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27791U -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27791U
CN220827791U CN202322348160.2U CN202322348160U CN220827791U CN 220827791 U CN220827791 U CN 220827791U CN 202322348160 U CN202322348160 U CN 202322348160U CN 220827791 U CN220827791 U CN 220827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ixedly connected
frame
spring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816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卫
吴家锋
王玉婷
秦登
王乐杭
杨天一
徐晨浩
刘岗
李武楠
楼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ey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ey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ey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eyu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816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27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27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27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桩框,桩框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减震器,第一减震器外侧均设有第二弹簧,桩框内部设有桩体,桩体与桩框之间留有槽口,桩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嵌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底端设有第一环状凸起边,第一支撑柱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桩板,桩框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内开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嵌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顶部活动卡接有第三环状凸起边,第二支撑柱外围套有第四弹簧,撑杆撑出卡在泥土里使建筑桩增大水平方向摩擦力使得建筑桩固定住,第二减震器与第三弹簧相配合使其吸收震动,起到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如住宅、写字间、商场、教学楼、医院、厂房等迅速建成或正在兴建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的质量,都必须打好建筑物的地基,如果发生地震时地基不牢固会造成建筑物严重质量的问题,甚至导致建筑物倒塌,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现有的建筑桩包括桩体和桩尖,桩尖安装在桩体的底端;使用时,通过打击桩体,使用桩尖在泥土中向下运行进行工作;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底面,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靠四周泥土的挤压作用,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坚实稳固性不高,且为实现抗震,一般在桩基和桩承台之间设置抗震垫,使其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但这些抗震垫往往只能对地震纵波产生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抗震效果较差,为此,提出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型建筑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底面,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靠四周泥土的挤压作用,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坚实稳固性不高,且为实现抗震,一般在桩基和桩承台之间设置抗震垫,使其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但这些抗震垫往往只能对地震纵波产生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抗震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桩框,所述桩框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外侧均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桩框内部设有桩体,所述桩体与桩框之间留有槽口,所述桩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嵌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底端设有第一环状凸起边,所述第一支撑柱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桩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外侧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桩框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二减震器外围均套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减震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桩板,所述桩框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嵌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顶部活动卡接有第三环状凸起边,所述第二支撑柱外围套有第四弹簧,减震器型号为:MAN81437026058。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桩板底面上,第二弹簧底端固定连接在桩框顶面。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一弹簧底端固定在桩体顶面,所述第一弹簧顶端抵在第一桩板。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桩框内侧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桩体底面端设有第二环状凸起边。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二桩板底面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第二桩板内开设有倒T型槽道,所述倒T型槽道顶部内设有连接柱,所述倒T型槽道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柱底面两侧均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底端均球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外端固定连接有圆锥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撑杆撑出卡在泥土里使建筑桩增大水平方向摩擦力使得建筑桩固定住,第二减震器与第三弹簧相配合使其吸收震动,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移除保护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的C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第二支撑柱周边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桩框;2、第一桩板;3、桩体;4、第一支撑柱;5、第一弹簧;6、第一减震器;7、第二弹簧;8、第一环状凸起边;9、第一凹槽;10、第二环状凸起边;11、第二凹槽;12、第二减震器;13、第二支撑柱;14、连接块;15、第三弹簧;16、槽口;17、保护框;18、连接柱;19、撑杆;20、圆锥块;21、倒T型槽道;22、固定块;23、第三环状凸起边;24、第二桩板;25、第三凹槽;26、第四弹簧;27、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第一”、“第二”、“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建筑桩都是在较大的压力下竖直插入底面,如同钉子钉入木头一样,靠四周泥土的挤压作用,只受到垂直方向的摩擦阻力,而没有水平方向的契合作用,坚实稳固性不高,且为实现抗震,一般在桩基和桩承台之间设置抗震垫,使其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但这些抗震垫往往只能对地震纵波产生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抗震效果较差。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桩框1,桩框1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减震器6,第一减震器6外侧均设有第二弹簧7,桩框1内部设有桩体3,桩体3与桩框1之间留有槽口16使得有摆动空间进行减震,桩体3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内嵌有第一支撑柱4,第一支撑柱4底端设有第一环状凸起边8,第一支撑柱4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桩板2,第一支撑柱4外侧套有第一弹簧5,桩框1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减震器12,第二减震器12外围均套有第三弹簧15进行减小震动余波效果。
第二减震器1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桩板24,桩框1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连接块14内开设有第三凹槽25,第三凹槽25内嵌有第二支撑柱13,第二支撑柱13顶部活动卡接有第三环状凸起边23,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柱13可以上下活动,第二支撑柱13外围套有第四弹簧26。
第二弹簧7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桩板2底面上,第二弹簧7底端固定连接在桩框1顶面,第一弹簧5底端固定在桩体3顶面,第一弹簧5顶端抵在第一桩板2,桩框1内侧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桩体3底面端设有第二环状凸起边10,第二环状凸起边10与第二凹槽11相抵触防止桩体3弹出。
第二桩板24内开设有倒T型槽道21,倒T型槽道21顶部内设有连接柱18,倒T型槽道21底部设有固定块22,连接柱18底面两侧均铰接有连杆27,连杆27底端均球接有撑杆19,撑杆19外端固定连接有圆锥块20。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在地面挖出建筑桩大小坑洞,再将新型建筑桩放入坑洞,当敲桩尖插入泥土后,第一桩板2上放置重物使得撑杆19向外撑出。再往建筑桩与坑洞缝隙处浇筑水泥,使得建筑桩能牢固的固定在地底,而撑杆19形成更好的固定效果。当地震的震动传入桩框1与第二桩板24槽口16可以避免震动直接触碰传递,震动会通过第二减震器12与第三弹簧15减震动后,再传给桩体3,桩体3再通过第一减震器6与第二弹簧7配合减震后传递给第一桩板2到达减震效果。
再通过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7、第三弹簧15、第四弹簧26吸收震动的能量,减少震动起到缓冲抗震。
综上,撑杆19撑出卡在泥土里使建筑桩增大水平方向摩擦力使得建筑桩固定住,通过第二减震器12与第三弹簧15减少震动再通过第一减震器6与第二弹簧7配合减震后传递给第一桩板2到达减震效果。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零部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包括桩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框(1)顶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减震器(6),所述第一减震器(6)外侧均设有第二弹簧(7),所述桩框(1)内部设有桩体(3),所述桩体(3)与桩框(1)之间留有槽口(16),所述桩体(3)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内嵌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底端设有第一环状凸起边(8),所述第一支撑柱(4)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桩板(2),所述第一支撑柱(4)外侧套有第一弹簧(5),所述桩框(1)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二减震器(12),所述第二减震器(12)外围均套有第三弹簧(15),所述第二减震器(12)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桩板(24),所述桩框(1)底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内开设有第三凹槽(25),所述第三凹槽(25)内嵌有第二支撑柱(13),所述第二支撑柱(13)顶部活动卡接有第三环状凸起边(23),所述第二支撑柱(13)外围套有第四弹簧(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7)顶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桩板(2)底面上,第二弹簧(7)底端固定连接在桩框(1)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5)底端固定在桩体(3)顶面,所述第一弹簧(5)顶端抵在第一桩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框(1)内侧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桩体(3)底面端设有第二环状凸起边(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桩板(24)底面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框(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震型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桩板(24)内开设有倒T型槽道(21),所述倒T型槽道(21)顶部内设有连接柱(18),所述倒T型槽道(21)底部设有固定块(22),所述连接柱(18)底面两侧均铰接有连杆(27),所述连杆(27)底端均球接有撑杆(19),所述撑杆(19)外端固定连接有圆锥块(20)。
CN202322348160.2U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Active CN220827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8160.2U CN220827791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8160.2U CN220827791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27791U true CN220827791U (zh) 2024-04-23

Family

ID=9072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8160.2U Active CN220827791U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27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4469U (zh) 一种具有抗震效果的建筑桩基
CN220827791U (zh) 一种抗震型建筑桩
CN213836999U (zh)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结构
CN213390156U (zh) 一种基坑转角支护机构
CN212743002U (zh) 一种抗震房屋结构
CN110847407A (zh) 一种具有抗震能力的钢结构建筑
CN214089829U (zh) 一种建筑用建筑桩
CN213508550U (zh)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CN210562760U (zh) 一种钢架节能房屋建筑的抗震基座结构
CN214833665U (zh) 一种用于民用建筑的抗震支撑结构
CN213709609U (zh) 建筑用抗震型建筑桩
CN210002435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抗震地基
CN210888251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抗震结构
CN211143822U (zh) 一种建筑隔震加固的托换结构
CN212715390U (zh) 一种抗震式轻钢连接结构
CN217326604U (zh) 一种建筑用的抗震加固架构
CN211395773U (zh) 一种低层建筑抗震基础结构
CN211369116U (zh) 一种建筑物抗震装置
CN213653506U (zh) 一种地基抗震结构
CN214302326U (zh) 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装置
CN103174264A (zh) 一种屋面隔热板改装的绿色tmd多维减震装置
CN215367373U (zh) 一种抗震地基
CN2124777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安装结构
CN215052901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建筑桩
CN212026304U (zh) 一种抗震地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