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2103U -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2103U
CN212452103U CN202020545703.3U CN202020545703U CN212452103U CN 212452103 U CN212452103 U CN 212452103U CN 202020545703 U CN202020545703 U CN 202020545703U CN 212452103 U CN212452103 U CN 212452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inclined shaft
track
rib
ballastless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457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常恩
徐云
何开伟
唐建
谭祥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China Railway Erju 4t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j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457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2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2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2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方案领域,特别是一种斜井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所述道床设于斜井底板上,所述道床内设有若干轨枕和若干限位件,所述轨枕用于支撑钢轨,所述钢轨的下部嵌入所述道床,所述限位件一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钢轨。所述斜井无砟轨道刚度均匀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结构耐久性强,还有效的减少了钢轨的残余变形累积量,避免了有轨运输作业过程中道床变形、钢轨变形引起的不定期维修工作,降低了有轨运输作业的轨道投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方案领域,特别是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背景技术
在长大隧道施工中,通常采用斜井来增加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斜井的数量在逐步减少,且其长度也逐渐缩短,但由于深度不变,致使斜井的坡度增大,斜井担负的施工任务增加。目前,斜井一般采用有砟轨道运输系统进行运输作业,有砟轨道虽然铺设方便,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进行出渣、出混凝土等超重运输作业频繁,容易导致有砟轨道道床变形,致使有砟轨道的维修养护工作量大,且在对有砟轨道进行维修养护后,因有砟轨道的残余变形积累较快且变形不均匀,致使斜井内有轨运输作业危险性增加,运输作业的效率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斜井内采用有砟轨道进行有轨运输作业时,有砟轨道的道床容易变形,其维护工作量大;且有砟轨道的残余变形积累较快且变形不均匀,致使斜井内有轨运输作业危险性增加,运输作业的效率变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包括道床,所述道床设于斜井底板上,所述道床内设有若干轨枕和若干限位件,所述轨枕用于支撑钢轨,所述钢轨的下部嵌入所述道床,所述限位件一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钢轨。
所述斜井底板是斜井的下底坡面,为斜井底面基础,所述轨枕设置在所述斜井底板上,所述轨枕用于支撑所述钢轨,同时将所述钢轨所受作用力传递至道床。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钢轨的上下移动,减少所述钢轨的上下变形。通过将所述钢轨的下部、轨枕、以及限位件都预埋在所述道床内部,使整个轨道的下部与所述道床结合在一起,通过所述轨道进行运输作业时,所述钢轨的受力能够有效地分散至所述道床内,能较好的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使轨道的稳定性、平顺性良好。且所述道床为混凝土结构,其相比于有砟轨道道床稳定性更好,且不易变形。斜井采用有轨施工时,一般为牵引移动运输作业,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代替现有技术的斜井有砟轨道,牵引有轨运输时,其稳定性、平顺性良好,减少了牵引移动过程中跳轨、颠簸、偏位等安全隐患,提高斜井有轨运输作业效率并降低有轨运输的安全隐患率;且所述斜井无砟轨道刚度均匀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结构耐久性强,还有效的减少了钢轨的残余变形累积量。在斜井常规工程施工工期时间内,能够持续的保证所述钢轨的正常使用,避免了有轨运输作业过程中道床变形、钢轨变形引起的不定期维修工作,降低了有轨运输作业的轨道投入成本。
优选的,所述轨枕为架立筋,所述架立筋包括两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下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有横筋,所述横筋连接所述钢轨,所述横筋的长度适配所述钢轨的宽度。
所述横筋长度与所述钢轨的宽度适配,所述架立筋通过两个支撑部之间的横筋将钢轨支撑起来,使所述轨道在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两个所述支撑部用于承接所述横筋,并将所述钢轨上的力传导至斜井底板。所述架立筋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且承接能力良好,能够很好的将所述钢轨支撑起来,相比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铁路轨枕采用木枕或钢筋混凝土枕,因斜井有轨运输的使用年限较短,采用所述架立筋作为轨枕,在满足支撑钢轨的作用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包括立筋和斜撑筋,所述立筋的上部连接于所述斜撑筋的上部,所述立筋和所述斜撑筋的夹角为30-60°,所述横筋连接于所述立筋与所述斜撑筋的连接处,且所述立筋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筋。
所述支撑部采用立筋作为主要支撑,采用所述斜撑筋作为辅助支撑,形成 30-60°夹角的三角支撑,支撑能力更好;且所述立筋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筋,能够更好地限制所述钢轨的位置,避免所述钢轨向两侧偏移,进而避免钢轨变形。
优选的,所述立筋的下端和所述斜撑筋的下端皆设于所述斜井底板的内部。
将所述架立筋的支撑部的下半部分嵌入连接于所述斜井底板内,所述架立筋上部设置于道床内,有助于加强道床和所述斜井底板的连接关系,同时便于架立筋上方的钢轨将受力传递至道床和斜井底板内,使整个轨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轨枕均沿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将所述轨枕均匀的支撑在所述钢轨下,同时将所述限位件均匀的布置在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用于限制所述钢轨的上下变形,使钢轨能够很好的分散运输作业时的受力,有助于保护钢轨,避免钢轨受损,减少轨道的维护以及有轨运输作业的危险性。
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轨枕之间设有两组所述限位件。
每组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设置于钢轨的两侧,如采用:沿斜井纵向的相邻两个所述轨枕之间间隔为3m,两个相邻轨枕之间每隔1m设置一组限位件,每组的两个限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钢轨两侧,限制住所述钢轨下翼板的两端,采用上述设计,能够很好地保证轨道的受力均匀,避免轨道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工字钢道钉,工字钢道钉一般采用隧道钢架制作后的边角料,为废料利用,节约了成本。
优选的,两个所述钢轨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也设于所述道床内。
所述连接筋用于保证两个钢轨之间的横向间距,避免钢轨的间距变化,导致钢轨的损坏,使轨道无法进行运输作业。通过将所述连接筋也设于浇筑的道床内,避免连接筋在斜井有轨运输时受损,进而避免钢轨的横向变形,同时能够加强钢轨与道床之间的稳定性,使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更稳定。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在斜井底板上放样轨道线,依据所述轨道线在所述斜井底板上设置轨枕;
步骤二:将两个钢轨分别铺设在对应的所述轨枕上;
步骤三:在所述钢轨和所述斜井底板之间连接若干限位件;
步骤四:关道床模,浇筑道床,使所述钢轨下部、所述轨枕以及所述限位件皆置于所述道床内,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施工完成。
采用所述斜井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为保证道床的浇筑质量,需要先清理斜井底面虚渣及垃圾物等,使斜井底面露出基岩面,即是露出所述斜井底板的上表面;然后根据斜井轨道的预设计,在所述斜井底板上表面进行划线标记,标出轨道线、轨枕位置、以及限位件位置;然后按照预先标出的轨枕位置将所有轨枕铺设在所述斜井底板上,使轨枕作为钢轨的支撑;然后将两条钢轨分别铺设在两排轨枕上;然后使用限位件连接钢轨,对所述钢轨进行高度方向的限位,减少钢轨的上下变形;最后进行关道床模浇筑,关道床模时,将所述钢轨下部、所述轨枕以及所述限位件皆置于道床模中,在道床模内的斜井底板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布料捣固过程中,钢轨底范围应以人工布料振捣抹压,确保钢轨底部范围混凝土充填密实。采用所述斜井无砟轨道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原理简单,制作和安装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比较方便,易于操作,能够有序且高质量的将所述钢轨下部、所述轨枕以及所述限位件都浇筑在道床内,使整个轨道的下部嵌入道床内,减少了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的钢轨以及道床的变形,保证了所述斜井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且节约了斜井有轨运输的施工时间,节约了施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轨枕为架立筋,所述架立筋包括两个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有横筋,所述支撑部包括立筋和斜撑筋,所述立筋的上部连接于所述斜撑筋的上部,所述立筋和所述斜撑筋的夹角为30-60°,且所述立筋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筋,且所述限位件为工字钢道钉,两个所述钢轨之间还连接有若干连接筋,所有所述连接筋皆置于所述道床内;
在所述步骤一中,根据所述轨道线在所述斜井底板上确定所述架立筋的位置,然后在所述架立筋的位置处开孔,再将所述立筋和所述斜撑筋的下端插入对应的孔中;
在所述步骤二中,将所述钢轨铺设在对应的所述横筋上,然后将所述横筋与所述钢轨点焊连接;
在所述步骤三中,先在两侧所述钢轨之间点焊连接若干所述连接筋,然后将所有所述工字钢道钉的上端点焊在所述钢轨上,再将所有所述工字钢道钉的下端连接于所述斜井底板。
所述轨枕为架立筋,故安装架立筋前,在所述步骤一中,需要根据轨枕的预设计位置,在所述斜井底板上打洞,然后将架立筋的立筋与斜撑筋嵌入洞中,即是嵌入所述斜井底板;在所述步骤二中,将钢轨铺设于架立筋上的横筋时,还需要将横筋和钢轨点焊固定。以及在步骤三中,先根据轨枕位置以及限位件位置在两个钢轨之间连接若干连接筋,保证两个钢轨之间的横向间距,避免两个钢轨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减少轨道的横向变形,再在所述钢轨上进行限位件的连接,限位件采用工字钢道钉,工字钢道钉的上翼板的下表面搭接与所述钢轨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并进行点焊连接,能够有效的对钢轨进行高度上的限位,减少钢轨的上下变形;采用工字钢道钉作为限位件、以及采用架立筋作为轨枕,在满足保护轨道受力、使轨道不变形的前提下,节约了材料,节约了施工成本。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斜井采用有轨施工时,一般为牵引移动运输作业,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代替现有技术的斜井有砟轨道,牵引有轨运输时,其稳定性、平顺性良好,减少了牵引移动过程中跳轨、颠簸、偏位等安全隐患,提高斜井有轨运输作业效率和降低有轨运输的安全隐患率;且所述斜井无砟轨道刚度均匀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结构耐久性强,还有效的减少了钢轨的残余变形累积量,在斜井常规工程施工工期时间内,能够持续的保证所述钢轨的正常使用,避免了有轨运输作业过程中道床变形、钢轨变形引起的不定期维修工作,降低了有轨运输作业的轨道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斜井无砟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所述斜井无砟轨道的断面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浇筑道床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浇筑道床前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浇筑道床前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例1中所述斜井无砟轨道浇筑道床前的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例1中所述轨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斜井底板;2-道床;3-轨枕;31-支撑部;311-立筋;312-斜撑筋; 32-横筋;4-钢轨;41-连接筋;5-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斜井无砟轨道,参见图1-6,为方便观看,图1-6皆展示的轨道节段,所述斜井无砟轨道包括道床2,所述道床2采用混凝土浇筑,所述道床2设于斜井底板1上,所述斜井底板1是斜井的下底坡面,所述道床2内设有若干轨枕3和若干限位件5,所有所述轨枕3用于支撑所述钢轨4,所述钢轨4的下部嵌入所述道床2,所述限位件5一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1、另一端连接所述钢轨4。
本实施例中,所有所述轨枕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排,每排所述轨枕3沿斜井纵向间隔连接于所述斜井底板1,每排所述轨枕3上连接所述钢轨4,所有所述轨枕3用于支撑所述钢轨4,并保持所述钢轨4的位置,同时将所述钢轨4所受作用力传递至所述道床2。所述限位件5用于限制所述钢轨4的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5优选为工字钢道钉,用于减少所述钢轨4的上下变形,工字钢道钉一般采用隧道钢架制作后的边角料,为废料利用,节约了成本。
通过将所述钢轨4的下半部分、所述轨枕3、以及所述限位件5都浇筑在所述道床2内部,使整个轨道的下半部分与所述道床2结合在一起,在使用所述轨道运输作业时,所述钢轨4的受力能够有效地分散至所述道床2内,能较好的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使轨道的稳定性、平顺性良好。且所述道床2为混凝土结构,其相比于有砟轨道所述道床2稳定性更好,且不易变形。斜井采用有轨施工时,一般为牵引移动运输作业,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代替现有技术的斜井有砟轨道,牵引有轨运输时,其稳定性、平顺性良好,减少了牵引移动过程中跳轨、颠簸、偏位等安全隐患,提高斜井有轨运输作业效率并降低有轨运输的安全隐患率;且所述斜井无砟轨道刚度均匀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结构耐久性强,还有效的减少了所述钢轨4的残余变形累积量。在斜井常规工程施工工期时间内,能够持续的保证所述钢轨4的正常使用,避免了有轨运输作业过程中所述道床2变形、所述钢轨4变形引起的不定期维修工作,降低了有轨运输作业的轨道投入成本。
具体的,参见图3-5,所述斜井底板1上表面均匀架设有两排沿斜井长度方向的所述轨枕3,图3中示出四个所述轨枕3,分为两排,两排的所述轨枕3对称设置,每排两个所述轨枕3,每排所述轨枕3的上方架设有一个所述钢轨4。每排的两个所述轨枕3之间还均匀设有两组所述限位件5,每组所述限位件5为两个,参见图4,每组的所述限位件5设在所述钢轨4的两侧。如图4所示,每个所述限位件5的上端连接所述钢轨4,下端连接与所述斜井底板1的上表面。
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两个所述钢轨4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筋41,所述连接筋41也埋设于所述道床2内。所述连接筋41用于保证两个所述钢轨4 之间的横向间距,避免所述钢轨4的间距变化,导致所述钢轨4的损坏,使轨道无法进行运输作业。本实施例中,一共设有四个连接筋41,每个连接筋41对应于所述轨枕3或所述限位件5设置,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枕3采用所述架立筋,所述架立筋如图7所示,其包括两个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的下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1,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部31包括立筋311和斜撑筋312,所述立筋311的上端和所述斜撑筋312 的上端按30-60°夹角连接,且所述立筋311和所述斜撑筋312均嵌入连接于所述斜井底板1的内部,即是所述立筋311的下端和所述斜撑筋312的下端皆设于所述斜井底板1的内部。两个所述支撑部31之间连接有横筋32,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横筋32连接于所述立筋311与所述斜撑筋312的连接处,且所述立筋311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筋32,所述横筋32用于连接所述钢轨4。
参见图1,所述道床2在所述斜井底板1的上方,且所述钢轨4的下部分是嵌入所述道床2内,以及所述钢轨4和所述斜井底板1之间的所述轨枕3、所述限位件5以及两个所述钢轨4之间的连接筋41都完全嵌入所述道床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5、所述连接筋41以及所述轨枕3三者分别与所述钢轨4 之间采用点焊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道床(2),所述道床(2)设于斜井底板(1)上,所述道床(2)内设有若干轨枕(3)和若干限位件(5),所述轨枕(3)用于支撑钢轨(4),所述钢轨(4)的下部嵌入所述道床(2),所述限位件(5)一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1)、另一端连接所述钢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3)为架立筋,所述架立筋包括两个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的下端连接所述斜井底板(1),两个所述支撑部(31)之间连接有横筋(32),所述横筋(32)连接所述钢轨(4),所述横筋(32)的长度适配所述钢轨(4)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包括立筋(311)和斜撑筋(312),所述立筋(311)的上部连接于所述斜撑筋(312)的上部,所述立筋(311)和所述斜撑筋(312)的夹角为30-60°,所述横筋(32)连接于所述立筋(311)与所述斜撑筋(312)的连接处,且所述立筋(311)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横筋(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311)的下端和所述斜撑筋(312)的下端皆设于所述斜井底板(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和所述轨枕(3)均沿所述钢轨(4)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轨枕(3)之间设有两组所述限位件(5)。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5)为工字钢道钉。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斜井无砟轨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钢轨(4)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筋(41),所述连接筋(41)也埋设于所述道床(2)内。
CN202020545703.3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Active CN212452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5703.3U CN212452103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45703.3U CN212452103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2103U true CN212452103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7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45703.3U Active CN212452103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2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7475U (zh) 既有线顶进桥涵施工用线路架空加固结构
CN206538637U (zh) 一种用于既有铁路的线路加固装置
CN103939113B (zh) 一种悬轨式施工台车
CN102060199B (zh) 高山构筑物施工运输方法
CN215758263U (zh) 一种超大断面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加固体系
CN212452103U (zh)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
CN109468893A (zh) 一种有砟和无砟结合的轨道结构铺设方法
CN211950516U (zh)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超小净距隧道替换中岩柱结构和体系
CN100552135C (zh) 双块式无碴轨道砼灌注方法
CN111335078A (zh) 一种斜井无砟轨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02298390U (zh) 无砟轨道抢通设备
CN110857544B (zh)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737257U (zh) 路隧过渡结构和交通线路
CN210733897U (zh) 一种具有接触网箱式路基的结构单元和交通线路
US2844325A (en) Railway track construction
CN210174677U (zh) 电气化铁路改移硬横跨
CN112962366A (zh) 一种山区crtsⅲ型轨道板倒铺施工方法
CN103437252B (zh) 一种轨道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08579A (zh) 一种铁路轨道基础在线加固方法
CN217460107U (zh) 一种用于轨道板结构的纠偏及限位装置
CN111560800A (zh) 一种铁路站场道岔加固装置及方法
CN204875397U (zh) 铁路线长距离加固架空结构
CN219568942U (zh) 一种钢柱脚地脚螺栓结构
CN214362607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底拱的钢轨支撑平台
CN210737249U (zh)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用轨道板施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