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53468U - 一种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53468U
CN212553468U CN202020925010.7U CN202020925010U CN212553468U CN 212553468 U CN212553468 U CN 212553468U CN 202020925010 U CN202020925010 U CN 202020925010U CN 212553468 U CN212553468 U CN 212553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driving
base
hole
posit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250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祥哲
张盼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zhon Precision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250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53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53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53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通过在基座设置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实现对料件进行定位。第一定位组件具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一定位部,第一驱动部驱动第一定位部沿定位装置长度方向运动,第二定位组件具有第二驱动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二驱动部驱动第二定位部定位装置宽度方向运动。第一定位组件中,相邻的第一定位部相互连接,第一驱动部能够同时驱动各第一定位组件,以使定位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料件进行定位,并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便于进行后续的传递、组装步骤。

Description

一种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生产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在组装电子设备时,通常需要将电子设备的部件预先摆放至预定的位置,从而便于后续的传递以及组装。为提高电子设备的组装效率,通常采用多台电子设备同时进行组装的方式进行加工,因此,定位装置需要同时对多个部件进行定位,并且为了便于传递以及组装,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定位装置需依次对各部件进行定位,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降低,同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同时对多个料件进行定位,节省定位所需时间并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基座;
第一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
第二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座;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部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相邻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相互连接,各所述第一定位部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料件运动至预设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驱动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部沿所述定位装置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驱动对应的料件运动至预设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依次设置;
相邻所述第一定位部通过缓冲部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缓冲部件为弹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驱动部,各所述第二驱动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为气缸,各所述气缸与同一气源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部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部运动;
所述第二定位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部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部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安装于所述基座,用于放置料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部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座设置有第一定位销,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部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驱动料件运动至与第一定位销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基座设置有第二定位销,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定位部用于驱动料件运动至与第二定位销相抵。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工作平台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基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通过所述第五通孔检测是否有料件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通过在基座设置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实现对料件进行定位。第一定位组件中,相邻的第一定位部相互连接,第一驱动部能够同时驱动各第一定位组件,以使定位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料件进行定位,并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便于进行后续的传递、组装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底视图。
附图标记:
1-基座;
11-第一导向部;
12-第二导向部;
13-第一定位销;
14-第二定位销;
15-第六通孔;
16-传感器;
2-第一定位组件;
21-第一驱动部;
22-第一定位部;
23-缓冲部件;
24-连接件;
3-第二定位组件;
31-第二驱动部;
32-第二定位部;
4-工作平台;
41-第一通孔;
42-第二通孔;
43-第三通孔;
44-第四通孔;
45-第五通孔。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加工、组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电子设备的各部件从加工成型、传递、组装均通过对应的设备实现自动化进行。为提升电子设备的生产效率,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多台电子设备同时组装,因此需要同时传递多个部件,为了便于传递以及组装,需要对各部件进行定位。通常情况下,定位设备逐个对部件进行定位,然而这样的方式所需的定位时间较长,定位所需时间较长,导致电子设备的生产、组装效率较低,且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较低,不便于传递以及组装。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料件进行定位,以节省定位所需时间,提升定位效率,并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其中,定位装置可以包括基座1以及安装于基座1的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
具体地,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22,第一驱动部21与至少一个第一定位部22连接,以驱动第一定位部22沿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Y相对于基座1运动,相邻的第一定位部22之间相互连接,以使第一驱动部21能够同时驱动各第一定位部22相对于基座1运动,各第一定位部22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料件运动至预设的位置。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部31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部32,第一驱动部21与第二定位部32连接,用于驱动第二定位部32沿定位装置的宽度方向X相对于基座1运动,第二定位部32用于驱动对应的料件运动至预设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定位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定位部22以使定位装置能够定位多个料件,并通过将相邻的第一定位部22之间相互连接,以使第一驱动部21能够同时驱动多个第一定位部22定位多个料件,以提升第一定位部22运动的一致性,从而能够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更加便于进行后续的传递以及组装步骤。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各第一定位部22沿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Y依次设置,相邻的第一定位部22通过缓冲部件23连接。
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因第一驱动部21动能过大,导致第一定位部22与料件接触时发生磕碰导致料件损坏的可能,同时,当其中一个第一定位部22将对应料件传递至预设位置时,可以停止运动,而与其相邻的第一定位部22由于有缓冲部件23的存在,仍然可以继续运动,并使其他料件运动至对应的预设位置,从而能够降低各第一定位部22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冲部件23为弹簧。
相邻的第一定位部22之间可以通过弹簧连接,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能力,因此,也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同时弹簧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较低的优点,更加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组件2还可以包括连接件24,第一驱动部21通过连接件24与第一定位部22连接,具体地,沿定位装置的宽度方向X,连接件2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定位部22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多个第一定位部22同时驱动同一料件,从而提升料件运动的稳定性,降低在第一定位部22驱动料件运动的过程中,料件发生偏转的可能,从而提升各料件的相对位置精度,便于进行后续的传递以及组装步骤。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多个第二驱动部31,各第二驱动部31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定位部32连接。具体地,第二驱动部31可以为气缸,各气缸与同一气源连接。
通过设置多个第二驱动部31驱动第二定位部32能够提升整体的驱动力,提升第二定位部32驱动料件运动的稳定性。各气缸与同一气源连接能够提升各气缸运动的一致性,从而提升各第二定位部32运动的一致性,进而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
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座1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1和第二导向部12,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部22安装于第一导向部11,且能够沿第一导向部11运动,第二定位部32安装于第二导向部12,且能够沿第二导向部12运动。
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对第一定位部22和第二定位部32的运动进行导向,提升第一定位部22和第二定位部32运动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11和第二导向部12可以为滑轨,第一定位部22和第二定位部32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滑轨。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还包括工作平台4,工作平台4安装于基座1,用于摆放料件。具体地,工作平台4远离基座1的一侧具有工作面,料件放置于工作面,工作面为平面,能够降低料件运动过程中所述受到的阻力,减少磨损。
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沿定位装置的厚度方向Z,第一定位部22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一通孔41,第二定位部32的至少部分穿过第二通孔42。
通过这样的设计以使第一定位部22和第二定位部32能够驱动摆放于工作平台4的料件运动,同时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还能够对第一定位部22、第二定位部32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提升第一定位部22和第二定位部32运动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基座1设置有第一定位销13,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三通孔43,第一定位销13的部分穿过第三通孔43。第一定位部22用于驱动料件运动至与第一定位销13相抵。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在安装工作平台4时,通过第一定位销13与第三通孔43的配合实现对工作平台4以及基座1之间的定位,提升相对位置精度,同时还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部22与第一定位销13的配合实现对料件的定位,提升料件的位置精度。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中,基座1设置有第二定位销14,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四通孔44,第二定位销14的部分穿过第四通孔44。第二定位部32用于驱动料件运动至与第二定位销14相抵。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在安装工作平台4时,通过第二定位销14与第四通孔44的配合实现对工作平台4以及基座1之间的定位,提升相对位置精度,同时还能够通过第二定位部32与第二定位销14的配合实现对料件的定位,提升料件的位置精度。
具体地,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4可以为圆柱形,这样的设计能够减小第一定位销13、第二定位销14与料件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料件被划伤的可能。
更具体地,第一定位销13和第二定位销14可以选用聚甲醛材料(polyformaldehyde,POM),聚甲醛材料具有强度较高、弹性较好、耐磨性较好的优点,能够更好对料件进行保护,降低料件被划伤的可能。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五通孔45,基座1设置有传感器16,传感器16能够通过第五通孔45检测是否有料件放置于工作平台4,并能够对料件的位置进行检测。
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定位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可以通过传感器16对料件的位置进行检测,从而便于判断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的启停,实现对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的自动控制,提升定位组件的效率。
具体地,传感器16安装在基座1远离工作平台4的一侧,基座1设置有第六通孔15,第六通孔15与第五通孔45连通孔,以使传感器16能够对放置在工作平台4的料件进行检测。这样的设计便于对传感器16进行安装,优化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时整体结构更加合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通过在基座1设置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实现对料件进行定位。第一定位组件2中,相邻的第一定位部22相互连接,第一驱动部21能够同时驱动各第一定位组件2,以使定位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料件进行定位,并提升各料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便于进行后续的传递、组装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
基座(1);
第一定位组件(2),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安装于所述基座(1);
第二定位组件(3),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安装于所述基座(1);
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至少两个第一定位部(22),所述第一驱动部(21)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定位部(2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2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部(22)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1)运动,相邻所述第一定位部(22)之间相互连接,各所述第一定位部(22)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料件运动至预设位置;
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驱动部(31)和至少两个第二定位部(32),所述第二驱动部(3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3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部(32)沿所述定位装置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基座(1)运动,所述第二定位部(32)用于驱动对应的料件运动至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22)依次设置;
相邻所述第一定位部(22)通过缓冲部件(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23)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驱动部(31),各所述第二驱动部(3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定位部(32)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部(31)为气缸,各所述气缸与同一气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1)和第二导向部(12);
所述第一定位部(22)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部(11)且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部(11)运动;
所述第二定位部(32)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部(12)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部(12)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工作平台(4),所述工作平台(4)安装于所述基座(1),用于放置料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一通孔(41)和第二通孔(42),沿所述定位装置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22)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41),所述第二定位部(32)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4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第一定位销(13),所述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三通孔(43),所述第一定位销(13)的部分穿过所述第三通孔(43);
所述第一定位部(22)用于驱动料件运动至与第一定位销(13)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第二定位销(14),所述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四通孔(44),所述第二定位销(14)的部分穿过所述第四通孔(44);
所述第二定位部(32)用于驱动料件运动至与第二定位销(14)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4)设置有第五通孔(45),所述基座(1)设置有传感器(16),所述传感器(16)用于通过所述第五通孔(45)检测是否有料件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4)。
CN202020925010.7U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定位装置 Active CN212553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5010.7U CN212553468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25010.7U CN212553468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53468U true CN212553468U (zh) 2021-02-19

Family

ID=74632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25010.7U Active CN212553468U (zh) 2020-05-27 2020-05-27 一种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53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8892B (zh) 用于夹紧面板的方法和装置
US20110070019A1 (en) Joint
CN106425609A (zh) 定位治具及其触动机构
CN212553468U (zh) 一种定位装置
CN111590307B (zh) 一种全自动带立式座外球面球轴承油嘴装配机
KR100955530B1 (ko) 클린타입 테이블 실린더 직선로봇
CN109278896A (zh) 一种agv牵引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25741A (zh) 弹体自动抓取举升转运装置
CN203579217U (zh) 定位装置
TW202208100A (zh) 載具機構及其應用之作業設備
CN109605248B (zh) 一种白车身柔性检测固持平台
CN105772283A (zh) 一种双向进给装置
CN215200751U (zh) 定位机构及加工设备
CN113085018B (zh) 一种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孔插钉的多功能末端执行器
CN211121941U (zh) 插拔装置及usb插拔寿命测试治具
CN111331341A (zh) 一种压合装置
Lane Evaluation of a remote center compliance device
CN218891508U (zh) 一种治具输送线
CN107235093B (zh) 用于汽车机器人工作站的浮动机构
CN218137584U (zh) 定位模组
CN105537938A (zh) 电磁阀预组装系统
CN213197594U (zh) 一种新型的浮动电永磁夹具
CN214393130U (zh) 一种高精度打螺丝装置
CN212122274U (zh) 一种压合装置
CN220093693U (zh) 一种压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