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50478U -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 Google Patents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50478U
CN212450478U CN202020798180.3U CN202020798180U CN212450478U CN 212450478 U CN212450478 U CN 212450478U CN 202020798180 U CN202020798180 U CN 202020798180U CN 212450478 U CN212450478 U CN 212450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plate
plate
montant
fork
cli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98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爱兵
熊亮
李运筹
黄寒
邓志鹏
柯常准
范小斌
卞勇
万振波
张志江
肖建军
张宇
陈堃
江雯
张傲冰
毕浩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i Waterway Management Office Of Changjiang Waterway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i Waterway Management Office Of Changjiang Waterway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i Waterway Management Office Of Changjiang Waterway Bureau filed Critical Huangshi Waterway Management Office Of Changjiang Waterway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020798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50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50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50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包括前左竖杆、前右竖杆、后左竖杆与后右竖杆,与前左竖杆、前右竖杆底端相连接的底座梁的中部与提升泵的底座相连接,提升泵的输出端与连接梁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右齿轮的中部相连接,齿轮侧围上缠绕的链条的一端与固定横梁的中部相连接,链条的另一端与爬升横板的后侧面相连接,爬升横板的前侧面与左、右叉板的内端相连接,左叉板的中部经移动横板与右叉板的中部相连接,叉板的底面上均连接有前车轮、后车轮,还可在后左或后右竖杆的后侧连接有辅助轮。本设计不仅搬运局限性较小,适用范围较广,而且搬运工作强度较低,节省搬运时间。

Description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道物质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背景技术
长江蕲州航道处有两处码头趸船和四艘航道工作船艇,在航道维护工作中,每年需要使用和消耗较多航道生产物资,物资种类多,重量体积较大,搬运工作强度较高,但目前航道码头搬运货物使用的是简易的手推车,该车存在以下缺陷:只能走平路,不能抬升货物,搬运锚石和铁锚困难,局限性和弊端较多,导致有些物资甚至只能人工搬运,人力转运工作量较大,特别是钢丝绳、锚石、铁锚单个重量都在一百公斤以上,搬运较为困难。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搬运局限性较大、搬运工作强度较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搬运局限性较小、搬运工作强度较低的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左竖杆与前右竖杆,所述前左竖杆的底端经底座梁与前右竖杆的底端相连接,前左竖杆的顶端经弧形扶手与前右竖杆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前左竖杆的中部经左后横板与后左竖杆的中部相连接,前右竖杆的中部经右后横板与后右竖杆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后左竖杆的底端与左辅横板的中部相连接,左辅横板的外端与前左竖杆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的底端与右辅横板的中部相连接,右辅横板的外端与前右竖杆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后左竖杆的顶端与弧形扶手的一端相连接,弧形扶手的另一端与后右竖杆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底座梁的两端分别与底左横梁、底右横梁的内端相连接,底左横梁、底右横梁的底面上均连接有前车轮、后车轮,所述底座梁的中部与提升泵的底座相连接,提升泵的输出端与连接梁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左齿轮、右齿轮的中部相连接,左齿轮、右齿轮的侧围上分别缠绕有对应的左链条、右链条,左链条、右链条的一端均与固定横梁的中部相连接,固定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后横板、右后横板的中部相连接,左链条、右链条的另一端均与爬升横板的后侧面相连接,爬升横板的前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叉板、右叉板的内端相连接,左叉板的中部经移动横板与右叉板的中部相连接。
所述左叉板包括左叉竖板与左叉横板,所述左叉竖板的后侧面与爬升横板的前侧面的左端相连接,左叉竖板的底端与左叉横板的内端垂直连接,左叉横板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左固定孔;
所述右叉板包括右叉竖板与右叉横板,所述右叉竖板的后侧面与爬升横板的前侧面的右端相连接,右叉竖板的底端与右叉横板的内端垂直连接,右叉横板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右固定孔;
所述移动横板的两端均开设有移动固定孔,该移动固定孔与左固定孔或右固定孔进行对应连接。
所述移动横板的中部的底面与悬挂钩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爬升横板的后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爬升板、右爬升板的外端相连接,左爬升板、右爬升板的内端均近固定横梁设置;
所述左爬升板、右爬升板的侧部上都连接有外爬升滑轮、内爬升滑轮,所述外爬升滑轮沿前左竖杆或前右竖杆的前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内爬升滑轮沿前左竖杆或前右竖杆的后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
所述外爬升滑轮的高度低于内爬升滑轮的高度设置。
所述提升泵旁设置有泵踏板,该泵踏板的底端与底座梁的中部相连接。
所述左辅横板、右辅横板的内端均与一个辅助轮的顶部相连接,辅助轮的底部悬空设置,且辅助轮的底部低于前车轮、后车轮的顶部设置。
所述前车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车轮为定向轮。
所述后左竖杆上近左后横板的部位的后侧围与左提柄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上近右后横板的部位的后侧围与右提柄的前端相连接。
所述前左竖杆的顶端经前左弧杆与后左竖杆的顶端相连接,前右竖杆的顶端经前右弧杆与后右竖杆的顶端相连接,前左弧杆、后左竖杆的交接处经弧形扶手与前右弧杆、后右竖杆的交接处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中,以前左竖杆、前右竖杆、后左竖杆、后右竖杆构建成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之上,增设有升降设计(提升泵、齿轮、链条)与多功能搬运结构(爬升横板、左叉板、右叉板、移动横板),其中,升降设计提供了升降功能,有利于搬运较大体积的货物,同时,多功能搬运结构能对外型为各种结构的货物进行搬运,可根据各类物资运输需要自行选择,即使锚石、铁锚等异形物资也能够实现轻松搬运,不仅能够扩大本设计的适用范围,而且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尤其当底座梁上设置有泵踏板时,更易于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搬运局限性较小,适用范围较广,而且搬运工作强度较低,节省搬运时间。
2、本实用新型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中,爬升横板的后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爬升板、右爬升板的外端相连接,左爬升板、右爬升板的侧部上都连接有外爬升滑轮、内爬升滑轮,外爬升滑轮沿前左竖杆或前右竖杆的前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内爬升滑轮沿前左竖杆或前右竖杆的后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应用时,外爬升滑轮、内爬升滑轮构成一组滑轮组合,同时沿同一根竖杆进行上下滑动配合,不仅能够实现升降功能,而且能够降低摩擦阻力,降低操作强度,节省操作时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升降功能较强,而且操作强度较低。
3、本实用新型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中,优选为可同时包括三种车轮,即前车轮、后车轮、辅助轮,其中,辅助轮的底部低于前车轮、后车轮的顶部设置,前车轮、后车轮同高度设置,这种轮位安装位置的设计充分考虑搬运货物重心,借用力学原理,在跨越凸凹不平地面时可将前车轮翘起(如后车轮、辅助轮附带前车轮翘起支撑功能),以满足沉重货物运输和转向需要,使搬运作业时更为安全,此外,还可将后车轮抬升(如通过左、右提柄实现),实现不同地面车辆运输行走,克服现有技术中只能走平路的缺陷,尤其当前车轮为万向轮,后车轮为定向轮时,效果更佳。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车轮设计能够使转向和移动更加轻松,还可借助杠杆力量将前后轮可以相互抬起,适合航道码头特殊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提升泵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叉板与前左竖杆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外爬升滑轮、内爬升滑轮与前左竖杆的滑动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外爬升滑轮、内爬升滑轮的俯视图。
图中:底座梁1、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前左竖杆2、左后横板21、前左弧杆22、前右竖杆3、右后横板31、前右弧杆32、弧形扶手4、后左竖杆5、左辅横板51、左提柄52、辅助轮53、后右竖杆6、右辅横板61、右提柄62、提升泵7、连接梁71、左齿轮72、右齿轮73、左链条74、右链条75、固定横梁76、泵踏板77、爬升横板8、左叉板81、左叉竖板811、左叉横板812、左固定孔813、右叉板82、右叉竖板821、右叉横板822、右固定孔823、移动横板83、移动固定孔831、悬挂钩832、前车轮84、后车轮85、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外爬升滑轮88、内爬升滑轮8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左竖杆2与前右竖杆3,所述前左竖杆2的底端经底座梁1与前右竖杆3的底端相连接,前左竖杆2的顶端经弧形扶手4与前右竖杆3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前左竖杆2的中部经左后横板21与后左竖杆5的中部相连接,前右竖杆3的中部经右后横板31与后右竖杆6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后左竖杆5的底端与左辅横板51的中部相连接,左辅横板51的外端与前左竖杆2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6的底端与右辅横板61的中部相连接,右辅横板61的外端与前右竖杆3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后左竖杆5的顶端与弧形扶手4的一端相连接,弧形扶手4的另一端与后右竖杆6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底座梁1的两端分别与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的内端相连接,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的底面上均连接有前车轮84、后车轮85,所述底座梁1的中部与提升泵7的底座相连接,提升泵7的输出端与连接梁71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梁71的两端分别与左齿轮72、右齿轮73的中部相连接,左齿轮72、右齿轮73的侧围上分别缠绕有对应的左链条74、右链条75,左链条74、右链条75的一端均与固定横梁76的中部相连接,固定横梁76的两端分别与左后横板21、右后横板31的中部相连接,左链条74、右链条75的另一端均与爬升横板8的后侧面相连接,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叉板81、右叉板82的内端相连接,左叉板81的中部经移动横板83与右叉板82的中部相连接。
所述左叉板81包括左叉竖板811与左叉横板812,所述左叉竖板811的后侧面与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左端相连接,左叉竖板811的底端与左叉横板812的内端垂直连接,左叉横板812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左固定孔813;
所述右叉板82包括右叉竖板821与右叉横板822,所述右叉竖板821的后侧面与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右端相连接,右叉竖板821的底端与右叉横板822的内端垂直连接,右叉横板822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右固定孔823;
所述移动横板83的两端均开设有移动固定孔831,该移动固定孔831与左固定孔813或右固定孔823进行对应连接。
所述移动横板83的中部的底面与悬挂钩832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爬升横板8的后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外端相连接,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内端均近固定横梁76设置;
所述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侧部上都连接有外爬升滑轮88、内爬升滑轮89,所述外爬升滑轮88沿前左竖杆2或前右竖杆3的前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内爬升滑轮89沿前左竖杆2或前右竖杆3的后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
所述外爬升滑轮88的高度低于内爬升滑轮89的高度设置。
所述提升泵7旁设置有泵踏板77,该泵踏板77的底端与底座梁1的中部相连接。
所述左辅横板51、右辅横板61的内端均与一个辅助轮53的顶部相连接,辅助轮53的底部悬空设置,且辅助轮53的底部低于前车轮84、后车轮85的顶部设置。
所述前车轮84为万向轮,所述后车轮85为定向轮。
所述后左竖杆5上近左后横板21的部位的后侧围与左提柄5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6上近右后横板31的部位的后侧围与右提柄62的前端相连接。
所述前左竖杆2的顶端经前左弧杆22与后左竖杆5的顶端相连接,前右竖杆3的顶端经前右弧杆32与后右竖杆6的顶端相连接,前左弧杆22、后左竖杆5的交接处经弧形扶手4与前右弧杆32、后右竖杆6的交接处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整车优选采用抗扭钢结构,左叉板、右叉板由高抗拉伸槽钢做成,叉板上面可以安装托盘或移动横板(其底部可设置悬挂钩),满足不同类型物资搬运。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5,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左竖杆2与前右竖杆3,所述前左竖杆2的底端经底座梁1与前右竖杆3的底端相连接,前左竖杆2的顶端经弧形扶手4与前右竖杆3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前左竖杆2的中部经左后横板21与后左竖杆5的中部相连接,前右竖杆3的中部经右后横板31与后右竖杆6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后左竖杆5的底端与左辅横板51的中部相连接,左辅横板51的外端与前左竖杆2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6的底端与右辅横板61的中部相连接,右辅横板61的外端与前右竖杆3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后左竖杆5的顶端与弧形扶手4的一端相连接,弧形扶手4的另一端与后右竖杆6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底座梁1的两端分别与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的内端相连接,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的底面上均连接有前车轮84、后车轮85,所述底座梁1的中部与提升泵7的底座相连接,提升泵7的输出端与连接梁71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梁71的两端分别与左齿轮72、右齿轮73的中部相连接,左齿轮72、右齿轮73的侧围上分别缠绕有对应的左链条74、右链条75,左链条74、右链条75的一端均与固定横梁76的中部相连接,固定横梁76的两端分别与左后横板21、右后横板31的中部相连接,左链条74、右链条75的另一端均与爬升横板8的后侧面相连接,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叉板81、右叉板82的内端相连接,左叉板81的中部经移动横板83与右叉板82的中部相连接。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左叉板81中左叉横板812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左固定孔813,右叉板82中右叉横板822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右固定孔823,移动横板83的两端均开设有移动固定孔831,应用时,移动横板83可沿左叉横板812、右叉横板822相对滑动,待滑至合适位置时,通过移动固定孔831与左固定孔813或右固定孔823进行对应连接,从而实现移动横板83的固定。在此基础之上,优选在移动横板83的中部的底面上连接有悬挂钩832,以拓宽本设计可搬运物资的范围。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爬升横板8的后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外端相连接,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侧部上都连接有外爬升滑轮88、内爬升滑轮89,外爬升滑轮88沿前左竖杆2或前右竖杆3的前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内爬升滑轮89沿前左竖杆2或前右竖杆3的后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应用时,一组外爬升滑轮88、内爬升滑轮89共夹一根竖杆上下滑动,进一步降低升降物资的操作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前左竖杆(2)与前右竖杆(3),所述前左竖杆(2)的底端经底座梁(1)与前右竖杆(3)的底端相连接,前左竖杆(2)的顶端经弧形扶手(4)与前右竖杆(3)的顶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左竖杆(2)的中部经左后横板(21)与后左竖杆(5)的中部相连接,前右竖杆(3)的中部经右后横板(31)与后右竖杆(6)的中部相连接,所述后左竖杆(5)的底端与左辅横板(51)的中部相连接,左辅横板(51)的外端与前左竖杆(2)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6)的底端与右辅横板(61)的中部相连接,右辅横板(61)的外端与前右竖杆(3)上近其底端的部位相连接,后左竖杆(5)的顶端与弧形扶手(4)的一端相连接,弧形扶手(4)的另一端与后右竖杆(6)的顶端相连接;
所述底座梁(1)的两端分别与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的内端相连接,底左横梁(11)、底右横梁(12)的底面上均连接有前车轮(84)、后车轮(85),底座梁(1)的中部与提升泵(7)的底座相连接,提升泵(7)的输出端与连接梁(71)的中部相连接,连接梁(71)的两端分别与左齿轮(72)、右齿轮(73)的中部相连接,左齿轮(72)、右齿轮(73)的侧围上分别缠绕有对应的左链条(74)、右链条(75),左链条(74)、右链条(75)的一端均与固定横梁(76)的中部相连接,固定横梁(76)的两端分别与左后横板(21)、右后横板(31)的中部相连接,左链条(74)、右链条(75)的另一端均与爬升横板(8)的后侧面相连接,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叉板(81)、右叉板(82)的内端相连接,左叉板(81)的中部经移动横板(83)与右叉板(82)的中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左叉板(81)包括左叉竖板(811)与左叉横板(812),所述左叉竖板(811)的后侧面与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左端相连接,左叉竖板(811)的底端与左叉横板(812)的内端垂直连接,左叉横板(812)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左固定孔(813);
所述右叉板(82)包括右叉竖板(821)与右叉横板(822),所述右叉竖板(821)的后侧面与爬升横板(8)的前侧面的右端相连接,右叉竖板(821)的底端与右叉横板(822)的内端垂直连接,右叉横板(822)的中部上开设有多个右固定孔(823);
所述移动横板(83)的两端均开设有移动固定孔(831),该移动固定孔(831)与左固定孔(813)或右固定孔(823)进行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横板(83)的中部的底面与悬挂钩(832)的顶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横板(8)的后侧面的两端分别与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外端相连接,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内端均近固定横梁(76)设置;
所述左爬升板(86)、右爬升板(87)的侧部上都连接有外爬升滑轮(88)、内爬升滑轮(89),所述外爬升滑轮(88)沿前左竖杆(2)或前右竖杆(3)的前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内爬升滑轮(89)沿前左竖杆(2)或前右竖杆(3)的后侧围进行上下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爬升滑轮(88)的高度低于内爬升滑轮(89)的高度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泵(7)旁设置有泵踏板(77),该泵踏板(77)的底端与底座梁(1)的中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横板(51)、右辅横板(61)的内端均与一个辅助轮(53)的顶部相连接,辅助轮(53)的底部悬空设置,且辅助轮(53)的底部低于前车轮(84)、后车轮(85)的顶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轮(84)为万向轮,所述后车轮(85)为定向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左竖杆(5)上近左后横板(21)的部位的后侧围与左提柄(5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后右竖杆(6)上近右后横板(31)的部位的后侧围与右提柄(62)的前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左竖杆(2)的顶端经前左弧杆(22)与后左竖杆(5)的顶端相连接,前右竖杆(3)的顶端经前右弧杆(32)与后右竖杆(6)的顶端相连接,前左弧杆(22)、后左竖杆(5)的交接处经弧形扶手(4)与前右弧杆(32)、后右竖杆(6)的交接处相连接。
CN202020798180.3U 2020-05-14 2020-05-14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Active CN212450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8180.3U CN212450478U (zh) 2020-05-14 2020-05-14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98180.3U CN212450478U (zh) 2020-05-14 2020-05-14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50478U true CN212450478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1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98180.3U Active CN212450478U (zh) 2020-05-14 2020-05-14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50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9229U (zh) 全方位作业履带式叉车
CN206634952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单臂式起重机
CN103935925A (zh) 集装箱卸货装置
CN216836858U (zh) 一种多轨联合式龙门吊移动结构
CN107406239B (zh) 用于iso集装箱的跨车装置
CN201634332U (zh) 重型门式提梁机
CN213738231U (zh)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搬运装置
CN111533047A (zh)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CN212450478U (zh) 航道码头多功能搬运车
CN104961070B (zh) 可上楼梯手动叉车
CN210655817U (zh) 用于悬挂式轨道系统的运输机构和悬挂式轨道系统
CN105236273A (zh) 轮式汽车吊装机
CN204096946U (zh) 一种起吊装置及集装箱起重机
CN207241554U (zh) 腹挂式杆梁运载车和电线杆运输车
CN210682973U (zh) 改善工字梁承重能力的起重机行走架
CN205114887U (zh) 手推式移动龙门架
US3504815A (en) Tandem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for a lift vehicle
CN206858000U (zh) 一种稳定可靠的高性能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CN210682978U (zh) 一种行走架防滑脱的起重机
CN205187691U (zh) 一种门座起重机
KR200322579Y1 (ko) 크레인 리프트 트럭
CN205773129U (zh) 一种便于叉车起重装置
CN210915048U (zh) 一种钢柱倒运车
CN210313224U (zh) 牵引车鞍座底盘取料机械臂
CN210682993U (zh) 具有横向延伸功能的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ou Aib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Aobing

Inventor after: Bi Haowe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

Inventor after: Jiang Wen

Inventor after: Ke Changzhun

Inventor after: Zhang Zhijiang

Inventor after: Wan Zhenbo

Inventor after: Huang Han

Inventor after: Deng Zhipeng

Inventor after: Fan Xiaobin

Inventor after: Li Yunchou

Inventor after: Xiong Liang

Inventor after: Bian Yong

Inventor after: Xiao Jianjun

Inventor after: Chen Kun

Inventor before: Hou Aib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Zhijiang

Inventor before: Xiao Jianjun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

Inventor before: Chen Kun

Inventor before: Jiang Wen

Inventor before: Zhang Aobing

Inventor before: Bi Haowen

Inventor before: Xiong Liang

Inventor before: Li Yunchou

Inventor before: Huang Han

Inventor before: Deng Zhipeng

Inventor before: Ke Changzhun

Inventor before: Fan Xiaobin

Inventor before: Bian Yong

Inventor before: Wan Zhen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