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5604U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Google Patents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55604U CN212455604U CN201922222568.9U CN201922222568U CN212455604U CN 212455604 U CN212455604 U CN 212455604U CN 201922222568 U CN201922222568 U CN 201922222568U CN 212455604 U CN212455604 U CN 2124556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element
- mass flow
- housing part
- control unit
- flow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7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pivoted closure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16K11/0853—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a singl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 F16K27/044—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slide valves with flat obturating members
- F16K27/04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sliding valves slide valves with flat obturating members with pivotal obturating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27/00—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F16K27/06—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 F16K27/065—Construction of hous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of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用于特别是在冷却回路中控制质量流量,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部件、执行器、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内可旋转地可被布置或被布置的至少一个阀元件和被布置或可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上的多个接合管,该接合管用于将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至流体管道,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为模块化结构,其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其中,每个壳体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壳体连接元件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壳体部件连接,并且所述阀元件具有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在其沿纵向方向相反的两个端部处设置有连接部段用于与所述执行器和/或与至少一个其它阀元件联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特别是用于在冷却回路中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部件、至少一个执行器、可旋转地被布置或能够被布置在至少一个壳体部件内部的至少一个阀元件和被布置或能够被布置在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上的多个接合管,该接合管用于将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至流体管道,以及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冷却剂系统,其具有多个流体管道和至少一个冷却回路,以及具有至少一个这样质量流量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用于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特别是在冷却剂系统中用于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例如,DE 10 2015 201 246 A1公开了这样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内燃机的分体式冷却系统的冷却剂流,该控制装置包括具有至少两个入口和三个出口的壳体。在该壳体中设置有可旋转安装且在多个调节位置之间可旋转地的旋转体,该旋转体具有至少一个周向侧的和/或穿过该周向侧而布置的开口。围绕旋转体布置出口而具有不同的取向。旋转体以这种密封方式布置在壳体的腔室内,使得进入壳体的冷却剂流可以根据旋转体的实际调节位置,能够至少部分地通过其中一个出口流出或者在其出口处被封闭。出口布置在围绕旋转体的纵向轴线的共同平面中。旋转体被设计成在相关的调节位置中以引导通过入口进入的冷却剂流一起到达仅一个出口并且同时封闭各个其它出口。壳体的两个腔室均具有球形形状,其中两个腔室彼此并入并且在这些腔室中布置了旋转体。旋转体为空心体的形式,其壁具有多个通孔形式的开口。根据该现有技术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就结构而言非常复杂,并且不允许任何成本适合的专门改变。
这一点对根据DE 10 2013 109 365 A1的现有技术也同样成立,据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恒温阀,其包括具有多个冷却流体接合端和至少两个空心阀元件,这两个空心阀元件相邻布置且被安装在壳体中以围绕一共同的旋转轴线旋转。每个阀元件具有在其外壳表面区域中形成的至少一个开口,其中,通过转动阀元件,开口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到壳体的一个或多个冷却流体端口。此外设置有驱动装置,借助于该驱动装置,至少两个阀元件的第一阀元件可在两个端侧位置之间旋转,其中至少两个阀元件的第二阀元件可被选择性地联接到该第一阀元件,以及可以与该第一阀元件解除联接。在与第一阀元件联接的状态下,第二阀元件同样可以通过第一阀元件的旋转而被驱动旋转。此外还设置了联接装置,该联接装置通过该第一阀元件的旋转在第一端侧位置被操作,使得第二阀元件与第一阀元件实现联接,并且该联接装置通过该第一阀元件的旋转而在第二端侧位置被操作,使得第二阀元件与第一阀元件实现解除联接。
从EP 3 306 151 A1中也已知一种阀装置,其具有阀体,该阀体具有阀腔室和在阀腔室中的多个接合端。该多个接合端包括第一接合端、第二接合端和第三接合端。第一和第二接合端沿共同的轴线对齐并布置在阀腔室的相反侧。该系统还包括布置在阀腔室中的阀元件。阀元件是具有通孔的可旋转的球,该通孔延伸穿过球,并且在球的端侧处具有开口。当从开口沿平行于通孔的方向观察时,通孔基本上为椭圆形。阀元件还包括阀杆,该阀杆联接到阀元件并具有远离阀体延伸的第一端。同样在这种构造相当复杂的现有技术中,不可能进行成本适合的专门改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流量控制单元,或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冷却剂系统,其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显着降低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制造花费并因而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很容易地适应不同的应用。
对于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该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为模块化结构,其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其中,每个壳体部件具有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壳体部件连接的至少一个壳体连接元件,并且阀元件具有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在其沿纵向方向相反的两个端侧处设置有连接部段,用于与执行器和/或与至少一个其它阀元件联接。对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剂系统,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即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可接合或被接合到壳体部件上,该壳体部件设有内置的阀元件以及用于接合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在本文中进一步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其它构造。
因此,提供了一种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模块化地由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形成,其中,阀元件可旋转地容纳在一个壳体部件中。该壳体部件具有或将设置有用于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流体管道的多个接合管。接合管可以是与壳体部件一体形成或与例如通过焊接,如超声波焊接,或通过其它基于材料的连接、力配合连接或形状配合的连接,与壳体部件连接。一旦壳体部件和接合管没有一体地形成,则壳体部件因而具有位于侧面的多个开口,接合管被引入该开口或者接合管能够抵靠至该开口。该至少一个另外的壳体部件可以被配置为容纳执行器,以使得包括执行器和包括阀元件的两个壳体部件相互连接。为此目的,相应的壳体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壳体连接元件。例如,壳体连接元件可以是锁定连接元件、卡扣连接元件或它们的组合或其它可能的连接元件,这些其它可能的连接元件实现了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彼此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连接。容纳有阀元件的壳体部件有利地构造成杯形中空体,其具有周向的圆柱形侧壁和壳体底壁,该圆柱形侧壁具有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其它壳体部件的且位于两侧端部的壳体连接元件,该壳体底壁位于横向于纵向延伸的所述侧壁的端部且具有用于容纳阀元件的两个连接部段中的一个连接部段的通孔。例如与根据DE 10 2013 109 365 A1的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这样的具有内置圆柱形阀元件的圆柱形壳体部件的叠置导致简单的连接性和可扩展性。此外,生产更简单,因此比例如现有技术的球形阀元件更具成本效益。
在连接至少两个壳体部件之前,首先将阀元件插入到容纳该阀元件的壳体部件中并且仅如此才随后连接到另一个壳体部件。为了通过执行器可旋转地驱动阀元件并且因此能够在壳体部件内调节阀元件,阀元件具有与该执行器可联接的连接部段。该连接部段有利地位于旋转轴中,以允许通过连接部段实现简单地与执行器联接,并因此该连接部段位于阀元件的圆柱形主体的纵向方向上。与设置用于连接到执行器从而旋转地驱动阀元件的该连接部段相反,布置有另外的连接部段。该另外的连接部段能够用于将阀元件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阀元件联接。这使得不仅可以在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中布置阀元件,而且可以通过添加至少一个具有内置阀元件的另外的壳体部件来扩展质量流量控制单元。
分别容纳有一个阀元件的至少两个壳体部件有利地形成为相同部件的形式并且借助于它们的壳体连接元件在端部彼此可连接或连接。布置在这些壳体部件内的各个阀元件可以分别设计为相同部件的形式,从而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模块化结构在使用多个相同部件的形式情况下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这里结构的模块性指的是壳体部件的各个组件和能够布置在壳体部件内的阀元件,并且阀元件可以设置成任何数量并彼此连接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因此,可以在任何时间将质量流量控制单元扩展尤其另外一个阀元件,该阀元件容纳在相应的壳体部件中,以便例如能够关于另一冷却回路的冷却剂流对该另一冷却回路进行控制。因此,不再需要再分别将各自具有驱动装置或执行器的多个质量流量控制单元集成到冷却剂系统中,正如其例如在DE10 2015 201 246 A1的扩展的情况那样。即使使用根据DE 10 2013 109 365 A1和EP 3 306 151 A1的单元,也不可能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扩展这些单元。相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结构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联接设置有阀元件的另外的壳体部件并因此叠置设有阀元件的壳体部件而任意扩展,并且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可以适应于不同的应用,例如带有多于一个冷却回路的冷却剂系统。有利的是,将布置在第一壳体部件内的第一阀元件的在端部的第二连接部段与布置在第二壳体部件内的第二阀元件的在端部的第一连接部段设置为至少在旋转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地彼此接合,使得两个阀元件可以由一个执行器一起调节或驱动。因此,有利地可以通过接合至并调整仅一个阀元件由执行器来调节至少一个另外的阀元件,使得对于多个阀元件来说,仅一个执行器足矣,所有这些阀元件都可以通过一个执行器来调节。
阀元件具有圆柱形主体,且沿纵向方向在端部设置有连接部段,从而一方面能够建立与执行器的连接,另一方面设置与另一个阀元件联接的联接可能性。因此,容纳有阀元件的壳体部件同样具有圆柱形状,其中壳体底壁用于将阀元件支撑在设计为杯形空心体的壳体部件内,该壳体底壁设有通孔。该通孔特别地确定大小,使得阀元件的一个连接部段可以容纳在其中。布置在至少两个互连的壳体部件内的至少两个阀元件彼此流体分离,因为流体有利地流过布置在阀元件周向上的腔室。有利地,将阀元件相对于环绕其的壳体部件进行密封,特别是在连接部段的区域中,且同样特别是壳体部件彼此配合的区域中。由此或通过流体分离防止沿着相邻阀元件方向的流动。此外,相应壳体部件的具有通孔的壳体底壁的尺寸可以相对于通孔的直径或净宽度确定尺寸,使得阀元件的容纳在通孔中的第二连接部段在涉及其外径时,大致对应于通孔的净宽度。有利地,在通孔的区域中在阀元件的连接部段的外侧和壳体底壁之间仅设置小的间隙,使得阀元件在壳体部件内的旋转是可能的,但是基本上避免了介质或流体通过该薄的间隙。同样在该区域中,有利地设置密封元件或进行密封。
在用于流体连接或相邻结合管短路的阀元件的周向上设置的阀元件的腔室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于壳体部件的周向的圆柱形侧壁的内侧密封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可以基本上抵靠容纳阀元件的壳体部件的侧壁的内侧,因此在阀元件的边缘区域和壳体部件的侧壁的内侧之间仅留下最小的间隙。间隙的尺寸有利地使得阀元件在壳体部件内的旋转成为可能,但是尽可能地避免了来自流过阀元件的腔室的流体或介质的泄漏。此外,阀元件的相应腔室可以由至少一个周向的凸起部围绕,通过该凸起部也可以实现针对壳体部件的侧壁内侧的密封。同样地,密封元件可以围绕阀元件的腔室布置,特别是围绕相应的腔室布置周向密封元件,例如,以弹性体的形式,其中密封元件实现了针对壳体部件的圆柱形侧壁内侧的密封。此外,可以制造由双组分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其可弹性变形地起密封作用。在任何类型密封的情况下,在阀元件的圆柱形主体的外侧面和所述壳体部件的侧壁的内侧之间应该始终保持至少一个滑移性能,使得阀元件在壳体部件内易旋转是可能的。这样的旋转对于将阀元件的周向侧腔室的位置相对于布置在壳体部件中的接合管进行调节是有需要的,以便相应的所需接合管彼此流体连接,从而使流经至少一个接合管进入阀元件的腔室中的流体在此流过它并再次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接合件流出。腔室有利地设计为相应阀元件的主体中的深凹槽或空隙部。两个腔室可以例如由至少一面壁部隔开。在阀元件的主体内部有利地保持在两个连接部段之间延伸的支撑部段,尤其是圆柱形的支撑部段。流体在外部的腔室中围绕圆柱形主体的支撑部段流动,以便流动连接周向的壳体部件中相邻的两个接合管。在阀元件插入壳体部件之后,阀元件的圆柱形主体的围绕阀元件的腔室布置的区域,即围绕腔室的边缘区域,基本上完全抵靠到圆柱形侧壁的内侧,留下最小间隙,如上所述,实现在壳体部件内进一步旋转或调节阀元件。在阀元件主体的这些区域中完全或至少基本上完全防止了流体的通过。
被证明为进一步有利的是,以如下方式形成容纳执行器的壳体部件,壳体部件具有对应于壳体底壁形成的连接部段,用于连接到容纳阀元件的壳体部件。因此,将设置有阀元件的壳体部件容易地布置和抵靠在容纳执行器的壳体部件上是可能的,因为在模块化结构意义上,容纳执行器的壳体部件包括由容纳阀元件的壳体部件的壳体底壁形成的连接部段,因此还是使用用于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壳体部件的相同部件的形式。这导致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各个部件或元件的容易地连接,并且还通过使用相同部件的形式来降低成本。
彼此联接的阀元件可以通过执行器同步或部分同步地调节,即立即将所有彼此联接的阀元件同时或在经历过空转之后将至少两个阀元件一起同步或部分同步地调节。为了进行部分同步调节,可以为彼此联接的阀元件设置空转,使得在不随带至少一个其它的阀元件的情况下,与执行器可连接或连接的阀元件在可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是可旋转的。通过设置这样的空转,首先可以通过执行器仅调节一个阀元件,而无需调节联接到第一阀元件的第二阀元件。第二阀元件仅从预定的旋转角度随之旋转。当不同回路,例如冷却回路的两个阀元件部分被区别地控制,其中,回路的相应控制通过一个相应的阀元件进行,这被证明是特别有利。如果要调节两个阀元件,则通过阀元件的第一连接部段与执行器连接的该阀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段在经过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之后,在该旋角度范围内不带动第二阀元件的第一连接部段,然后将第二阀元件的第一连接部段带动。
为形成空转,第一阀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段具有至少一个随动侧面(Mitnahmeflanke),且第二阀元件的与该第二连接部段共同起作用且互相接合的第一连接部段具有至少一个圆弓部段。该至少一个圆弓部段具有通过至少一个随动侧面可接合的至少一个外侧。第一阀元件的设置有至少一个随动侧面的第二连接部段在克服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之后接合至该圆弓部段或者该圆弓部段的外侧之一又或者该圆弓部段的外侧,在该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中,第二阀元件的圆弓部段没有随动,并且在接下来的旋转运动中随着带动第二阀元件。至少一个外侧可以尤其是平坦的侧面或者略微凸起而构形的侧面,其半径小于圆弓部段的圆弧半径。在具有至少一个随动侧面的第一阀元件的空转旋转移动期间,相应的第二连接部段围绕第二连接部段的作为第一连接部段的圆弓部段实现了无障碍移动,则圆弓部段的设置被证明是有利的。在克服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之后的空转和随动在两个旋转方向上都有可能,至少在将两个随动侧面设置在第一阀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段上时,取决于旋转方向,两个随动侧面可能接合到圆弓部段的平坦或略凸的外侧上。例如,两个随动侧面可以以三角形的形式彼此抵靠地布置,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彼此大致成直角地布置,使得为空转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大约为90°。
相应阀元件的相应第一连接部段有利地形成为以轴或短轴的方式突出,而相应的第二连接部段有利地以毂或成形的容纳槽的方式形成,其可以与另一个阀元件的相应成形的突出连接部段以轴-毂连接的方式接合。因此,阀元件的相应第一连接部段接合至相邻阀元件的相应第二连接部段中。第一阀元件的突出的第一连接部段有利地连接到执行器。第一阀元件的以毂或成形容纳元件的方式形成的第二连接部段可以与第二阀元件的突出的第一连接部段接合并与该第一连接部段共同作用。尤其是在设置空转时,只能在克服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之后,第二阀元件才能由第一阀元件带着随动,在该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中该第二阀元件没有随动。因此,首先是可能的是,各个阀元件上的两个连接部段的形状可以彼此对应,即一次形成阳模且一次形成相同的轮廓映射的负模具,使得形成为通用件的多个阀元件彼此接合并且在调整第一阀元件时,其它阀元件可以同步随动。如上面关于设置空转时所阐述的,还可以在相应的阀元件上设置不同结构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使得阀元件不是完全形成为相同部件的形式,而是相对于它们的连接部段不同地形成。还可以相对于阀元件的腔室或其它用于引导流体的设计来不同地形成阀元件,例如一阀元件形成为交叉阀而另一阀元件以比例阀的方式形成,例如3/2比例阀。这种区别设计的两个阀元件可以在质量流控制单元内布置在相应的壳体部件中,其中两个壳体部件接合在一起,其中第二阀元件的第一连接部段接合在第一阀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段中。在一方面即使在不同形状的阀元件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执行器,将刚性联接用于同步、同时地调节阀元件是可能的,并且另一方面设置空转用于部分同步调节也是可能的。代替两个阀元件,许多其它的阀元件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和方法彼此联接,使得通过各个壳体部件以容纳于其中的阀元件进行接合来扩展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用于特定应用。此外,如上所述,也可以仅提供一个阀元件,例如以交叉阀或比例阀形式的阀元件。为了形成阀元件,例如以3/2比例阀形式的阀元件,可以封闭用于流体或接合管的出口。
为了使围绕相应阀元件的壳体部件中相对的两个接合管短路,该至少一个阀元件可以具有横向延伸穿过该阀元件的至少一个短路孔。举例来说,这种短路孔可终止于阀元件的两个相反的腔室内,其中可有利地在相应端部的该入口区域中设置突出边缘或凸环,该突出边缘或凸环的外部区域与圆柱形阀元件主体的围绕腔室的外边缘区域大致对齐。这使得可以避免来自流经短路孔的流体不期望地泄漏到腔室中并从那里流入相邻的接合管中,因为相应的突出边缘或凸环抵靠壳体部件的周向的圆柱形侧壁的内侧。通常应仅在两个相反的接合管或连接在那里的流体管道之间提供流动短路。在尤其是两个相反接合管没有进行短路时,阀元件可以旋转例如大约45°,从而随后再次流过阀元件的相应侧室的流体在两个相邻接合管之间的流体流动是可能,而不会发生流经短路孔的流体泄漏。通过有利地设置突出边缘或凸环可以防止流体进入短路孔,该突出边缘或凸环围绕短路孔的两个入口端或端部并且至少基本上抵靠壳体部件的圆柱形侧壁的内部。
用于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还可包括绕过(Bypasseinrichtung)至少一个阀元件的至少一个旁路装置。为了形成旁路装置,至少一个阀元件的圆柱形主体可以具有布置在腔室之间外侧的纵向槽,通过该纵向槽,两个接合管在围绕阀元件的壳体部件中彼此已连接或可连接。因此,流体不会流经在两个相邻的接合管之间的周向侧的腔室,而是绕过阀元件并且沿着外侧纵向槽沿着阀元件的纵向流动。当在阀元件主体的外侧上的各个腔室之间布置外部纵向槽时,可以在阀体在壳体部件内发生旋转时启动旁通流动,使得两个相反的接合管与阀元件的外侧纵向槽流体连通。如果阀元件是例如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进一步旋转45°,则不可能再出现旁通流动,因为此时纵向槽与接合管没有流动连接。
旁路装置的设置也可以与腔室区域中的短路孔的设置相结合,使得在将短路孔布置成与两个相反的外侧纵向槽布置成约90°的角度时,通过四个接合管中的两个接合管的流过短路孔的短路流动是可能的,以及关于另外两个相反的接合管,通过两个外侧纵向槽的旁通流动也是可能的。因此,短路流动与旁通流动交叉。当然,短路孔和旁路装置也可以在阀元件上彼此完全独立地设置。
执行器可以是步进电机。通过空转的设置,可以通过仅设置一个执行器(尤其是步进电机)来维持两个自给式执行器的性能,因为可以同时调节两个或更多个调节元件以及可以彼此解除联接,也就是可以在空转的旋转角度范围彼此解除联接。
为了能够在执行器接通时或者初次,例如在启动其中布置有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车辆时,确定阀元件的相应位置,可以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至少一个阀元件的旋转位置。这样以位置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设备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检测相应阀元件关于旋转角度的相应的当前位置,从而了解阀元件关于其周向侧腔室的位置以及必要时了解所设置的短路孔或旁路装置的位置,而无需提供昂贵且磨损密集的参考行程(Referenzfahrt)。在具有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车辆启动时,在同样可能的参考行程中,可以在至少一个阀元件之中或之上设置端部止挡件,使得顺时针旋转以及逆时针旋转90°,因此总共180°的旋转足以检测位置,特别是腔室的位置,以及同样检测在阀元件上不同地形成的连接部段的位置,特别是在阀元件之间设置了自由轮的情况。通过执行器的电流消耗还可以确定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阀元件的短轴状形成的突出连接部段是否也许被破坏并且因此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不再正确运行。关于执行器的电流消耗也可以检测例如两个互联的阀元件是否通过该执行器移动,或者突出的连接部段,特别是第二阀元件的突出的连接部段是否破裂或损坏。
冷却剂系统,该系统包括具有多个流体管道的至少一个冷却回路,该多个流体管道用于例如车辆中,以有效地利用热源和散热器,从而将经加热或经冷却的冷却剂通过流体管道从热源输送到散热器,反之亦然,该冷却剂系统有利地连接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通过流体管道进行连接,该流体管道接合到壳体部件相应的外侧接合管,在每个壳体部件中布置有阀元件。根据管道连接器的配置,例如可以将两条管道在一个工序中接合到接合管,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接合管尤其可以直线地形成。必要时由于唯一可用空间而所需的偏转,可以通过设计为角连接器的回路连接器来实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每个阀元件可以仅配备一个冷却回路或者例如两个冷却回路,或者根据围绕阀元件的壳体部件上的腔室和接合管的数量也可以连接到更多数量的冷却回路。还可以根据阀元件的结构提供用于通过阀元件的流体短路的短路孔。车辆的内燃机可以用作热源,其多余的热量可以用于加热例如电池或其它电气或电子部件,从而特别是在低室外温度下加热这些部件,并因此允许它们的操作。此外,也可以例如在需要时对电池或其它组件进行冷却。因此,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可用于影响冷却剂到冷却剂系统或冷却剂回路或冷却水回路的各个部件的质量流量分布,例如在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低温或高温回路中。冷却剂流经例如电池、冷却器、蒸发器、电池的控制单元、用于这些部件的的电力电子件、内燃机的范围等。根据热需求或冷需求,流动的冷却剂经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或其阀元件被引导到相应的部件并远离这些部件。冷却回路在它们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联接中是相互依赖的,并且可以通过相应两个接通位置为相应的每个阀元件提供适当回火的冷却剂,用于供热或用于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透视图,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包括具有执行器的第一壳体部件和联接到第一壳体部件上的两个壳体部件,这两个壳体部件中分别具有布置在其中的阀元件,
图2为根据图1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侧视图,
图3为根据图1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透视图,该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仅包括具有执行器的第一壳体部件和设有阀元件的第二壳体部件,
图4为根据图3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透视侧视图,
图5为根据图3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仰视图,该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具有包括阀元件和四个接合管的壳体部件的壳体底壁的仰视图,
图6为穿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内置阀元件的壳体部件的剖视图,该阀元件设置有短路孔和两个旁路纵向槽,
图7为穿过根据图6的设置有内置阀元件的壳体部件的剖面图,其中与其相比,设置有短路孔和旁路纵向槽的阀元件旋转了90°,
图8为根据图6的设有内置阀元件的壳体部件的剖视图,其中与其相比,设置有短路孔和旁路纵向槽的阀元件旋转了45°,使得短路孔连接壳体部件的两个相反的接合管,且旁路纵向槽连接另外两个相反的接合管,
图9为根据图1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阀元件的且彼此叠置的两个壳体部件具有用于插入接合管的侧向开口,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部件的透视图,该壳体部件设有用于接合接合管的周向侧开口,
图11为根据图10的壳体部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元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2b为根据图12a的阀元件的侧视图,
图12c为根据图12a的阀元件的仰视图,
图12d为根据图12a的阀元件的侧视图,其相对于图12b中的视图旋转了90°,
图12e为根据图12a的阀元件的侧视透视图,
图12f为根据图12a的阀元件的俯视透视图,
图13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阀元件的俯视图,
图13b为根据图13a的阀元件的侧视图,
图13c为根据图13a的阀元件的仰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图12a至图12f和图13a至图13c的两个阀元件的第一接合位置,这两个阀元件在其连接部段的区域中彼此接合,
图15示出了根据图12a至图12f和图13a至图13c的阀元件的第二接合位置,该阀元件在其连接部段的区域中彼此接合,
图16示出了根据图12a至图12f和图13a至图13c的阀元件的第三接合位置,该阀元件在其连接部段的区域中彼此接合,
图17为根据图12a至图12f和图13a至图13c的阀元件的第四接合位置,该阀元件在其连接部段的区域中彼此接合,
图18为剖面图以及接通位置图以用于说明流体流动经过设置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部件中的根据实用新型的阀元件的第一交叉形流动路径,其中实现了接合端A和D之间以及接合端B和C之间的流体流动,
图19为具有接通位置图的阀元件的剖视图,其中该阀元件相对于图18中的位置调整了90°,其中现在可以在接合端A和B以及C和D之间实现流体流动,
图20为位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部件中的根据图6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阀元件的剖视图,其具有接通位置图,其中实现了接合端A和D以及B和C之间的流体流动,
图21为内置有阀元件、具有接通位置图的壳体部件的剖视图,该壳体部件处于根据图8的位置中,其中,实现了相反的接合端A和C之间的短路流动以及涉及相反接合端B和D的旁通流动,
图22为内置有阀元件、具有接通位置简图的壳体部件的剖视图,该壳体部件处于根据图7的阀元件的位置,其中,实现了相邻接合端A和B以及C和D之间的流体流动,
图23为冷却剂系统的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联接的两个冷却回路的示意性简图,
图2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接合状态的示意性示图,如其在图14至图17中详细示出的那样,绘制为第二阀元件在y轴上的角度位置高于x轴上执行器的角度位置,
图25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阀元件的俯视图,
图25b为根据图25a的阀元件的侧视图,以及
图25c为根据图25a的阀元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其包括三个壳体部件10,11,12,它们通过相应的壳体连接元件13彼此连接。两个壳体部件11,12为相同部件的形式并且用于在不同的情况下容纳阀元件2,3。这种阀元件的示例在图12a至图13c中示出。两个阀元件2,3布置在两个壳体部件11,12内,这尤其可以通过图9中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的剖视图看出。在通过壳体连接元件13连接到第二壳体部件11的第一壳体部件10中布置有执行器4(在图1和图2中画出轮廓),其用于调节两个阀元件2,3。该执行器4例如可以为步进电机的形式。两个阀元件2,3分别在其圆柱形主体22或32上在纵向端部上具有第一连接部段20或30以及第二连接部段21或31。两个阀元件2,3通过它们的连接部段21,30彼此联接。这同样也可以由图9很好地看出。通过以至少一个预定的旋转角度基于力的和/或互锁的方式地联接阀元件2,3,可以仅由一个执行器4调节两个阀元件2,3。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两个壳体部件11,12各自具有圆柱形侧壁110,120,其中设置有开口111,112,113,114或121,122,123,124。分别设置在两个壳体部件11,12的圆柱形侧壁110,120侧向中的开口111至114或121至124可以分别设置有接合管14,15,16,17。接合管14,15,16,17用于接合流体管道,然而,这些流体管道未在图中示出。通过流体管道,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可以集成到例如冷却剂系统的冷却回路中(参见图23)。相应的冷却剂管道或流体管道分别接合到壳体部件11和12的接合管14至17。接合管14至17可以与相应的壳体部件11,12一体形成,或者接合管14至17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附着到壳体部件11,12。在根据图1和图2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说明,仅第二壳体部件11设置有接合管14,15,16,17,而第三壳体部件12仍然示出为没有这种接合管。在第三壳体部件12中,仅示出了在圆柱形侧壁120中设置有接合凸缘18的相应开口121,122,123和124。两个壳体部件11,12彼此相对偏移地相互联接,使得各开口111,112,113,114和121,122,123,124各自一个在另一个上面地布置,并且彼此相对偏移,以允许流体管道没有问题地接合。这种流体管道的接合可以通过常规的管道连接器进行,其中,根据管道连接器的形式,两个流体管道可以在一个工序中同时连接到两个壳体部件11,12的接合管14,15,16,17。当然,根据各管道连接器的选择,还可以将更多的流体管道同时接合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或其接合管。另外,同样可以具有内置阀元件2,3的仅一个壳体部件11,12或者第一壳体部件10连接,或者也可以多于仅两个具有内置阀元件2,3的壳体部件11,12在彼此叠置或相互联接的情况与第一壳体部件10连接,在该第一壳体部件10中布置有执行器4。因此,与图1,图2的实施变例相比,可以仅将一个回路或甚至更多的回路或流体管道连接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
图10和图11示出了对应于壳体部件12的壳体部件11的细节。特别容易识别的是侧壁110的圆柱形状,该侧壁具有布置于其中的开口111至114,各开口布置为彼此偏移90°。壳体部件11具有杯状的形状,其中在一侧的壳体底壁115连接到圆柱形侧壁110的端部。从图11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壳体底壁115具有比壳体部件11的侧壁110的外径da小的直径d115。因此,壳体部件11具有位于在壳体底壁115的区域中的壳体部件11的外侧的台阶。这使得可以将两个壳体部件11,12牢固地一个在另一个上面并且端部对端部互锁地彼此叠置。在圆柱形侧壁110的相反端部,在其内侧116上,设置有容纳台阶117,其具有这样的内径(clearwidth),使得壳体部件11的圆柱形侧壁110的一部段可以容纳在其中。壳体底壁115支撑在壳体部件12的侧壁120的内侧126上。这可以例如在图9中看出。
在开口111至114的区域中,朝向壳体底壁115方向定向的外腹板(Stege)119跟随着各接合凸缘18。这些用于将壳体部件11支撑在相邻壳体部件12的圆柱形侧壁120上,从而防止一个壳体部件相对于另一个壳体部件的翻转运动。例如,这可以由图9得出。
此外,由图10和图11可以详细地看到壳体连接元件13。这些壳体连接元件13为锁定元件的形式并且一方面包括在圆柱形侧壁110的大致垂直外侧、在至壳体底壁115的过渡区域中突出的锁定容纳部130,并包括布置在圆柱形侧壁110外侧的相反端的锁定突舌131。锁定突舌131沿圆柱形侧壁110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突出超过圆柱形侧壁110的端部延伸部。锁定突舌131在端部具有锁定凸耳132,利用锁定凸耳132,可以将锁定突舌131锁定在相邻壳体部件的锁定容纳部130内。如图9可以看出,第二壳体部件11的锁定突舌131以其锁定凸耳132锁定到设置在第一壳体部件10上的锁定容纳部130,而布置在第三壳体部件12上的锁定突舌131以其锁定凸耳132可以锁定到第二壳体部件11的锁定容纳部130。这些锁定容纳部130和锁定突舌131分别以彼此相互偏移的方式布置在壳体部件11和12上,使得壳体部件在彼此叠置时能够相互偏移地彼此锁定。在图10所示的实施变例中,锁定容纳部130分别布置在各开口111至114之间的间隔中,而锁定容纳部131大致布置在圆柱形侧壁110的外侧,与开口111至114大致对齐,从而相对于锁定容纳部130大约偏移45°。
特别是在图9中,但也可以在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容纳执行器4的第一壳体部件10在其下侧100上具有连接部段101,该连接部段101的外径d101大致对应于两个壳体部件11,12相应壳体底壁115和125的外径d115或d125。锁定容纳部130同样布置在连接部段101的外侧上,特别地,第二壳体部件11的锁定突舌131以其锁定凸耳132嵌接入锁定容纳部130中并且锁入其中。由于第三壳体部件12上设置有结构相同的锁定突舌131及其锁定凸耳132,所以第三壳体部件12也可以锁定到第一壳体部件10。壳体部件11,12设计为相同部件的形式,使得两者中的每一个都可以容易地与其中布置有执行器4的第一壳体部件10连接,借助壳体部件10的连接部段101嵌入相应的壳体部件10中。
两个壳体部件11,12的各壳体底壁115或125以及连接部段101分别具有中心通孔215或225或102。一方面可与执行器4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段20、且另一方面布置在壳体部件11,12内的各阀元件2,3的各第二连接部段21或31都可以容纳于通孔215或225或102中。阀元件2,3分别具有圆柱形主体22,32,其在其两个相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段20或30和第二连接部段21或31。圆柱形主体22,32通过横向于连接部段20,21,30,31延伸的两个圆柱形壁盘230,330,基本上位于一个平面内的、将两个壁盘230,330相互连接的、沿相应阀元件2,3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壁部231,331,以及沿相应阀元件2,3的纵向方向在其两个连接部段之间延伸或者将两个连接部段相互连接的圆柱形支撑部段232撑开。两个壁部231,331在两个相反侧上从支撑部段232径向向外延伸。两个壁部231,331的外侧边缘233,333与两个壁盘230,330的周向边缘234,334对齐。两个阀元件2,3在两个圆柱形壁盘230,330之间分别具有两个相反的腔室23,33,他们通过两个壁部231,331彼此隔开。腔室23,33形成为空隙部,其在一方面由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壁盘230,330包围,另一方面由两个壁231,331包围,或者在他们之间形成。通过腔室23,33,壳体部件11,12的相邻开口111至114或121至124和相应地接合在此处或者接合在设置于此的接合管14至17的流体管道流动连接。为了防止腔室23,33中的介质或流体泄漏,可以进行以下设置,即,在相应壳体部件11,12的圆柱形侧壁110,120的内侧116,126,在两个壁部231,331的外侧边缘233,333和两个壁盘230,330的外周边缘234,334之间仅保留有最小的间隙。
通过转动两个阀元件2,3并因此改变它们的腔室23,33在相应壳体部件11或12内的位置,可以改变连接到相应壳体部件11,12的流体管道之间的流动路径,或者可以针对性地中断去往单条流体管道或者从单条流体管道去往其它流体管道的流体流动。这通过腔室23或33旋转到位于开口111,112,113,114或121,122,123,124之间的相应壳体部件11,12的区域中来实现。接着,腔室23,33以其边缘233,234,333,334位于两个壳体部件11,12的圆柱形侧壁110和120的内侧116,126上或由它们覆盖,这些边缘限定了腔室23,33的开放外侧的相应区域,从而禁止相邻的开口111至114和121至124之间的流动连接。
为了能够接合至阀元件2,3并且能够在壳体部件11,12内调节或旋转或扭转两个阀元件2,3,将这两个阀元件设置为连接到相应的第一连接部段20或30和相应的第二连接部段21或31。如在图12a,图12b,图12d和图12f中可见,阀元件2的布置在第二壳体部件11中的在外侧呈波纹状的第一连接部段20形成为短轴(Wellenstumpf),并且与执行器4力耦合或与相应传动元件由后者力耦合到第一连接部段20,并且通过这个,第一阀元件2可以启动为绕其转轴旋转,该转轴也是纵向轴线。转轴在图12b,图12d和图13b中用R表示。
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形成为管部段并且在其内部具有两个随动侧面24,25。两个随动侧面24,25大致成直角设置在一起并形成为平坦的壁形式。它们大致延伸过管状连接部段21的内圆形横截面的四分之一节段。通过设置两个随动侧面24,25,可以允许空转并因此现实了第一和第二阀元件2,3彼此部分同步的方法或调节。为此目的,图13a至图13c中所示的阀元件3,其第一连接部段30具有圆弧段形状。其又作为轴部段突出超过第二阀元件3的圆柱形主体32的上部区域,并且,如图13a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其在这里形成为半圆段。布置在所述第三壳体部件12中的第二阀元件3的该半圆形段状的第一连接部段30,与布置在第二壳体部件11中的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卡合。由此,第二连接部段31借助于其平坦的外侧34在经过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之后与两个随动侧面24,25中的一个接合,在该预定旋转角度范围中不发生随动侧面24,25的接合。外侧34也可具有稍凸的形状来代替这些的平坦外侧34,但其半径比圆弓部段的圆弧的半径更大,以提供轻微的凸面。在第二阀元件3的第二连接部段31的平坦或略凸的外侧34与所述第一阀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的随动侧面24,25中的一个接合的情况下,第二阀元件3与第一阀元件2一起共同旋转并且因此共同调节,其中仅第一阀元件2由执行器或致动器4驱动。通过一方面设置第一阀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段21的仅布置在圆弓中的两个随动侧面24,25,能够仅调整第一阀元件2,而第二阀元件不可以。从而,不同的流体回路,例如冷却回路,能够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涉及其流体分配来控制,其中,可以实现完全分离的控制。只有当两个冷却回路的冷却剂都要改变时,才能在第一阀元件2相对于第二阀元件3空转之后来一起控制第二阀元件3。
在图13c中还可以看出,第二阀元件3的第二连接部段31设计为毂,其具有与第一阀元件2的第一连接部段20的短轴形状对应相反的形状。相应地,对应于例如根据图12a至图12f形状的其它阀元件又可以被联接。然而,由于连接部段的形状配合连接,在第二阀元件3和该另外的阀元件之间不会存在空转。为了提供这种空转并因此部分同步地操作,第二阀元件3的第二连接部段31可以形成为与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的构造类似或相同。如果根据图13c的构造形成第二连接部段21,则不提供第一和第二阀元件2,3之间的空转。两个阀元件由调节元件4同步致动。
在图25a至图25c中示出了阀元件2的另一实施变例。该阀元件2的连接部段20,21根据图12a至图12f中阀元件的实施方式形成。然而,与根据图12a至图12f的该实施变例不同的是,根据图25a至图25c的阀元件2具有彼此相反的较小尺寸的两个腔室235。腔室235仅在阀元件2的圆柱形主体22的外周向上以相对的长椭圆形凹槽的形式周向地形成。因此,未提供如图12a至图12f的变例中的中央支撑部段。反过来,围绕阀元件的壳体部件的相邻开口以及相应地在那里的流体管道、或与设置在那里的接合管14至17接合的流体管道,可以通过腔室彼此流动连接。
原则上,不必为两个壳体部件11,12提供可旋转地布置其中的彼此联接的阀元件2,3。而是,取决于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的形状或其相应的用途,如图3和图4中的示例所示,也可以仅第二壳体部件11联接到第一壳体部件10。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要么使用根据图12a至图12f的阀元件,要么使用根据图13a至图13c的阀元件,要么使用一阀元件,其具有对应于阀元件2的第一连接部段20的第一连接部段和对应于阀元件3的第二连接部段31的第二连接部段。此外,可以设置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的任意其它形状,其中,为了转动并接合第一阀元件2的第一连接部段,应该设置用于第一连接部段20的形状,该形状可以由执行器4旋转驱动。
图5示出了根据图3和图4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的仰视图,其中在此布置在第二壳体部件11内部的阀元件3在此具有图13c中所示的第二连接部段30的形状。此外,从图5中可以看出,通过第二壳体部件11的壳体底壁115中的通孔215,第二阀元件3的第二连接部段31是可接近的,从而例如能够在那里联接另一阀元件的第一连接部段。
在图6至图8中,示出了阀元件的另一实施变例,该阀元件在此可布置在相应的第二和第三壳体部件11,12内。在此示出的阀元件5,在涉及圆柱形主体和槽形腔室的情况下,与图25a至图25c的阀元件2类似地形成。阀元件5还具有横向延伸穿过其圆柱形主体50的短路孔51。短路孔51延伸完全穿过圆柱形主体50,并且通到圆柱形主体50的外部为止。为了更好地说明,相比在图12a至图13c实施方式中的情况,阀元件5的圆柱形主体50在这里设计得更大,并且腔体52,53的尺寸更小。两个相反的开口111至114或121至124以及相应的壳体部件11或12的设置于此的接合管可以通过阀元件5的短路孔51直接相互连接,从而短路。这通过示例示出了壳体部件11中的接合管14,16,并且相应地,示出在图8中的该壳体部件中的开口111,113。
如果阀元件5被调节为在壳体部件11内旋转,则壳体部件中的两个相反的接合管或开口之间不会有更多的短路流动。这在图6和图7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其中短路孔51沿顺时针方向或相对于图8中的定位旋转45°并且因此基本上通到抵靠壳体部件11的圆柱形侧壁110的内部为止,或留下最小间隙,尽可能防止流体通过。
短路孔51通到相应的彼此相反的腔室52,53为止,其中相应的入口区域由突出的周向壁56围绕,该突出的壁56突出到大致与阀元件5的圆柱形主体50的外侧57对齐为止。因此,在根据图6和图7的短路孔51的位置中,接合管14和15或16和17之间的流体流动是可能的,因为短路孔51的两个入口端处的突出的周向壁56抵靠壳体部件11的圆柱形侧壁110的内侧116。通过腔室52,53的流体流动在图8的位置时被阻止,在该位置时,仅允许接合部14和16之间的短路流动,而腔室52,53抵靠圆柱形侧壁110的内侧116。
如在图6至图8中可进一步看到的,根据这些图的阀元件5还在相对于短路孔51的位置偏移大约90°,在阀元件5的外侧上具有两个纵向槽54,55。在根据图8的短路孔的位置的情况下,两个纵向槽54,55布置在两个接合管15,17的区域中,使得可以围绕阀元件5沿着纵向槽54,55进行旁通流动。在根据图6和图7的阀元件位置的情况下,这些纵向槽以及短路孔51的开口位置抵靠壳体部件11的圆柱形侧壁110的内侧116,使得在该位置中不可能有旁通流动。
在使用第二或第三壳体部件11,12内阀元件2或3中的一个阀元件或具有短路孔51和用于围绕阀元件5产生旁通流动的纵向槽54,55的情况下,可能的流动路径如图18至图22的简略地示出。因此,根据图18,接合管14和15之间以及接合管17和16之间的流体流动是可能的,该流体流动也通过流动简图表示为对应于接合管14和15的接合端A和D之间,以及对应于接合管16和17的接合端B和C之间的流动。相比之下,在相应的阀元件2或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的情况下,接合端14和17或者15和16之间的流体流动是可以的,对应于根据图19中流动路径简图的接合端A和B或者C和D。
在根据图20的结构中,通过两个腔室52,53可以再次实现接合管14和15以及16和17之间的流体流动,对应于流动简图中的接合端A和B以及C和D。因此根据图6对阀元件5进行定位,所以,无论是短路孔51还是纵向槽54,55都位于第二壳体部件11或第三壳体部件12的圆柱形侧壁110的内侧面116的区域中,因而不在接合管14至17的区域中。在阀元件5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到图7和图22所示位置的情况下,短路孔51反而又开口朝向壳体部件11的圆柱形侧壁110的内侧116或壳体部件12的126,并且纵向槽54,55也不在接合管14至17的区域中,而是基本上在壳体部件11或12的圆柱形侧壁110和120的内侧116和126上。因此,通过腔室52,53可以实现接合管14和17以及15和16之间的流体流动,其在根据图22中流动示图中对应于接合端A和B以及C和D.
图21示出了阀元件5根据图8的阀位置情况下的可能流动路径,其中通过短路孔51在接合管14和16之间的流体流动是可能的,对应于图21中的流动草图中的接合端A和C。在相反的接合管15和17之间的旁通流动是可能的,对应于图21中流动草图的接口B和D。壳体部件11和12中各个阀元件的接通位置可以不同,以在不同的流体回路中,例如,在冷却回路中实现所需的流体流动,特别是冷却剂流动。
在图23中以示例方式示出了冷却剂系统8的两个这样的冷却回路6,7。这些可以是例如冷却剂回路,其通过两个阀元件可以被联接在一起,在这里两个阀元件是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中的第一阀元件2和第二阀元件3,对应图18和19中的流动路径简图所简略示出地。该第一流体回路或冷却回路在图23的示例中包括组件300到303。在该冷却回路中,例如,内燃机、具有混合驱动装置的车辆的电池、冷水机(Chiller)控制单元或其它电气或电子组件可被设置来用作组件。通过联接两个冷却回路6,7可以相应地例如通过包括组件302和303的第二冷却回路7冷却第一冷却回路6的组件301或组件300。此外,每个冷却回路6,7可以自体循环而不在冷却回路之间切换,例如如图23中的箭头P3,P4所示。
在第一冷却回路6中,第一流体管道60从组件300延伸到第一阀件2。第二流体管道61从第一阀元件2延伸到第一冷却回路6的组件301。第三流体管道62从组件301延伸至第二阀元件3,以及第四流体管道63从第二阀元件3延伸到组件300。在第二冷却回路7中,第一流体管道70布置在第一阀元件2和组件303之间,第二流体管道71布置在组件303和第二阀元件3之间,第三流体管道72布置在第二阀元件3和组件302之间,以及第四流体管道73布置在组件302和第一阀元件2之间。参照图18和图19的流动路径简图,在第一阀元件2中,接合端A与流体管道61连接,接合端B与流体管道60连接,接合端C与流体管道70连接,接合端D与流体管道73连接。在第三阀元件3中,接合端A与流体管道63连接,接合端B与流体管道62连接,接合端C与流体管道72连接,接合端D与流体管道71连接。
在图24中,两个阀元件2,3的相对运动通过它们各自的角位置相互示出。执行器4的角位置绘制在x轴上,而与其联接的第二阀元件2的角位置绘制在y轴上。另外,在图中,将两个阀元件2,3相互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21,30的各自位置分别在穿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的剖视图中,位于从所述第二壳体部件11到第三壳体部件12的过渡区域中。两个阀元件2,3或其第二连接部段21和第一连接部段30的各个位置在图14至17中放大示出。在两个阀元件2,3彼此相对的起始位置(如图24左下方所示)中,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以其平坦或略凸的外侧34抵靠到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的随动侧面24。这也可以在图14中看到。然后第一阀元件2通过执行器4逆时针旋转90°,从而使其达到图15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第一阀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的随动侧面25抵靠到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的平坦或略凸的外侧34。在图24中,第一阀元件90°的调节是通过作为最初运动的从X向Y上升45°的直实线所示,而第二阀元件3的未出现的调整通过水平地、沿x轴延伸的、从X至X的点划线示出。由于最初通过执行器4仅将第一阀元件2调节90°,从而设置了第二阀元件3相对于第一阀元件2的空转。这使得在阀元件2的区域中,可以从图18中所示的接通位置切换到图19中所示的接通位置。在图23中示出的两个阀元件2,3的接通位置中,两个阀元件2,3位于图18所示位置,从而实现图23中的这两个冷却回路6,7之间的流动连接,使得两个冷却回路6,7相互连接从而形成包括组件300和303的大冷却回路9和内部小回路90。例如,流体管道61能够接合至围绕阀元件2的壳体部件11处或接合至其接合管14处,且流体管道73能够接合至接合管15处,流体管道70能够接合至接合管16处,并且流体管道60能够接合至接合管17处。通过将第一阀元件2逆时针旋转90°而调整至图15所示的位置,例如能够实现第一冷却回路6的流体管道60和流体管道61以及第二冷却回路7的流体管道70和流体管道73的流动连接。然后,这种切换将对应于从根据图18的接通位置到根据图19的接通位置的改变。此时尚未调节第二阀元件3,因此,例如,流动路径从组件301经由流体管道62、第二阀元件3、流体管道72、组件302、流体管道73可以重新返回第一阀元件2。
当通过执行器4将第一阀元件2进行又一逆时针90°的进一步旋转时,实现了在图16所示的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阀部21和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阀部段30的位置。由于在图15示出的第二位置中,第二连接部段21以其随动侧面25接合至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的平坦或略凸的外侧34,因此,第二连接部段21需要进一步进行90°的调整至图16中所示的位置,并且从而随之带动第二阀元件3或其第一连接部段30。因此,第一连接部段30也被逆时针调整90°,这也由图24中从Y到X或X到Y的相应上升线表示。点划线(X到Y)进一步给出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的作为辅助运动的调整路径,并且实线(Y到X)给出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的由执行器4驱动的作为主要运动的调整路径。因此,通过转动根据图23的第二阀元件3,正是通过其腔室33来调节流动路径。因此,例如在调整之后,能够允许流动路径从第二冷却回路7的流体管道71经由第二阀元件3沿着流体管道72的方向到第二冷却回路7的组件302中,而另外,也允许流动路径从组件301经由第一冷却回路6的流体管道62和流体导管63到组件300。
如果通过执行器4实现第一阀元件2的进一步调整,现在回到在顺时针方向上,也就是90°,则实现了第一阀元件2的第二连接部段21在图17中所示位置至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由于在将第一阀元件2回调90°时,第二阀部21以其两个随动侧面24,25随带地接合至所述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因此第二阀元件3在这种情况下是不移动的。因此,再次实现第二阀元件3移动的空转。这由在图24中图表中从Y至Y的水平的点划线指示出,而从X到Y倾斜45°的直线指示了第一阀元件2通过执行器4所进行的调整。因此,在图23的图表中,在保持调节元件3的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调节元件2现在又可以引导液体或流体流动,即允许从流体管道60朝向流体管道70的方向到第二冷却回路7中的组件303的流动路径,以及允许从组件302经由流体管道73到流体管道61的流动路径。
如果第一阀元件2通过执行器4进一步顺时针旋转90°,则第一阀元件2此时以其随动侧面24接合至第二阀元件3的第一连接部段30的平坦或略凸的外侧34并且其还随之顺时针旋转90°。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图14中所示的第一和第二阀元件2,3的位置,其也对应于图24中的起始位置。
执行器4例如可以是步进电动机,其代表用于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的成本合适的致动器,即执行器。从以上说明中可以看出,特别是关于图24,实现了部分同步调节,其中部分地设置第二阀元件3的空转。原则上,在第一和第二阀元件的另一种不允许空转的联接情况下,也可以彼此同步地调节两个阀元件。例如当车辆被停放且您不知道阀元件是否处于图14中所示起始位置时,为了分别确定两个阀元件2,3的位置,设置图中未示出的位置传感器是可能的。这个位置传感器确定了阀元件的位置。还可以在至少为第一阀元件2设置端部止挡件的情况下,在启动车辆时借助于参考行程来确定位置。在这样的参考行程中,例如,通过作为执行器的步进电机顺时针和逆时针偏转90°就已足够检测到阀元件2的相对于所述阀元件3、以及相对于其腔室23以及必要时设置的用于旁通流动的短路孔和/或纵向槽位置的角位置。然而,这种参考行程在车辆起动时是昂贵的并且对于质量流量控制单元1也是磨损密集的,因此通过传感器确定阀元件的位置被证明是更有利的。此外,可以通过执行器的功率消耗来确定第一和第二阀元件的连接部段之一,特别是在连接两者的区域是否有可能存在断裂或损坏,或者确定两个阀元件通过执行器的驱动是否真的可以移动。
阀元件可以相对于容纳它们的壳体部件密封。然而,也可以在没有这种密封的情况下工作,并且允许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彼此联接的两个冷却回路之间的轻微泄漏。为了能够容易地调节壳体部件11,12的阀元件2,3,证明有利的是,在相应的阀元件的外侧与该周向壳体部件的相应圆柱形侧壁的内侧之间留下至少小的间隙,也就是小缝隙,以免妨碍阀元件的移动。因此,不需要在壳体部件11,12内设置阀元件的无间隙引导件,但是基本上也可以设置这种引导件。
互连的壳体部件和与阀元件的两个连接部段相反的相应壳体部件也可以被密封。作为示例,在图9中,分别在上下壳体部件的连接区域中、以及阀元件相对于连接部段的壳体部件的连接区域中示出了密封元件200。
阀元件以及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壳体部件可以有利地由塑料构成。原则上也可以使用其它材料,特别是材料的任何组合。
除了前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用于尤其在冷却回路控制中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的实施方式之外,还可以提供许多其它的,特别是上述特征的任意组合,其中,总是有至少一个执行器、在壳体部件内部可旋转地可被布置的或被布置的至少一个阀元件和被布置或可被布置在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上的接合管,该接合管用于将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至流体管道,其中,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为模块化结构,其中,包括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其中,每个壳体部件具有至少一个壳体连接元件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壳体部件连接,并且其中,阀元件具有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在其沿纵向方向相反的两个端部处设置有连接部段用于与执行器和/或与至少一个其它阀元件联接。在具有多个流体管道和至少一个冷却回路的冷却剂系统中,这样的一个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可以如此地布置,使得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已连接或可连接到壳体部件,该壳体部件设有内部阀元件并设有用于接合所述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例如,设置有两个冷却回路,它们可以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单元相互联接,其中,第一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可接合或已接合到第一壳体部件,该第一壳体部件设有内置的阀元件和用于接合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可接合或已接合到第二壳体部件,该第二壳体部件设有内置的阀元件和用于接合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
附图标记列表
1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
2 第一阀元件
3 第二阀元件
4 执行器/致动器
5 阀元件
6 第一流体回路/冷却回路
7 第二流体回路/冷却回路
8 冷却剂系统
9 冷却回路
10 第一壳体部件
11 第二壳体部件
12 第三壳体部件
13 壳体连接元件
14 接合管
15 接合管
16 接合管
17 接合管
18 接合凸缘
20 第一连接部段
21 第二连接部段
22 圆柱形主体
23 腔室
24 随动侧面
25 随动侧面
30 第一连接部段
31 第二连接部段
32 圆柱形主体
33 腔室
34 平坦的或略凸的外侧
50 圆柱形主体
51 短路孔
52 腔室
53 腔室
54 纵向槽
55 纵向槽
56 突出的周向壁
57 外侧
60 第一流体管道
61 第二流体管道
62 第三流体管道
63 第四流体管道
70 第一流体管道
71 第二流体管道
72 第三流体管道
73 第四流体管道
90 内部小回路
100 下侧
101 连接部段
102 通孔
110 圆柱形侧壁
111 开口
112 开口
113 开口
114 开口
115 壳体底壁
116 110的内侧
117 填充件容纳部
118 110的外侧
119 外腹板
120 圆柱形侧壁
121 开口
122 开口
123 开口
124 开口
125 壳体底壁
126 120的内侧
130 锁定容纳部
131 锁定突舌
132 锁定凸耳
200 密封元件
215 通孔
225 通孔
230 壁盘
231 壁部
232 支撑部段
233 231的外侧边缘
234 230的周向边缘
235 腔室
300 组件
301 组件
302 组件
303 组件
330 壁盘
331 壁部
333 331的外侧边缘
334 330的周向边缘
d115 115的外径
d125 125的外径
da 110的外径
d101 101的外径
R 转轴
A 接合端
B 接合端
C 接合端
D 接合端
P1 2上的点
P2 3上的点
P3 箭头
P4 箭头
Claims (21)
1.用于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部件、执行器、能够被布置或可旋转地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内的至少一个阀元件和被布置或能够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上的多个接合管,该接合管用于将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至流体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为模块化结构,其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壳体部件,其中,每个壳体部件具有用于与至少一个其它壳体部件连接的至少一个壳体连接元件,并且所述阀元件具有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在其沿纵向方向相反的两个端部处设置有连接部段用于与所述执行器和/或与至少一个其它阀元件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容纳有所述阀元件的所述壳体部件构造成杯形中空体,所述壳体部件具有周向的圆柱形侧壁和位于横向于所述圆柱形侧壁的纵向延伸范围延伸的端部的壳体底壁,所述圆柱形侧壁在两侧的端部具有用于连接至少一个其它壳体部件的壳体连接元件,所述壳体底壁具有用于容纳所述阀元件的所述两个连接部段之一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容纳有所述执行器的壳体部件具有用于连接容纳所述阀元件的所述壳体部件的且对应于所述壳体底壁形成的连接部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分别容纳阀元件的至少两个壳体部件,所述至少两个壳体部件为相同部件的形式并且借助于它们的壳体连接元件在端部彼此能够连接或被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元件中的第一阀元件的在端部的第二连接部段与所述阀元件中的第二阀元件的在端部的第一连接部段至少在旋转角度范围内可旋转固定的方式彼此接合,使得所述两个阀元件由一个执行器一起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互连的壳体部件内的至少两个阀元件彼此流体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元件具有布置在周向上的腔室,用于相邻接合管的流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围绕着所述腔室的周围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对所述壳体部件的所述周向的圆柱形侧壁的内侧密封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为了部分同步地调整所述相互联接的阀元件,设置有用于所述相互联接的阀元件的空转,使得在不随带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阀元件的情况下,与所述执行器能够连接或连接的所述第一阀元件在可预定的旋转角度范围是可旋转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为了形成空转,所述第一阀元件的第二连接部段具有至少一个随动侧面,且所述第二阀元件的与该第二连接部段共同起作用且互相接合的第一连接部段具有至少一个圆弓部段,该至少一个圆弓部段具有通过所述至少一个随动侧面能够接合的至少一个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具有横向地穿过所述阀元件而延伸的至少一个短路孔,用于使在围绕所述阀元件的壳体部件中的两个相反的接合管短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绕过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的至少一个旁路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为了形成所述旁路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具有布置在其腔室之间的纵向槽,通过该纵向槽,在包围所述阀元件的所述壳体部件中的接合管彼此能够流体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为交叉阀的形式或比例阀的形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与所述接合管能够连接或连接,或者所述接合管与所述壳体部件一体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的位置。
17.用于控制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个壳体部件、执行器、能够被布置或可旋转地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内的至少一个阀元件和被布置或能够被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壳体部件上的多个接合管,该接合管用于将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连接至流体管道,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绕过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的至少一个旁路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为了形成所述旁路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具有布置在其腔室之间的纵向槽,通过该纵向槽,在包围所述阀元件的所述壳体部件中的接合管彼此能够流体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阀元件为交叉阀的形式或比例阀的形式。
20.冷却剂系统,其具有多个流体管道、至少一个冷却回路、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能够接合或被接合到壳体部件上,该壳体部件设有内置的阀元件以及用于接合所述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冷却剂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两个冷却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能够连接或被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件,该第一壳体部件设有内置的阀元件和用于接合所述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冷却回路的流体管道能够接合或被接合到第二壳体部件,该第二壳体部件设有内置的阀元件和用于接合所述流体管道的外侧接合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8009680.8A DE102018009680A1 (de) | 2018-12-13 | 2018-12-13 | Massenstromsteuerungseinheit sowie Kühlmittelsystem mit zumindest einer solchen Massenstromsteuerungseinheit |
DE102018009680.8 | 2018-12-1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55604U true CN212455604U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08583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222568.9U Active CN212455604U (zh) | 2018-12-13 | 2019-12-12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CN201911273114.2A Active CN111425624B (zh) | 2018-12-13 | 2019-12-12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73114.2A Active CN111425624B (zh) | 2018-12-13 | 2019-12-12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212455604U (zh) |
DE (1) | DE102018009680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5624A (zh) * | 2018-12-13 | 2020-07-17 | 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20113026A1 (de) | 2020-05-13 | 2021-11-18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 Ventilelemente mit Stirnradialverbindung |
US11698140B2 (en) * | 2020-06-05 | 2023-07-11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Ball valve with multi-angular sealing for coolant control regulator |
DE102020123912A1 (de) | 2020-09-14 | 2022-03-17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Ventil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des Durchflusses von Fluiden in zwei Temperierkreisläufen, Ausgleichsbehälter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Ventilvorrichtung und Temperierkreislaufvorrichtung mit einer solchen Ausgleichsbehältervorrichtung |
CN114517843A (zh) * | 2020-11-20 | 2022-05-20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控制阀和控制阀系统 |
EP4008935A1 (de) | 2020-12-03 | 2022-06-08 | T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GmbH | Rotationsventil |
CN114688306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控制阀以及热管理组件 |
WO2022268193A1 (zh) * | 2021-06-24 | 2022-12-29 |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驱动器及控制阀 |
CN113864489A (zh) * | 2021-09-27 | 2021-12-31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多通阀 |
DE102021213979A1 (de) | 2021-12-08 | 2023-06-15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Ventileinheit |
EP4253875A1 (de) | 2022-03-28 | 2023-10-04 | T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GmbH | Rotationsventil |
DE102023115758A1 (de) | 2022-07-13 | 2024-01-18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Ventilvorrichtung |
EP4325103A1 (de) | 2022-08-19 | 2024-02-21 | T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GmbH | Rotationsventil |
EP4325097A1 (de) | 2022-08-19 | 2024-02-21 | TI Automotive Technology Center GmbH | Rotationsventil |
DE102023124760A1 (de) | 2022-09-14 | 2024-03-14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Ventilvorrichtung sowie Kühlsystem mit einer solchen Ventilvorrichtung |
EP4344848A1 (de) | 2022-09-23 | 2024-04-03 | Voss Automotive GmbH | Spritzgegossener hohlkörper,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und verstellbarer fluidverteiler mit einem solchen |
DE102023124558A1 (de) | 2022-09-23 | 2024-03-28 | Voss Automotive Gmbh | Spritzgegossener Hohlkörper,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und verstellbarer Fluidverteiler mit einem solch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549100A (en) * | 1977-04-19 | 1979-07-25 | Northern Eng Ind | Rotary control valve |
US4655252A (en) * | 1980-03-24 | 1987-04-07 | Krumhansl Mark U | Valves |
US4774977A (en) * | 1987-02-10 | 1988-10-04 | Performance Pool Products, Limited | Full flow multiport butterfly valve |
US5167254A (en) * | 1991-04-23 | 1992-12-01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Adsorber switching valve |
FR2844571B1 (fr) * | 2002-09-18 | 2008-02-29 |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 Vanne de commande pour un circuit de fluide et circuit comportant cette vanne |
CN2839765Y (zh) * | 2005-04-25 | 2006-11-22 | 孟凡琅 | 三通旋塞 |
CN101608701B (zh) * | 2008-06-20 | 2011-03-30 | 深圳市中科力函热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旋转阀 |
CN101493154B (zh) * | 2009-03-04 | 2010-08-18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蓄热燃烧四通阀 |
US8584708B2 (en) * | 2011-08-24 | 2013-11-19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ulti-port variable flow control valve with single actuator and interface |
US9500299B2 (en) * | 2013-07-25 | 2016-11-22 |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 Thermal management valve module with isolated flow chambers |
DE102013109365A1 (de) * | 2013-08-29 | 2015-03-05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Thermostatventil für eine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 |
DE102015201246A1 (de) | 2015-01-26 | 2016-07-2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Regelmittel zur Steuerung der Kühlmittelströme eines Split-Kühlsystems |
US10280829B2 (en) * | 2015-06-05 | 2019-05-07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Flow rate control valve |
EP3242061B1 (en) * | 2016-05-04 | 2019-03-06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Coolant control valve unit having sealing structure |
US10465803B2 (en) * | 2016-10-05 | 2019-11-05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Multipurpose valve assembly tool |
CN108980414A (zh) * | 2018-08-23 | 2018-12-11 | 合肥合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旋转定位换向阀 |
DE102018009680A1 (de) * | 2018-12-13 | 2020-06-18 | Voss Automotive Gmbh | Massenstromsteuerungseinheit sowie Kühlmittelsystem mit zumindest einer solchen Massenstromsteuerungseinheit |
-
2018
- 2018-12-13 DE DE102018009680.8A patent/DE102018009680A1/de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12-12 CN CN201922222568.9U patent/CN212455604U/zh active Active
- 2019-12-12 CN CN201911273114.2A patent/CN11142562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25624A (zh) * | 2018-12-13 | 2020-07-17 | 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CN111425624B (zh) * | 2018-12-13 | 2024-06-25 | 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25624A (zh) | 2020-07-17 |
DE102018009680A1 (de) | 2020-06-18 |
DE102018009680A9 (de) | 2020-10-22 |
CN111425624B (zh) | 2024-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455604U (zh) | 质量流量控制单元和具有至少一个该单元的冷却剂系统 | |
US11808362B2 (en) | Apparatus for handling fluid within an at least partially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 |
EP2021666B1 (en) | Digital rotary control valve | |
KR101230990B1 (ko) | 라디에이터 일체형 3웨이밸브 | |
US10295076B2 (en) | Modular electro-mechanical rotary valve with activated seal interface | |
US20030051759A1 (en) | Eccentric valve | |
CN104769514A (zh) | 用于燃烧发动机的恒温器阀 | |
US20180119838A1 (en) | Modular electro-mechanical rotary valve | |
CN115777050A (zh) | 定向阀和用于定向阀的阀保持架 | |
CN110418894A (zh) | 泵机组 | |
CN115605700A (zh) | 用于塞阀上的密封件的可变筒形壁及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 |
US20240254997A1 (en) | Multi-switch pump assembly | |
CN105190137A (zh) | 歧管混合阀和用于歧管混合阀的基于时间的控制方法 | |
CN112549935A (zh) | 冷却液循环系统及车辆 | |
US12049909B2 (en) | Flow path switching device | |
CN117052951A (zh) | 一种多通阀、热管理装置、储能设备和车辆 | |
CN218031576U (zh) | 多通阀及车辆 | |
CN113795654A (zh) | 控制阀 | |
CN113883747B (zh) | 冷媒换热装置及间接式热泵系统 | |
CN116557591A (zh) | 多通切换阀、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US11608905B2 (en) | Modular valve system | |
KR102699020B1 (ko) | 멀티웨이밸브 | |
CN219911842U (zh) | 一种多通阀及汽车热管理系统 | |
US20230220918A1 (en) | Multi-Passage Valve | |
WO2024190096A1 (ja) | 制御バル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