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4779U -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 Google Patents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4779U
CN212524779U CN202020918806.XU CN202020918806U CN212524779U CN 212524779 U CN212524779 U CN 212524779U CN 202020918806 U CN202020918806 U CN 202020918806U CN 212524779 U CN212524779 U CN 212524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dynamic
seat
static mixing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88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nrong Fluid Equipment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ingp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ingp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ingp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188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4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4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4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阀领域,为延长拉杆与进胶座之间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包括密封导向座和进胶座;密封导向座为由上至下呈收敛状的回转体形,密封导向座上设置第一竖直通孔;密封导向座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径向通孔;全部径向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一径向通孔分别与第一竖直通孔连通;进胶座上设置第一凹槽和水平注油孔;密封导向座设置于第一凹槽的内部;至少一个径向通孔与水平注油孔连通。密封导向座可以起到密封、支撑和保证拉杆的同轴度的作用,从而延长拉杆与进胶座之间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由径向通孔与水平注油孔组合形成的润滑流道,可向拉杆环隙添加润滑油,提高动静态混合阀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动静态混合阀包括进胶座和拉杆,其中,在气缸或电机的带动下,拉杆能够上下往复平移运动。进胶座内设置有流动腔,待混合物料通过进胶座上的进样口输入至进胶座内的流动腔中,通过拉杆的上下运动控制动静态混合阀的开启或关闭。在实际使用中,传统的动静态混合阀的拉杆与进胶座之间的密封件很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延长拉杆与进胶座之间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包括密封导向座和进胶座;所述密封导向座为回转体形,所述密封导向座的中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径由上至下单调递减;所述密封导向座的中心贯穿有第一竖直通孔;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径向通孔;全部所述径向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所述径向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连通;所述进胶座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胶座上同轴设置有第二竖直通孔和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竖直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竖直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最小直径;所述进胶座上还开设有水平注油孔;所述密封导向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至少一个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水平注油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全部所述径向通孔均匀分散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通孔之间的夹角设为α;所述水平注油孔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上形成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覆盖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设为β;所述α<所述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所述水平注油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周相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所述水平注油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注油孔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还包括若干O形圈;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周还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所述O形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还包括U形封;所述U形封整体呈环状结构;所述U形封的横截面呈“U”字形结构;所述密封导向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圆柱凹槽,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凹槽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内径;所述U形封紧贴所述第一圆柱凹槽的壁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泛塞封;所述密封导向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二圆柱凹槽,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凹槽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圆柱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内径;所述泛塞封紧贴所述第二圆柱凹槽的壁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动静态混合阀,包括前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用于控制动静态混合阀启闭的拉杆;所述拉杆通过所述密封导向座设置于所述进胶座内;所述拉杆的杆部贯穿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和所述第二竖直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优选地,还包括出胶座、动静态混合管、用于带动所述动静态混合管旋转的旋转轴、旋转套和旋转压力封;所述进胶座、所述出胶座和所述动静态混合管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所述拉杆的端部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所述出胶座中;所述旋转套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杆部;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进胶座和所述出胶座,所述旋转轴的杆部通过所述旋转套设置于所述出胶座中;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动静态混合管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套及所述出胶座三者之间形成的环隙内设置所述旋转压力封。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通过对密封导向座和进胶座的形状和结构的改进,使得密封导向座能够正好嵌入进胶座中。密封导向座可以起到支撑拉杆和保证拉杆和进胶座的同轴度的作用,从而延长拉杆与进胶座之间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由密封导向座上的径向通孔与进胶座上的水平注油孔组合形成的润滑流道,可用于向拉杆与进胶座的环隙添加润滑油,从而大大提高拉杆的可靠性,并利于延长动静态混合阀的维护周期。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的动静态混合阀,相比于传统的动静态混合阀,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动静态混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对应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4对应图1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密封导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密封导向座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旋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进胶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为了延长拉杆与进胶座之间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实施例1提供一种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如图2、3、5~7所示,包括密封导向座1和进胶座2;密封导向座1为回转体形,密封导向座1的中轴线竖直设置,密封导向座1的外径由上至下单调递减,其中,密封导向座1的外周包括但不限于圆柱面、圆锥面和圆弧旋转一周形成的曲面中任一种或任几种的组合。回转体形的结构,便于密封导向座1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化生产,同时由于结构的高度对称性,确保在密封导向座1上周向受力的各向同性。密封导向座1的中心贯穿有第一竖直通孔10,拉杆6的杆部可穿过第一竖直通孔10,第一竖直通孔10可一定程度上限制拉杆6在水平方向的偏移;密封导向座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径向通孔11;全部径向通孔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一径向通孔11分别与第一竖直通孔10连通;进胶座2沿竖直方向设置;进胶座2上同轴设置有第二竖直通孔20和第一凹槽24,其中,第一凹槽24的形状与密封导向座1的外表面相适配;第二竖直通孔20贯穿第一凹槽24;第二竖直通孔20的孔径小于密封导向座1的最小直径;利用第二竖直通孔20的孔径与密封导向座1的最小直径之间的差异,在进胶座2上形成了一个支撑部,结合进胶座2上方的固定件,可以对密封导向座1的轴向限位作用,避免了在拉杆6的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拉杆6对密封导向座1施加的摩擦力使得密封导向座1发生上下位移,造成动静态混合阀异响或部件损坏。进胶座2上还开设有水平注油孔23;密封导向座1设置于第一凹槽24的内部;至少一个径向通孔11与水平注油孔23连通。
需要注意的是,密封导向座1、第一凹槽24、水平注油孔23的设计还可以是两组或多组,也可以是两个(或多个)第一凹槽24和两个(或多个)水平注油孔23设置在同一进胶座2上,参见图2~4所示。
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通过对密封导向座1和进胶座2的形状和结构的改进,使得密封导向座1能够正好嵌入第一凹槽24中。密封导向座1可以起到支撑和保证拉杆6和进胶座2的同轴度,从而减少拉杆6在水平方向的偏移,进而减少了拉杆6与进胶座2之间的密封件受到拉杆6的挤压作用力,从而延长拉杆6与进胶座2之间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密封导向座1上的径向通孔11与进胶座2上的水平注油孔23连通,便于向密封导向座1与拉杆6的间隙添加润滑油,从而在拉杆6与密封导向座1的表面形成油膜,起到减少密封导向座1与拉杆6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还可以通过润滑油带走部分热量,防止烧结;通过润滑油的流动,清洗工作表面磨擦产生的金属和其它物质;减少气体的泄漏和外界的污染物进入;润滑油能吸附在拉杆6与进胶座2的表面,防止水、空气、酸性物质及有害气体与零件的接触;润滑油还能对承受的冲击负荷起到一定缓冲作用。综上,由密封导向座1上的径向通孔11与进胶座2上的水平注油孔23组合形成的润滑流道,可以大大提高拉杆6及其相关联部件的可靠性,并利于延长动静态混合阀的维护周期。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的动静态混合阀,相比于传统的动静态混合阀,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
为了便于密封导向座的快速安装,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如图4所示,全部径向通孔11均匀分散设置;相邻的两个径向通孔11之间的夹角设为α;水平注油孔23的一端在第一凹槽24的上形成开口部;开口部覆盖于密封导向座1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设为β;α<β。例如,径向通孔11的数量为6个,夹角α为60°;圆心角β为71°。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密封导向座1的回转体形的结构,使得在将密封导向座1安装于第一凹槽24上时,可以任意角度进行安装,α<β,保证了在任意角度安装条件下,均能通过水平注油孔23可以将润滑油通过至少一个径向通孔11注入拉杆6与进胶座2之间的间隙。从而节省了将水平注油孔23对准其中一个径向通孔11的操作用时,有利于实现密封导向座1的快速安装。另一方面,即使当因机器振动等因素造成密封导向座1发生转动时,仍能始终保持水平注油孔23与至少一个径向通孔11之间的有效连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采用较小的水平注油孔的孔径形成较大的β,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如图4所示,水平注油孔23的中轴线与密封导向座1的外周相切。采用巧妙的结构设计,即水平注油孔23的中轴线与密封导向座1的外周相切,实现较小的水平注油孔的孔径形成较大的β。
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注入效果,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如图4所示,水平注油孔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水平注油孔23平行设置。通过设置两个水平注油孔23,使得润滑油在拉杆6的两个区域注入,有利于提高拉杆6和密封导向座1的间隙表面的油膜的分布均匀度。特别是,当两个水平注油孔23的中轴线分别与密封导向座1的外周相切时,正好能从拉杆相对的两侧注入,有利于形成更均匀的油膜,提高拉杆6和密封导向座1的间隙表面的油膜的各向同性,进而形成更好的润滑效果。
为了提高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的可靠性,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还包括若干O形圈3(参见图3);密封导向座1的外周还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13(参见图5和图6);环形凹槽13内设置有O形圈3。通过将O形圈3设置在环形凹槽13内,然后想密封导向座1设置于进胶座2的第一凹槽24内,O形圈3被密封导向座1和第一凹槽24的内壁挤压,形成弹性形变,从而起到良好密封的作用。采用O形圈3具有如下效果:(1)O形圈3密封性能优良,工作寿命高;(2)O形圈成本低廉、制造简单,耐压性能好。(3)O形圈本身及安装部位结构都极其简单,且已形成标准化,因此安装更换都非常容易;(4)O形圈摩擦阻力小,且具有自润滑性能,可作无油润滑密封。可消除低速、低压下运动的“爬行”现象;(5)O形圈高耐磨,密封面磨损后具有自动弹性补偿功能;(6)O形圈特别适用于静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的情形。通过在密封导向座1与进胶座2之间设置O形圈性能了良好的密封和减振功能,提高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在密封导向座与拉杆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还包括U形封4(参见图3);U形封4整体呈环状结构;U形封4的横截面呈“U”字形结构;密封导向座1还包括与第一竖直通孔10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圆柱凹槽14(参见图5和图6),第一竖直通孔10的顶端与第一圆柱凹槽14的底端连通;第一圆柱凹槽14的内径大于第一竖直通孔10的内径;U形封4紧贴第一圆柱凹槽14的壁面设置。U形封张开具有三个内接触面,可以有效包裹住密封导向座1与拉杆6之间的缝隙,确保在密封导向座1与拉杆6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
为了防止待混合物料从密封导向座、进胶座和拉杆的间隙泄露,实施例1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泛塞封5(参见图3);密封导向座1还包括与第一竖直通孔10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二圆柱凹槽15(参见图5和图6),第一竖直通孔10的底端与第二圆柱凹槽15的顶端连通;第二圆柱凹槽15的内径大于第一竖直通孔10的内径;泛塞封5紧贴第二圆柱凹槽15的壁面设置。其中,泛塞封5包括但不限于W2型泛塞。泛塞封5具有如下优点:(1)特别适合往复运动密封;(2)可以与中高粘度或包含硬颗粒的流体兼容。如图3所示,泛塞封5设置于密封导向座1、进胶座2和拉杆6的间隙,并且其下方是进胶座2的流动腔。泛塞封5可以防止待混合物料从密封导向座1、进胶座2和拉杆6的间隙泄露,也可以避免润滑油从该处泄露到流动腔中。
实施例2
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动静态混合阀01,如图1~4所示,包括实施例1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用于控制动静态混合阀001启闭的拉杆6;拉杆6通过密封导向座1设置于进胶座2内;拉杆6的杆部贯穿第一竖直通孔10和第二竖直通孔20。
实施例2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01,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密封导向座1的顶部,密封导向座1与拉杆6的环隙设置有U形封4;在密封导向座1的底部,密封导向座1与拉杆6的环隙设置有泛塞封5。
实施例2提供的动静态混合阀01,优选地,如图1~4所示,还包括出胶座7、动静态混合管8、用于带动动静态混合管8旋转的旋转轴9、旋转套90和旋转压力封91;进胶座2、出胶座7和动静态混合管8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拉杆6的端部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出胶座7中;旋转套90套设在旋转轴9的杆部,旋转轴9贯穿进胶座2和出胶座7,旋转轴9的杆部通过旋转套90设置于出胶座7中;旋转轴9上靠近动静态混合管8的一端,与旋转套90及出胶座7三者之间形成的环隙内设置旋转压力封91。旋转压力封91是一种可承受两侧压力或交变压力作用的双向作用的旋转密封圈,其尺寸稳定性好、耐高压,耐磨损,耐高温、耐受大部分介质,抗化学性强、安装空间小,沟槽简单,具有润滑腔,并且摩擦力小,启动时不爬行。通过在旋转轴9上靠近动静态混合管8的一端,与旋转套90及出胶座7三者之间形成的环隙内设置旋转压力封91,实现了旋转轴9的接头处进行可靠的动密封。避免了待混合物料从该处泄露进入旋转轴9内,或者旋转轴内的润滑油从该处泄露至动静态混合管8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导向座和进胶座;
所述密封导向座为回转体形,所述密封导向座的中轴线竖直设置,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径由上至下单调递减;所述密封导向座的中心贯穿有第一竖直通孔;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径向通孔;全部所述径向通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所述径向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连通;
所述进胶座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胶座上同轴设置有第二竖直通孔和第一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竖直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竖直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最小直径;所述进胶座上还开设有水平注油孔;
所述密封导向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至少一个所述径向通孔与所述水平注油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径向通孔均匀分散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通孔之间的夹角设为α;
所述水平注油孔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上形成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覆盖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设为β;
所述α<所述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注油孔的中轴线与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周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注油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水平注油孔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O形圈;
所述密封导向座的外周还设置有若干环形凹槽;
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所述O形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形封;所述U形封整体呈环状结构;所述U形封的横截面呈“U”字形结构;
所述密封导向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圆柱凹槽,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圆柱凹槽的底端连通;所述第一圆柱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内径;
所述U形封紧贴所述第一圆柱凹槽的壁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泛塞封;
所述密封导向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二圆柱凹槽,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圆柱凹槽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二圆柱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竖直通孔的内径;
所述泛塞封紧贴所述第二圆柱凹槽的壁面设置。
8.一种动静态混合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用于控制动静态混合阀启闭的拉杆;
所述拉杆通过所述密封导向座设置于所述进胶座内;所述拉杆的杆部贯穿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和所述第二竖直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静态混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胶座、动静态混合管、用于带动所述动静态混合管旋转的旋转轴、旋转套和旋转压力封;
所述进胶座、所述出胶座和所述动静态混合管由上至下依次连通;所述拉杆的端部可上下平移地设置于所述出胶座中;
所述旋转套套设在所述旋转轴的杆部;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进胶座和所述出胶座,所述旋转轴的杆部通过所述旋转套设置于所述出胶座中;
所述旋转轴上靠近所述动静态混合管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套及所述出胶座三者之间形成的环隙内设置所述旋转压力封。
CN202020918806.XU 2020-05-27 2020-05-27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Active CN212524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8806.XU CN212524779U (zh) 2020-05-27 2020-05-27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8806.XU CN212524779U (zh) 2020-05-27 2020-05-27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4779U true CN212524779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4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8806.XU Active CN212524779U (zh) 2020-05-27 2020-05-27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4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385377B2 (en) Slurry seal assembly
US9052017B2 (en) Flexible flow control bushing
KR20140092250A (ko) 밀봉장치 및 그 사용방법
CN203272220U (zh) 双端面集装式砂浆泵机械密封
CN101627239A (zh) 用于真空泵的密封衬套
BR102021014450A2 (pt) Bomba de combustível para um sistema de injeção direta
CN212524779U (zh) 动静态混合阀润滑系统和动静态混合阀
CN209671613U (zh) 动态补偿式密封圈
CN103062407A (zh) 方形同轴密封件
CN207761928U (zh) 具有多重密封效果的柱塞泵液力端结构
CN108506350A (zh) 一种密封轴承组件及轴承箱
CN102170189A (zh) 电动机浮动密封环轴承室
CN109681637A (zh) 一种用于螺杆式真空干泵的双端面干气密封
CN208619672U (zh) 一种泵用机械密封装置
US6843481B1 (en) Fluid-moving device with a clearance seal
CN2840492Y (zh) 氢冷发电机
CN209180364U (zh) 一种釜用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
CN209414237U (zh) 应用于涂装化工行业的离心泵的机械密封结构
CN106838324B (zh) 动静压混合浮环密封装置
CN110397741A (zh) 一种轴端机械密封装置
CN216477856U (zh) 一种无油干式螺杆压缩机组合浮动密封结构
CN207178695U (zh) 一种双端面弹簧机械密封装置
CN205956409U (zh) 一种三偏心蝶阀
CN201373129Y (zh) 密封装置和阀
RU68084U1 (ru) Механическое уплотнение плунжерного насос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000 No.1 Xiqin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unrong Fluid Equipment (Wux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No.1 Xiqin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bingp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