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2271U - 护墙内嵌式型材 - Google Patents

护墙内嵌式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2271U
CN212562271U CN202020727993.3U CN202020727993U CN212562271U CN 212562271 U CN212562271 U CN 212562271U CN 202020727993 U CN202020727993 U CN 202020727993U CN 212562271 U CN212562271 U CN 212562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m
section bar
dado
retaining wall
embedd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279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279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2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2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2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墙内嵌式型材,护墙内嵌式型材,其包括与墙壁连接的长条状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垂直设有条状的离缝部,离缝部的两侧面均垂直设有与护墙板连接的条形的榫铆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护墙内嵌式型材,其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墙壁上,然后通过两侧的榫铆部与护墙板的侧边进行连接,实现护墙板与内嵌式型材的连接,并且离缝部具有一定的形变的空间,能够抵消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且离缝部与护墙板构成外观面,具有多样的可变形,具有更好的美观度。

Description

护墙内嵌式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墙内嵌式型材。
背景技术
护墙板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装饰墙体的材料,一般采用木材等为基材,护墙板拥有良好的恒温性、降噪性,不仅能有效保护建筑墙面,又具有极佳的装饰性,因此备受人们的青睐。现有技术的护墙板之间采用相互榫接的方式,若中间的木板毁坏,则需要依次取下其上方所有的护墙板体后才能进行更换,另外采用胶水进行固定,难易拆卸,操作不便。护墙板与护墙板之间需要离缝,以抵消热胀冷缩所带来的影响,但目前采用相互榫接的方式无法离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护墙内嵌式型材,其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墙壁上,然后通过两侧的榫铆部与护墙板的侧边进行连接,实现护墙板与内嵌式型材的连接,并且离缝部具有一定的形变的空间,能够抵消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且离缝部与护墙板构成外观面,具有多样的可变形,具有更好的美观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护墙内嵌式型材,其包括与墙壁连接的长条状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垂直设有条状的离缝部,离缝部的两侧面均垂直设有与护墙板连接的条形的榫铆部。
所述的离缝部的内部设有结构加强孔。
所述的榫铆部包括与离缝部连接的榫铆基,榫铆基的上下表面设有倒刺。
所述位于离缝部两侧的连接部的表面对称设有内凹的让位区,让位区的中部设有V型槽。
所述的离缝部的宽度是9mm。
所述的榫铆部的长度是8mm。
所述的连接部的厚度是3mm。
护墙内嵌式型材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嵌式型材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墙壁上,离缝部位于相邻的护墙板之间,离缝部通过两侧的榫铆部与护墙板进行连接,完成护墙板与内嵌式型材的连接,离缝部为相邻两个护墙板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减少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离缝部的顶部与护墙板的表面构成墙面的外观面,进而外观面具有更好的美观度和多样性。
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榫铆部内部设有结构加强孔,设置的结构加强孔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离缝部为长条形的结构,其沿长度方向的强度偏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采用结构加强孔的设计,增强了离缝部的结构强度,不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护墙内嵌式型材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具有结构加强孔的护墙内嵌式型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为连接部,2为离缝部,20为结构加强孔,3为榫铆部,30为榫铆基,31为倒刺,4为让位区,40为V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护墙内嵌式型材,其包括与墙壁连接的长条状的连接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垂直设有条状的离缝部2,离缝部2的两侧面均垂直设有与护墙板连接的条形的榫铆部3。
本实用新型对内嵌式型材进行了改进,所述的内嵌式型材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墙壁上,离缝部位于相邻的护墙板之间,离缝部通过两侧的榫铆部与护墙板进行连接,完成护墙板与内嵌式型材的连接,离缝部为相邻两个护墙板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减少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离缝部的顶部与护墙板的表面构成墙面的外观面,进而外观面具有更好的美观度和多样性。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离缝部2的内部设有结构加强孔20,设置的结构加强孔增加了离缝部的结构强度,提升了型材的刚性,结构强度的增加,能够有效避免在型材长度增加时容易出现的弯曲变形,另外,相对于图1和图2的结构,结构加强孔的设置也减少了型材的原料成本。
所述的榫铆部3包括与离缝部连接的榫铆基30,榫铆基的上下表面设有倒刺31,设置的榫铆部与护墙板侧边的槽口进行配合,榫铆部插入护墙板侧边的槽口内,实现护墙板与型材的连接,进一步的,设置的倒刺增加了两者连接的可靠性,避免出现松动的现象。
所述位于离缝部2两侧的连接部1的表面对称设有内凹的让位区4,让位区40的中部设有V型槽41,连接部通过紧固件与墙壁连接,让位区形成一个内凹的空间,使得紧固件的端部不高于连接部的表面,避免紧固件的端部与护墙板的内表面出现相抵的问题,进一步的,V型槽用于对紧固件进行导向,使紧固件能够快速定位和快速穿透连接部。
所述的离缝部的宽度是9mm。
所述的榫铆部的长度是8mm。
所述的连接部的厚度是3mm。
护墙内嵌式型材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
上述对型材的关键部位的参数以及型材的材料进行了限定,便于型材的生产加工以及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嵌式型材通过连接部固定在墙壁上,离缝部位于相邻的护墙板之间,离缝部通过两侧的榫铆部与护墙板进行连接,完成护墙板与内嵌式型材的连接,离缝部为相邻两个护墙板提供一个变形的空间,减少热胀冷缩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的,离缝部的顶部与护墙板的表面构成墙面的外观面,进而外观面具有更好的美观度和多样性。
2、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榫铆部内部设有结构加强孔,设置的结构加强孔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由于离缝部为长条形的结构,其沿长度方向的强度偏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采用结构加强孔的设计,增强了离缝部的结构强度,不容易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

Claims (8)

1.护墙内嵌式型材,其包括与墙壁连接的长条状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垂直设有条状的离缝部,离缝部的两侧面均垂直设有与护墙板连接的条形的榫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缝部的内部设有结构加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意一项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铆部包括与离缝部连接的榫铆基,榫铆基的上下表面设有倒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离缝部两侧的连接部的表面对称设有内凹的让位区,让位区的中部设有V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缝部的宽度是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榫铆部的长度是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的厚度是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墙内嵌式型材,其特征在于:护墙内嵌式型材采用铝合金加工而成。
CN202020727993.3U 2020-05-06 2020-05-06 护墙内嵌式型材 Active CN212562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7993.3U CN212562271U (zh) 2020-05-06 2020-05-06 护墙内嵌式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27993.3U CN212562271U (zh) 2020-05-06 2020-05-06 护墙内嵌式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2271U true CN212562271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0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27993.3U Active CN212562271U (zh) 2020-05-06 2020-05-06 护墙内嵌式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2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3575B2 (en) Joint member
US6314701B1 (en) Construction panel and method
CN201447812U (zh) 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结构
CN107938986A (zh) 一种一体式地面砖快装结构及其铺装方法
CN211286152U (zh) 一种多用途收口线结构
CN212562271U (zh) 护墙内嵌式型材
CA2746777C (en) Joint member
US20070271866A1 (en) Fram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CN209760552U (zh) 用于装配式房屋的屋脊连接件
CN105952096A (zh) 一种可调的集成墙面安装结构
CN210026994U (zh) 一种汽车密封条内嵌钢带
CN111502107A (zh) 一种蜂窝复合吊顶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10459781U (zh) 一种塑料瓦片
CN208792596U (zh) 一种吊顶转角饰面板防开裂结构
CN209975821U (zh) 一种绿色装配式节能板墙体系统
CN210105608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木质复合型材
CN211850544U (zh) 一种新型复合肌理铝单板
CN201460019U (zh) 开孔龙骨
CN219276111U (zh) 一种弧形板结构及弧形复合板
CN210976408U (zh) 一种工业厂房钢结构横墙板连接结构
CN211473091U (zh) 滑动支座
CN209891634U (zh) 一种留缝内嵌式型材
TWI629397B (zh) 金屬壁板及其施工構造
CN210930381U (zh) 一种专用于瓷砖柜体装修包边的钛镁铝合金型材
CN217439301U (zh) 一种一体加工成型的冲孔铝单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