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47406U -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47406U
CN212447406U CN202020787014.3U CN202020787014U CN212447406U CN 212447406 U CN212447406 U CN 212447406U CN 202020787014 U CN202020787014 U CN 202020787014U CN 212447406 U CN212447406 U CN 212447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anges
side plate
fixed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870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nb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nb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nb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nb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47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474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主梁和底座,主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底座,底座包括外罩、底板、内罩、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罩设于底板的前侧,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固定在底板和内罩之间,外罩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设于内罩的前侧外部;本实用新型借助外罩、内罩、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增加了前防撞梁两端的固定强度,使得前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其两端不会脱离车架,进而使得前防撞梁起到有效的防撞作用,并保证吸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背景技术
前防撞梁是装设在车辆前部以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现有的汽车前防撞梁的两端固定强度较弱,在受到撞击时,前防撞梁的两端会先脱离车架,导致撞击力直接作用在车辆头部,进而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撞作用,影响吸能作用的发挥,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增加了前防撞梁两端的固定强度以起到有效的防撞作用,并保证吸能作用充分发挥的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主梁和底座,主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外罩、底板、内罩、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内罩设于底板的前侧,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固定在底板和内罩之间,所述第一侧板设于第二侧板的左侧,所述外罩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设于内罩的前侧外部,所述内罩的上下两侧均向前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翻边,所述主梁的一端后侧插入固定在两个第一翻边之间,所述外罩的上下两侧均向后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固定在主梁的上下两侧侧面上,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三翻边,两个所述第三翻边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翻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四翻边,两个所述第四翻边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翻边的内壁上;所述外罩的内端前侧还向外形成有凸腔,所述主梁的一端前侧插入固定在凸腔中;所述主梁的前侧向外形成有凸条,对应地,所述凸腔的内端前侧向外形成有凸边,所述凸条的一端插入在凸边中。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均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折弯板,两个所述折弯板的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均固定在底板的前侧,两个所述延伸板中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凸筋。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中形成有多个第二凸筋,所述第二侧板中形成有多个第三凸筋。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内侧向外形成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外侧向外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斜板中形成有多个第四凸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借助外罩、内罩、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增加了前防撞梁两端的固定强度,使得前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其两端不会脱离车架,进而使得前防撞梁起到有效的防撞作用,并保证吸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主梁1和底座,主梁1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底座,底座包括外罩2、底板3、内罩6、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内罩6设于底板3的前侧,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均固定在底板3和内罩6之间,第一侧板4设于第二侧板5的左侧,外罩2固定在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之间并设于内罩6的前侧外部,内罩6的上下两侧均向前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翻边61,主梁1的一端后侧插入固定在两个第一翻边61之间,外罩2的上下两侧均向后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翻边25,两个第二翻边25分别固定在主梁1的上下两侧侧面上,第一侧板4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三翻边41,两个第三翻边41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翻边21的内壁上,第二侧板5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四翻边51,两个第四翻边51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翻边21的内壁上;外罩2的内端前侧还向外形成有凸腔22,主梁1的一端前侧插入固定在凸腔22中;主梁1的前侧向外形成有凸条11,对应地,凸腔22的内端前侧向外形成有凸边23,凸条11的一端插入在凸边23中;两个第二翻边25的外侧均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折弯板24,两个折弯板24的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延伸板21,两个延伸板21均固定在底板3的前侧;两个延伸板21中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凸筋26;第一侧板4中形成有多个第二凸筋42,第二侧板5中形成有多个第三凸筋52;底板3的内侧向外形成有斜板31,斜板31的外侧向外形成有卡板32,卡板32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槽34,斜板31中形成有多个第四凸筋33。
使用时,将两个底板3均借助多个螺纹紧固件固定在车架的前侧,并使每个卡板32上的多个开口槽34分别卡入到设于车架上的多个铆接柱外,从而将主梁1横向设于车架的前侧以起到防撞作用;多个第一凸筋26、多个第二凸筋42、多个第三凸筋52和多个第四凸筋33的设置大大增加了强度;外罩2和内罩6的设置增加了主梁1两端的固定强度,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的设置增加主梁1的两端与、底板3的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借助外罩2、内罩6、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5增加了前防撞梁两端的固定强度,使得前防撞梁在受到撞击时,其两端不会脱离车架,进而使得前防撞梁起到有效的防撞作用,并保证吸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4)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包括主梁和底座,主梁的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外罩、底板、内罩、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内罩设于底板的前侧,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固定在底板和内罩之间,所述第一侧板设于第二侧板的左侧,所述外罩固定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并设于内罩的前侧外部,所述内罩的上下两侧均向前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翻边,所述主梁的一端后侧插入固定在两个第一翻边之间,所述外罩的上下两侧均向后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分别固定在主梁的上下两侧侧面上,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三翻边,两个所述第三翻边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翻边的内壁上,所述第二侧板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四翻边,两个所述第四翻边的外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翻边的内壁上;所述外罩的内端前侧还向外形成有凸腔,所述主梁的一端前侧插入固定在凸腔中;所述主梁的前侧向外形成有凸条,对应地,所述凸腔的内端前侧向外形成有凸边,所述凸条的一端插入在凸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均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折弯板,两个所述折弯板的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均固定在底板的前侧,两个所述延伸板中均形成有多个第一凸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中形成有多个第二凸筋,所述第二侧板中形成有多个第三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内侧向外形成有斜板,所述斜板的外侧向外形成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开口槽,所述斜板中形成有多个第四凸筋。
CN202020787014.3U 2020-04-10 2020-05-13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474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8081 2020-04-10
CN2020102780817 2020-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47406U true CN212447406U (zh) 2021-02-02

Family

ID=74481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8701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47406U (zh) 2020-04-10 2020-05-13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47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371463C (en) Vehicle with bumper and deformation element
JP4733702B2 (ja) 車両用クラッシュ・ボックス
US20060071485A1 (en) Bumper beam for a vehicle
EP2626252B1 (en) Bumper for vehicle
US9522644B2 (en)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07535437A5 (zh)
EP2599668B1 (en) Crash box for a vehicle
US9211857B2 (en) Bumper beam assembly system
CN210734063U (zh) 车架前横梁总成
EP3725649B1 (en) Rocker beam assembly, side rear body assembly, body assembly, vehicle and connecting method
CN212447406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US6702346B2 (en) Bumper beam arrangement
JP2002067840A (ja) バンパ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構造
CN209482208U (zh) 一种波形梁护栏
CN204956648U (zh) 车用铰链加强板、立柱总成及汽车
CN209888936U (zh) B柱内加强板
CN205059154U (zh) 一种汽车车门防撞梁结构
EP1347892B1 (en) A bumper beam arrangement
WO2018077010A1 (en) Bumper support
CN206436960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碰撞横梁加强结构
CN2920784Y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吸能盒
CN110816672A (zh) 用于汽车的顶盖外板和汽车
CN216734491U (zh) 一种前指梁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927430U (zh) 防撞梁、车门结构及车辆
CN113212348B (zh) 一种应力形态渐进转换吸能防护汽车前防撞梁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