷。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蜗壳组件结构,适于安装在收风腔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蜗壳组件(20),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风轮;
至少一条滑槽或滑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沿所述蜗壳组件(20)的进入或离开收风腔的方向延伸,所述滑槽或滑轨适于与所述收风腔内部的滑轨或滑槽相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适于与所述收风腔中的第二对中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蜗壳组件(20)在所述收风腔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呈三角状态固定设置有三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通过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所述滑槽或所述滑轨。
5.一种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风腔,以及
如上述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蜗壳组件结构,所述蜗壳组件结构适于嵌入所述收风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风腔中设置有第二对中定位部,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进入所述收风腔的前方位置,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风腔上与所述蜗壳组件结构的滑槽或滑轨相对应的部位设置有滑轨或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上设置有扩口部。
9.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中任一所述的引风装置,其中,所述收风腔为风柜(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部(50),所述出风部(50)包括设置在所述蜗壳组件(20)上的蜗壳出风口(52),以及安装于所述风柜(10)上并与所述蜗壳出风口(52)对应设置的止逆阀(51);所述第一对中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对中定位部适于将所述蜗壳出风口(52)与所述止逆阀(51)对中定位。
CN202020990249.2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Active CN212563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0249.2U CN212563805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90249.2U CN212563805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3805U true CN212563805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7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90249.2U Active CN212563805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3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57628B (zh) 吸尘器
CN106439973A (zh) 一种能够进行拆卸的侧吸式双进风吊柜油烟机
CN212563805U (zh) 一种蜗壳组件结构、引风装置及集成灶
CN209768034U (zh) 一种具有防潮除尘的电子通信设备
WO2020155657A1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0033887U (zh) 吸风装置及油烟机
CN113440048A (zh) 便携式吸尘器及吸尘系统
CN219868037U (zh) 一种桌面烟机
CN215489911U (zh) 吸油烟机及其连接组件
CN214322112U (zh) 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集成电路封装用回流焊机
CN220135549U (zh) 烟灶一体机
CN21105908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风机安装结构
CN217423365U (zh) 一种分体油烟机
CN21517533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435003A (zh) 风机系统、风机系统的拆装方法及吸油烟机
CN21500177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8954984U (zh) 进风装置及油烟机
CN218922400U (zh) 吸尘器
CN217685208U (zh) 一种大通风量低能耗油烟机
CN220651200U (zh) 一种基于多向散热风道的服务器机箱
CN219828930U (zh) 吸油烟机
CN214307356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9209370U (zh) 一种下支架及其固定件
CN214223257U (zh) 一种过滤网连接结构及其空调器
CN211119573U (zh) 一种油网结构及应用有该油网结构的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