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21993U - 医疗导管 - Google Patents

医疗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21993U
CN212521993U CN202021260654.5U CN202021260654U CN212521993U CN 212521993 U CN212521993 U CN 212521993U CN 202021260654 U CN202021260654 U CN 202021260654U CN 212521993 U CN212521993 U CN 212521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al catheter
hole
connecting portion
groove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06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磊
周子燕
查飞翔
王慧
梁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EP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EP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EP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EP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06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21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21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21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包括:管体、头电极和用于支撑所述头电极的支撑座;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嵌套,以将所述头电极固定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供胶水通过并渗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由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的至少部分胶水。即,通过所述管体上开孔,以及在所述支撑座开槽,使得胶水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能够填充到所述凹槽内,进而在固化后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牢固的浇筑体,增强其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

Description

医疗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导管。
背景技术
电生理手术中的导管介入治疗,通常是将消融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进入心内目标位置,与异常的电信号组织接触后,通过导管头电极施加射频能量形成消融灶,来终止或改变无用的电信号,达到治疗的效果。
消融导管的头端分为头电极与感知形变段,由于这两段的对接面积较小,必然对粘接的牢固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消融过程中,导管头端过鞘前后会受到较大的拉力、压力作用;手术过程中的控弯、转向,也会让导管头端经受较大扭力、拉力或压力的作用;多次贴靠心肌组织进行消融也会反复受到力的作用;消融时的热膨胀和灌注时的冷收缩作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导管头端连接的牢固性和耐疲劳性。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管头端的结构设计来提高粘接强度,确保在消融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导管,以提高导管头端的牢固性和耐疲劳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导管,包括:管体、头电极和用于支撑所述头电极的支撑座;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嵌套,以将所述头电极固定于所述管体的远端;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供胶水通过并渗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由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的至少部分胶水。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径向方向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形状为U型,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向方向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凹坑。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凹槽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以限定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管体为弹性体,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管体的形变量。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一绝缘体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凹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相匹配。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绝缘管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匹配。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一绝缘体的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管体和所述头电极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医疗导管中,所述第二绝缘体的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管体、头电极和用于支撑所述头电极的支撑座;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将所述头电极固定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供胶水通过并渗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由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的至少部分胶水。即,通过所述管体上开孔,以及在所述支撑座开槽,使得胶水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能够填充到所述凹槽内,进而在固化后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牢固的浇筑体,增强其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尺寸、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固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成为串联头电极支撑座和管体的铆钉,限定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位置,涂刷胶水后,胶水填充到三者的间隙中,将三者连为一体形成连锁结构,从而可进一步增强其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所述管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或第二绝缘体相接的表面进行了粗糙化处理,一方面可增大表面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使得在进行胶水填充时,胶水可以固化而产生一个个小型浇筑体,从而提高粘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融导管进入心内进行消融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疗导管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头电极的支撑座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的设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的设置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医疗导管增加了绝缘管及绝缘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医疗导管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脱强度对比图;
图10及图11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例的绝缘管及绝缘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所示医疗导管在填充胶水以形成浇筑体后沿A-A线的剖面;
图13为图8所示医疗导管在插入固定件并涂刷胶水后沿B-B线的剖面。
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导管远端;2-可偏转段;3-左心房;4-穿刺鞘;5-导管主体;6-消融导管;7-控制手柄;8-线路板;9-尾线;
11-管体;21-头电极;22-支撑座;111-第一连接部;100-第一通孔;221-第二连接部;200-凹槽;300-第三通孔;400-凹坑;201-第一限位部;101-第二限位部,31-绝缘管;32-绝缘环;500-第二通孔;41-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疗导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近端”通常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术语“远端”通常是靠近患者靠近病灶的一端,“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为了简明起见,在本实施例有些部分的描述中,将导管远端的头电极配置为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与血管壁或组织接触,可施加能量进行消融。然而,本申请并不限定所述头电极仅可设置为消融电极,也可配置为其它电极,例如标测电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在细节上作适当修改后将相应描述用于其它类型的电极以及电生理领域外的其他领域,例如食道消融等领域。
图1为消融导管进入心内进行消融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消融导管6包括依次相连的导管远端1、可偏转段2、导管主体5、控制手柄7、线路板8,尾线9。导管远端1装有消融电极,可施加能量进行消融。应用时,消融导管6将通过穿刺鞘4,经下腔静脉进入左心房3后实施消融。控制手柄7可对可偏转段2进行控制,实现偏转。
如前所述,消融导管头端对接面积较小,在过鞘前后以及手术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力的作用,或者受到热膨胀和灌注时的冷收缩作用,因此,为确保在消融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需保证头端的粘接强度。
有鉴于此,请参考图2并结合图3及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疗导管,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管体11、头电极21和用于支撑所述头电极21的支撑座22。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管体11包括第一连接部111,设置于所述管体11的远端,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具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一通孔100。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座22包括第二连接部221,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嵌入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以将所述头电极21固定于所述管体11的远端。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具有凹槽200,所述第一通孔100与所述凹槽200连通。所述第一通孔100被配置为供胶水通过并渗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1之间。所述凹槽200被配置为容置由所述第一通孔100通过的至少部分胶水。
如图5所示,通过在所述管体11上开孔,以及在所述支撑座22第二连接部221外表面轴向开设凹槽200,使得胶水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0后能够填充到所述凹槽200内,进而在固化后能够在所述支撑座22与所述管体11之间形成牢固的浇筑体,故而可增强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头电极21和所述支撑座2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成为一体。所述支撑座22具有第三通孔300,所述第三通孔300至少设于所述支撑座22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21,所述第三通孔300与管体11连通,可供盐水管和导线穿设。所述头电极21优选为6孔形态,也可以是无孔或多孔的。所述头电极21及所述支撑座22的材料可为铂铱合金,也可以是不锈钢。
请参考图4,为满足实际的粘接强度需求以及实际工艺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0沿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外表面轴向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具有多个所述凹槽200,多个所述凹槽200沿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凹槽200可采用U型槽,也即,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径向方向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形状为U型。较佳地,所述凹槽200为狭长形,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向方向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所述凹槽200沿着第二连接部221的轴向的长度与第二连接部221的总长之比大于1:2,但本实施例并不仅限于此。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优选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具有三个所述凹槽200,以在满足实际的粘接强度需求的前提下避免导致所述支撑座22容易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凹槽200的具体形态以及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只需保证所述凹槽200在填充胶水之后能够形成浇筑体,该浇筑体能够起到增加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粘接强度的作用即可。例如,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0也可沿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周向设置,且多个沿周向设置的所述凹槽200排列沿径向依次排布成类似螺纹状。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连接部111嵌入第二连接部221,第一连接部111具有通孔,而第二连接部221的内表面上开设有凹槽,在通过该通孔在所述凹槽内填充胶水并形成浇筑体后,同样可增加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
另外,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凹坑400。所述凹坑400可通过喷珠、激光刻蚀或化学腐蚀等方法形成。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内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该粗糙化处理包括机械打磨、物理刻蚀、化学刻蚀或喷砂等。所述凹坑400和所述凹凸结构,一方面可增大表面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使得在进行胶水填充时,胶水可以固化而产生一个个小型浇筑体,从而提高粘结强度。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喷珠、激光刻蚀或化学腐蚀等的工艺难度,也可通过对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外表面进行粗糙化处理形成凹凸结构来形成浇筑体。
进一步优选的,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00包括第一限位部201,请参考图6,所述第一通孔100包括第二限位部101,请参考图12,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固定件41,所述固定件41的材料可为氧化锆,或为其它硬度高的材料。所述固定件41、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及所述第二限位部101的横截面相匹配,所述固定件41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01,起到铆钉的作用,同时限定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相对位置,具体地,固定件4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01可以过盈配合实现卡接。涂刷胶水后,胶水填充到三者的间隙中,将所述固定件41、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1连为一体形成连锁结构,从而可进一步增强其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01、所述第二限位部101及所述固定件41横截面可成圆形设置,而在另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201也可为设置为其它形状,例如方形,所述固定件4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01做相应设置即可。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限位部201可设于所述凹槽200的远端,相应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限位部101相应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100的远端即可。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所述第一限位部201也可设于所述凹槽200的其它部分,例如设置于所述凹槽200的中部。为实现对所述固定件41的卡接,可以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201的宽度大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相邻的所述凹槽200的其它部分,和/或,设置所述第一限位部201的深度大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01相邻的所述凹槽200的其它部分。
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一通孔100的除所述第一限位孔201以外的形状不作限制,例如,请参考图8,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101即构成了所述第一通孔100的全部。
为测试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的粘结强度,针对多个测试样品,分别做拉脱强度测试,测试样品包括:
样品a:本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所述固定件41,且支撑座22表面及弹性体的表面作了相应设计及处理(包括设置凹槽200、凹坑400及粗糙化处理)的导管;
样品b:不包括所述固定件41,其它结构与样品a一致;
样品c:支撑座22表面及弹性体的表面未做相应设计及处理(包括设置凹槽200、凹坑400及粗糙化处理),其它结构与样品b一致。
用拉伸机对样品a、样品b及样品c进行拉脱强度测试的结果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出,样品a及样品b的拉脱强度远大于样品c,表明相关的表面处理及结构设计可以显著增强导管头端的粘接强度;另外,样品a的拉脱强度大于样品b,表明增加固定件41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导管头端粘接的牢固性。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具有压力监测功能,具体的,所述管体11为弹性体,优选地内径尺寸为0.5mm~2.5mm,其材料可为镍钛合金,也可为其他具有优异弹性和回复性的材质。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未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管体11上,用于感知所述管体11的形变量。所述支撑座22为钢性结构,在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嵌入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后会减小所述第一连接部111的形变,所述压力传感器在进行设置时应当避开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即避开所述管体11和所述支撑座22交接的部分。所述压力传感器可包括多个应变片,多个应变片设置在所述弹性体的外壁上,以从多个方向感测应变。例如,所述应变片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应变片沿所述弹性体11的周向均匀分布。
当所述头电极21与血管壁或组织表面接触时,所述头电极21受到接触力的作用,使得所述管体11产生形变,相应的,设于所述管体11上的压力传感器的电信号发生变化,并将该电信号传递给外部的控制端,以使该控制端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的变化计算接触力的大小及方向。而在该电信号的传递过程中,由于用于支撑头电极21的支撑座22和管体11之间通过胶粘连接,绝缘性差,因此消融电流会干扰该电信号。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的材料可为聚酰亚胺,也可为其他具有优异绝缘性的高分子材质。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和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之间,用于间隔所述管体11和所述支撑座22。如此,便可避免所述支撑座22与所述管体11因相接触而导电,因此,提高了所述头电极2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绝缘性,解决了所述医疗导管在利用压力传感器进行力值测量时,所测力值精度不高的问题。
另外,要确保头电极21与导管远端的粘结强度,头电极21与管体11远端之间的预留间隙必然微小,当射频消融的电压达一定值时,引起电场集中在该间隙处而产生电晕现象,从而会导致局部放电。
有鉴于此,较佳的,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的材料可为聚酰亚胺,也可为其他具有优异绝缘性的高分子材质。所述第二绝缘体设于所述管体11和所述头电极21之间,可避免头电极21与弹性体相接触而导电,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头电极21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的绝缘性,也解决了因所述管体11和所述头电极21的间隙微小造成电晕现象而局部放电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第一绝缘体的表面(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相对的两面)的表面也具有凹凸结构,该凹凸结构也可通过打磨等机械处理或其它化学处理而成,同样的,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体的表面的凹凸结构也可以提高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所述管体11及所述支撑座22彼此之间的粘结强度。
请参考图10或图11,为起到良好的绝缘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绝缘管31,所述第二绝缘体为绝缘环32,所述绝缘管31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所述绝缘环32套设于所述绝缘管31,或所述绝缘环32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与所述绝缘管31沿轴向并列设置。图7为图2所示医疗导管增加了绝缘管及绝缘环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绝缘管31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长度(即所述第一连接部1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相接轴向面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绝缘环32的径向外尺寸不小于所述管体11的远端的外径,也就是说,通过所述绝缘管31和所述绝缘环32,所述管体11与所述支撑座22及所述头电极21完全隔离开来,从而可使绝缘效果最佳。其中,所述绝缘环32的外轮廓不限于圆形,也可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等。
为了使胶水能够填充所述凹槽200,所述第一绝缘体的设置应当不影响经第一通孔100通过的胶水流向所述凹槽200,因此,请参考图12并结合图10,当所述第一绝缘体为绝缘管31时,所述绝缘管31具有第二通孔500,所述第二通孔500与所述第一通孔100及所述凹槽200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500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通孔100或所述凹槽200的横截面相匹配,如此,胶水可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00、第二通孔500后,填充到所述凹槽内,在所述支撑座22与所述管体11之间形成牢固的浇筑体。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通孔500与所述第一通孔100的横截面相匹配,如此,请参考图13,当设置所述固定件41时,所述固定件41可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连接部221以及所述绝缘管31的相对位置,对三者起到铆钉的作用。在另外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1,所述第二通孔500可与所述凹槽200的横截面相匹配,如此,在当胶水经所述第一通孔100填充所述凹槽200时,可不对所述胶水的流速造成干扰,且当设置所述固定件41时,由于所述第二通孔500也具有与所述凹槽200相对应的限位部,因此,所述固定件41也可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连接部221以及所述绝缘管31的相对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管体、头电极和用于支撑所述头电极的支撑座;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嵌入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将所述头电极固定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贯穿侧壁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供胶水通过并渗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由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的至少部分胶水。如此,便使得胶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后填充到所述凹槽内,进而在固化后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管体之间形成牢固的浇筑体,增强其抗拉、抗压及抗扭性能。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头电极和用于支撑所述头电极的支撑座;所述管体包括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管体的远端,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嵌套,以将所述头电极固定于所述管体的远端;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沿径向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凹槽,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通孔被配置为供胶水通过并渗入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凹槽被配置为容置由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的至少部分胶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三个且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径向方向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形状为U型,沿着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向方向的所述凹槽的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具有多个凹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以限定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对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弹性体,所述医疗导管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所述管体的形变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绝缘体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凹槽连通,且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相匹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匹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导管包括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设置于所述管体和所述头电极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表面具有经粗糙化处理而形成的凹凸结构。
CN202021260654.5U 2020-06-30 2020-06-30 医疗导管 Active CN212521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0654.5U CN2125219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医疗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0654.5U CN2125219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医疗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21993U true CN21252199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2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0654.5U Active CN212521993U (zh) 2020-06-30 2020-06-30 医疗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219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58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导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588A1 (zh) * 2020-06-30 2022-01-06 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3788B (zh) 压力传感器及电生理导管
US6096035A (en) Multipolar transmural probe
CA2721883C (en) Catheter with pressure measuring tip
US8211102B2 (en) Contact sensing flexible conductive polymer electrode
US20040030331A1 (en) Intraoperative endocardial and epicardial ablation probe
US20140135686A1 (en) Catheter with flat beam deflection in tip
JP2016013492A (ja) 接触力を感知する遠位先端部を有するカテーテル
JP5697186B1 (ja) 接触力センサ
JP7423550B2 (ja) 電気生理学カテーテル
CN212521993U (zh) 医疗导管
WO2019156945A1 (en) Catheter with staggered electrodes spine assembly
CN112869874A (zh) 电极装置、医疗导管和消融系统
CN212661918U (zh) 一种医疗导管
EP3749174A1 (en) Mandibular/head positioner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anesthesia
CN113855215A (zh) 医疗导管
CN110870791B (zh) 医用介入式针组件与医用介入式导管
JP4925210B2 (ja) 電極カテーテル
CN212261511U (zh) 一种电极结构及医疗导管
CN113855216A (zh) 一种医疗导管
WO2021254382A1 (zh) 一种电极结构及医疗导管
WO2022001588A1 (zh) 医疗导管
CN220495025U (zh) 电极结构及电极导管
JP4925206B2 (ja) 電極カテーテル
JP2019118836A (ja) 位置偏倚熱電対
CN215651496U (zh) 电极装置、医疗导管和消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