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9582U -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9582U
CN212479582U CN202021182610.5U CN202021182610U CN212479582U CN 212479582 U CN212479582 U CN 212479582U CN 202021182610 U CN202021182610 U CN 202021182610U CN 212479582 U CN212479582 U CN 212479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new energy
electric rotary
energy vehicle
conditioning compr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26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826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9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9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9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回转式压缩机质量重、不利于生产以及车载涡旋压缩机加工精度高的问题。它包括铝制壳体、上端盖和下端盖,在壳体内设置电机,上端盖上设置第一进气口,在电机的下方设置泵体总成,泵体总成上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第二进气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泵体总成上设有排气引流罩,第一出气口与排气引流罩的内腔连通,排气引流罩上设有第二出气口,壳体上设有引流管,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用铝制外壳,改变工艺,把回转式压缩机代替掉铝制涡旋压缩机,具有组装方便、快速,便于维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和制造设备简单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用空调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背景技术
压缩机(Compressor)是一种将低压流体提升为高压流体的从动流体机械,是制冷系统的心脏。现在大量用于家用空调的回转式压缩机,历史悠久,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整体全封闭,采用焊接组装,运行平稳,能效高。虽然现在用于车载变频直流电动空调的铝制涡旋压缩机重量轻,但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国内一般都达不到技术标准。所以海尔、格力等企业将家用回转式压缩机用在车载驻车空调上,所产生的问题是:铁制外壳重,整理焊接设备复杂,投资大,不利于生产、维护和拆装,车辆抖动大。所以用铝制外壳,改变工艺,把回转式压缩机代替现在铝制涡旋压缩机是必时之需。
而且现有的旋转式压缩机,为了防止液压缩,通常会在旋转式压缩机的外侧部安装油气分离器,工作时制冷剂气体通过油气分离器进入压缩机内部的气缸,经活塞压缩后再进入压缩机壳体的内部空间,由压缩机的出口排出,导致压缩机整体温度过高。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授权公告号为CN103410736B],包括壳体;压缩机构,压缩机构设在壳体内,压缩机构具有曲轴和主轴承,主轴承上设置有吸气口;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的底部邻近主轴承且转子的底部设置有平衡块;以及阻流罩,阻流罩罩设在平衡块的外面。
上述的压缩机由于气体先对电机进行冷却后再进入压缩机构,对电机的冷却效果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但上述压缩机的主壳体采用铁板卷曲成型,并通过热套焊接的方式将压缩机构固定到主壳体内,且上壳体与主壳体通过焊接固连,下壳体与主壳体通过焊接固连,组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部件的损坏将造成压缩机整体的报废,使用成本高,不利于维护;压缩机的重量重,振动大;制造设备过于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包括上部设有第一进气口的壳体、设于壳体的内腔内的电机和设于电机下方的具有泵腔的泵体总成,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与泵腔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的第二进气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排气引流罩,所述的第一出气口与排气引流罩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排气引流罩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
壳体由铝合金制成,第一进气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引流管穿设在壳体的侧壁上,且与壳体的侧壁密封配合。第一进气口位于电机的上方,从制冷系统中回到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进入壳体的内腔,一方面通过制冷剂气体对电机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壳体的内腔对制冷剂气体实现油气分离,节约了油气分离器。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二进气口进入到泵腔,在泵腔内被泵体总成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随后由第一出气口进入到排气引流罩的内腔,最后由第二出气口和引流管排出。
电机包括同轴固定在壳体内的定子、设于定子内的转子和设于转子上的转轴,转轴的下端穿入泵体总成,在定子与转子之间具有过流间隙,制冷剂气体从过流间隙经过。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壳体上具有与第二出气口相对设置的穿孔,所述的引流管密封穿设在穿孔内。连接时,将引流管穿入穿孔,并使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组装方便、快速。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第二出气口沿壳体的径向延伸,所述的穿孔与第二出气口同轴设置。壳体呈圆筒状,排气引流罩呈圆形,将排气引流罩安装到泵体总成上后,排气引流罩与壳体同轴,不仅有利于第二出气口和穿孔的加工,还能实现第二出气口与穿孔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精度。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引流管与穿孔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的引流管与第二出气口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可实现引流管与穿孔的径向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可实现引流管与第二出气口的径向密封。为了提高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稳定性,在引流管上设置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的环形槽,第一密封圈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的外环面抵靠在穿孔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的外环面抵靠在第二出气口的内壁上。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引流管上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所述的壳体上连接有用于对环形凸起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对环形凸起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实现对引流管进行轴向限位,提高稳定性。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壳体上的连接凸台和套设在引流管上的与连接凸台可拆卸连接的压紧帽,所述的穿孔设于连接凸台上,所述的压紧帽将环形凸起压紧在连接凸台的端面上。
连接凸台与壳体一体成型且沿壳体的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时将引流管插入穿孔,并使引流管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将套设到引流管上的压紧帽连接到连接凸台上,连接好后压紧帽将环形凸起压紧在连接凸台的端面上,连接和拆卸方便。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压紧帽通过螺栓与连接凸台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环绕穿孔设置的螺纹孔,在压紧帽上设有若干与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杆头部分抵靠在压紧帽上。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压紧帽通过螺纹与连接凸台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的外环面上设置外螺纹,在压紧帽的内环面上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设置。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泵体总成包括泵体、盖设在泵体上部的主轴承和盖设在泵体下部的副轴承,所述的泵腔与第二进气口设于泵体内。主轴承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上,副轴承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上。
主轴承和副轴承遮盖泵体的上、下两侧,电机的转轴由主轴承和副轴承支撑并传递旋转力,转轴伸入泵腔的部分具有凸轮,在凸轮上套设活塞,泵腔的侧壁设有可沿泵腔的径向运动的挡板,该挡板将泵腔分割成吸入部分与压缩部分,第二进气口与吸入部分连通,第一出气口与压缩部分连通,在第一出气口内设置排气阀。其工作原理参考申请号为200580026730.8的专利文件。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第一出气口设于主轴承上,所述的排气引流罩密封套设在主轴承上,所述排气引流罩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与主轴承之间。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排气引流罩的上端与主轴承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所述排气引流罩的下端与主轴承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第一出气口设于副轴承上,所述的排气引流罩密封套设在副轴承上,所述排气引流罩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与副轴承之间。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排气引流罩的下端与副轴承之间设置第五密封圈,所述排气引流罩的上端与副轴承之间设置第六密封圈。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第二进气口沿泵腔的径向延伸,所述的泵体上设有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三进口,所述的第三进口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冷却电机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三进口进入到第二进气口,然后由第二进气口进入到泵腔。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壳体的内腔连通的第三出口以及与第二进气口连通的第四进口,所述的第三出口通过接管与第四进口连通。冷却电机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三出口进入到接管,然后通过接管进入到第二进气口,最后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到泵腔。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上端盖,所述的第一进气口设于上端盖上,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下端盖,所述的上端盖通过螺栓固连在壳体上,所述的下端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上端盖、下端盖由铝合金制成。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上端盖与壳体之间设置第七密封圈,所述的下端盖与壳体之前设有第八密封圈。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下端盖与壳体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的泵体定位在限位台阶处。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泵体通过锁紧螺栓固定在下端盖上。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下端盖的底部固连有底座。底座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下端盖上。
在上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中,所述的上端盖内设有密封腔,所述的密封腔内设有接线柱,所述的接线柱上连接有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具有以下优点:壳体、上端盖、下端盖均采用铝合金制成,轻量化,三者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组装方便、快速,便于维护;可同时通过限位台阶和锁紧螺栓对泵体进行固定,稳定性好;引流管可快速与第二出气口密封连接,连接方便,可靠性高;制冷剂气体可对电机进行冷却,提高电机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同时利用壳体的内腔实现油气分离,节约了油气分离器,降低了制造成本,且制造设备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压缩机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六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七中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压缩机的横向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缩机卧式使用时的剖视图。
图中,1、第一进气口;2、壳体;3、定子;4、转子;5、转轴;6、过流间隙;7、泵腔;8、第二进气口;9、第一出气口;10、排气引流罩;11、第二出气口;12、引流管;13、穿孔;14、第一密封圈;15、第二密封圈;16、环形凸起;17、连接凸台;18、压紧帽;19、泵体;20、主轴承;21、副轴承;22、凸轮;23、活塞;24、挡板;25、第三密封圈;26、第四密封圈;27、第五密封圈;28、第六密封圈;29、第三进口;30、第三出口;31、第四进口;32、接管;33、上端盖;34、下端盖;35、第七密封圈;36、第八密封圈;37、限位台阶;38、锁紧螺栓;39、底座;40、密封腔;41、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包括由铝合金制成的壳体2、盖设在壳体2上端的由铝合金制成上端盖33和盖设在壳体2下端的由铝合金制成的下端盖34,上端盖33通过螺栓固定到壳体2上,下端盖34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2上,在上端盖33与壳体2之间设置第七密封圈35,在下端盖34与壳体2之前设有第八密封圈36,使壳体2的内腔形成一个不透气的密闭空腔。
如图4所示,上端盖33内设有密封腔40,该密封腔40通过设置在上端盖33内的隔板与壳体2的内腔隔开,在密封腔40内设有接线柱,在接线柱上连接有控制器。此时压缩机为一体式压缩机,由于密封腔40与壳体2的内腔之间设有隔板,进入到壳体2的内腔的制冷剂气体可通过隔板对控制器进行冷却。此时,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端盖33的侧部设置与壳体2的内腔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
如图4所示,在壳体2的内腔内设有电机,在电机的下方设置具有泵腔7的泵体总成。具体的,如图4所示,电机包括同轴固定在壳体2内壁的定子3、设于定子3内的转子4和同轴固连在转子4上的转轴5,转轴5的下端穿入泵体总成,在定子3与转子4之间具有过流间隙6,制冷剂气体从过流间隙6经过。
如图4和图5所示,泵体总成包括泵体19、盖设在泵体19上部的主轴承20和盖设在泵体19下部的副轴承21,泵腔7设于泵体19内,主轴承20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19上,副轴承21通过螺栓固连到泵体19上,主轴承20和副轴承21遮盖泵体19的上、下两侧,电机的转轴5由主轴承20和副轴承21支撑并传递旋转力。如图12所示,转轴5伸入泵腔7的部分具有凸轮22,在凸轮22上套设活塞23,泵腔7的侧壁设有可沿泵腔7的径向运动的挡板24,该挡板24将泵腔7分割成吸入部分与压缩部分。如图4所示,在泵体19上设置用于连通泵腔7的吸入部分与壳体2的内腔的第二进气口8。
如图4和图7所示,第二进气口8沿泵腔7的径向延伸,泵体19上设有与第二进气口8连通的第三进口29,第三进口29沿泵体19的轴向延伸,且第三进口29与壳体2的内腔连通。制冷剂气体经第一进气口1进入壳体2的内腔,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经第三进口29进入到第二进气口8,通过第二进气口8进入到泵腔7的吸入部分。
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主轴承20上盖设有与主轴承20同轴设置的排气引流罩10,排气引流罩10的上端与主轴承20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25,排气引流罩10的下端与主轴承20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26,且排气引流罩10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承20上。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构成了封闭的腔体,如图4所示,在主轴承20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与泵腔7的压缩部分的第一出气口9,在第一出气口9处设置排气阀。
如图4所示,排气引流罩10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11,壳体2上设有引流管12,引流管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11密封连接。如图4所示,壳体2上具有与第二出气口11相对设置的穿孔13,引流管12密封穿设在穿孔13内。连接时,将引流管12穿入穿孔13,并使引流管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11密封连接,组装方便、快速。
如图5所示,引流管12与穿孔13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4,引流管12与第二出气口1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5。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14可实现引流管12与穿孔13的径向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15可实现引流管12与第二出气口11的径向密封。为了提高第一密封圈14与第二密封圈15的稳定性,在引流管12上设置用于放置第一密封圈14与第二密封圈15的环形槽,第一密封圈14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一密封圈14的外环面抵靠在穿孔13的内壁上,第二密封圈15位于与之对应设置的环形槽内,第二密封圈15的外环面抵靠在第二出气口11的内壁上。
为了防止引流管12轴向运动,如图5所示,引流管12上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16,壳体2上连接有用于对环形凸起16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组件。通过限位组件对环形凸起16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实现对引流管12进行轴向限位,提高稳定性。
如图5和图6所示,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壳体2上的连接凸台17和套设在引流管12上的与连接凸台17可拆卸连接的压紧帽18,穿孔13设于连接凸台17上,压紧帽18将环形凸起16压紧在连接凸台17的端面上。连接凸台17与壳体2一体成型且沿壳体2的径向向外延伸,连接时将引流管12插入穿孔13,并使引流管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11密封连接,将套设到引流管12上的压紧帽18连接到连接凸台17上,连接好后压紧帽18将环形凸起16压紧在连接凸台17的端面上,连接和拆卸方便。
如图6所示,压紧帽18通过螺栓与连接凸台17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17的端面上设有若干环绕穿孔13设置的螺纹孔,在压紧帽18上设有若干与螺纹孔一一对应设置的连接孔,螺栓穿过连接孔后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栓的杆头部分抵靠在压紧帽18上。
如图11所示,在下端盖34与壳体2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37,泵体19定位在限位台阶37处。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下端盖34的底部固连有底座39,底座39通过四个螺栓固定在下端盖34上。
工作时,从制冷系统中回到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1进入壳体2的内腔,一方面通过制冷剂气体对电机进行冷却,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壳体2的内腔对制冷剂气体进行油气分离,节约了油气分离器。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的制冷剂气体经第三进口29进入第二进气口8,然后进入泵腔7的吸入部分,被活塞23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进入到泵腔7的压缩部分,然后由第二出气口11进入到排气引流罩10的内容,最后经过引流管12排出。
如图5所示,下端盖34内形成有油腔,副轴承21的下端伸入油腔并与油腔内的油液接触。如图13所示,还可以将压缩机作为卧式压缩机使用,在副轴承21的末端接有油管41,油管41的下端伸入油腔。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远离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压缩机为分体式压缩机,控制器未设置在上端盖33/壳体2/下端盖34内,即控制器设于压缩机的外部。如图3所示,在第一进气口1位于上端盖33的顶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远离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9和图10所示,壳体2上设有与壳体2的内腔连通的第三出口30以及与第二进气口8同轴设置的第四进口31,第三出口30通过接管32与第四进口31连通,接管32与第四进口31连接的一端与第二进气口8密封连接。制冷剂气体经第一进气口1进入壳体2的内腔,对电机进行冷却后,经第三出口30、接管32和第二进气口8进入到泵腔7的吸入部分。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结构远离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8所示,在副轴承21上盖设有与副轴承21同轴设置的排气引流罩10,排气引流罩10的下端与副轴承21之间设置第五密封圈27,排气引流罩10的上端与副轴承21之间设置第六密封圈28,且排气引流罩10通过螺栓固定在副轴承21上。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构成了封闭的腔体,如图8所示,在副轴承21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与泵腔7的压缩部分的第一出气口9,在第一出气口9处设置排气阀。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结构远离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二出气口11沿壳体2的径向延伸,穿孔13与第二出气口11同轴设置,不仅有利于第二出气口11和穿孔13的加工,还能实现第二出气口11与穿孔13的快速定位,提高安装精度。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的结构远离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7所示,压紧帽18通过螺纹与连接凸台17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凸台17的外环面上设置外螺纹,在压紧帽18的内环面上设置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设置。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结构远离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1所示,泵体19不仅通过限位台阶37定位,还通过锁紧螺栓38固定到下端盖34上。或者仅通过螺栓将泵体19固定到下端盖34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包括上部设有第一进气口(1)的壳体(2)、设于壳体(2)的内腔内的电机和设于电机下方的具有泵腔(7)的泵体总成,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与泵腔(7)连通的第二进气口(8)和第一出气口(9),所述的第二进气口(8)与壳体(2)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总成上设有排气引流罩(10),所述的第一出气口(9)与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排气引流罩(10)上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11),所述的壳体(2)上设有引流管(12),所述引流管(12)的内端与第二出气口(11)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上具有与第二出气口(11)相对设置的穿孔(13),所述的引流管(12)密封穿设在穿孔(1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气口(11)沿壳体(2)的径向延伸,所述的穿孔(13)与第二出气口(11)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12)与穿孔(13)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4),所述的引流管(12)与第二出气口(11)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5)。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12)上设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形凸起(16),所述的壳体(2)上连接有用于对环形凸起(16)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壳体(2)上的连接凸台(17)和套设在引流管(12)上的与连接凸台(17)可拆卸连接的压紧帽(18),所述的穿孔(13)设于连接凸台(17)上,所述的压紧帽(18)将环形凸起(16)压紧在连接凸台(17)的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帽(18)通过螺栓与连接凸台(17)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帽(18)通过螺纹与连接凸台(17)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总成包括泵体(19)、盖设在泵体(19)上部的主轴承(20)和盖设在泵体(19)下部的副轴承(21),所述的泵腔(7)与第二进气口(8)设于泵体(19)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9)设于主轴承(20)上,所述的排气引流罩(10)密封套设在主轴承(20)上,所述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10)与主轴承(2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引流罩(10)的上端与主轴承(20)之间设置第三密封圈(25),所述排气引流罩(10)的下端与主轴承(20)之间设置第四密封圈(26)。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气口(9)设于副轴承(21)上,所述的排气引流罩(10)密封套设在副轴承(21)上,所述排气引流罩(10)的内腔位于排气引流罩(10)与副轴承(21)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引流罩(10)的下端与副轴承(21)之间设置第五密封圈(27),所述排气引流罩(10)的上端与副轴承(21)之间设置第六密封圈(28)。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进气口(8)沿泵腔(7)的径向延伸,所述的泵体(19)上设有与第二进气口(8)连通的第三进口(29),所述的第三进口(29)与壳体(2)的内腔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2)上设有与壳体(2)的内腔连通的第三出口(30)以及与第二进气口(8)连通的第四进口(31),所述的第三出口(30)通过接管(32)与第四进口(31)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的上端设有上端盖(33),所述的第一进气口(1)设于上端盖(33)上,所述壳体(2)的下端设有下端盖(34)。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端盖(33)与壳体(2)之间设置第七密封圈(35),所述的下端盖(34)与壳体(2)之前设有第八密封圈(36)。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端盖(34)与壳体(2)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37),所述的泵体(19)定位在限位台阶(37)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9)通过锁紧螺栓(38)固定在下端盖(34)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34)的底部固连有底座(39)。
CN202021182610.5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Active CN212479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2610.5U CN212479582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2610.5U CN212479582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9582U true CN212479582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1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2610.5U Active CN212479582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95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5407U (zh) 单缸双级压缩泵体及压缩机
CN203214329U (zh) 双级压缩机
CN111734634A (zh) 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CN212479582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变频电动回转式空调压缩机
CN102011730A (zh) 旋转式压缩机
CN110645179A (zh) 上法兰组件及压缩机
CN101338750A (zh) 一种卧式滚动转子压缩机回气冷却结构
CN115217760B (zh) 一种低压腔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094913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两级旋转压缩机
CN205064273U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210949125U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双缸增焓旋转压缩机
CN101457753A (zh) 改进的压缩机上盖油分离结构
CN202117929U (zh) 一种壳体内低压力旋转压缩机
CN201953658U (zh) 气体冷媒喷射式转子压缩机
CN101956705A (zh) 旋转式侧面排气压缩机
CN110985385A (zh) 一种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2283108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外转子旋片式真空泵
CN110617221A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用卧式两级旋转压缩机及工作方法
CN211314556U (zh) 上法兰组件及压缩机
CN105114313A (zh)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115419597B (zh) 一种带补气通道的热泵电动涡旋压缩机盖体结构
CN218882462U (zh) 一种往复式压缩机直线导向装置
CN210397100U (zh) 一种具有油分离器的空调压缩机
CN211405681U (zh) 涡旋式电动压缩机电机单元
CN218821104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