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05052U -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05052U
CN212505052U CN202022036259.5U CN202022036259U CN212505052U CN 212505052 U CN212505052 U CN 212505052U CN 202022036259 U CN202022036259 U CN 202022036259U CN 212505052 U CN212505052 U CN 212505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xedly connected
lifting
he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62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炯�
杨林
王福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iwei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iwei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iwei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iwei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362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05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05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05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支架内设置有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包括中心转轴和若干个加热部,中心转轴两端分别开设有U型槽,将基片放置在加热部上,通过加热盘对基片进行加热,并且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可以调整加热区域与加热盘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加热温度,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旋转轴的上下移动,使得U型块与U型槽相嵌或脱离,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使得中心转轴的转动,无需将电机设置在加热区域,即可实现加热部的周向移动,并且通过翻转机构,可以实现加热区域的翻转,使得对基片的加热更加的均匀,又避免了对于基片双面镀膜情况下,需要停止镀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背景技术
镀膜设备中,薄膜均匀性取决于蒸发源的蒸发特性、基片的几何形状、基片与蒸发源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常采用基片和蒸发源相对运动的原理,基片旋转是最实用化的获得均匀薄膜的方法,但对于基片双面镀膜,如果采用先停止镀膜,然后更换所镀的表面的方法,会改变蒸发源的温度,并且需要人工对基片进行翻面,翻面后可能会改变与原先的固定位置,导致再次镀膜时,基片镀膜的时的状态被改变,因此很难保证基片两个表面膜层的均匀性和对称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加热区域,所述加热区域包括中心转轴和若干个加热部,所述中心转轴两端分别开设有U型槽,所述支架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连接有外升降管,所述外升降管朝向所述加热区域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盘,所述外升降管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内升降管,所述内升降管向下延伸出所述外升降管,并且固定连接有加热盘,用以对基片加热,所述加热盘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内升降管连通,所述内升降管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靠近所述加热盘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包括驱动头,所述驱动头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与所述U型槽相适配,所述外升降管外侧设置有台架,所述台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用以带动所述外升降管升降,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外升降管远离所述加热盘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板上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旋转轴升降,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上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以带动所述旋转轴转动,以使所述加热部移动,所述台架上设置有翻转组件,以使所述加热区域翻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部绕所述中心转轴圆周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部包括第一齿环,所述中心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环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外圈啮合,所述加热区域还包括两个固定环、旋转块和第二齿环,所述支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旋转块,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旋转块之间,所述第二齿环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环之间,所述第一齿环外圈均与所述第二齿环内圈啮合,所述中心转轴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台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二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波纹管,所述外升降管位于所述第一波纹管内,所述第一波纹管与所述第二波纹管之间连通,所述旋转轴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二波纹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所述第二升降板上固定连接有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所述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旋转轴向上延伸出所述安装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一升降电机,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台架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竖杆,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台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所述第一竖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台架上,所述台架上设置有齿轮组,所述第一升降电机通过所述齿轮组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轮组包括传动齿轮和框架,所述第一升降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框架与所述台架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杆,所述动力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升降电机,所述第二升降板上方设置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第一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竖杆,所述第二平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升降板,并与所述第二升降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板与所述第二竖杆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板上,所述第二升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台架上方的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台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台架,所述固定管内设置有轴套,所述法兰上固定连接有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所述轴套与所述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的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法兰上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啮合,所述轴套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轴套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向下延伸出所述轴套,所述驱动轴延伸出所述轴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其中一个所述旋转块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另一个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部包括开设在所述驱动头外侧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U型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基片放置在加热部上,通过加热盘对基片进行加热,并且通过第一升降组件可以调整加热区域与加热盘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加热温度,通过第二升降组件带动旋转轴的上下移动,使得U型块与U型槽相嵌或脱离,在旋转组件的带动下,使得中心转轴的转动,无需将电机设置在加热区域,即可实现加热部的周向移动,并且通过翻转机构,可以实现加热区域的翻转,使得对基片的加热更加的均匀,便于电线的排布和设置,克服了在实现加热部绕中心转轴转动,并翻面两个功能时,需要将带动中心转轴转动的电机设置在加热区域的问题,又避免了对于基片双面镀膜情况下,需要停止镀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升降电机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盘处的仰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架;11、加热区域;111、固定环;112、旋转块;113、第二齿环;12、中心转轴;121、U型槽;122、第一齿轮;13、加热部;131、第一齿环;14、通孔;15、第一波纹管;16、第二波纹管;2、外升降管;21、内升降管;22、旋转轴;23、台架;3、加热盘;31、圆孔;4、缓冲部;41、驱动头;42、U型块;43、定位槽;44、定位块;45、压缩弹簧;5、第一升降组件;51、第一升降板;52、第一升降电机;53、第一竖杆;54、第一螺纹杆;55、齿轮组;551、传动齿轮;552、框架;553、动力杆;554、第二齿轮;555、第三齿轮;56、第一平板;6、第二升降组件;61、第二升降板;62、第二升降电机;63、第二平板;64、第二竖杆;65、第二螺纹杆;66、第四齿轮;67、第五齿轮;7、旋转组件;71、旋转电机;72、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73、安装板;74、皮带传动机构;8、翻转组件;81、法兰;82、固定管;83、轴套;831、滑槽;832、滑块;84、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5、连接齿轮;86、翻转电机;87、动力齿轮;88、驱动轴;89、第一锥齿轮;90、第二锥齿轮;91、第三锥齿轮;92、传动杆;93、第四锥齿轮;94、连接杆;95、第五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包括支架1,支架1内设置有加热区域11,加热区域11包括中心转轴12和若干个加热部13,将基片放置在加热部13上,中心转轴12两端分别开设有U型槽121,支架1顶部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内固定连接有外升降管2,外升降管2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内升降管21,内升降管21向下延伸出外升降管2,并且固定连接有加热盘3,用以对基片加热,加热盘3上开设有圆孔31,圆孔31与内升降管21连通,以使旋转轴22能够伸出加热盘3,内升降管2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2,旋转轴22靠近加热盘3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部4,缓冲部4使得当U型块42与U型槽121相接触时,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U型块42与U型槽121相抵时的力过大,导致U型块42或者U型槽121损坏,缓冲部4包括驱动头41,驱动头41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块42,U型块42与U型槽121相适配,外升降管2外侧设置有台架23,台架23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5,第一升降组件5用以带动外升降管2升降,外升降管2移动,使得台架23移动,改变了加热盘3与加热区域11之间的距离,第一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升降板51,第一升降板51的设置,使得在第一升降板51升降的过程中,第二升降组件6随着第一升降板51的升降而升降,避免了第一升降组件5与第二升降组件6和旋转组件7之间的脱离,第一升降板51与外升降管2远离加热盘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升降板51上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6,第二升降组件6用以带动旋转轴22升降,旋转轴22向下移动,以使U型块42与嵌入U型槽121内,第二升降组件6包括第二升降板61,第二升降板61的设置,使得第二升降板61在升降的过程中,旋转组件7会随着第二升降板61的升降而升降,以使旋转组件7能随时带动旋转轴22的转动,不会与旋转轴22脱离,第二升降板61上设置有旋转组件7,旋转组件7用以带动旋转轴22转动,以使加热部13移动,加热部13移动以使基片移动,基片绕着旋转轴22转动,使得基片受热均匀,保证基片层膜的均匀性,台架23上设置有翻转组件8,以使加热区域11翻转,翻转组件8可以改变加热盘3对基片加热的面,并且通过翻转组件8对加热区域11的翻转,在整个翻转过程中,基片在加热部13上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从而确保了基片被加热后,两个表面膜层的均匀性和对称性。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加热部13绕中心转轴12圆周运动。使得基片绕中心转轴12圆周运动。加热部13包括第一齿环131,中心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2,第一齿环131均与第一齿轮122外圈啮合,加热区域11还包括两个固定环111、旋转块112和第二齿环113,支架1相对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旋转块112,固定环111固定连接在两个旋转块112之间,第二齿环113固定连接在两个固定环111之间,第一齿环131外圈均与第二齿环113内圈啮合,中心转轴12与固定环111转动连接,当U型块42嵌入U型槽121内后,旋转组件7带动旋转轴22转动,使得中心转轴12转动和第一齿轮122转动,第一齿轮122转动以使第一齿环131自转的同时,绕着中心转轴12转动,使得基片在加热部13上的固定位置未发生改变,并且使得基片受热均匀,使得基片层膜更加均匀。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升降板51与台架2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波纹管15,第一升降板51与第二升降板6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波纹管16,外升降管2位于第一波纹管15内,第一波纹管15与第二波纹管16之间连通,旋转轴22向上延伸出第二波纹管16。第一波纹管15和第二波纹管16的设置,可以保护第一波纹管15和第二波纹管16内的零部件。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旋转组件7包括旋转电机71,第二升降板61上固定连接有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72,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72与旋转轴22转动连接,磁流体密封装置的功能是把旋转运动传递到密封容器内,常用于真空密封,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72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3,安装板73的设置便于固定旋转电机71,旋转电机7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73上,旋转轴22向上延伸出安装板73,旋转轴22与旋转电机71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74,皮带传动机构74包括两个皮带轮,旋转轴22和旋转电机71输出轴上各安装一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旋转组件7在随着旋转轴2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旋转组件7始终与旋转轴22连接,不会发生脱离情况,从而能够实现翻转组件8对基片进行翻面后,U型块42与U型槽121相抵后,旋转组件7仍能够带动中心转轴12转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平板56和第一升降电机52,第一平板56上设置有弧形槽,便于第二升降板61的升降,防止第二升降板61与第一平板56发生碰撞,第一平板56与台架2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竖杆53,第一平板56与台架2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4,第一升降板51与第一竖杆53滑动连接,并与第一螺纹杆54螺纹连接,第一升降电机52固定连接在台架23上,台架23上设置有齿轮组55,齿轮组55的设置,为了减速,第一升降电机52通过齿轮组55带动第一螺纹杆54转动。齿轮组55包括传动齿轮551和框架552,第一升降电机52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51,框架552与台架23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杆553,动力杆55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54,第二齿轮554与传动齿轮551啮合,第一螺纹杆5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55,第二齿轮554与第三齿轮555啮合,第一升降电机52通过传动齿轮551带动第二齿轮554转动,第二齿轮554通过第三齿轮555带动第一螺纹杆54的转动,使得第一升降板51升降,第一升降板51的升降带动外升降管2移动,并带动支架1移动,通过支架1的移动,来改变加热盘3与加热区域11之间的距离,使得加热区域11与翻转组件8之间的相对位置未发生改变,使得不管加热盘3的位置是否改变,翻转组件8均能带动基片翻面。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二升降组件6包括第二升降电机62,第二升降板61上方设置有第二平板63,第二平板63与第一升降板5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竖杆64,第二平板6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5,第二螺纹杆65向下延伸贯穿第一升降板51,并与第二升降板61转动连接,第二升降板61与第二竖杆64滑动连接,并与第二螺纹杆65螺纹连接,第二升降电机62固定连接在第一升降板51上,第二升降电机6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66,第二螺纹杆65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67,第四齿轮66与第五齿轮67啮合,第二升降电机62启动,带动第四齿轮66转动,第四齿轮66通过第五齿轮67带动第二螺纹杆65转动,使得第二升降板61升降,在第二升降板61升降的过程中,旋转组件7同时被带动升降,从而使得旋转轴22上下移动,旋转轴22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升降组件6和旋转组件7跟随着进行升降,从而能够实现U型块42通过两个U型槽121,均能使得中心转轴12的转动和停止转动。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8和图9所示,翻转组件8包括设置在台架23上方的法兰81,法兰81与台架2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管82,固定管82向下延伸贯穿台架23,固定管82内设置有轴套83,法兰81上固定连接有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轴套83与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的轴一端固定连接,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的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85,法兰81上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86,翻转电机86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87,动力齿轮87与连接齿轮85啮合,轴套83外侧开设有滑槽831,滑槽83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832,滑槽831和滑块832的设置,使得当支架1进行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驱动轴88能在轴套83里上下滑动,轴套83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驱动轴88,驱动轴88与滑块832固定连接,驱动轴88向下延伸出轴套83,驱动轴88延伸出轴套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9,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92,传动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0,第二锥齿轮90与第一锥齿轮89啮合,传动杆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91,其中一个旋转块112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93,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4,连接杆9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95,第四锥齿轮93与其中一个第五锥齿轮95啮合,另一个第五锥齿轮95与第三锥齿轮91啮合,翻转电机86启动带动动力齿轮87转动,动力齿轮87通过连接齿轮85带动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上的轴转动,使得轴套8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89转动,第一锥齿轮89通过第二锥齿轮90带动传动杆92转动,使得第三锥齿轮91转动,第三锥齿轮91通过第五锥齿轮95带动连接杆94转动,使得第四锥齿轮93转动,进而使旋转块112转动,对加热区域11进行翻转,使得翻转组件8能够在不改变基片在加热部13上的固定位置的前提上,对基片进行反面。
参照图6所示,缓冲部4包括开设在驱动头41外侧面的定位槽43,定位槽43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44,定位块44与旋转轴22固定连接,旋转轴22与U型块4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5,当U型块42嵌入U型槽121内后,U型块42与U型槽121相抵,使得压缩弹簧45被压缩,压缩弹簧45起到缓冲作用,防止U型块42和U型槽121挤压损坏,若不设置压缩弹簧45,使得在U型块42下降的过程中,U型块42下移的距离过大时,U型块42会将带动中心转轴12移动,造成中心转轴12的损坏。
工作原理:将基片设置在第一齿环131上,第一升降电机52通过传动齿轮551带动第二齿轮554转动,第二齿轮554通过第三齿轮555带动第一螺纹杆54的转动,使得第一升降板51升降,第一升降板51的升降带动外升降管2移动,并带动支架1移动,使得直接带动第一齿环131移动,调整第一齿环131与加热盘3之间的距离,第二升降电机62启动,带动第四齿轮66转动,第四齿轮66通过第五齿轮67带动第二螺纹杆65转动,使得第二升降板61升降,在第二升降板61升降的过程中,旋转组件7同时被带动升降,从而使得旋转轴22上下移动,当旋转轴22向下移动时,U型块42嵌入U型槽121内,此时旋转电机71通过皮带传动机构74带动旋转轴22转动,使得中心转轴12和第一齿轮122转动,第一齿轮122、第一齿环131和第二齿环113之间形成行星齿轮组55,使得基片在第一齿环131的带动下,自身转动,并围绕中心转轴12转动,在基片的一个面加热后,对另一个面进行加热,此时旋转轴22向上移动,U型块42与U型槽121脱离,然后翻转电机86启动带动动力齿轮87转动,动力齿轮87通过连接齿轮85带动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上的轴转动,使得轴套8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89转动,第一锥齿轮89通过第二锥齿轮90带动传动杆92转动,使得第三锥齿轮91转动,第三锥齿轮91通过第五锥齿轮95带动连接杆94转动,使得第四锥齿轮93转动,进而使旋转块112转动,对第二齿环113和固定环111进行翻转,使得第一齿环131翻转,然后旋转轴22再次向下移动,使得U型块42嵌入U型槽121内,再次带动中心转轴12转动。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设置有加热区域(11),所述加热区域(11)包括中心转轴(12)和若干个加热部(13),所述中心转轴(12)两端分别开设有U型槽(121),所述支架(1)顶部开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固定连接有外升降管(2),所述外升降管(2)内上下滑动连接有内升降管(21),所述内升降管(21)向下延伸出所述外升降管(2),并且固定连接有加热盘(3),用以对基片加热,所述加热盘(3)上开设有圆孔(31),所述圆孔(31)与所述内升降管(21)连通,所述内升降管(2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轴(22),所述旋转轴(22)靠近所述加热盘(3)的一端设置有缓冲部(4),所述缓冲部(4)包括驱动头(41),所述驱动头(41)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块(42),所述U型块(42)与所述U型槽(121)相适配,所述外升降管(2)外侧设置有台架(23),所述台架(23)上设置有第一升降组件(5),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用以带动所述外升降管(2)升降,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升降板(51),所述第一升降板(51)与所述外升降管(2)远离所述加热盘(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第二升降组件(6),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用以带动所述旋转轴(22)升降,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包括第二升降板(61),所述第二升降板(61)上设置有旋转组件(7),所述旋转组件(7)用以带动所述旋转轴(22)转动,以使所述加热部(13)移动,所述台架(23)上设置有翻转组件(8),以使所述加热区域(11)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13)绕所述中心转轴(12)圆周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13)包括第一齿环(131),所述中心转轴(1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22),所述第一齿环(131)均与所述第一齿轮(122)外圈啮合,所述加热区域(11) 还包括两个固定环(111)、旋转块(112)和第二齿环(113),所述支架(1)相对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所述旋转块(112),所述固定环(111)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旋转块(112)之间,所述第二齿环(113)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环(111)之间,所述第一齿环(131)外圈均与所述第二齿环(113)内圈啮合,所述中心转轴(12)与所述固定环(1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板(51)与所述台架(2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波纹管(15),所述第一升降板(51)与所述第二升降板(6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波纹管(16),所述外升降管(2)位于所述第一波纹管(15)内,所述第一波纹管(15)与所述第二波纹管(16)之间连通,所述旋转轴(22)向上延伸出所述第二波纹管(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7)包括旋转电机(71),所述第二升降板(61)上固定连接有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72),所述空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72)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73),所述旋转电机(7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73)上,所述旋转轴(22)向上延伸出所述安装板(73),所述旋转轴(22)与所述旋转电机(71)输出轴之间设置有皮带传动机构(7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5)包括第一平板(56)和第一升降电机(52),所述第一平板(56)与所述台架(23)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一竖杆(53),所述第一平板(56)与所述台架(2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4),所述第一升降板(51)与所述第一竖杆(53)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螺纹杆(5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升降电机(52)固定连接在所述台架(23)上,所述台架(23)上设置有齿轮组(55),所述第一升降电机(52)通过所述齿轮组(55)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54)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55)包括传动齿轮(551)和框架(552),所述第一升降电机(52)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551),所述框架(552)与所述台架(23)之间转动连接有动力杆(553),所述动力杆(55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554),所述第二齿轮(554)与所述传动齿轮(551)啮合,所述第一螺纹杆(54)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555),所述第二齿轮(554)与所述第三齿轮(555)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6)包括第二升降电机(62),所述第二升降板(61)上方设置有第二平板(63),所述第二平板(63)与所述第一升降板(5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第二竖杆(64),所述第二平板(63)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5),所述第二螺纹杆(65)向下延伸贯穿所述第一升降板(51),并与所述第二升降板(6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板(61)与所述第二竖杆(64)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杆(65)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电机(6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板(51)上,所述第二升降电机(6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66),所述第二螺纹杆(65)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67),所述第四齿轮(66)与所述第五齿轮(67)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8)包括设置在所述台架(23)上方的法兰(81),所述法兰(81)与所述台架(23)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管(82),所述固定管(82)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台架(23),所述固定管(82)内设置有轴套(83),所述法兰(81)上固定连接有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所述轴套(83)与所述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的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实心轴磁流体密封装置(84)的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85),所述法兰(81)上固定连接有翻转电机(86),所述翻转电机(86)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87),所述动力齿轮(87)与所述连接齿轮(85)啮合,所述轴套(83)外侧开设有滑槽(831),所述滑槽(831)内滑动连接有滑块(832),所述轴套(83)内上下滑动连接有驱动轴(88),所述驱动轴(88)与所述滑块(83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88)向下延伸出所述轴套(83),所述驱动轴(88)延伸出所述轴套(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9),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92),所述传动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0),所述第二锥齿轮(90)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9)啮合,所述传动杆(9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91),其中一个所述旋转块(112)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93),所述支架(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4),所述连接杆(9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95),所述第四锥齿轮(93)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五锥齿轮(95)啮合,另一个所述第五锥齿轮(95)与所述第三锥齿轮(91)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4)包括开设在所述驱动头(41)外侧面的定位槽(43),所述定位槽(43)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44),所述定位块(44)与所述旋转轴(2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22)与所述U型块(4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5)。
CN202022036259.5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Active CN212505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6259.5U CN21250505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6259.5U CN21250505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05052U true CN21250505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38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6259.5U Active CN212505052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05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05052U (zh)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CN212600255U (zh) 一种单电机控制的双工位自转交互机
CN111979523A (zh) 一种实现自动翻面的行星样品台
CN112536664A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的毛刺打磨装置
CN104549858A (zh) 一种用于化学液喷洒的摆臂装置及其喷洒方法
CN116443550A (zh) 一种旋转平台及其在汽车轻量化产品表面处理上的应用
CN101954366B (zh) 平板清洗设备自动启闭门
CN113479616A (zh) 一种用于双层输送机的传送系统及其传送方法
CN116511365B (zh) 一种港口机械设备轮圈防偏移的拱圈装置
CN111403316A (zh) 一种提高硅片温度均匀性的加热系统
CN201823736U (zh) 平板清洗设备自动启闭装置
CN110667907A (zh) 一种西林瓶回转移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5050542U (zh) 一种热处理用真空回火炉
CN220590090U (zh) 一种升降式自转加热样品架
CN220097698U (zh) 一种加工设备运输线
CN218137187U (zh) 一种手机盖板用抛光装置
CN218363094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生产用可调节焊接位置的装置
CN220618359U (zh) 一种空调维修用小型升降装置
CN219213678U (zh) 一种晶片切割装置
CN116409628B (zh) 一种基于机械手的变频器生产用自动化取放装置
CN217650557U (zh) 一种铝箔纸加工用薄膜除皱装置
CN215375051U (zh) 一种晶圆用平整固定装置
CN1149689A (zh) 微波炉转台驱动装置
CN115179142B (zh) 一种工业制造用球形零件打磨装置
KR100372713B1 (ko) 로타리스토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