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4875U -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4875U
CN212494875U CN202020446429.4U CN202020446429U CN212494875U CN 212494875 U CN212494875 U CN 212494875U CN 202020446429 U CN202020446429 U CN 202020446429U CN 212494875 U CN212494875 U CN 212494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groove
die
female die
support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464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ye Precision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464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4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4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4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属于拉伸设备领域,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上依次开设有若干凹模,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圆柱形槽,支架内对应每个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均设置有一个安装腔,安装腔对应其对应的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二圆柱形槽,第一圆柱形槽与第二圆柱形槽相互连通形成圆柱形的过道,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过道内设置有冲头,冲头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支架上还设置有凸模,凸模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支架,凸模对应凹模设置,凸模对应其对应的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三圆柱形槽。本实用新型的生产良率高。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交通工具中的气囊系统,用于在交通工具高速碰撞时,利用快速充气的气囊以防止乘车人由于惯性撞击到交通工具内的如方向盘、挡风玻璃等的硬物上从而发生损害。这种气囊系统通常包括由于交通工具发生碰撞而启动并排出气体的气体发生器,以及引入气体以充气的气囊。
常规气体发生器内均设置有产气药,用于瞬间产生大量气体,气体发生器壳体上设置有侧孔,用于在气体产生的瞬间供气体通过并进入到气囊中,而气体发生器壳体上的侧孔一般都是由冲孔设备加工形成,但是无论是在壳体拉伸成型之前还是拉伸成型之后进行冲孔,都会对壳体的形状造成影响,降低壳体的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依次开设有若干凹模,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圆柱形槽,所述第一圆柱形槽垂直所述凹模的内侧壁设置,且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相同,所述支架内对应每个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均设置有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对应其对应的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二圆柱形槽,所述第二圆柱形槽与第一圆柱形槽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二圆柱形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柱形槽与所述第二圆柱形槽相互连通形成圆柱形的过道,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过道内设置有冲头,所述冲头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凸模对应所述凹模设置,所述凸模对应其对应的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三圆柱形槽,所述第三圆柱形槽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三圆柱形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的直径相同。
支撑板上的依次设置有凹模用于对钢材依次进行拉伸,以拉伸出形状合格的气体发生器,在此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钢材放置在第一个凹模的上方,然后第一个凹模上方的凸模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下压,对钢材进行冲压得到气体发生器壳体的雏形,然后,对应第一凹模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冲头朝向气体发生器壳体雏形进行冲压操作,在气体发生器壳体雏形上的到一个通孔;然后,加工有通孔的气体发生器壳体朝向不变地放置到与第一个凹模相邻的下一个凹模中,即第二个凹模中,然后对应第二个凹模设置的凸模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气体发生器壳体再次进行冲压操作,得到第二个通孔,由于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相同且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重叠,因此,第二通孔为与第一通孔位置不同且互不重叠的通孔,如此往复,可以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加工出多个互不重叠的通孔用作气体发生器的供气体通过的侧孔。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采用现有拉伸设备和冲压设备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得到气体发生器壳体的雏形后再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冲孔操作,相对于先在钢材上打孔再进行拉伸,拉伸过程对孔的形状的影响更小,能有效提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品质,相对于在进行拉伸再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冲孔,可以减少冲孔过程中对于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形状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品质,进而提高其生产良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圆柱形槽贯穿所述凸模设置。
在冲头对发生器壳体进行冲孔操作时,冲切下来的部分会留在第三圆柱形槽中,因此第三圆柱形槽贯穿凸模可以便于冲切余料的清除。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同一凸模上仅设置有一个第三圆柱形槽,可以有效保证凸模的强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每个凸模和凹模上的第三圆柱形槽和第二圆柱形槽的位置,达到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加工出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形槽与所述凹模的交界处倒圆角设置。
第一圆柱形槽与凹模的交界处倒圆角设置可以使得交界处光滑过渡,进而可以避免第一圆柱型槽和凹模的交界处划伤气体发生器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移送机构。
移送机构可以为机械手,用于在不改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朝向的前提下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的开口处朝外扩张设置。
开口扩张设置的凹模便于钢材以及凸模的进入,避免因凸模偏转而是凸模直接撞击在凹模与支撑板的交界处,造成凹模和凸膜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等间距设置。
凹模等间距设置则移送机构移送气体发生器壳体时的移送距离是不变的,便于移送装置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移送。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得到气体发生器壳体的雏形后再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冲孔操作,相对于先在钢材上打孔再进行拉伸,拉伸过程对孔的形状的影响更小,能有效提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品质,相对于在进行拉伸再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冲孔,可以减少冲孔过程中对于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形状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品质,进而提高其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凸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板,11-凹模,12-过道,2-安装腔,21-第一驱动机构,22-冲头,31-第二驱动机构,32-凸模,321-第三圆柱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包括支架(未在图中示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上依次开设有若干凹模11,每个凹模11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圆柱形槽,所述第一圆柱形槽垂直所述凹模11的内侧壁设置,且每个凹模1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相同,所述支架内对应每个凹模11上的第一圆柱形槽均设置有一个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对应其对应的凹模11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二圆柱形槽,所述第二圆柱形槽与第一圆柱形槽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二圆柱形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柱形槽与所述第二圆柱形槽相互连通形成圆柱形的过道12,所述安装腔2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21,所述过道12内设置有冲头22,所述冲头22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1驱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凸模32,所述凸模32通过第二驱动机构31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凸模32对应所述凹模11设置,所述凸模32对应其对应的凹模11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三圆柱形槽321,所述第三圆柱形槽321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三圆柱形槽321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的直径相同。
支撑板1上的依次设置有凹模11用于对钢材依次进行拉伸,以拉伸出形状合格的气体发生器,在此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将钢材放置在第一个凹模11的上方,然后第一个凹模11上方的凸模32在第一驱动机构21的驱动下下压,对钢材进行冲压得到气体发生器壳体的雏形,然后,对应第一凹模11设置的第二驱动机构31驱动冲头22朝向气体发生器壳体雏形进行冲压操作,在气体发生器壳体雏形上的到一个通孔;然后,加工有通孔的气体发生器壳体朝向不变地放置到与第一个凹模11相邻的下一个凹模11中,即第二个凹模11中,然后对应第二个凹模11设置的凸模32在第二驱动机构31的驱动下,对气体发生器壳体再次进行冲压操作,得到第二个通孔,由于每个凹模1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相同且每个凹模11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重叠,因此,第二通孔为与第一通孔位置不同且互不重叠的通孔,如此往复,可以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加工出多个互不重叠的通孔用作气体发生器的供气体通过的侧孔。
其中,第一驱动机构21和第二驱动机构31分别采用现有拉伸设备和冲压设备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得到气体发生器壳体的雏形后再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冲孔操作,相对于先在钢材上打孔再进行拉伸,拉伸过程对孔的形状的影响更小,能有效提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品质,相对于在进行拉伸再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冲孔,可以减少冲孔过程中对于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形状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品质,进而提高其生产良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圆柱形槽321贯穿所述凸模32设置。
在冲头22对发生器壳体进行冲孔操作时,冲切下来的部分会留在第三圆柱形槽321中,因此第三圆柱形槽321贯穿凸模32可以便于冲切余料的清除。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同一凸模32上仅设置有一个第三圆柱形槽321,可以有效保证凸模32的强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每个凸模32和凹模11上的第三圆柱形槽321和第二圆柱形槽的位置,达到在气体发生器壳体上加工出阵列排布的多个通孔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形槽与所述凹模11的交界处倒圆角设置。
第一圆柱形槽与凹模11的交界处倒圆角设置可以使得交界处光滑过渡,进而可以避免第一圆柱型槽和凹模11的交界处划伤气体发生器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移送机构。
移送机构可以为机械手,用于在不改变气体发生器壳体的朝向的前提下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11的开口处朝外扩张设置。
开口扩张设置的凹模11便于钢材以及凸模32的进入,避免因凸模32偏转而是凸模32直接撞击在凹模11与支撑板1的交界处,造成凹模11和凸膜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11等间距设置。
凹模11等间距设置则移送机构移送气体发生器壳体时的移送距离是不变的,便于移送装置对气体发生器壳体进行移送。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依次开设有若干凹模,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圆柱形槽,所述第一圆柱形槽垂直所述凹模的内侧壁设置,且每个凹模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圆柱形槽的位置互不相同,所述支架内对应每个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均设置有一个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对应其对应的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二圆柱形槽,所述第二圆柱形槽与第一圆柱形槽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二圆柱形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圆柱形槽与所述第二圆柱形槽相互连通形成圆柱形的过道,所述安装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过道内设置有冲头,所述冲头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凸模,所述凸模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凸模对应所述凹模设置,所述凸模对应其对应的凹模上的第一圆柱形槽设置有第三圆柱形槽,所述第三圆柱形槽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同中心线设置,且所述第三圆柱形槽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的直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圆柱形槽贯穿所述凸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形槽与所述凹模的交界处倒圆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移送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的开口处朝外扩张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等间距设置。
CN202020446429.4U 2020-03-31 2020-03-31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Active CN212494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6429.4U CN21249487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46429.4U CN21249487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4875U true CN212494875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46429.4U Active CN212494875U (zh) 2020-03-31 2020-03-31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48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0020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0020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口部带翻边拉伸件新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94875U (zh)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侧孔成型装置
EP1943034B1 (en) Method for press forming of a panel part having a bent portion and press forming device
KR101772469B1 (ko) 트랜스퍼 단일금형에서 캡형 디퓨저의 제조방법
CN105414349A (zh) 筒形拉伸零件生产加工设备
CN212121423U (zh) 用于汽车卡扣的冲压模具
CN108213189B (zh) 汽车减震器骨架的冲压成型方法
CN217912401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扩散器生产的侧冲孔模具
CN209452629U (zh) 一种汽车空调支架冲压连续模
CN209363412U (zh) 一种电池安装支架的冲压系统
CN211304473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压复合模具
CN209792394U (zh) 汽车a柱钣金件的落料整形模具
CN215879497U (zh) 一种应用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基板的加工模具
CN210358886U (zh) 内侧打点斜楔模具结构
CN108326131B (zh)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拉伸侧孔成型工艺
CN210788880U (zh) 一种管体台阶拉伸成型结构
CN212917260U (zh)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连续冲压成型模具
KR101293975B1 (ko) 프레스금형장치
KR20060001959A (ko) 모터 케이스 제조용 금형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0146777U (zh) 一种节能灯灯座冲压模具
CN212917261U (zh) 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壳体拉伸成型系统
CN113695442B (zh) 盒形件的圆角的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
CN217798399U (zh) 小孔径冲孔凸模的导向装置
CN214442780U (zh) 一种汽车用锁紧限高螺丝的铆合冲床
CN218503235U (zh) 一种冲盲孔的热锻装置
CN218134463U (zh) 一种具有球头柱塞定位结构的二次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