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17253U -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17253U
CN212517253U CN202021776382.4U CN202021776382U CN212517253U CN 212517253 U CN212517253 U CN 212517253U CN 202021776382 U CN202021776382 U CN 202021776382U CN 212517253 U CN212517253 U CN 212517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c
power battery
current collecto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63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青青
伍杰
廖启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Nano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63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17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17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17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吹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吹风板,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螺纹杆、滑杆和滑块协同配合,使螺纹套带动放置板进行移动,便于对电池涂覆导电浆料同步进行匀速、均匀的涂覆和烘干处理,提升了复合正极集流体质量稳定性;通过进风口、加热丝、吸风机、和吹风板之间的协同配合,对涂覆的导电浆料进行烘干处理,减小了设备体积,缩短了加工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是指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在锂离子电池上主要指的是金属箔,如铜箔、铝箔。泛指也可以包括极耳。其功用主要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对外输出,因此集流体应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并且内阻应尽可能小为佳,利用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表面处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覆碳铝箔/铜箔就是将分散好的纳米导电石墨、碳包覆粒、碳纳米管等导电材料,均匀、细腻地涂覆在铝箔/铜箔上。它能提供极佳的静态导电性能,收集活性物质的微电流,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正/负极材料和集流之间的接触电阻,并能提高两者之间的固着能力,可减少粘结剂的使用量,进而使电池的整体性能产生显著的提升。
但是现有的功能涂层制备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在功能及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实现对金属铝箔表面涂覆的导电浆料进行匀速、均匀的烘干处理,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较差;
2、现有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对于导电浆料的涂覆和烘干工序为分别进行,使装置整体体积较大;
3、现有设备在对正极集流体进行加工时,一般是将先该金属铝箔放置在放置板上,但是难以对放置板进行精准的调节,在进行涂覆导电浆料和烘干处理时,定位不够精准,同时也不能自动校正、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校正,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所述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包括金属基材及设置在该基材上的导电功能涂层,该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与调节箱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粉碎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粉碎杆,所述粉碎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刀,所述粉碎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所述粉碎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干燥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干燥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吹风板,所述粉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与调节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箱的顶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与连接杆的表面贯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箱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滑板的底部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料管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吹风板的表面与固定架的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进风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所述的金属基材为铝箔、铝网、合金箔、合金网等之一。
所述的导电功能涂层干燥后的厚度为不大于500nm。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在功能及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设计,可以对放置板进行精准的调节,在进行涂覆导电浆料和烘干处理时,定位精准,同时也可以自动校正、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校正,因此可以实现对金属基材表面涂覆的导电浆料进行匀速、均匀的涂覆和烘干处理,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通过PLC控制第一电机、螺纹杆、滑杆和滑块之间的协同配合,使螺纹套带动放置板进行移动,便于该电池涂覆导电浆料和进行烘干处理,使得该复合正极集流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导电浆料的涂覆和烘干工序为同步进行,使装置整体体积缩小、加工时间缩短;通过PLC控制进风口、加热丝、吸风机、和吹风板之间的协同配合,可以对涂覆金属铝箔表面的导电浆料进行同步的烘干处理,提高了该装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整体外形结构第一视角(主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整体外形结构另一视角(左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整体外形结构第三视角(右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调节箱;3、第一电机;4、螺纹杆;5、螺纹套;6、连接杆;7、放置板;8、滑板;9、固定架;10、粉碎箱;11、进料管;12、第二电机;13、粉碎杆;14、粉碎刀;15、出料管;16、出料板;17、干燥箱;18、进风口;19、加热丝;20、吸风管;21、吸风机;22、吹风管;23、吹风板;24、PLC控制器;25、滑块;26、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所述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包括金属基材及设置在该基材上的导电功能涂层,该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2,调节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4,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螺纹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6,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8,滑板8的底部与调节箱2的底部滑动连接,调节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固定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箱10,粉碎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1,粉碎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粉碎杆13,粉碎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刀14,粉碎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5,出料管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6,粉碎箱10 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干燥箱17,干燥箱17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18,干燥箱17 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9,干燥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风管20,吸风管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21,吸风机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管22,吹风管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吹风板23,粉碎箱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4。
本实施方案中,第一电机3带动螺纹杆4转动,是为了使得螺纹套5可以带动放置板7进行调节,使得该电池在进行生产时更加方便,通过第二电机12的使用,粉碎杆13和粉碎刀14的配合,便于对导电材料进行粉碎,使得该导电浆料可以涂覆在金属铝箔的表面,通过吸风机21和干燥箱17的使用,可以对金属铝箔表面的导电浆料进行干燥,提高了该电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PLC控制器24的使用,可以方便对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2、加热丝19和吸风机21进行控制,在对该电池进行生产加工时比较方便使用。
具体的,螺纹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5,滑块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6,滑杆26的端部与调节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25在滑杆26的表面滑动,是为了对螺纹套5进行限位,可以让螺纹套5水平移动,方便对放置板7进行调节。
具体的,调节箱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与连接杆6的表面贯穿。
本实施例中,通过通槽的使用,是为了使得连接杆6带动放置板7在滑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具体的,调节箱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滑板8的底部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滑槽,可以使得滑板8在滑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使得该电池在生产时更加理想。
具体的,出料管15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吹风板23的表面与固定架9 的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磁阀便于打开与关闭,固定架9提高了吹风板23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进风口18的形状为圆形,进风口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风口18的使用,是为了便于吹风板23对金属铝箔表面的导电浆料进行烘干处理。
所述的金属基材为铝箔、铝网、合金箔、合金网等之一。
所述的导电功能涂层干燥后的厚度为不大于500n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将导电材料通过进料管11 进入粉碎箱10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12,粉碎杆13和粉碎刀14对导电材料进行充分粉碎,将导电材料粉碎后,可以将放置板7中的金属铝箔移动到出料板16的底部,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螺纹杆4转动,螺纹套5通过连接杆6 带动放置板7进行移动,使得放置板7移动到出料板16的底部,然后将出料管15表面的电磁阀打开,出料板16可以将导电浆料喷入金属铝箔的表面、进行涂覆作业,同步对金属铝箔表面的导电浆料进行干燥;通过第一电机3 带动螺纹杆4转动,使得放置板7移动到吹风板23的底部,启动吸风机21,风从进风口18进入干燥箱17的内部,通过加热丝19对气体进行加热,加热的气体通过吸风管20进入吹风管22和吹风板23中,使得吹风板23可以对金属铝箔表面的导电浆料同步进行烘干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缩小了装置体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螺纹杆、滑杆和滑块协同配合,使螺纹套带动放置板进行移动,便于对电池涂覆导电浆料同步进行匀速、均匀的涂覆和烘干处理,提升了复合正极集流体质量稳定性;通过进风口、加热丝、吸风机、和吹风板之间的协同配合,对涂覆的导电浆料进行烘干处理,减小了设备体积,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所述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包括金属基材及设置在该基材上的导电功能涂层,该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箱(2),所述调节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5),所述螺纹套(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7),所述放置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8),所述滑板(8)的底部与调节箱(2)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调节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箱(10),所述粉碎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1),所述粉碎箱(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粉碎杆(13),所述粉碎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粉碎刀(14),所述粉碎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5),所述出料管(1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出料板(16),所述粉碎箱(10)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干燥箱(17),所述干燥箱(17)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18),所述干燥箱(1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丝(19),所述干燥箱(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风管(20),所述吸风管(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风机(21),所述吸风机(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吹风管(22),所述吹风管(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吹风板(23),所述粉碎箱(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25),所述滑块(2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6),所述滑杆(26)的端部与调节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与连接杆(6) 的表面贯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与滑板(8)的底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5)的表面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吹风板(23)的表面与固定架(9)的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8)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进风口(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材为铝箔、铝网、合金箔、合金网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功能涂层干燥后的厚度为不大于500nm。
CN202021776382.4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Active CN212517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382.4U CN21251725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382.4U CN21251725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17253U true CN21251725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5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6382.4U Active CN212517253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17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3213B (zh) 一种MOF衍生多孔碳盒负载Co3V2O8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70417B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二硫化钨/碳纳米管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888239A (zh) 一种一维氮掺杂二硫化镍多孔纤维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钠离子电池
CN107749461A (zh) 一种碳包覆硅‑锡复合负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8007164A (zh) 锂电池原料循环烘干装置
CN10921669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12517253U (zh)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正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CN10828162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锗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42710B (zh) 一种铬基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048092A (zh) 一种锂电池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9301B (zh) 一种具有优异储锂性能的Li3VO4纳米线的形貌和物相调控方法
CN209969573U (zh) 制备金属及合金球形粉体的装置
CN106430185A (zh) 一种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用球状高比表面积介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CN206008506U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背银浆料的粉状物料混合装置
CN211756552U (zh) 一种制备动力电池用涂布装置
CN109763144B (zh) 一种基于连续阳极铝电解装置及方法
CN208252779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激光切割吸废料防堵阀
CN208905407U (zh) 一种低温烘烤烟具
CN106816592B (zh) 一种氯化钾改性钛酸锌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32207B (zh) 一种铬钛基锂离子电池多级结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742718B (zh)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钛酸钠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213000961U (zh) 一种plc控制的动力电池复合负极集流体制备装置
CN110112376A (zh) 一种多孔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93856A (zh) 一种Cu-Br掺杂钛酸锂纳米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753804A (zh) 一种具有冷却装置的茶叶揉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