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77718U -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77718U
CN212477718U CN202020631429.1U CN202020631429U CN212477718U CN 212477718 U CN212477718 U CN 212477718U CN 202020631429 U CN202020631429 U CN 202020631429U CN 212477718 U CN212477718 U CN 212477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body
shock attenuation
pile
spring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314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甘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t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6314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77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77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777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设置有桩头,所述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桩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减震板,所述两个减震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桩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将桩头插入泥土深处,盖板上部支撑建筑物,当建筑物对桩体产生冲击时,通过设置弹性块、减震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减震球、减震槽和弹性球的使用配合,依次缓冲,最终会增加对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础桩普遍存在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力下基础桩易发生松动,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天灾事故发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高层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在地基上打下建筑基础桩,支撑上部建筑物,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基础桩的下部桩身插入泥土深处,基础桩在泥土深处的稳定不仅对其上部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还影响着城市后期的发展如修建地铁等,若建筑桩发生松动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现有的建筑基础桩普遍存在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力下基础桩易发生松动,进而直接牵连建筑物的震动,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天灾事故的发生,危机到人们的生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础桩普遍存在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力下基础桩易发生松动,进而直接牵连建筑物的震动,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天灾事故的发生,危机到人们的生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底部设置有桩头,所述桩体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桩体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减震板,所述两个减震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桩体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减震板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球,所述桩体内壁的两侧且对应减震球的位置均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球靠近减震槽的一侧延伸至减震槽的内部,所述桩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球。
优选的,所述桩头的表面设置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靠近桩体的一侧与桩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第一弹簧的一侧与减震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靠近减震板的一侧与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U型块靠近桩体内壁的一侧与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块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减震板的一侧与减震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桩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的顶部与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的底部设置有钢化层,所述钢化层的顶部与橡胶层的底部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将桩头插入泥土深处,盖板上部支撑建筑物,当建筑物对桩体产生冲击时,通过设置弹性块和第一弹簧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建筑物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可以增加桩体的抗压效果,减震球和减震槽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减震板晃动,弹性球的设置可以减少桩体对桩头产生的冲击力,依次缓冲,最终会增加对桩体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础桩普遍存在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力下基础桩易发生松动,进而直接牵连建筑物的震动,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天灾事故的发生,危机到人们的生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潮层,能够增加桩头表面的防潮效果,防止桩头潮湿,有效对桩头进行保护,通过设置连接板,能够将第一弹簧和减震板连接,提高减震效果,通过设置U型块,能够有效将第二弹簧分别与减震板和桩体连接,防止桩体晃动,增加了减震效果,通过设置安装板,能够使弹性块和减震板连接,提高减震效果,有效增加桩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橡胶层,能够增加桩体底部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通过设置钢化层,可以使桩体在与桩头连接时更坚固,使桩体的底部更坚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B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1、桩体;2、桩头;3、盖板;4、弹性块;5、减震板;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减震球;9、减震槽;10、弹性球;11、防潮层;12、连接板;13、U型块;14、安装板;15、橡胶层;16、钢化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图;图3为图1所示A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B区的结构放大示意图,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桩体1,所述桩体1的底部设置有桩头2,所述桩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所述桩体1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块4,所述弹性块4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减震板5,所述两个减震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所述桩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7,所述减震板5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球8,所述桩体1内壁的两侧且对应减震球8的位置均开设有减震槽9,所述减震球8靠近减震槽9的一侧延伸至减震槽9的内部,所述桩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球10。
所述桩头2的表面设置有防潮层11,所述防潮层11靠近桩体1的一侧与桩体1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潮层11,能够增加桩头2表面的防潮效果,防止桩头2潮湿,有效对桩头2进行保护。
所述第一弹簧6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远离第一弹簧6的一侧与减震板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12,能够将第一弹簧6和减震板5连接,提高减震效果。
所述第二弹簧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13,所述U型块13靠近减震板5的一侧与减震板5固定连接,所述U型块13靠近桩体1内壁的一侧与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U型块13,能够有效将第二弹簧7分别与减震板5和桩体1连接,防止桩体1晃动,增加了减震效果。
所述弹性块4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靠近减震板5的一侧与减震板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安装板14,能够使弹性块4和减震板5连接,提高减震效果,有效增加桩体1的稳定性。
所述桩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15,所述橡胶层15的顶部与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橡胶层15,能够增加桩体1底部的摩擦力,提高防滑效果。
所述橡胶层15的底部设置有钢化层16,所述钢化层16的顶部与橡胶层15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钢化层16,可以使桩体1在与桩头2连接时更坚固,使桩体1的底部更坚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桩头2插入泥土深处,盖板3上部支撑建筑物,当建筑物对桩体1产生冲击时,通过设置弹性块4和第一弹簧6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建筑物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第二弹簧7,可以增加桩体1的抗压效果,减震球8和减震槽9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减震板5晃动,弹性球10的设置可以减少桩体1对桩头2产生的冲击力,依次缓冲,最终会增加对桩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者将桩头2插入泥土深处,盖板3上部支撑建筑物,当建筑物对桩体1产生冲击时,通过设置弹性块4和第一弹簧6的配合使用,可以减少建筑物产生的冲击力,通过设置第二弹簧7,可以增加桩体1的抗压效果,减震球8和减震槽9的配合使用,能够防止减震板5晃动,弹性球10的设置可以减少桩体1对桩头2产生的冲击力,依次缓冲,最终会增加对桩体1在使用过程中的抗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基础桩普遍存在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力下基础桩易发生松动,进而直接牵连建筑物的震动,给人们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天灾事故的发生,危机到人们的生命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设置有桩头(2),所述桩体(1)的顶部设置有盖板(3),所述桩体(1)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块(4),所述弹性块(4)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减震板(5),所述两个减震板(5)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所述桩体(1)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弹簧(7),所述减震板(5)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球(8),所述桩体(1)内壁的两侧且对应减震球(8)的位置均开设有减震槽(9),所述减震球(8)靠近减震槽(9)的一侧延伸至减震槽(9)的内部,所述桩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球(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头(2)的表面设置有防潮层(11),所述防潮层(11)靠近桩体(1)的一侧与桩体(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远离第一弹簧(6)的一侧与减震板(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7)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U型块(13),所述U型块(13)靠近减震板(5)的一侧与减震板(5)固定连接,所述U型块(13)靠近桩体(1)内壁的一侧与桩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4)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靠近减震板(5)的一侧与减震板(5)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层(15),所述橡胶层(15)的顶部与桩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15)的底部设置有钢化层(16),所述钢化层(16)的顶部与橡胶层(15)的底部固定连接。
CN202020631429.1U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77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1429.1U CN212477718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31429.1U CN212477718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77718U true CN212477718U (zh) 2021-02-05

Family

ID=7444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3142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77718U (zh) 2020-04-23 2020-04-23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777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72087B1 (ko) 단위 모듈러 지진하중 흡수장치를 이용한 철골구조물 보강방법
CN21235839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
CN2124777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CN211922338U (zh) 公路桥梁桩基加固装置
CN21034230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1341853U (zh)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JP3134768U (ja) 木造建造物用弱震構造
CN112459584B (zh) 一种墙板拼接且地基减震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130620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地基抗震结构
CN211143822U (zh) 一种建筑隔震加固的托换结构
KR20190069991A (ko) 마이크로파일 면진 고무패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과 면진 기능을 갖는 마이크로파일의 시공방법
CN203007945U (zh) 一种可以吸收地震波的抗震地锚装置
CN213653506U (zh) 一种地基抗震结构
JP4621332B2 (ja) 高層建物又はアスペクト比が大きい低層建物の免震方法及び免震構造
JP3650911B2 (ja) 免震装置及び免震構造
CN206529687U (zh) 一种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CN111119549A (zh) 一种装配式软碰撞耗能装置及减震耗能系统
CN220247173U (zh) 一种提高抗震性能的建筑结构
CN215367373U (zh) 一种抗震地基
CN111456111B (zh) 一种高层建筑地基的隔震装置
KR101654772B1 (ko) 패널존 보강과 탄성력을 이용한 내진보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보강공법
CN220827791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CN213805526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基加固结构
CN215926360U (zh) 一种抗震房建结构房建安全装置
CN215594372U (zh) 一种钢结构式抗震工业厂房顶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9

Address after: 610000 No.2, 4th floor, building 1, Jule Road intersection, West 1st section of 1st ring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tang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37100 Sujia 62, along back village, Fang Lou Town, Lianhua County, Pingxiang, Jiangxi

Patentee before: Gan Lix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