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60354U -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60354U
CN212560354U CN202020904102.7U CN202020904102U CN212560354U CN 212560354 U CN212560354 U CN 212560354U CN 202020904102 U CN202020904102 U CN 202020904102U CN 212560354 U CN212560354 U CN 212560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wall
water
furnace body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41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立明
侯彦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Haosheng Faste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Haosheng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Haosheng Fast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an Haosheng Fast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041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60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60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603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包括炉体,炉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内炉,炉体外壁的中部与散热板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设置了散热板,通过空腔、水管、进水阀和出水阀的设置,便于将蓄水槽内的水引流到空腔内,对炉体的外壁进行散热,有效降低了炉体外壁的温度,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且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通过滑块将隔热板滑入炉体和内炉间的间隙内,再通过转杆和固定杆对隔热板进行固定,在内炉加热的过程中,即可通过隔热板对内炉进行隔热处理,避免内炉内的热量流失,提高了内炉对工件的加热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炉,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炉是根据用户要求专门设计的非标电炉,主要用于铝行业各种工件淬火、加热等热处理用,本炉由炉体、炉门、加热元件、通风机构及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炉体由型钢及钢板焊接而成,炉门设计在炉体的下部,也就是说工件的进出是从下面进或出的。本炉体的下口开启,炉门的起闭动作采用机械传动的方式,通过电动机、减速箱、链轮、链条、道轨等完成。
现有技术中,淬火炉在工作时,将工件放入淬火炉的内胆中,再对内胆进行加热,即完成了工件的加热,但是由于淬火炉的加热温度较高,致使淬火炉的外壁温度同样很高,若工人在工作时不慎触碰到淬火炉的外壁,易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且在对内胆加热的过程中,若没有对内胆进行隔热处理,热量易通过内胆流失,造成内胆加热的效率较慢,降低了工件的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外壁温度较高和热量易流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部固定设有内炉,所述炉体外壁的中部与散热板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空腔进水口和空腔出水口,所述空腔进水口和空腔出水口分别通过两个水管与蓄水槽出水口和蓄水槽进水口固定连通,两个所述水管外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设有进水阀和出水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炉体的底端与固定座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一侧的中部分别与蓄水板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一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蓄水槽出水口和蓄水槽进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板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杆,两个所述卡杆分别与两个卡槽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在固定座顶端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穿槽,两个所述穿槽分别与两个穿杆的一端穿插连接,两个所述穿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卡杆一侧的中部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炉外壁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块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的一边侧分别与隔热板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炉体顶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的一端穿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圆槽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圆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滑块顶端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散热板,通过空腔、水管、进水阀和出水阀的设置,便于将蓄水槽内的水引流到空腔内,对炉体的外壁进行散热,有效降低了炉体外壁的温度,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且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隔热板,通过滑块将隔热板滑入炉体和内炉间的间隙内,再通过转杆和固定杆对隔热板进行固定,在内炉加热的过程中,即可通过隔热板对内炉进行隔热处理,避免内炉内的热量流失,提高了内炉对工件的加热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炉体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内炉;3、散热板;4、固定座;5、卡杆;6、蓄水板;7、蓄水槽;8、支撑腿;9、卡槽;10、水管;11、进水阀;12、穿杆;13、出水阀;14、隔热板;15、转杆;16、固定杆;17、圆槽;18、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的技术方案:
根据图1所示,包括炉体1,炉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内炉2,炉体1外壁的中部与散热板3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通过滑动将散热板3套在炉体1的外部,散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一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空腔进水口和空腔出水口,空腔进水口和空腔出水口分别通过两个水管10与蓄水槽出水口和蓄水槽进水口固定连通,通过将蓄水槽7内的水引流到空腔内,即可通过散热板3对炉体1的外壁进行降温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两个水管10外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设有进水阀11和出水阀13,进水阀11和出水阀13分别向空腔和蓄水槽7供水,从而完成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炉体1的底端与固定座4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固定座4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腿8,四个支撑腿8一侧的中部分别与蓄水板6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蓄水槽7内的水用于淬火处理,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蓄水板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蓄水槽7,蓄水槽7一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蓄水槽出水口和蓄水槽进水口。
根据图1所示,散热板3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杆5,两个卡杆5分别与两个卡槽9卡合连接,两个卡槽9分别开设在固定座4顶端的两侧,固定座4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穿槽,通过卡杆5、卡槽9和穿杆12的配合使用,即可将散热板3固定,提高了散热板3的稳定性,两个穿槽分别与两个穿杆12的一端穿插连接,两个穿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卡杆5一侧的中部穿插连接。
根据图2和图3所示,内炉2外壁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块18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滑块18的一边侧分别与隔热板14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通过滑块18的滑动,将隔热板14放入炉体1和内炉2的间隙内,对内炉2进行隔热,避免内炉2内的热量流失,炉体1顶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转杆1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6的一端穿插连接,两个固定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圆槽17卡合连接,通过转杆15、固定杆16和圆槽17的配合使用,对隔热板14进行固定,两个圆槽17分别开设在两个滑块18顶端的中部。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将隔热板14通过滑块18滑入炉体1和内炉2的间隙内,转动转杆15,转杆15带动固定杆16转动至圆槽17的上方,然后将固定杆16插入圆槽17内,即可将隔热板14固定,再将散热板3套在炉体1的外壁上,将卡杆5插入卡槽9内,再将穿杆12插入卡杆5内,即可将散热板3固定在炉体1上,将工件放入内炉2内,对工件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即可通过隔热板14对内炉2进行隔热,避免内炉2内的热量流失,提高了工件加热的效率,加热完成后,将蓄水槽7内注水,再将工件放入蓄水槽7内,对工件进行淬火处理,当炉体1外壁过热时,打开进水阀11,将蓄水槽7内的水引流到散热板3内的空腔中,对炉体1的外壁进行散热,提高了水的循环利用效率,避免炉体1外壁温度过高而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保障了工人的人身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内炉(2),所述炉体(1)外壁的中部与散热板(3)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所述散热板(3)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空腔进水口和空腔出水口,所述空腔进水口和空腔出水口分别通过两个水管(10)与蓄水槽出水口和蓄水槽进水口固定连通,两个所述水管(10)外壁的中部分别固定设有进水阀(11)和出水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底端与固定座(4)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4)底端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腿(8),四个所述支撑腿(8)一侧的中部分别与蓄水板(6)的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所述蓄水板(6)顶端的中部开设有蓄水槽(7),所述蓄水槽(7)一侧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蓄水槽出水口和蓄水槽进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3)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卡杆(5),两个所述卡杆(5)分别与两个卡槽(9)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卡槽(9)分别开设在固定座(4)顶端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穿槽,两个所述穿槽分别与两个穿杆(12)的一端穿插连接,两个所述穿杆(1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卡杆(5)一侧的中部穿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炉(2)外壁两侧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滑块(18)的两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块(18)的一边侧分别与隔热板(14)内壁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顶端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杆(15)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杆(15)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16)的一端穿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杆(16)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圆槽(17)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圆槽(17)分别开设在两个滑块(18)顶端的中部。
CN202020904102.7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Active CN212560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102.7U CN212560354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4102.7U CN212560354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60354U true CN212560354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4102.7U Active CN212560354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603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60354U (zh) 一种新型淬火炉隔热装置
CN210045984U (zh) 一种电力金具冷却装置
CN207749151U (zh) 一种高效能金属材料热处理设备
CN209602595U (zh) 一种刀杆淬火装置
CN216513987U (zh) 一种球磨钢球淬火装置
CN21350709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淬火模具
CN213515024U (zh) 一种中频感应炉中的钳锅
CN212006332U (zh) 一种铝合金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10450769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的模具钢锻造设备
CN213416945U (zh) 一种摩擦片二次热处理装置
CN211226898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退火装置
CN213388796U (zh) 一种提高均匀性铸钢件热处理装置
CN218059106U (zh) 一种双室油淬气冷真空炉
CN218756759U (zh) 一种吸波泡沫蜂窝芯材的热压装置
CN213447199U (zh) 一种热处理装置
CN214950520U (zh) 一种余热高利用率的马弗炉
CN213335606U (zh) 一种炉窑废渣收集装置
CN210267936U (zh) 一种新型电循环加热炉
CN221005891U (zh) 一种用于马弗炉高温灰化处理的辅助装置
CN219363726U (zh) 一种防开裂高强度循环球化退火炉
CN212253638U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用固化炉
CN214582549U (zh) 一种模具热固炉
CN217330679U (zh) 一种带水循环冷却机构的中频电炉
CN212051540U (zh) 一种1200MPa钢的淬火装置
CN214529147U (zh) 一种模具热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