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35739U -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35739U
CN212535739U CN202020940161.XU CN202020940161U CN212535739U CN 212535739 U CN212535739 U CN 212535739U CN 202020940161 U CN202020940161 U CN 202020940161U CN 212535739 U CN212535739 U CN 212535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praying
water tank
tunnel construction
movable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401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张建
孙秀和
鲍凯
臧雄飞
李冰
付玉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ban Construction Hua She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ban Construction Hua She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ban Construction Hua She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ban Construction Hua She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401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35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35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35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车架、万向轮、水箱和喷雾腔,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方,所述水箱后方设有吸尘器,所述水箱顶部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前方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马达、转台和圆形底盘,所述转台顶部设有调向支架,所述调向支架底端的中部设有液压杆,所述喷雾腔顶端下方设有延伸板,所述喷雾腔内部设有雾化器,所述喷雾腔顶端设有喷雾嘴,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尘器口便于将降尘装置移动时车轮产生的灰尘吸走,通过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位置移动,使得该装置的使用工作更加便捷,通过旋转机构带动喷雾腔三百六十度的转动调节,能够全方位的对隧道进行降尘。

Description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喷雾降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度,国家、企业对职业健康越来越重视,为施工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是一项必然要求。隧道施工作业因其作业面狭窄,通风条件差,施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不易扩散,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也是发生尘肺、急慢性有害气体中毒等职业病的重灾区,喷雾降尘是一种新型的降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喷雾产生的微粒由于及其细小,表面张力基本上为零,喷洒到空气中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形成有效控尘。
现有技术中喷雾降尘装置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使用缺陷,例如,喷雾降尘装置不能进行三百六十度转动调节方向,且喷雾处的角度调节固定不方便,在调节方面不够便捷,操作繁琐,以及现有的喷雾降尘装置在夜晚使用时,喷射位置的方向不容易工作人员观察,缺少相关的辅助照明功能,并且喷雾降尘装置的使用多为固定式,不方便对此进行位置移动,影响该装置的降尘工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车架、万向轮、水箱和喷雾腔,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位于车架下方的四角处,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方,所述水箱后方固定安装有吸尘器,所述水箱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前方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承载台上后方设有高压气动泵,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马达、转台和圆形底盘,所述圆形底盘上设有圆形滑槽,所述圆形滑槽中对称设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顶端与所述转台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台顶部固定安装有调向支架,所述调向支架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调向支架顶端与喷雾腔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喷雾腔顶端下方固定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中部与所述液压杆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喷雾腔内部设有雾化器,所述喷雾腔顶端固定连接有喷雾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车架下方设有吸尘管,所述吸尘器通过管道与吸尘管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多个所述万向轮之间设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通过管道与吸尘管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贯穿承载台和圆形底盘中部与所述转台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上设有刻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延伸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探照灯。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喷雾嘴通过水管与雾化器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器底部中心设有带螺纹的管接口并通过水管与所述高压气动泵相连接,所述高压气动泵通过水管与水箱相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述喷雾腔顶端下方固定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中部与所述液压杆顶端活动连接,所述调向支架顶端中部活动连接有喷雾腔,启动液压杆进行伸缩,对喷雾腔的角度支撑起到便捷调节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在隧道工作时,可以对该降尘装置喷雾角度进行上下调节,能够有效对隧道空间进行降尘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动马达带动转台旋转,使得T型滑块在圆形底盘上的圆形滑槽内滑动,使得转台上固定安装的调向支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喷雾腔三百六十度的转动调节,能够全方位的对隧道进行降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吸尘口便于将降尘装置移动时车轮产生的灰尘吸入吸尘器。
4.本实用新型在隧道进行降尘时,通过万向轮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位置移动,实施容易,使得该装置的使用工作更加便捷,通过探照灯的设置,能够提供辅助照明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对此操作的位置观察,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车架;2、万向轮;3、水箱;31、观察窗;32、刻度;4、喷雾腔;5、吸尘器;51、吸尘管;52、吸尘口;6、承载台;61、电动马达;62、转台;63、圆形底盘;64、圆形滑槽;65、T型滑块;7、高压气动泵;8、调向支架;9、液压杆;10、延伸板;11、雾化器;12、喷雾嘴;13、探照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车架1、万向轮2、水箱3和喷雾腔4,所述万向轮2位于车架1下方的四角处,通过万向轮2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位置移动,实施容易,使得该装置的使用工作更加便捷,所述水箱3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方,所述水箱3一侧设有观察窗31,且观察窗31上设有刻度32,可以及时的观察水箱3内水位,以便于及时进行加水,所述水箱3后方固定安装有吸尘器5,所述车架1下方设有吸尘管51,所述吸尘器5通过管道与吸尘管51相连接,所述万向轮2之间设有吸尘口52,所述吸尘口52通过管道与吸尘管51相连接,通过吸尘口52便于将降尘装置移动时车轮产生的灰尘吸入吸尘器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3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台6,所述承载台6上前方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承载台6上后方设有高压气动泵7,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马达61、转台62和圆形底盘63,所述电动马达61的输出轴贯穿承载台6和圆形底盘63中部与所述转台62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圆形底盘63上设有圆形滑槽64,所述圆形滑槽64中对称设有T型滑块65,所述T型滑块65顶端与所述转台62底端固定连接,通过启动电动马达61带动转台62旋转,使得T型滑块65在圆形底盘63上的圆形滑槽64内滑动,所述转台62顶部固定安装有调向支架8,使得转台62上的调向支架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喷雾腔4三百六十度的转动调节,能够全方位的对隧道进行降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向支架8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9,所述调向支架8顶端与喷雾腔4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喷雾腔4顶端下方固定安装有延伸板10,所述延伸板10中部与所述液压杆9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延伸板10底端固定连接有探照灯13,通过探照灯13的设置,能够提供辅助照明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对此操作的位置观察,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所述喷雾腔4内部设有雾化器11,所述喷雾腔4顶端固定连接有喷雾嘴12,所述喷雾嘴12通过水管与雾化器11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器11底部中心设有带螺纹的管接口并通过水管与所述高压气动泵7相连接,所述高压气动泵7通过水管与水箱3相连接,通过启动液压杆9进行伸缩,对喷雾腔4的角度起到便捷调节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在隧道工作时,可以对该降尘装置喷雾角度进行上下调节,能够有效对隧道空间进行降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水箱3加入水,将雾化器11底部中心带螺纹的管接口通过管道与高压气动泵7相连接,再将高压气动泵7通过管道与水箱3相连接,开启雾化器11和高压气动泵7,水雾就会在喷雾腔4顶端的喷雾嘴12喷出,通过万向轮2,移动该降尘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位置移动,然后开启水箱3后方的吸尘器5,所述车架1下方设有吸尘管51,所述吸尘器5通过管道与吸尘管51相连接,所述万向轮2之间设有吸尘口52,所述吸尘口52通过管道与吸尘管51相连接,通过吸尘口52便于将降尘装置移动时车轮产生的灰尘吸入吸尘器5,打开探照灯13,能够提供辅助照明作用,方便工作人员对此操作的位置观察,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先启动电动马达61后带动转台62旋转,使得T型滑块65在圆形底盘63上的圆形滑槽64内滑动,所述转台62顶部固定安装有调向支架8,使得转台62上的调向支架8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喷雾腔4三百六十度的转动调节,能够全方位的对隧道进行降尘,再启动液压杆9进行伸缩,对喷雾腔4的角度起到便捷调节的作用,使得工作人员在隧道工作时,可以对该降尘装置喷雾角度进行上下调节,方便上下角度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后有效对隧道空间进行降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包括车架(1)、万向轮(2)、水箱(3)和喷雾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设置有四个,且分别位于车架(1)下方的四角处,所述水箱(3)固定安装在车架(1)上方,所述水箱(3)后方设有吸尘器(5),所述水箱(3)顶部设有承载台(6),所述承载台(6)上前方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承载台(6)上后方设有高压气动泵(7),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马达(61)、转台(62)和圆形底盘(63),所述圆形底盘(63)上设有圆形滑槽(64),所述圆形滑槽(64)中对称设有T型滑块(65),所述T型滑块(65)顶端与所述转台(62)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台(62)顶部设有调向支架(8),所述调向支架(8)底端的中部设有液压杆(9),所述调向支架(8)顶端与喷雾腔(4)两侧活动连接,所述喷雾腔(4)顶端下方设有延伸板(10),所述延伸板(10)中部与所述液压杆(9)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喷雾腔(4)内部设有雾化器(11),所述喷雾腔(4)顶端设有喷雾嘴(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下方设有吸尘管(51),所述吸尘器(5)通过管道与吸尘管(5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万向轮(2)之间设有吸尘口(52),所述吸尘口(52)通过管道与吸尘管(5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马达(61)的输出轴贯穿承载台(6)和圆形底盘(63)中部与所述转台(62)底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一侧设有观察窗(31),且观察窗(31)上设有刻度(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10)底端设有探照灯(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嘴(12)通过水管与雾化器(11)固定连接,所述雾化器(11)底部中心设有带螺纹的管接口并通过水管与所述高压气动泵(7)相连接,所述高压气动泵(7)通过水管与水箱(3)相连接。
CN202020940161.XU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Active CN212535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0161.XU CN212535739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40161.XU CN212535739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35739U true CN21253573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3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40161.XU Active CN212535739U (zh) 2020-05-28 2020-05-28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35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4578A (zh) 一种pcb板表面的清灰装置
CN2198072Y (zh) 箱式喷砂机
CN108821558A (zh) 一种用于气密性封装石英玻璃的切割装置
CN109176219A (zh) 一种可调节的玻璃磨边机
CN206351499U (zh) 一种防尘式手动走刀切割机
CN212535739U (zh)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施工喷雾降尘装置
CN208895710U (zh) 一种加工中心的下料机
CN206897071U (zh) 一种建筑除尘清洗装置
CN205011632U (zh) 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线的局部切割装置
CN216707158U (zh) 一种自动喷砂机械手
CN217795227U (zh) 一种用于软岩路基开挖爆破的防扬尘设备
CN114227548A (zh) 一种自动喷砂机械手
CN108978156A (zh) 一种布料加工线头吸附装置及方法
CN213375893U (zh) 酰基化反应酸性尾气吸收装置
CN205085764U (zh) 一种用于打磨碳纤维制品的平面磨床
CN209273177U (zh) 一种不锈钢螺钉加工专用抛光机用防护装置
CN108838820B (zh) 一种注射针头生产设备的切割传送装置
CN220516449U (zh) 一种动臂斗杆加工用抛光机
CN205085763U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平面磨床的冷却系统
CN219702938U (zh) 顶部移动式抽吸净化装置
CN219818332U (zh) 一种复合金属封头火焰切割设备
CN220763133U (zh) 一种石材加工用的移动式除尘机
CN220386133U (zh) 一种防尘除尘装置
CN208557071U (zh) 一种高效除尘的抛光机
CN220462646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吸平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