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3739U -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3739U
CN212433739U CN202021099060.0U CN202021099060U CN212433739U CN 212433739 U CN212433739 U CN 212433739U CN 202021099060 U CN202021099060 U CN 202021099060U CN 212433739 U CN212433739 U CN 212433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panel
area
frame
lead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990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小红
姚益明
杨军校
孙如斌
田园
刘麟跃
基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eiyeda Technology Co ltd
Weiyeda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yeda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Ivtou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yeda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Ivtou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yeda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990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3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3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3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底、第一导电层和与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所述触控面板在平面上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可视区的导电区和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个边框区的绑定区,具有绑定区的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其他边框区的宽度,所述触控面板的至少部分边框区内的引线区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100μm。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可以用于制作超窄边框或无边框的触摸显示屏,视觉效果好。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幕得到了大众的青睐,而目前外挂式触控屏幕包括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的边框的尺寸大于显示面板(Open Cell)或LCM的尺寸,使整体产品边框较宽,外观效果不美观。随着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制造出一种超窄边框的触摸显示屏。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以用于制作超窄边框的触摸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之二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其具有超窄边框,视觉效果好。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透明基底、第一导电层和与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所述触控面板在平面上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可视区的导电区和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个边框区的绑定区,具有绑定区的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其他边框区的宽度,所述触控面板的至少部分边框区内的引线区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1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其包括:显示面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一起的上述触控面板,其中显示面板在平面上也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显示面板的边框区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至少部分重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可以用于制作超窄边框的触摸显示屏,视觉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显示屏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显示屏在一个实施例中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显示屏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可以用于制作超窄边框的触摸显示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控面板在第三实施例中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4所示的,所述触控面板100包括透明基底110、第一导电层120和与第一导电层间120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130。在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分别位于所述透明基底120的不同侧。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位于所述透明基底120的同一侧。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的导电区及引线区为一体成型结构,即,采用模具在胶层上一次性压印形成具有导电区及引线区的凹槽,然后在压印形成的凹槽里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具有导电区及引线区的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所述导电材料可以为银、铜、石墨烯等浆料。如图2和图3所示的,所述凹槽是在基于所述透明基底110形成的胶层上压印形成的,具体的,形成第一导电层120的凹槽是在第一胶层140上压印形成的,形成第二导电层130的凹槽是在第二胶层150上压印形成的。第一胶层140和第二胶层150也可以位于所述透明基底120的不同侧(如图2),也可以位于所述透明基底120的相同侧(如图3)。第一胶层140和第二胶层150可以是UV胶层(也可称之为光敏胶、紫外光固化胶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在第一胶层140和第二胶层15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中间支撑层170(或称绝缘介质层、贴合层等),该中间支撑层也可以是一个UV胶层。
与图3所示的触控面板不同的是,图4中的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分别先形成于第一透明基底110和第二透明基底180上,之后再将两者通过贴合层190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均可以是在胶层140和150压印形成的凹槽里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的。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的导电区及引线区为非一体成型结构,即,导电区及引线区采用分体式设计与制备工艺形成。进一步地,导电区是在压印形成的凹槽里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的,而引线区是采用印刷和/或激光刻蚀的方式形成的。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的导电区及引线区均是采用印刷和/或激光刻蚀的方式形成的。本实施例中,印刷方式可以为丝网印刷,或者是满版印刷之后再用激光刻蚀制作出所需的图形线路。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满版印刷之后再用激光刻蚀制作出所需的图形线路的宽度较丝网印刷制作的图形线路的宽度要细,满足窄边框的需求。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的导电区及引线区还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合适的方式形成。比如,可以采用电镀和/或蚀刻的方法形成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的导电区及引线区。如图1-4所示的,所述触控面板100在平面上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161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162。第一导电层120和第二导电层130均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可视区161的导电区和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边框区162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一个边框区162a的绑定区167。具有绑定区167的触控面板100的边框区162a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其他边框区162b、162c、162d的宽度。
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162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区162a和第二边框区162b以及相对的第三边框区162c和第四边框区162d,其中所述绑定区167位于第一边框区162a,第三边框区162c和/或第四边框区162d的引线区的引线165最终都汇聚至第一边框区162a内并与所述绑定区167的对应电极电性连接。
所述触控面板100的至少部分边框区内的引线区内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100μm,优选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50μm,更优选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30μm。其中,所述引线的线宽与相邻两条所述引线的距离之比为1:1~1:20。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可以被简称为线距,以线宽和线距的和等于100μm为例,如果线宽为10μm,那么线距为90μm,如果线宽为20μm,那么线距为80μm,如果线宽为30μm,那么线距为70μm,线宽为40μm、线距为60μm,如果线宽为50μm,那么线距为50μm。
如图1所示的,位于第三边框区162c和第四边框区162d内的引线区的引线165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165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100μm。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三边框区和第四边框区的宽度小于或等于10mm,从而使得两个边框区162c和第四边框区162d非常窄,可以用于制作大尺寸超窄边框的触摸显示屏。
如图1所示的,第一导电层120的导电区包括相互平行的多条第一导线163,第二导电层130的导电区包括相互平行的多条第二导线164。第一导线163和第二导线164交错排布,具体的,第一导线163可以是水平的,第二导线164可以与第一导线163垂直。第一导线和163第二导线164均是网格状导线,这样可以提高导线的透明度,也提高了导线的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导线163和第二导线164之间被绝缘隔离,如上文所述的,它们可以被透明基底隔离,也可以被胶层绝缘隔离。
第一导电层120的引线区包括与第一导线163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165,第二导电层130的引线区包括与第二导线164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166,部分第一引线165自第一导线163的一侧被引出并位于第三边框区162c,部分第一引线165自第一导线163的另一侧被引出并位于第四边框区162d,第二引线166自第二导线164的一侧被引出并位于第一边框区162a,第一引线165最终都汇聚至第一边框区162a内并与所述绑定区167的对应电极电性连接。
由于是从两个边框引出第一引线165,这样可以降低第三边框162c和第四边框162d的宽度。而第二边框162b可以没有引线,因此其宽度也可以非常窄。第一边框162a由于具有绑定区167,并且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都汇聚于此,因此该第一边框162a较其他边框要宽一些。为了用于制作超窄边框的触摸显示屏,具有绑定区167的边框区(此示例中为第一边框162a)的至少部分被弯折使得该被弯折的部分与所述触控面板100的其他边框区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弯折之后的边框区(比如第一边框162a)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其他边框区的宽度。特别的,该被弯折的部分被弯折至显示面板的背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其具有超窄边框。
如图5和6所示的,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30和贴合在所述显示面板20上的触控面板1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在平面上也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202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201。
所述触控面板10在平面上也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102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101,具体有关所述触控面板10的描述请参考上文,这里不再重复了。如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20的边框区201与所述触控面板10的边框区101至少部分重叠。如图7所示的,绑定区所在的边框区101被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20的背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10的多个边框区(包括绑定区所在的边框和除了绑定区所在的边框外的其余边框101)全部投影在所述显示面板20的边框区201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10的边框区101可以宽于显示面板20的边框区,而所述触控面板10的边框区101的大于显示面板20的边框区201的部分被弯折至显示面板20的背面,以使得弯折后且位于触控面板10正面的边框区101全部投影在所述显示面板20的边框区20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上偏光片、显示层和下偏光片。所述触控面板10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的上表面(如图5或7所示的),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下偏光片的下表面,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的下表面,还可以设置在所述下偏光片的上表面。
所述触控面板10可以通过贴合层30贴合于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一个层上。
如图7所示的,在所述触控面板10的导电层位于最外侧时,比如所述触控面板10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的上表面且第二导电层远离所述上偏光片时,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可以包括盖板40,所述盖板40覆盖于所述触控面板10的位于最外层的导电层(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上。当然,在所述触控面板10的导电层不位于最外侧时,比如所述触控面板10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的下表面或所述下偏光片的上表面时,则可以不设置盖板。
如图7所示的,所述盖板40和所述触控面板10之间也设置有贴合层30。
所述贴合层30可以为全贴合层,也可以是框贴层。当采用框贴时,框贴层所围成的边框内设有微纳结构层,微纳结构层的最大高度小于或等于框贴层的厚度。其中,微纳结构层的表面具有多个凸起,凸起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锯齿形、波浪形中的一种或多种。贴合层的材质为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透明光胶剂),厚度为20~200μm,优选的,厚度为50μ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10的边框区还包括遮挡层,所述遮挡层可以完全遮住所述引线,同时使边缘触控效果不受影响。所述遮挡层由不透明油墨或黑色油墨制成。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透明基底、第一导电层和与第一导电层间隔设置的第二导电层,
所述触控面板在平面上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均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可视区的导电区和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引线区,所述引线区包括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个边框区的绑定区,具有绑定区的触控面板的边框区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其他边框区的宽度,
所述触控面板的至少部分边框区内的引线区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1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的线宽与相邻两条所述引线的距离之比为1:1~1: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区和第二边框区以及相对的第三边框区和第四边框区,其中所述绑定区位于第一边框区,第三边框区和/或第四边框区的引线区的引线最终都汇聚至第一边框区内并与所述绑定区的对应电极电性连接,
所述触控面板的至少部分边框区的宽度为0~10mm,
位于第三边框区和第四边框区内的引线区的引线的线宽和相邻两条引线的距离的和小于或等于1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绑定区的边框区的至少部分被弯折使得该被弯折的部分与所述触控面板的其他边框区不在同一个平面上,弯折之后的边框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其他边框区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同一侧,或者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不同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区及引线区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电区和所述引线区均是在压印形成的凹槽里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的,或,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区及引线区为非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导电区是在压印形成的凹槽里填充导电材料而形成的,所述引线区是采用印刷和/或激光刻蚀的方式形成的,或,
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导电区及引线区均是采用印刷和/或激光刻蚀的方式形成的,
所述凹槽是在基于所述透明基底形成的胶层上压印形成的,或者,所述凹槽是在所述透明基底上压印形成的。
7.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显示面板;
与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一起的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触控面板,
其中显示面板在平面上也被分为位于中部的可视区和位于边缘的多个边框区,显示面板的边框区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至少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定区被弯折至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偏光片、显示层和下偏光片,所述触控面板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的上表面,或者所述下偏光片的下表面,或者所述上偏光片的下表面,或所述下偏光片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盖板,其覆盖于所述触控面板的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多个边框区全部投影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内。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的边框区大于显示面板的边框区的部分被弯折。
CN202021099060.0U 2020-06-15 2020-06-15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Active CN212433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060.0U CN212433739U (zh) 2020-06-15 2020-06-15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99060.0U CN212433739U (zh) 2020-06-15 2020-06-15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3739U true CN212433739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80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99060.0U Active CN212433739U (zh) 2020-06-15 2020-06-15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3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9917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129988B2 (en)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wires having fan-out portions disposed on side surfaces of first and second substrates
JP3192251U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
US11182581B2 (en)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610633B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触摸板、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WO2021031074A1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814529A (zh) 触摸屏、显示装置及触摸屏的制造方法
CN107533392B (zh) 触摸窗以及具有触摸窗的显示器
JP3204335U (ja) 透明導電膜
CN105426007B (zh) On-cell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TW201519031A (zh)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面板
JP2010205177A (ja) スクリーン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US11669184B2 (en) Touch screen,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12433739U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显示屏
JP2012088956A (ja) センサー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874229B (zh) 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制作方式及显示装置
KR20140014872A (ko) 디스플레이용 인터페이스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17740106U (zh) 一种单点触控led显示屏和一种多点触控led显示屏
CN105426009B (zh) Ogs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JP2003248554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219626004U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215729695U (zh) 触控显示屏
CN214670537U (zh) 一种高透过率的金属网格触摸屏
CN218728463U (zh) 一种大尺寸触摸显示装置
CN219893500U (zh) 柔性线路板、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478 Zhongnan Street,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Weiyeda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eiyeda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No.478 Zhongn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rovince 215024

Patentee before: IVTOUCH Co.,Ltd.

Patentee before: Weiyeda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