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4515U -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4515U
CN212454515U CN202021174352.6U CN202021174352U CN212454515U CN 212454515 U CN212454515 U CN 212454515U CN 202021174352 U CN202021174352 U CN 202021174352U CN 212454515 U CN212454515 U CN 2124545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dust removal
emulsion
air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743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康彬
陈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1743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45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45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45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包括机架、风筒、负压抽风装置、过滤装置;本装置主要以小型机为主,方便在狭窄井下作业通道进行空气过滤,提高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本装置方便移动,动力源可以采用现有井下的高压乳化液,当然其它形式的动力源也可以;其中,采用乳化液作为动力源的好处是,不产生高温,可以较长时间作业;乳化液马达相对于电动或气动马达噪音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粉尘治理是一大难题;现有井下除尘设备的动力源主要是电力驱动为主,也有少部分采用气动驱动;电力驱动的除尘设备对防爆性能要求很高,不然难以保证井下作业安全;相关的专利技术也有很多,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709111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除尘器,授权公告号为CN10207196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专用袋式除尘器等等;气动驱动的除尘设备耗气量较大,容易造成井下气源不足,废气排出还会对井下造成二次污染;相关的专利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8194123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授权公告号为CN2022091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矿用湿式抑尘器等。
申请人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小型煤矿井下除尘装置,方便在狭窄井下作业通道进行空气过滤,提高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方便在狭窄井下作业通道进行空气过滤,提高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包括机架、风筒、负压抽风装置、过滤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一块矩形的底板,底板上表面中央、左右两侧平行设置两个竖向安装的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为可升降的伸缩杆结构;底板四个角上设置四组相同的调平装置;所述的风筒为圆柱筒,其前端为进风口,后端为出风口,风筒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架之间,转动后通过定位装置固定转动角度;所述的风筒内部轴线上安装负压抽风装置,所述的负压抽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马达、涡轮扇叶,第一驱动马达通过第二支架架设安装在风筒内部轴线上,第一驱动马达前端的驱动轴位于风筒轴线上,其上安装有涡轮扇叶;所述的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风筒后侧的出风口上,过滤装置为除尘布袋或过滤网片。
进一步,上述第一支架的一种优选结构如下:包括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长方体状的固定管,固定管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管,固定管内安装有长方体状的活动管,固定管外侧壁设置定位通孔,定位通孔连通外界和固定管内腔;定位通孔处同轴安装内螺纹连接座,内螺纹连接座中央为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座上安装紧固螺纹杆,紧固螺纹杆穿过内螺纹连接座和定位通孔可以顶在活动管上,从而实现活动管临时定位;紧固螺纹杆与内螺纹连接座为螺纹配合关系,且紧固螺纹杆外侧为旋钮;圆柱筒外侧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的活动管上端。
进一步,上述的调平装置的一种优选结构如下:底板四个角上对称开设四个内螺纹通孔,每个内螺纹通孔内竖向安装一根调整丝杠,调整丝杠下端穿过内螺纹通孔,并安装有圆形脚垫接触地面,调整丝杠上端设置横向的旋转杆;调整丝杠上增设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位于底板上下面,调整丝杠调整好后将这两个螺母向底板旋紧。
进一步,上述的定位装置的一种优选结构如下:风筒后侧底部还设有定位杆,定位杆是一根外螺纹杆,定位杆上端与风筒上的转动连接部铰接,定位杆下端穿过底板上设置的通孔,定位杆上、底板两侧增设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位于底板上下面,调整好定位杆后将这两个螺母向底板旋紧。
进一步,上述的第一驱动马达采用乳化液马达,该第一驱动马达下端安装有第一马达阀体,第一马达阀体上设有一个乳化液入口和一个乳化液出口;乳化液入口和乳化液出口各连接一根乳化液输送管,两根乳化液输送管从风筒侧壁穿出,并连接在一个连接座上。
进一步,上述的第一驱动马达还连接增速变速箱。
优选的,上述的过滤装置为除尘布袋,具体的,除尘布袋的进气口为一个硬质圆环,硬质圆环套在风筒后侧的出风口外,并用螺栓依次穿过硬质圆环和风筒壁上设置的通孔,用螺母锁死;在硬质圆环与风筒壁接触面安装密封条;此外,除尘布袋内部最好通过支撑架将其支撑为圆筒状。
优选的,上述的过滤装置为过滤网片,过滤网片呈碗状,其进气口为一个硬质圆环,套在风筒后侧的出风口外并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筒前端为一个硬质圆环,过滤筒向后延伸,过滤筒内部安装除尘布袋或过滤网片。
进一步,上述的过滤筒的出气口处设置一圈存水腔,存水腔内壁、延径向设有一圈雾化喷嘴,存水腔外壁底部设有进水连接口,进水连接口通过水管连接高压泵,高压泵采用乳化液马达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主要以小型机为主,方便在狭窄井下作业通道进行空气过滤,提高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本装置方便移动,动力源可以采用现有井下的高压乳化液,当然其它形式的动力源也可以;其中,采用乳化液作为动力源的好处是,不产生高温,可以较长时间作业;乳化液马达相对于电动或气动马达噪音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风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过滤装置是除尘布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过滤装置是过滤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除尘布袋设置在过滤筒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除尘布袋设置在过滤筒内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过滤网片设置在过滤筒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过滤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第一支架2,固定管3,活动管4,内螺纹连接座5,紧固螺纹杆6,旋钮7,调整丝杠8,脚垫9,旋转杆10,气泡水平仪11,风筒12,定位杆13,搬运把手14,引流罩15,第一驱动马达16,涡轮扇叶17,第一马达阀体18,连接座19,增速变速箱20,除尘布袋21,硬质圆环22,过滤网片23,卡接边24,卡台25,安装板26,存水腔27,雾化喷嘴28,高压泵29,过滤筒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以下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包括机架、风筒12、负压抽风装置、过滤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的机架包括一块矩形的底板1,底板1上表面中央、左右两侧平行设置两个竖向安装的第一支架2;两个第一支架2为可升降的伸缩杆结构,其中一种具体结构为:第一支架2具体包括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的长方体状的固定管3,固定管3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管,固定管3内安装有长方体状的活动管4,固定管3外侧壁设置定位通孔(未展示),定位通孔连通外界和固定管3内腔;定位通孔处同轴安装内螺纹连接座5,内螺纹连接座5中央为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座5上安装紧固螺纹杆6,紧固螺纹杆6穿过内螺纹连接座5和定位通孔可以顶在活动管4上,从而实现活动管4临时定位;紧固螺纹杆6与内螺纹连接座5为螺纹配合关系,且紧固螺纹杆6外侧为旋钮7;此处,仅仅是举例说明了第一支架2为可升降的伸缩杆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这个实施方式。
底板1四个角上设置四组相同的调平装置;具体的,底板1四个角上对称开设四个内螺纹通孔(未展示),每个内螺纹通孔内竖向安装一根调整丝杠8,调整丝杠8下端穿过内螺纹通孔,并安装有圆形脚垫9接触地面,调整丝杠8上端设置横向的旋转杆10,方便握持;通过四个调整丝杠8将底板1调平,保证设备平稳运行;进一步,底板1上表面最好安装一个气泡水平仪11用于协助调平;此外,为了避免装置在运行中的震动导致调整好的调整丝杠8转动,导致底板1再次倾斜,调整丝杠8上增设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位于底板1上下面,调整丝杠8调整好后将这两个螺母向底板1旋紧。
如图1所示,所述的风筒12为圆柱筒,其前端为进风口,后端为出风口;圆柱筒外侧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个转动轴;风筒12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架2之间,两个转动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的活动管4上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以调节风筒12的进风口的朝向;如图2所示,风筒12后侧底部还设有定位杆13,定位杆13是一根外螺纹杆,定位杆13上端与风筒12上的转动连接部铰接,定位杆13下端穿过底板1上设置的通孔,定位杆13上、底板1两侧增设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位于底板1上下面,调整好定位杆13后将这两个螺母向底板1旋紧,通过定位杆13保持风筒12的进风口的朝向;当然,还有其它结构可以实现风筒12进风口调整后的定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此外,风筒12外侧壁、左右两侧最好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搬运把手14,方便移动该设备;更进一步,风筒12的进风口还可以安装喇叭口状的引流罩15进行引流。
如图3所示,所述的风筒12内部轴线上安装负压抽风装置,所述的负压抽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马达16、涡轮扇叶17,第一驱动马达16通过第二支架架设安装在风筒12内部轴线上,第一驱动马达16前端的驱动轴位于风筒12轴线上,其上安装有涡轮扇叶17;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马达16采用的是波兰SM公司生产的1.0/30型NM206乳化液马达,其转速为1200r/min,重量为10kg;该第一驱动马达16下端安装有第一马达阀体18,第一马达阀体18上设有一个乳化液入口和一个乳化液出口;乳化液入口和乳化液出口各连接一根乳化液输送管,两根乳化液输送管从风筒12侧壁穿出,并连接在一个连接座19上;该第一驱动马达16可以利用煤矿设置的乳化液泵站提供的高压乳化液带动本设备运行;现有煤矿乳化液泵站通过管道将高压乳化液输送至井下为乳化液回转机等设备运行提供动力;当然原有煤矿内布设的乳化液输送管路可能需要根据本装置的设置需求进行改动,本申请中不在此过多介绍;高压乳化液从第一马达阀体18的乳化液入口进入乳化液马达,之后从乳化液出口流出。
为了进一步增大进风风速和风力,第一驱动马达16还可以连接增速变速箱20,将转速从1200r/min提高至3000r/min。
所述的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风筒12后侧的出风口上,过滤装置形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列举以下几种具体方案进行说明。
方案一,如图4所示,过滤装置为除尘布袋21,具体的,除尘布袋21的进气口为一个硬质圆环22,硬质圆环22套在风筒12后侧的出风口外,并用螺栓依次穿过硬质圆环22和风筒12壁上设置的通孔,用螺母锁死;最好在硬质圆环22与风筒12壁接触面安装密封条,防止泄气;此外,除尘布袋21内部最好通过支撑架将其支撑为圆筒状,避免拖拉到地上。
方案二,如图5所示,过滤装置为过滤网片23,过滤网片23呈碗状,其进气口为一个硬质圆环22,连接方式同上。
方案三,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30,过滤筒30前端还是一个硬质圆环22,与方案一的连接方式相同,过滤筒30向后延伸,过滤筒30内部安装除尘布袋21或过滤网片23;
若是采用除尘布袋21,其安装方式中的一种如图6所示,除尘布袋21内部设有支撑架使其呈立体的碗状,除尘布袋21进气口边缘设有一圈卡接边24,卡接边24能够卡在过滤筒30前端的卡台25处(如图7所示),过滤筒30安装好后,卡接边24被风筒12和卡台25夹紧;当然还有其它安装方式,本申请安装方式不做限制;
若是采用过滤网片23,其安装方式中的一种如图8所示,过滤筒30腔体内壁设置一圈环形的安装板26,过滤网片23结构如图9所示,过滤网片23呈平面的圆形或球缺型(过滤面积更大),过滤网片23边缘是一圈连接板,过滤网片23从过滤筒30进气口放入,并卡在过滤筒30腔体内壁的安装板26上并用螺栓螺母固定。
方案三更进一步的功能优化方案是:如图8所示,过滤筒30的出气口处设置一圈存水腔27,存水腔27内壁、延径向设有一圈雾化喷嘴28(如图10所示),存水腔27外壁底部设有进水连接口,进水连接口通过水管连接高压泵29,高压泵29可以采用乳化液马达驱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波兰SM-0.5/10型NM.17乳化液马达,其转速为2500r/min,重量为1.5kg;该结构的功能是对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增湿,也可以进一步使空气中的灰尘沉降。
本实施例中,组装好后,风筒加过滤筒总长为1米,风筒最大直径为0.6米;
此外,风筒、过滤筒优选采用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其重量大约是金属的八分之一,使得设备的重量大大降低,方便搬运、移动位置。
本装置的技术优势如下:本装置主要以小型机为主,方便在狭窄井下作业通道进行空气过滤,提高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本装置方便移动,动力源可以采用现有井下的高压乳化液,当然其它形式的动力源也可以;其中,采用乳化液作为动力源的好处是,不产生高温,可以较长时间作业;乳化液马达相对于电动或气动马达噪音较小。
尽管参照前述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风筒、负压抽风装置、过滤装置;所述的机架包括一块矩形的底板,底板上表面中央、左右两侧平行设置两个竖向安装的第一支架,两个第一支架为可升降的伸缩杆结构;底板四个角上设置四组相同的调平装置;所述的风筒为圆柱筒,其前端为进风口,后端为出风口,风筒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第一支架之间,转动后通过定位装置固定转动角度;所述的风筒内部轴线上安装负压抽风装置,所述的负压抽风装置包括第一驱动马达、涡轮扇叶,第一驱动马达通过第二支架架设安装在风筒内部轴线上,第一驱动马达前端的驱动轴位于风筒轴线上,其上安装有涡轮扇叶;所述的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在风筒后侧的出风口上,过滤装置为除尘布袋或过滤网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体结构如下:包括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长方体状的固定管,固定管为顶部开口的空腔管,固定管内安装有长方体状的活动管,固定管外侧壁设置定位通孔,定位通孔连通外界和固定管内腔;定位通孔处同轴安装内螺纹连接座,内螺纹连接座中央为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座上安装紧固螺纹杆,紧固螺纹杆穿过内螺纹连接座和定位通孔可以顶在活动管上,从而实现活动管临时定位;紧固螺纹杆与内螺纹连接座为螺纹配合关系,且紧固螺纹杆外侧为旋钮;圆柱筒外侧壁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个转动轴,两个转动轴分别转动安装在两侧的活动管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平装置具体结构如下:底板四个角上对称开设四个内螺纹通孔,每个内螺纹通孔内竖向安装一根调整丝杠,调整丝杠下端穿过内螺纹通孔,并安装有圆形脚垫接触地面,调整丝杠上端设置横向的旋转杆;调整丝杠上增设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位于底板上下面,调整丝杠调整好后将这两个螺母向底板旋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具体为:风筒后侧底部还设有定位杆,定位杆是一根外螺纹杆,定位杆上端与风筒上的转动连接部铰接,定位杆下端穿过底板上设置的通孔,定位杆上、底板两侧增设两个螺母,两个螺母位于底板上下面,调整好定位杆后将这两个螺母向底板旋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马达采用乳化液马达,该第一驱动马达下端安装有第一马达阀体,第一马达阀体上设有一个乳化液入口和一个乳化液出口;乳化液入口和乳化液出口各连接一根乳化液输送管,两根乳化液输送管从风筒侧壁穿出,并连接在一个连接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马达还连接增速变速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为除尘布袋,具体的,除尘布袋的进气口为一个硬质圆环,硬质圆环套在风筒后侧的出风口外,并用螺栓依次穿过硬质圆环和风筒壁上设置的通孔,用螺母锁死;在硬质圆环与风筒壁接触面安装密封条;此外,除尘布袋内部最好通过支撑架将其支撑为圆筒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为过滤网片,过滤网片呈碗状,其进气口为一个硬质圆环,套在风筒后侧的出风口外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过滤筒前端为一个硬质圆环,过滤筒向后延伸,过滤筒内部安装除尘布袋或过滤网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筒的出气口处设置一圈存水腔,存水腔内壁、延径向设有一圈雾化喷嘴,存水腔外壁底部设有进水连接口,进水连接口通过水管连接高压泵,高压泵采用乳化液马达驱动。
CN202021174352.6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Active CN2124545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4352.6U CN21245451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74352.6U CN21245451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4515U true CN212454515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61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74352.6U Active CN21245451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45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4466A (zh) * 2023-11-13 2023-12-19 深圳市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雾造粒机的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4466A (zh) * 2023-11-13 2023-12-19 深圳市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雾造粒机的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及方法
CN117244466B (zh) * 2023-11-13 2024-05-07 深圳市华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喷雾造粒机的余热回收系统、设备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54515U (zh) 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CN115121074A (zh) 一种多功能建筑土木工程道路粉尘吸收装置
CN213390291U (zh) 一种道路桥梁用空气吸泥机
CN211178161U (zh) 一种具有降尘功能的爆破用支撑装置
CN218151599U (zh) 一种潜水泵
CN217526827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215538808U (zh) 一种移动式水污染治理装置
CN216418715U (zh) 粉碎机的除尘排风装置
CN109140409A (zh) 一种涂装环保机械设备的余热回收装置
CN21415900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除尘装置
CN206778113U (zh) 用于新风机的高效过滤装置
CN210665413U (zh) 一种防尘的智能在线扬尘检测设备
CN215654456U (zh)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用喷水除尘设备
CN212513660U (zh) 一种吸尘器老化检测设备
CN221085083U (zh) 一种建筑智能化工程安装用降尘辅助装置
CN216395607U (zh) 一种圆筒式脉冲除尘器
CN213917769U (zh) 一种陶瓷抛光粉尘收集装置
CN217270855U (zh) 一种便于内部清洁的zj型渣浆泵
CN214182236U (zh) 一种陶瓷粉体制备用脉冲除尘装置
CN216518722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多级流溶气泵
CN219701357U (zh) 一种涂料助剂抽提过滤装置
CN208389588U (zh) 便于安装的除尘装置
CN215742392U (zh) 一种镀锌脉冲布袋除尘器
CN210645368U (zh) 一种高效袋式过滤器
CN219262796U (zh) 一种防堵式离心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