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85497U -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85497U
CN212485497U CN202021598023.4U CN202021598023U CN212485497U CN 212485497 U CN212485497 U CN 212485497U CN 202021598023 U CN202021598023 U CN 202021598023U CN 212485497 U CN212485497 U CN 212485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cylinder
pressing
shaped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980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世民
邓万鹏
唐志勇
彭清华
廖均克
高孝生
黄攀攀
李德良
谭克剑
李世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br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onbr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onbr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onbro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980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85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85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85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备胶机构、用于将备胶机构上的胶带向下拉出的拉胶机构、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切断的裁切机构以及用于将切断的胶带呈L形粘贴于电芯上的贴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和裁切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压紧的压胶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完成备胶、拉胶、切胶、贴胶的全自动化作业,实现极耳自动化贴L形胶,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贴胶一致性好,产品质量稳定,设备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Description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极耳焊接到电芯后需要对极耳进行贴胶以便绝缘及固定极耳。然而传统的极耳贴胶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工人手工裁切胶带再将胶带粘贴至极耳上,导致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企业生产成本高,同时贴胶一致性差,产品质量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能完成备胶、拉胶、切胶、贴胶的全自动化作业,实现极耳自动化贴L形胶,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贴胶一致性好,产品质量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备胶机构、用于将备胶机构上的胶带向下拉出的拉胶机构、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切断的裁切机构以及用于将切断的胶带呈L形粘贴于电芯上的贴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和裁切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压紧的压胶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基座,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贴胶基座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X轴驱动模组,所述贴胶基上设有横移基板和控制横移基板沿Y轴方向来回运动的Y轴驱动元件,所述横移基板上设有升降基板和控制升降基板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Z轴驱动元件,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吸住的吸胶头和控制吸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贴胶驱动元件,所述吸胶头的下方设有刷胶头,所述刷胶头的伸出端设有向上伸出的毛刷,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刷胶头的升降座和控制升降座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刷胶驱动元件,所述升降座上设有控制刷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刷胶驱动元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胶头的上方设有辅助贴胶头,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控制辅助贴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贴胶驱动元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胶机构包括拉胶基座和控制拉胶基座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拉胶气缸,所述拉胶基座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拉胶气缸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拉胶基座上设有拉胶基板和控制拉胶基板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脱胶气缸,所述拉胶基板上设有用于夹持胶带的拉胶夹和控制拉胶夹开合的拉胶夹驱动组件,所述拉胶夹具有向上的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胶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拉胶夹驱动组件包括分别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活动的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夹持力大于第二夹持气缸的夹持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朝向第二夹板的一侧设有齿纹面,所述齿纹面上设有防粘处理层和吹气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胶机构包括分别用于抵压胶带两侧的第一压胶块和第二压胶块,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第一压胶块相对第二压胶块运动的压胶气缸,所述第二压胶块固定安装于机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裁切机构包括裁切基板、刀座、平切刀以及U形切刀,所述裁切基板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裁切基板的一侧设有控制刀座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裁切气缸,所述刀座上设有供U形切刀穿过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刀座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安装槽Z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平切刀和U形切刀设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有使平切刀和U形切刀始终具有相互挤压之趋势的复位机构,所述裁切基板的另一侧设有控制U行切刀相对刀座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裁切气缸,所述U形切刀开口的两端通过挂销与第二裁切气缸的活动接头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机构为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和U形切刀之间设有摩擦块,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和摩擦块抵压接触,所述U形切刀的一侧与摩擦块远离压力弹簧的一侧摩擦接触,另一侧与平切刀摩擦接触,所述平切刀远离U形切刀的一侧与第二压板抵压接触,所述刀座X轴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平切刀活动的挡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贴胶平台,所述贴胶平台一侧的下方设有用于将电芯的隔膜顶平的顶膜机构,所述贴胶平台上方设有用于将电芯压紧于贴胶平台上的电芯抵压机构和用于斜向下抵推极耳的极耳抵推机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1、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备胶机构、拉胶机构、压胶机构、裁切机构以及贴胶机构,完成备胶、拉胶、切胶、贴胶的全自动化作业,实现极耳自动化贴L形胶,生产效率高,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贴胶一致性好,产品质量稳定,设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2、通过设置吸胶头和刷胶头,以及设置第一贴胶气缸和第二刷胶驱动元件,吸胶头将部分胶带贴于极耳上,刷胶头将剩余部分胶带贴于电芯底部,从而实现极耳自动化贴L形胶;
3、通过设置第一刷胶驱动元件,在不需要刷胶时,第一刷胶驱动元件控制刷胶头下移,避免毛刷长期压紧在吸胶头上造成弯曲,影响刷胶质量;通过设置辅助贴胶头,贴胶时使胶带的上端与极耳紧密贴合,避免胶带上端边沿松脱,同时在切胶时缩回避开切刀的切胶动作。
4、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气缸的夹持力大于第二夹持气缸的夹持力,在夹持胶带的过程中,以第一夹持气缸为基准,使第一夹板的夹持位置保持一致,便于保持夹胶的中心,也确保胶带的位置精度;
5、通过在齿纹面上设置防粘处理层和吹气孔,齿纹面与胶带的有胶面接触,防粘处理层能够避免第一夹板粘胶,吹气孔利于胶带脱离齿纹面;
6、通过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平切刀和U形切刀,U形切刀开口的两端通过挂销与第二裁切气缸的活动接头可拆卸连接,需要修磨切刀时,只需拆下第二压板和挂销即可取出平切刀和U形切刀,安装拆解方便,利于切刀的返修,维护成本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拉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压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裁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贴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贴胶机构掉X轴驱动模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极耳贴胶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11-备胶机构; 12-导辊;
13-顶膜机构; 131-顶块; 132-顶升气缸;
14-电芯抵压机构; 141-下压块; 142-下压气缸;
15-极耳抵推机构; 151-抵推块; 152-抵推气缸;
20-拉胶机构; 21-拉胶基座; 22-拉胶气缸;
23-拉胶基板; 231-滑轨; 24-脱胶气缸;
25-拉胶夹; 251-第一夹板; 252-第二夹板;
253-齿纹面; 26-第一夹持气缸; 27-第二夹持气缸;
28-调节件; 30-压胶机构; 31-第一压胶块;
311-抵压凸起; 32-第二压胶块; 321-限位槽;
33-压胶气缸; 40-裁切机构; 41-裁切基板;
42-刀座; 421-平切刀; 422-U形切刀;
43-第一压板; 44-第二压板; 45-第一裁切气缸;
46-第二裁切气缸; 47-挡片; 48-摩擦块;
49-挂销; 50-贴胶机构; 51-贴胶基座;
52-横移基板; 53-Y轴驱动气缸; 54-升降基板;
55-Z轴驱动气缸; 56-吸胶头; 57-第一贴胶气缸;
58-辅助贴胶头; 59-第二贴胶气缸; 60-刷胶头;
601-毛刷; 61-第一刷胶气缸; 62-升降座;
63-第二刷胶气缸; 64-X轴驱动模组; 70-电芯;
71-极耳; 72-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9所示,一种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上设有备胶机构11、用于将备胶机构11上的胶带72向下拉出的拉胶机构20、用于将拉胶机构20拉出的胶带72切断的裁切机构40以及用于将切断的胶带72呈L形粘贴于电芯70上的贴胶机构50,所述备胶机构11和裁切机构40之间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20拉出的胶带72压紧的压胶机构30,所述机架10上设有用于将备胶机构11上的胶带72导向压胶机构30的导辊12,所述机架10的一侧设有贴胶平台(未示出),所述贴胶平台一侧的下方设有用于将电芯70的隔膜顶平的顶膜机构13,所述贴胶平台上方设有用于将电芯70压紧于贴胶平台上的电芯抵压机构14和用于斜向下抵推极耳71的极耳抵推机构15,所述顶膜机构13包括顶块131和控制顶块131上下活动的顶升气缸132,所述顶升气缸132安装于机架10上,在贴胶前将电芯70的隔膜顶平,以防止在贴胶过程中隔膜卷边,所述电芯抵压机构14包括下压块141和控制下压块141上下运动的下压气缸142,在贴胶时电芯抵压机构14将电芯70压住以防电芯70移位,所述极耳抵推机构15包括抵推块151和控制抵推块151斜向运动的抵推气缸152,在贴胶前将极耳71推平,方便贴胶及确保贴胶的位置一致性。
所述拉胶机构20包括拉胶基座21和控制拉胶基座21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拉胶气缸22,所述拉胶基座21与机架10活动连接,所述拉胶气缸22安装于机架10上,所述拉胶基座21上设有拉胶基板23和控制拉胶基板23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脱胶气缸24,所述拉胶基板23上设有用于夹持胶带72的拉胶夹25和控制拉胶夹25开合的拉胶夹25驱动组件,所述拉胶夹25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机架10上设有用于调节拉胶基座21运动的调节件28,通过设置调节件28,对拉胶基座21的运动行程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第一夹板251和第二夹板252向下运动的行程,从而达到调节拉胶的长度,所述拉胶夹2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251和第二夹板252,所述拉胶基板23上设有沿X轴方向延伸的滑轨231,所述第一夹板251和第二夹板252的下端分别通过滑块与拉胶基板23滑动连接,所述拉胶夹25驱动组件包括分别控制第一夹板251和第二夹板252相对活动的第一夹持气缸26和第二夹持气缸27,所述第一夹持气缸26的夹持力大于第二夹持气缸27的夹持力,通过设置第一夹持气缸26的夹持力大于第二夹持气缸27的夹持力,在夹持胶带72的过程中,以第一夹持气缸26为基准,使第一夹板251的夹持位置保持一致,便于保持夹胶的中心,也确保胶带72的位置精度,所述第一夹板251的上端朝向第二夹板252的一侧设有齿纹面253,所述齿纹面253上设有防粘处理层和吹气孔(未示出),齿纹面253与胶带72的有胶面接触,防粘处理层能够避免第一夹板251粘胶,通过设置吹气孔,有利于胶带72脱离齿纹面253。
所述压胶机构30包括分别用于抵压胶带72两侧的第一压胶块31和第二压胶块32,所述机架10上设有控制第一压胶块31相对第二压胶块32运动的压胶气缸33,所述第二压胶块32固定安装于机架10上,所述第二压胶块32面向第一压胶块31的一侧设有与胶带72对应的限位槽321,所述第一压胶块31上设有与限位槽321对应的抵压凸起311。
所述裁切机构40包括裁切基板41、刀座42、平切刀421以及U形切刀422,所述裁切基板41安装于机架10上,所述裁切基板41的一侧设有控制刀座42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裁切气缸45,所述第一裁切气缸45的活动接头与刀座42连接,所述刀座42上设有供U形切刀422穿过的安装槽(未示出),所述安装槽贯穿刀座42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安装槽Z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板43和第二压板44,所述第一压板43和第二压板44均与刀座42连接,所述平切刀421和U形切刀422设于第一压板43和第二压板44之间,所述第一压板43和第二压板44之间设有使平切刀421和U形切刀422始终具有相互挤压之趋势的复位机构,所述裁切基板41的另一侧设有控制U行切刀相对刀座42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裁切气缸46,所述U形切刀422开口的两端通过挂销49与第二裁切气缸46的活动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复位机构为压力弹簧(未示出),所述压力弹簧和U形切刀422之间设有摩擦块48,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43和摩擦块48抵压接触,所述U形切刀422的一侧与摩擦块48远离压力弹簧的一侧摩擦接触,另一侧与平切刀421摩擦接触,所述平切刀421远离U形切刀422的一侧与第二压板44抵压接触,所述刀座42X轴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平切刀421活动的挡片47。
所述贴胶机构50包括贴胶基座51,所述机架10上设有驱动贴胶基座51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X轴驱动模组64,所述贴胶基上设有横移基板52和控制横移基板52沿Y轴方向来回运动的Y轴驱动元件,所述Y轴驱动元件为Y轴驱动气缸53,所述横移基板52上设有升降基板54和控制升降基板54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Z轴驱动元件,所述Z轴驱动元件为Z轴驱动气缸55,所述升降基板54上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20拉出的胶带72吸住的吸胶头56和控制吸胶头56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贴胶驱动元件,所述第一贴胶驱动元件为第一贴胶气缸57,所述吸胶头56伸出端的端面设有多个吸气孔(未示出),所述吸胶头56的下方设有刷胶头60,所述刷胶头60的伸出端设有向上伸出的毛刷601,所述升降基板54上设有用于安装刷胶头60的升降座62和控制升降座62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刷胶驱动元件,所述第一刷胶驱动元件为第一刷胶气缸61,所述升降座62与第一刷胶气缸61的活动接头连接,所述刷胶头60可活动安装于升降座62上,所述升降座62上设有控制刷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刷胶驱动元件,所述第二刷胶驱动元件为第二刷胶气缸63,所述吸胶头56的上方设有辅助贴胶头58,所述升降基板54上设有控制辅助贴胶头58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贴胶驱动元件,所述第二贴胶驱动元件为第二贴胶气缸5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备胶机构11输送胶带72经过导辊12后向下运动到压胶机构30,胶带72一端穿过U形切刀422向下伸出,拉胶气缸22驱动拉胶基座21上移,脱胶气缸24驱动拉胶基板23上移,第一夹板251和第二夹板252分别在第一夹持气缸26和第二夹持气缸27的驱动下夹住胶带72,拉胶气缸22驱动拉胶基座21下移将胶带72下拉,Y轴驱动气缸53控制横移基板52向前运动,Z轴驱动气缸55控制升降基板54上升,第一贴胶气缸57驱动吸胶头56朝胶带72方向运动,吸胶头56吸住胶带72,裁切机构40切断胶带72,第一夹板251和第二夹板252打开,脱胶气缸24控制拉胶基板23下移,升降基板54下降,横移基板52后退,X轴驱动模组64控制贴胶基座51运动到贴胶平台的一侧,极耳抵推机构15斜向下抵推极耳71,升降基板54再次上升使蜥脚头56和辅助贴胶头58上升到合适高度,第一贴胶气缸57和第二贴胶气缸59分别控制吸胶头56和辅助贴胶头58将胶带72贴至极耳71上,第一刷胶气缸61控制升降座62带动第二刷胶气缸63和刷胶头60上移,第二刷胶气缸63控制刷胶头60带动毛刷601将胶带向下伸出的部分贴至电芯70底部,从而完成贴L形胶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备胶机构、用于将备胶机构上的胶带向下拉出的拉胶机构、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切断的裁切机构以及用于将切断的胶带呈L形粘贴于电芯上的贴胶机构,所述备胶机构和裁切机构之间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压紧的压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包括贴胶基座,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贴胶基座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X轴驱动模组,所述贴胶基上设有横移基板和控制横移基板沿Y轴方向来回运动的Y轴驱动元件,所述横移基板上设有升降基板和控制升降基板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Z轴驱动元件,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用于将拉胶机构拉出的胶带吸住的吸胶头和控制吸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贴胶驱动元件,所述吸胶头的下方设有刷胶头,所述刷胶头的伸出端设有向上伸出的毛刷,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用于安装刷胶头的升降座和控制升降座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刷胶驱动元件,所述升降座上设有控制刷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刷胶驱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胶头的上方设有辅助贴胶头,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控制辅助贴胶头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贴胶驱动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胶机构包括拉胶基座和控制拉胶基座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拉胶气缸,所述拉胶基座与机架活动连接,所述拉胶气缸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拉胶基座上设有拉胶基板和控制拉胶基板沿Z轴方向来回运动的脱胶气缸,所述拉胶基板上设有用于夹持胶带的拉胶夹和控制拉胶夹开合的拉胶夹驱动组件,所述拉胶夹具有向上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胶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拉胶夹驱动组件包括分别控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对活动的第一夹持气缸和第二夹持气缸,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夹持力大于第二夹持气缸的夹持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的上端朝向第二夹板的一侧设有齿纹面,所述齿纹面上设有防粘处理层和吹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机构包括分别用于抵压胶带两侧的第一压胶块和第二压胶块,所述机架上设有控制第一压胶块相对第二压胶块运动的压胶气缸,所述第二压胶块固定安装于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包括裁切基板、刀座、平切刀以及U形切刀,所述裁切基板安装于机架上,所述裁切基板的一侧设有控制刀座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一裁切气缸,所述刀座上设有供U形切刀穿过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刀座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安装槽Z轴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平切刀和U形切刀设于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有使平切刀和U形切刀始终具有相互挤压之趋势的复位机构,所述裁切基板的另一侧设有控制U行切刀相对刀座沿X轴方向来回运动的第二裁切气缸,所述U形切刀开口的两端通过挂销与第二裁切气缸的活动接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和U形切刀之间设有摩擦块,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和摩擦块抵压接触,所述U形切刀的一侧与摩擦块远离压力弹簧的一侧摩擦接触,另一侧与平切刀摩擦接触,所述平切刀远离U形切刀的一侧与第二压板抵压接触,所述刀座X轴方向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平切刀活动的挡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贴胶平台,所述贴胶平台一侧的下方设有用于将电芯的隔膜顶平的顶膜机构,所述贴胶平台上方设有用于将电芯压紧于贴胶平台上的电芯抵压机构和用于斜向下抵推极耳的极耳抵推机构。
CN202021598023.4U 2020-08-04 2020-08-04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Active CN212485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8023.4U CN212485497U (zh) 2020-08-04 2020-08-04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98023.4U CN212485497U (zh) 2020-08-04 2020-08-04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85497U true CN212485497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5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98023.4U Active CN212485497U (zh) 2020-08-04 2020-08-04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854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72056A (zh)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WO2015032112A1 (zh) 一种备极耳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芯卷绕设备
CN212485497U (zh) 极耳全自动贴l形胶装置
CN111232739A (zh) 侧尾边贴胶机
CN212011155U (zh) 一种方形锂电池制片卷绕机的电芯贴胶收尾装置
CN112072055A (zh) 极耳全自动贴u形胶装置
CN212485498U (zh) 极耳全自动贴u形胶装置
CN112968206A (zh) 一种电池生产线
CN211480180U (zh) 电芯极耳贴胶整形机构以及设有该机构的装置
CN110329835B (zh) 一种单面胶自动贴胶机
CN112349966B (zh) 一种用于对锂电池的折边贴胶带的装置
CN114142097B (zh) 一种锂电池侧贴胶设备
CN116505083A (zh) 一种电芯自动加工设备
CN112829318B (zh) 导光柱自动组装设备
CN213326000U (zh) 极耳贴u形胶机构
CN115107318A (zh) 一种tpu薄膜包装盒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
CN209740364U (zh) 一种胶带粘贴效率高的自动贴胶带机构
CN211591733U (zh) 一种自动太阳能丝印介质卷轴套管机
CN114335743A (zh) 一种锂电池贴胶机构
CN218333855U (zh) 一种凸轮式高速贴胶机构
CN112093560A (zh) 极耳贴u形胶机构
CN220904259U (zh) 一种胶带贴角装置
CN219859775U (zh) 一种接带平台自动断带和粘胶带的机构
CN213026402U (zh) 一种极耳贴l形胶机构
CN216917975U (zh) 电池基材接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utomatic L-shaped glue sticking device for polar ea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Dongguan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HONBRO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