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7423U -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7423U
CN212527423U CN202020637321.3U CN202020637321U CN212527423U CN 212527423 U CN212527423 U CN 212527423U CN 202020637321 U CN202020637321 U CN 202020637321U CN 212527423 U CN212527423 U CN 212527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fixedly connected
bamboo
plat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73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六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angle Haojia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angle Haojia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angle Haojia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angle Haojiayuan Woo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373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7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7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74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And Physical Treatments For Wood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和竹木制品本体,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和操作台的底部之间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上位于中间处设置有竹木制品本体,且操作台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与竹木制品本体之间设置有直板,且直板的底部与操作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侧壁与直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与直板相远离的一侧外设置有T形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系列的结构使得本装置具有夹持稳定性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木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竹木制品在生产加工时的步骤较多,其中包括压烫工艺,竹木制品在进行压烫时,要对竹木制品进行固定夹持,由于竹木制品的形状各异,而现有的夹持装置只能适用于固定形状和尺寸的竹木制品,其适用范围窄,另外,现有的夹持装置对竹木制品进行夹持后,竹木制品的稳定性差,从而影响了压烫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夹持稳定性差和适用范围窄等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所述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具有夹持稳定性高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和竹木制品本体,所述操作台的下方设置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和操作台的底部之间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上位于中间处设置有竹木制品本体,且操作台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所述第一U形板与竹木制品本体之间设置有直板,且直板的底部与操作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板,且横板的侧壁与直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与直板相远离的一侧外设置有T形螺纹杆,且第一U形板与T形螺纹杆相对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T形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直板的侧壁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轴承,且T形螺纹杆穿过螺纹孔延伸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直板与T形螺纹杆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且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安装块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两个第二U形板,所述第二U形板的开口朝向与竹木制品本体的侧壁相对,且第二U形板与竹木制品本体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与直板的侧壁活动连接,位于前侧的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与位于前侧第二U形板的内腔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V形连杆,且位于前侧第二U形板的内腔底部与位于后侧第二U形板的内腔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V形连杆,位于后侧的所述第二U形板的内腔底部与位于后侧的安装块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V形连杆,且第一V形连杆、第二V形连杆和第三V形连杆与直板相远离的一端上活动连接有第三U形板,所述第三U形板与竹木制品本体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垫。
优选的,竖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U形板的内腔顶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V形连杆和第三V形连杆的顶部与第一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V形连杆的顶部与第二轴承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轴承,且第一转轴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第二U形板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竖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安装块的顶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一V形连杆和第三V形连杆的底部与第二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轴承,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到第四轴承的内圈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U形板的内腔顶部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且第一V形连杆、第二V形连杆和第三V形连杆的顶部与转动杆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五轴承,所述转动杆的底端穿过第五轴承的内圈与第三U形板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直板的底部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操作台的顶部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所述横板与第一U形板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一U形板的前壁和后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U形板与竹木制品本体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直板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匹配的第三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T形螺纹杆、第一U形板、直板、横板、安装块、第二U形板、第一V形连杆、第二V形连杆和第三V形连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实现便捷的调节直板进行左右运动,带动第三U形板左右运动,进而可使得橡胶防护垫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竹木制品本体相贴合,实现对竹木制品本体进行固定夹持,有效的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实现第三U形板在对竹木制品本体进行夹持时,第一V形连杆、第二V形连杆和第三V形连杆受力进行偏转,使得第三U形板可对不同形状的竹木制品本体进行固定夹持,且夹持后竹木制品本体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操作台;2、底座;3、支撑杆;4、竹木制品本体;5、第一U形板;6、直板;7、横板;8、T形螺纹杆;9、安装块;10、第三U形板;11、第一V形连杆;12、转动杆;13、第二U形板;14、第二V形连杆;15、第三V形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竹木制品本体4,操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顶部和操作台1的底部之间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操作台1的顶部上位于中间处设置有竹木制品本体4,且操作台1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5,第一U形板5与竹木制品本体4之间设置有直板6,且直板6的底部与操作台1的顶部活动连接,直板6的底部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操作台1的顶部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第一U形板5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板7,横板7与第一U形板5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一U形板5的前壁和后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且横板7的侧壁与直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U形板5与直板6相远离的一侧外设置有T形螺纹杆8,且第一U形板5与T形螺纹杆8相对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T形螺纹杆8相匹配的螺纹孔,直板6的侧壁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轴承,且T形螺纹杆8穿过螺纹孔延伸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其固定连接,直板6与T形螺纹杆8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且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安装块9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两个第二U形板13,第二U形板13的开口朝向与竹木制品本体4的侧壁相对,且第二U形板13与竹木制品本体4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与直板6的侧壁活动连接,第二U形板13与竹木制品本体4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直板6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匹配的第三滑槽,位于前侧的安装块9的顶部与位于前侧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V形连杆11,且位于前侧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与位于后侧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V形连杆14,位于后侧的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与位于后侧的安装块9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V形连杆15,且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与直板6相远离的一端上活动连接有第三U形板10,第三U形板10与竹木制品本体4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垫,竖直方向上的两个第二U形板13的内腔顶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V形连杆11和第三V形连杆15的顶部与第一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轴承,第二V形连杆14的顶部与第二轴承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轴承,且第一转轴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安装块9的顶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一V形连杆11和第三V形连杆15的底部与第二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轴承,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到第四轴承的内圈并与其固定连接,第三U形板10的内腔顶部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且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的顶部与转动杆12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五轴承,转动杆12的底端穿过第五轴承的内圈与第三U形板1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通过T形螺纹杆8、第一U形板5、直板6、横板7、安装块9、第二U形板13、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实现便捷的调节直板6进行左右运动,带动第三U形板10左右运动,进而可使得橡胶防护垫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竹木制品本体4相贴合,实现对竹木制品本体4进行固定夹持,有效的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通过转动杆12、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轴承、第三轴承、第四轴承和第五轴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可实现第三U形板10在对竹木制品本体4进行夹持时,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受力进行偏转,使得第三U形板10可对不同形状的竹木制品本体4进行固定夹持,且夹持后竹木制品本体4的稳定性高。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竹木制品本体4放置在操作台1的顶部上,顺时针转动两个T形螺纹杆8,此时横板7受力推动直板6在操作台1上向竹木制品本体4的侧壁方向运动,直至第三U形板10上的橡胶防护垫与竹木制品本体4的侧壁相接触后,继续转动T形螺纹杆8,此时,第三U形板10上的橡胶防护垫受力继续运动,而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受力进行偏转,第二U形板13在直板6的侧壁上进行滑动,直至左右两侧第三U形板10上的橡胶防护垫将竹木制品本体4固定夹持住后,停止转动T形螺纹杆8,从而可完成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竹木制品本体4的夹持,且夹持后的竹木制品本体4稳定性高,便于进行压烫工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操作台(1)和竹木制品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的下方设置有底座(2),且底座(2)的顶部和操作台(1)的底部之间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上位于中间处设置有竹木制品本体(4),且操作台(1)的顶部上靠近左右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U形板(5),所述第一U形板(5)与竹木制品本体(4)之间设置有直板(6),且直板(6)的底部与操作台(1)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5)的前壁和后壁上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板(7),且横板(7)的侧壁与直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板(5)与直板(6)相远离的一侧外设置有T形螺纹杆(8),且第一U形板(5)与T形螺纹杆(8)相对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与T形螺纹杆(8)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直板(6)的侧壁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一轴承,且T形螺纹杆(8)穿过螺纹孔延伸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直板(6)与T形螺纹杆(8)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且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安装块(9)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置有两个第二U形板(13),所述第二U形板(13)的开口朝向与竹木制品本体(4)的侧壁相对,且第二U形板(13)与竹木制品本体(4)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与直板(6)的侧壁活动连接,位于前侧的所述安装块(9)的顶部与位于前侧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一V形连杆(11),且位于前侧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与位于后侧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V形连杆(14),位于后侧的所述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与位于后侧的安装块(9)顶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V形连杆(15),且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与直板(6)相远离的一端上活动连接有第三U形板(10),所述第三U形板(10)与竹木制品本体(4)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橡胶防护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第二U形板(13)的内腔顶部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V形连杆(11)和第三V形连杆(15)的顶部与第一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V形连杆(14)的顶部与第二轴承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三轴承,且第一转轴的底端分别穿过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的内圈与第二U形板(13)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竖直方向上的两个所述安装块(9)的顶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一V形连杆(11)和第三V形连杆(15)的底部与第二转轴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其相匹配的第四轴承,第二转轴的顶端延伸到第四轴承的内圈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U形板(10)的内腔顶部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且第一V形连杆(11)、第二V形连杆(14)和第三V形连杆(15)的顶部与转动杆(12)相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第五轴承,所述转动杆(12)的底端穿过第五轴承的内圈与第三U形板(10)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板(6)的底部上靠近前后两侧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操作台(1)的顶部与第一滑块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第一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7)与第一U形板(5)相对的一侧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一U形板(5)的前壁和后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第二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板(13)与竹木制品本体(4)相远离的一侧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且直板(6)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滑块相匹配的第三滑槽。
CN202020637321.3U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27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7321.3U CN212527423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7321.3U CN212527423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7423U true CN21252742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732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527423U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7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3925U (zh) 一种可调节方向的机械加工夹具
CN208811363U (zh) 一种h型钢焊接用夹具
CN207858777U (zh) 一种旋转夹紧工装台
CN108673029B (zh) 一种用于电池箱体的焊接工装夹具
CN212527423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竹木制品加工用夹持装置
CN109352410B (zh) 一种快速更换式夹具安装平台
CN209102509U (zh) 一种高温高湿温度冲击测试箱的工装夹具
CN203712182U (zh) 一种商用挂车悬挂中支撑架焊接夹具
CN207642699U (zh) 一种快速夹紧机构
CN211036056U (zh) 一种具有自适应功能的镀锌组装链板生产加工用辊压装置
CN209532811U (zh) 气缸夹持夹具
CN104029140B (zh) 一种手动夹头装置
CN209681514U (zh) 一种挖斗组焊工装夹具
CN210307473U (zh) 一种金属卡扣生产用夹具
CN209902708U (zh) 一种钢管加工用夹紧装置
CN208773048U (zh) 一种t型架底端面铣削加工夹持工装
CN208223952U (zh) 一种精密五金产品强度检测装置
CN207681981U (zh) 一种铣床简易的专用夹具
CN207951319U (zh) 一种自定心料筒夹紧装置
CN203956772U (zh) 一种四连杆联动夹具
CN211438747U (zh) 导向滑靴专用焊接夹具
CN111331529A (zh) 一种可固定多尺寸工件的台钳
CN216656054U (zh) 一种铁制厨房架加工用折弯机
CN216299042U (zh) 一种盖板的双工位气压夹具
CN215200705U (zh) 一种异形件用快速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