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90292U -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90292U
CN212490292U CN202020557682.7U CN202020557682U CN212490292U CN 212490292 U CN212490292 U CN 212490292U CN 202020557682 U CN202020557682 U CN 202020557682U CN 212490292 U CN212490292 U CN 2124902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ic
foot
binding
lagging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76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涛
陈源
陈景周
吴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5576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902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902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902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包括上部呈开口的足部套板、前部呈开口的下腿部套板及绑缚带组件,下腿部套板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足部套板后端的上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处于同一侧的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臂,下腿部套板通过两个第一魔术公贴均连接有固定带,两根固定带上远离第一魔术母贴的一端分别缝纫有第二魔术公贴和第二魔术母贴,足部套板后端上部的两侧表面之间及下腿部套板上端两侧的表面之间均安装有绑缚带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穿戴舒适方便,穿戴后便于进行训练,进而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踝足矫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背景技术
腓总神经损伤常因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在患者因外伤而导致腓总神经损伤的初期,可通过对患者的小腿及足部进行适应的训练,以此来帮助患者实现康复,然而传统用于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训练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结构复杂、穿戴麻烦及穿戴训练过程中不舒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包括上部呈开口的足部套板、前部呈开口的下腿部套板及绑缚带组件,所述下腿部套板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足部套板后端的上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处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端与第一连接座通过两颗铆钉相连接,所述连接臂下端与第二连接座之间通过一根销轴相连接,所述下腿部套板外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所述下腿部套板通过两个第一魔术公贴均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与第一魔术公贴相连接的部分均缝纫有第一魔术母贴,所述第一魔术母贴与第一魔术公贴之间相匹配,两根所述固定带上远离第一魔术母贴的一端分别缝纫有第二魔术公贴和第二魔术母贴,所述第二魔术公贴和第二魔术母贴之间相匹配,所述足部套板后端上部的两侧表面之间及下腿部套板上端两侧的表面之间均安装有绑缚带组件,所述绑缚带组件包括第一绑缚头、第二绑缚头、绑缚条带、第三魔术公贴、第三魔术母贴及防磨垫,所述第三魔术公贴和第三魔术母贴之间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下端可相对第二连接座上的销轴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足部套板后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下腿部套板下端后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下腿部套板相对足部套板呈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下端与第一限位块的上端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足部套板中端前侧的外部下表面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足部套板上绑缚带组件中第一绑缚头和第二绑缚头分别通过铆钉在足部套板上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绑缚条带的一端绑缚在第一绑缚头上,所述第三魔术公贴和第三魔术母贴缝纫在绑缚条带外侧表面中部的,且所述第三魔术公贴靠近第一绑缚头。
优选的,所述下腿部套板上绑缚带组件中第一绑缚头和第二绑缚头分别通过铆钉在下腿部套板上进行固定连接,绑缚条带的一端绑缚在第一绑缚头上,所述第三魔术公贴和第三魔术母贴缝纫在绑缚条带外侧表面中部的,且所述第三魔术公贴靠近第一绑缚头。
优选的,所述第三魔术公贴对应的绑缚条带的内侧表面缝纫有防磨垫。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将小腿部穿戴在下腿部套板内,并通过下腿部套板部的绑缚带组件对小腿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为绑缚条带穿过第二绑缚头后进行反向弯折,并使第三魔术母贴与第三魔术公贴相贴合;患者将脚掌穿戴在足部套板内,并通过足部套板部的绑缚带组件对脚掌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为绑缚条带穿过第二绑缚头后进行反向弯折,并使第三魔术母贴与第三魔术公贴相贴合;由于足部套板上部及下腿部套板前部均呈开口状态,因此使得整个装置的穿戴变得简单方便,且在通过绑缚带组件对小腿及脚掌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防磨垫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进而避免小腿及脚掌收到对应的绑缚条带的磨损,即有利于整个装置的穿戴舒适;在穿戴的过程中,连接臂使得下腿部套板可相对足部套板进行转动,因此患者可进行步行、上下楼梯及跨障碍等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避免患者的小腿在相对脚掌呈垂直状态下发生向后倾斜的现象;在使患者的小腿相对脚掌呈向前侧倾斜并进行训练的情况下,可通过将两个固定带延伸至足部套板下部的防滑槽处并进行第二魔术公贴及第二魔术母贴之间的相贴合,置于防滑槽内的相连接的两个固定带能够实现下腿部套板在倾斜状态,足部套板相对下腿部套板的限位,从而有利于小腿相对脚掌呈向前侧倾斜的训练的进行,因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穿戴舒适方便,穿戴后便于进行训练,进而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的第一魔术公贴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的第一魔术母贴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的足部套板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的下腿部套板的剖视图。
图中:足部套板1、下腿部套板2、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连接臂5、第一限位块6、第二限位块7、第一魔术公贴8、固定带9、防滑槽10、第一魔术母贴11、第二魔术公贴12、第二魔术母贴13、防磨垫14、第一绑缚头15、第二绑缚头16、绑缚条带17、第三魔术公贴18、第三魔术母贴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6,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包括上部呈开口的足部套板1、前部呈开口的下腿部套板2及绑缚带组件,下腿部套板2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足部套板1后端的上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4,处于同一侧的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臂5,连接臂5上端与第一连接座3通过两颗铆钉相连接,连接臂5下端与第二连接座4之间通过一根销轴相连接,连接臂5下端可相对第二连接座4上的销轴进行转动。
足部套板1后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下腿部套板2下端后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下腿部套板2相对足部套板1呈竖直状态时,第二限位块7的下端与第一限位块6的上端相接触,足部套板1中端前侧的外部下表面开设有防滑槽10。
下腿部套板2外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8,下腿部套板2通过两个第一魔术公贴8均连接有固定带9,固定带9上与第一魔术公贴8相连接的部分均缝纫有第一魔术母贴11,第一魔术母贴11与第一魔术公贴8之间相匹配,两根固定带9上远离第一魔术母贴11的一端分别缝纫有第二魔术公贴12和第二魔术母贴13,第二魔术公贴12和第二魔术母贴13之间相匹配,足部套板1后端上部的两侧表面之间及下腿部套板2上端两侧的表面之间均安装有绑缚带组件,绑缚带组件包括第一绑缚头15、第二绑缚头16、绑缚条带17、第三魔术公贴18、第三魔术母贴19及防磨垫14,第三魔术公贴18和第三魔术母贴19之间相匹配,第三魔术公贴18对应的绑缚条带17的内侧表面缝纫有防磨垫14。
足部套板1上绑缚带组件中第一绑缚头15和第二绑缚头16分别通过铆钉在足部套板1上进行固定连接,绑缚条带17的一端绑缚在第一绑缚头15上,第三魔术公贴18和第三魔术母贴19缝纫在绑缚条带17外侧表面中部的,且第三魔术公贴18靠近第一绑缚头15。
下腿部套板2上绑缚带组件中第一绑缚头15和第二绑缚头16分别通过铆钉在下腿部套板2上进行固定连接,绑缚条带17的一端绑缚在第一绑缚头15上,第三魔术公贴18和第三魔术母贴19缝纫在绑缚条带17外侧表面中部的,且第三魔术公贴18靠近第一绑缚头1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将小腿部穿戴在下腿部套板2内,并通过下腿部套板2部的绑缚带组件对小腿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为绑缚条带17穿过第二绑缚头16后进行反向弯折,并使第三魔术母贴19与第三魔术公贴18相贴合;患者将脚掌穿戴在足部套板1内,并通过足部套板1部的绑缚带组件对脚掌进行固定,固定过程为绑缚条带17穿过第二绑缚头16后进行反向弯折,并使第三魔术母贴19与第三魔术公贴18相贴合;由于足部套板1上部及下腿部套板2前部均呈开口状态,因此使得整个装置的穿戴变得简单方便,且在通过绑缚带组件对小腿及脚掌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防磨垫14能够起到防护作用,进而避免小腿及脚掌收到对应的绑缚条带17的磨损,即有利于整个装置的穿戴舒适;在穿戴的过程中,连接臂5使得下腿部套板2可相对足部套板1进行转动,因此患者可进行步行、上下楼梯及跨障碍等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第一限位块6和第二限位块7的设置,能够避免患者的小腿在相对脚掌呈垂直状态下发生向后倾斜的现象;在使患者的小腿相对脚掌呈向前侧倾斜并进行训练的情况下,可通过将两个固定带9延伸至足部套板1下部的防滑槽10处并进行第二魔术公贴12及第二魔术母贴13之间的相贴合,置于防滑槽10内的相连接的两个固定带9能够实现下腿部套板2在倾斜状态时,足部套板1相对下腿部套板2的限位,从而有利于小腿相对脚掌呈向前侧倾斜的训练的进行,因此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穿戴舒适方便,穿戴后便于进行训练,进而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包括上部呈开口的足部套板(1)、前部呈开口的下腿部套板(2)及绑缚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腿部套板(2)下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所述足部套板(1)后端的上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4),处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座(3)和第二连接座(4)之间共同连接有连接臂(5),所述连接臂(5)上端与第一连接座(3)通过两颗铆钉相连接,所述连接臂(5)下端与第二连接座(4)之间通过一根销轴相连接,所述下腿部套板(2)外表面中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公贴(8),所述下腿部套板(2)通过两个第一魔术公贴(8)均连接有固定带(9),所述固定带(9)上与第一魔术公贴(8)相连接的部分均缝纫有第一魔术母贴(11),所述第一魔术母贴(11)与第一魔术公贴(8)之间相匹配,两根所述固定带(9)上远离第一魔术母贴(11)的一端分别缝纫有第二魔术公贴(12)和第二魔术母贴(13),所述第二魔术公贴(12)和第二魔术母贴(13)之间相匹配,所述足部套板(1)后端上部的两侧表面之间及下腿部套板(2)上端两侧的表面之间均安装有绑缚带组件,所述绑缚带组件包括第一绑缚头(15)、第二绑缚头(16)、绑缚条带(17)、第三魔术公贴(18)、第三魔术母贴(19)及防磨垫(14),所述第三魔术公贴(18)和第三魔术母贴(19)之间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5)下端可相对第二连接座(4)上的销轴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套板(1)后端外表面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6),所述下腿部套板(2)下端后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所述下腿部套板(2)相对足部套板(1)呈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二限位块(7)的下端与第一限位块(6)的上端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套板(1)中端前侧的外部下表面开设有防滑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套板(1)上绑缚带组件中第一绑缚头(15)和第二绑缚头(16)分别通过铆钉在足部套板(1)上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绑缚条带(17)的一端绑缚在第一绑缚头(15)上,所述第三魔术公贴(18)和第三魔术母贴(19)缝纫在绑缚条带(17)外侧表面中部的,且所述第三魔术公贴(18)靠近第一绑缚头(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腿部套板(2)上绑缚带组件中第一绑缚头(15)和第二绑缚头(16)分别通过铆钉在下腿部套板(2)上进行固定连接,绑缚条带(17)的一端绑缚在第一绑缚头(15)上,所述第三魔术公贴(18)和第三魔术母贴(19)缝纫在绑缚条带(17)外侧表面中部的,且所述第三魔术公贴(18)靠近第一绑缚头(15)。
7.根据权利要求1、4、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魔术公贴(18)对应的绑缚条带(17)的内侧表面缝纫有防磨垫(14)。
CN202020557682.7U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902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7682.7U CN212490292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7682.7U CN212490292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90292U true CN212490292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3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768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90292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902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499A (zh) * 2021-03-22 2022-09-2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加载测试台及足踝创伤造模瞬态测控分析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499A (zh) * 2021-03-22 2022-09-2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加载测试台及足踝创伤造模瞬态测控分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548128U (zh) 踝泵运动训练设备
CN212490292U (zh) 一种可模拟体重加载的踝足矫形器力学装置
CN112973018A (zh) 一种骨科关节固定辅助训练装置
US20130066249A1 (en) Foot Arch Support for Barefoot Athletes
CN204723226U (zh) 足踝矫治支具
CN211157113U (zh) 牵拉鞋
CN211156553U (zh) 一种助行踝前弹性拉力足踝矫形器
CN212016121U (zh)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脚部穿戴结构
CN204655209U (zh) 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矫正器
CN206630748U (zh) 一种医用外固定步行护具
CN208540816U (zh) 一种可旋转丁字鞋
JP3783027B2 (ja) ゴムチューブとパッドを利用した歩行促進膝バンド
CN214857905U (zh) 一种腿型步态矫正带
CN214050355U (zh) 一种步态调整器
CN206063273U (zh) 辅助下肢功能锻炼的鞋托
CN213489602U (zh) 一种骨外科用骨折矫正器
CN216294381U (zh) 踝关节支具
CN204683856U (zh) 用于下肢内旋步态矫正的弹力带装置
CN212214162U (zh) 一种腿部神经受损用辅助行走装置
CN219307061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力学矫正足托
JP2001170094A (ja) 足関節装具
JP3197911U (ja) 足首矯正ベルト
CN213604515U (zh) 一种用于婴幼儿骨骼矫正的服饰
CN213884111U (zh) 一种下肢辅助装置
CN218529212U (zh) 一种康复治疗用拉伸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