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9313U -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9313U
CN212489313U CN202020289427.9U CN202020289427U CN212489313U CN 212489313 U CN212489313 U CN 212489313U CN 202020289427 U CN202020289427 U CN 202020289427U CN 212489313 U CN212489313 U CN 2124893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bracket
support
display board
architectural desig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94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玮
陶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894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93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93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93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包括:箱体;升降结构,其可拆卸安置于箱体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展示结构,其可拆卸安置于升降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升降结构中的伸缩杆组件旋接入转接口内,并可调整支撑高度;进而通过翻转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支架,使其相对后,将转接柱插入轴承内,进而可将展示板安装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并通过调节螺栓可进行固定以及调整倾斜角度;同时可通过箱体进行平稳支撑以及通过轴承360度转动;进而通过此贴可将图纸以及装修海报等夹在展示板上;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便于携带,同时可根据使用情况所角度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今的发展,都已是高楼林立;而建筑楼体以及施工前都会由工程师绘制整体布局,施工后也会在售卖大厅做出室内图纸详解海报等进行展示,供给建筑工人以及顾客了解;
通常建筑图纸的表达方式一般是施工图用的方法和非常基本的图标;施工图为了标准化和效率化,表达必须清楚准确;建筑立面图是将建筑的不同侧表面,投影到铅直投影面上而得到的正投影图;建筑剖面图是依据建筑平面图上标明的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是表示工程项目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外部形状、内部布置、结构构造、内外装修、材料做法以及设备、施工等要求的图样;而现有的在展示中,其展示架都是固定的,并不能良好的调整其朝向以及倾斜角度,进而影向观察图纸效果,并且整体不易于拆卸安装,携带较为不便,因此现设计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以解决便于安装拆卸,方便携带,并且可多角度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包括:
箱体;
升降结构,其可拆卸安置于箱体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展示结构,其可拆卸安置于升降结构上;
还包括:转接口以及抽屉,所述箱体为矩形无前壁箱体结构,所述转接口固定焊接于箱体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其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转接螺纹孔,所述抽屉活动嵌装于箱体内,且其前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内凹把手;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伸缩杆组件以及轴承;
所述伸缩杆组件其底端开设有螺纹杆,所述伸缩杆组件其底端活动插装于转接口螺纹孔内,且与转接口螺纹相旋接,所述轴承下壁固定焊接于伸缩杆组件顶端。
优选的,所述展示结构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转接柱、展示板、两对结构相同的磁铁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调节螺栓;
所述第一支架其一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架其一端活动安置于第一支架另一端上,且其另一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第一圆形通孔结构相同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转接柱其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一支架另一端下壁,且其另一端活动插装于轴承内,所述展示板为矩形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有结构相同的限位杆,并其杆一端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调节螺纹孔,所述展示板活动安置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且其两侧限位杆分别活动插装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两对所述磁铁分别吸附于展示板上,一对所述调节螺栓其一端分别活动插装于展示板侧壁限位柱调节螺纹孔内,且分别与限位柱相旋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均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尺寸大于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顶端与第二支架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组件由若干直径不同的直管相互套装组成,且其侧壁均安装有紧固杆。
优选的,所述箱体右侧壁安装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通过打开箱体内的抽屉,可将各部件取出;并通过升降结构中的伸缩杆组件旋接入转接口内,并可调整支撑高度;进而通过翻转第一支架上的第二支架,使其相对后,将转接柱插入轴承内,进而可将展示板安装在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并通过调节螺栓可进行固定以及调整倾斜角度;同时可通过箱体进行平稳支撑以及通过轴承360度转动;进而通过此贴可将图纸以及装修海报等夹在展示板上;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且便于携带,同时可根据使用情况所角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升降结构,21、伸缩杆组件,22、轴承,3、展示结构,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转接柱,34、展示板,35、磁铁,36、调节螺栓,4、转接口,5、抽屉,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包括:箱体1;升降结构2,其可拆卸安置于箱体1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展示结构3,其可拆卸安置于升降结构2上;还包括:转接口4以及抽屉5,箱体1为矩形无前壁箱体1结构,转接口4固定焊接于箱体1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其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转接螺纹孔,抽屉5活动嵌装于箱体1内,且其前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内凹把手;升降结构2包括:伸缩杆组件 21以及轴承22;伸缩杆组件21其底端开设有螺纹杆,伸缩杆组件21其底端活动插装于转接口4螺纹孔内,且与转接口4螺纹相旋接,轴承22下壁固定焊接于伸缩杆组件21顶端;通过伸缩结构,可以调整展示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展示结构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转接柱33、展示板34、两对结构相同的磁铁35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调节螺栓 36;
第一支架31其一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第二支架32其一端活动安置于第一支架31另一端上,且其另一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第一圆形通孔结构相同的第二圆形通孔,转接柱33其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一支架31另一端下壁,且其另一端活动插装于轴承22内,展示板34为矩形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有结构相同的限位杆,并其杆一端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调节螺纹孔,展示板34活动安置于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且其两侧限位杆分别活动插装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两对磁铁35分别吸附于展示板34 上,一对调节螺栓36其一端分别活动插装于展示板34侧壁限位柱调节螺纹孔内,且分别与限位柱相旋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均为L型结构,便于翻转收纳。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支架31尺寸大于第二支架32,且第一支架31顶端与第二支架32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便于安装展示板34。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伸缩杆组件21由若干直径不同的直管相互套装组成,且其侧壁均安装有紧固杆,用于设计需求,可伸缩调节高度。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箱体1右侧壁安装有把手6,便于着力移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实施例:通过说明书附图1-3可知,首先,通过打开箱体1内的抽屉5,可将各部件取出;并通过升降结构2中的伸缩杆组件21旋接入转接口4内,并可调整支撑高度;进而通过翻转展示结构3中第一支架31上的第二支架32,使其相对后,将转接柱33插入轴承22内,进而可将展示板34安装在第一支架31 与第二支架32之间,并通过调节螺栓36可进行固定以及调整倾斜角度;同时可通过箱体1进行平稳支撑以及通过轴承22360度转动;进而通过此贴可将图纸以及装修海报等夹在展示板34上;也可同上述原理相反,将各部件拆卸收纳在抽屉5内,通过把手6进行拎动箱体1进行移动携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焊接”、“活动嵌装”、“活动插装”、“活动安置”、“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升降结构(2),其可拆卸安置于箱体(1)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展示结构(3),其可拆卸安置于升降结构(2)上;
还包括:转接口(4)以及抽屉(5),所述箱体(1)为矩形无前壁箱体(1)结构,所述转接口(4)固定焊接于箱体(1)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其上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转接螺纹孔,所述抽屉(5)活动嵌装于箱体(1)内,且其前壁中心部位处开设有内凹把手;
所述升降结构(2)包括:伸缩杆组件(21)以及轴承(22);
所述伸缩杆组件(21)其底端开设有螺纹杆,所述伸缩杆组件(21)其底端活动插装于转接口(4)螺纹孔内,且与转接口(4)螺纹相旋接,所述轴承(22)下壁固定焊接于伸缩杆组件(21)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结构(3)包括: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转接柱(33)、展示板(34)、两对结构相同的磁铁(35)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调节螺栓(36);
所述第一支架(31)其一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第二支架(32)其一端活动安置于第一支架(31)另一端上,且其另一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第一圆形通孔结构相同的第二圆形通孔,所述转接柱(33)其一端固定焊接于第一支架(31)另一端下壁,且其另一端活动插装于轴承(22)内,所述展示板(34)为矩形结构,且其左右两侧壁中心部位处均开有结构相同的限位杆,并其杆一端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调节螺纹孔,所述展示板(34)活动安置于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之间,且其两侧限位杆分别活动插装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两对所述磁铁(35)分别吸附于展示板(34)上,一对所述调节螺栓(36)其一端分别活动插装于展示板(34)侧壁限位柱调节螺纹孔内,且分别与限位柱相旋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1)与第二支架(32)均为L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31)尺寸大于第二支架(32),且第一支架(31)顶端与第二支架(32)顶端在同一水平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组件(21)由若干直径不同的直管相互套装组成,且其侧壁均安装有紧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右侧壁安装有把手(6)。
CN202020289427.9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93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9427.9U CN21248931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9427.9U CN21248931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9313U true CN212489313U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4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942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89313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93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89313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角度可调的展示架
CN214170031U (zh) 一种施工用钢结构支撑框架
CN21590872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用的水平仪
CN215331393U (zh) 一种脚手架上的保护装置
CN214996172U (zh) 格构柱精准定位及高程控制装置
CN213755348U (zh) 一种利于拆卸维护的智能通信机柜
CN213473883U (zh) 一种玻璃钢结构的放置架
CN210981267U (zh) 一种可调式土木工程测距仪
CN210069332U (zh) 一种思政教学用演示装置
CN215225898U (zh) 一种组装式货架
CN208658189U (zh) 室内设计用便于调节式手绘工作台
CN217081978U (zh) 四角自动平衡装置
CN216656835U (zh) 一种微挖动臂焊接组对工装
CN21601027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铝支架
CN214579919U (zh) 一种四腿电视支架连接结构
CN215360731U (zh) 一种艺术设计多功能画板
CN218657624U (zh) 一种旋转形式的储气筒支架焊接工装
CN218954493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显示屏支架
CN214721865U (zh) 一种可多规格焊接角钢法兰的支架装置
CN221047654U (zh) 一种快速焊接工装
CN220381675U (zh) 一种钢管滚槽装置
CN211504134U (zh) 一种测绘用定位装置
CN220631584U (zh) 用于调节工程造价用图纸朝向的工作台
CN212408102U (zh)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防扬尘设备组装吊架
CN216435263U (zh) 一种几何模型展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