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31807U -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31807U
CN212431807U CN202021081119.3U CN202021081119U CN212431807U CN 212431807 U CN212431807 U CN 212431807U CN 202021081119 U CN202021081119 U CN 202021081119U CN 212431807 U CN212431807 U CN 212431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gas
heating furnace
heat recovery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11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0811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31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31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31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加热炉右侧顶部的矩形排气管以及位于加热炉右侧的热量回收座,所述热量回收座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第一圆形安装槽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纳米材料吸附层,所述热量回收座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安装槽,第一矩形安装槽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台形槽,第一矩形安装槽的侧壁上粘接固定有与矩形排气管外侧密封套装的第一矩形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出气体中所含的热量进行回收以及对排出气体中的颗粒进行有效滤除,并将所回收的热量通入到加热炉内进行重复利用,另外热量回收座便于在矩形排气管上进行组装。

Description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一种可以为其他设备进行提供热量的炉子,加热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加热炉在油气场所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是加热炉所排出的尾气一般都是直接排到外界,这种方式造成了以下问题:第一由于尾气中会含有颗粒,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第二尾气中所含有的热量直接浪费掉了,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加热炉右侧顶部的矩形排气管以及位于加热炉右侧的热量回收座,所述热量回收座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第一圆形安装槽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和纳米材料吸附层,所述热量回收座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安装槽,第一矩形安装槽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台形槽,第一矩形安装槽的侧壁上粘接固定有与矩形排气管外侧密封套装的第一矩形密封圈,且第一矩形安装槽的侧壁通过第一矩形密封圈密封安装在矩形排气管的外侧,第一矩形安装槽的右侧内壁上紧密接触有一个与第一矩形安装槽内部侧壁相接触的过滤网安装框架,且过滤网安装框架的内侧焊接固定有一个过滤网,过滤网安装框架的左侧粘接固定有一个与矩形排气管右端紧密接触的第二矩形密封圈,矩形排气管的外侧套装有与热量回收座左侧相焊接的矩形固定框架,矩形固定框架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左侧设置为开口的矩形定位槽,矩形定位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矩形排气管外侧相焊接的矩形定位块,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外部四侧均螺纹安装有锁定螺杆,且矩形固定框架通过四个锁定螺杆对矩形排气管进行固定,所述圆台形槽和第一圆形安装槽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开设在热量回收座上的圆环形腔室,每个圆环形腔室的水平轴线位置均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上的输气通道,输气通道的左端与圆台形槽的内部相连通,且输气通道的右端与第一圆形安装槽的内部相连通,圆环形腔室的内部内侧壁上粘接固定有集热板,且圆环形腔室的内部内侧壁上还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输气通道内部相连通的换热板安装通孔,每个换热板安装通孔的内部侧壁均通过绝热胶粘接固定有一个与集热板固定安装的换热板,换热板远离圆环形腔室的一侧与输气通道远离圆环形腔室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5-8mm的空隙,多个圆环形腔室的左侧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上的圆环形进气腔室,且圆环形进气腔室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圆环形腔室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支通道,圆环形进气腔室的上方设有与热量回收座顶部相焊接的抽风机,抽风机的出气口与圆环形进气腔室的内部相连通,且抽风机的进气口安装有过滤罩,多个圆环形腔室的右侧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上的圆环形出气腔室,圆环形出气腔室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圆环形腔室内部相连通的出气支通道,热量回收座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圆环形出气腔室内部相连通的热气回收管道,热气回收管道远离热量回收座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的热气回收端口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炉的外侧底部等间距焊接有三个支撑腿,且加热炉通过三个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
优选的,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外部四侧均开设有与锁定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且矩形排气管的外部四侧还开设有与锁定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换热板与输气通道的对应侧壁通过绝热胶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矩形定位块远离热量回收座的一侧延伸至矩形固定框架远离热量回收座的一侧。
优选的,多个输气通道呈环形等间距开设在圆台形槽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出气体中所含的热量进行回收以及对排出气体中的颗粒进行有效滤除,并将所回收的热量通入到加热炉内进行重复利用,另外热量回收座便于在矩形排气管上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中热量回收座在矩形排气管上的安装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中热量回收座在矩形排气管上的安装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炉、2矩形排气管、3热量回收座、4第一圆形安装槽、5第一矩形安装槽、6圆台形槽、7第一矩形密封圈、8过滤网安装框架、9第二矩形密封圈、10矩形固定框架、11锁定螺杆、12矩形定位槽、13矩形定位块、14圆环形腔室、15输气通道、16集热板、 17换热板安装通孔、18换热板、19圆环形进气腔室、20抽风机、21 纳米材料吸附层、22进气支通道、23圆环形出气腔室、24出气支通道、25热气回收管道、26活性炭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加热炉1右侧顶部的矩形排气管2以及位于加热炉1右侧的热量回收座3,加热炉1的外侧底部等间距焊接有三个支撑腿,且加热炉1通过三个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热量回收座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4,第一圆形安装槽4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26和纳米材料吸附层21,热量回收座3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安装槽5,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台形槽6,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侧壁上粘接固定有与矩形排气管2外侧密封套装的第一矩形密封圈7,且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侧壁通过第一矩形密封圈 7密封安装在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右侧内壁上紧密接触有一个与第一矩形安装槽5内部侧壁相接触的过滤网安装框架8,且过滤网安装框架8的内侧焊接固定有一个过滤网,过滤网安装框架8的左侧粘接固定有一个与矩形排气管2右端紧密接触的第二矩形密封圈9,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套装有与热量回收座3左侧相焊接的矩形固定框架10,矩形固定框架10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左侧设置为开口的矩形定位槽12,矩形定位槽1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矩形排气管2外侧相焊接的矩形定位块13,矩形定位块13远离热量回收座3的一侧延伸至矩形固定框架10远离热量回收座3的一侧,矩形固定框架10的外部四侧均螺纹安装有锁定螺杆11,且矩形固定框架10通过四个锁定螺杆11对矩形排气管2进行固定,圆台形槽6和第一圆形安装槽4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圆环形腔室14,每个圆环形腔室14的水平轴线位置均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输气通道15,输气通道15的左端与圆台形槽 6的内部相连通,且输气通道15的右端与第一圆形安装槽4的内部相连通,多个输气通道15呈环形等间距开设在圆台形槽6的侧壁上,圆环形腔室14的内部内侧壁上粘接固定有集热板16,且圆环形腔室 14的内部内侧壁上还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输气通道15内部相连通的换热板安装通孔17,每个换热板安装通孔17的内部侧壁均通过绝热胶粘接固定有一个与集热板16固定安装的换热板18,换热板18远离圆环形腔室14的一侧与输气通道15远离圆环形腔室14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5-8mm的空隙,换热板18与输气通道15的对应侧壁通过绝热胶粘接固定,多个圆环形腔室14的左侧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圆环形进气腔室19,且圆环形进气腔室19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圆环形腔室14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支通道22,圆环形进气腔室19的上方设有与热量回收座3顶部相焊接的抽风机20,抽风机 20的出气口与圆环形进气腔室19的内部相连通,且抽风机20的进气口安装有过滤罩,多个圆环形腔室14的右侧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圆环形出气腔室23,圆环形出气腔室23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圆环形腔室14内部相连通的出气支通道24,热量回收座3 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圆环形出气腔室23内部相连通的热气回收管道25,热气回收管道25远离热量回收座3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1 的热气回收端口上,矩形固定框架10的外部四侧均开设有与锁定螺杆11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且矩形排气管2的外部四侧还开设有与锁定螺杆11螺纹配合的螺纹槽,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排出气体中所含的热量进行回收以及对排出气体中的颗粒进行有效滤除,并将所回收的热量通入到加热炉1内进行重复利用,另外热量回收座3便于在矩形排气管2上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中,当热量回收座3需要在矩形排气管2上进行组装时,首先将矩形固定框架10套在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然后向加热炉1的方向进行推动热量回收座3,热量回收座3带动矩形固定框架 10在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向加热炉1的方向进行滑动,直到矩形定位槽12靠近热量回收座3的一侧内壁与矩形定位块13相接触,此时矩形排气管2的右端与过滤网安装框架8左侧的第二矩形密封圈9进行紧密接触,同时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侧壁通过第一矩形密封圈7密封安装在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然后对四个锁定螺杆11分别进行拧动,使得锁定螺杆11螺纹安装在对应的螺纹槽内,由上可知热量回收座3便于在矩形排气管2上进行组装;
当加热炉1在工作时,抽风机20同时处于启动状态,加热炉1 通过矩形排气管2所排出的气体首先通过过滤网进入圆台形槽6的内部,圆台形槽6内部的气体同时进入多个输气通道15内,气体在输气通道15进行流通的过程中,气体中所含有的热量通过换热板18传递到集热板16上,同时抽风机20通过圆环形进气腔室19和进气支通道22向圆环形腔室14的内部进行通入外界空气,集热板16会将其自身的热量传递到圆环形腔室14内部的外界空气中,含有热量的外界空气通过出气支通道24通入圆环形出气腔23室内,圆环形出气腔室23内部的外界空气通过热气回收管道25通入加热炉1内,此时输气通道15内部的气体依次通过活性炭吸附层26和纳米材料吸附层21进行吸附处理,使得排出气体中所含的颗粒进行有效滤除,最终排到外界。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包括水平安装在加热炉(1)右侧顶部的矩形排气管(2)以及位于加热炉(1)右侧的热量回收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座(3)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安装槽(4),第一圆形安装槽(4)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活性炭吸附层(26)和纳米材料吸附层(21),所述热量回收座(3)的左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安装槽(5),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台形槽(6),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侧壁上粘接固定有与矩形排气管(2)外侧密封套装的第一矩形密封圈(7),且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侧壁通过第一矩形密封圈(7)密封安装在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第一矩形安装槽(5)的右侧内壁上紧密接触有一个与第一矩形安装槽(5)内部侧壁相接触的过滤网安装框架(8),且过滤网安装框架(8)的内侧焊接固定有一个过滤网,过滤网安装框架(8)的左侧粘接固定有一个与矩形排气管(2)右端紧密接触的第二矩形密封圈(9),矩形排气管(2)的外侧套装有与热量回收座(3)左侧相焊接的矩形固定框架(10),矩形固定框架(10)的四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左侧设置为开口的矩形定位槽(12),矩形定位槽(1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矩形排气管(2)外侧相焊接的矩形定位块(13),所述矩形固定框架(10)的外部四侧均螺纹安装有锁定螺杆(11),且矩形固定框架(10)通过四个锁定螺杆(11)对矩形排气管(2)进行固定,所述圆台形槽(6)和第一圆形安装槽(4)之间设有多个呈环形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圆环形腔室(14),每个圆环形腔室(14)的水平轴线位置均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输气通道(15),输气通道(15)的左端与圆台形槽(6)的内部相连通,且输气通道(15)的右端与第一圆形安装槽(4)的内部相连通,圆环形腔室(14)的内部内侧壁上粘接固定有集热板(16),且圆环形腔室(14)的内部内侧壁上还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输气通道(15)内部相连通的换热板安装通孔(17),每个换热板安装通孔(17)的内部侧壁均通过绝热胶粘接固定有一个与集热板(16)固定安装的换热板(18),换热板(18)远离圆环形腔室(14)的一侧与输气通道(15)远离圆环形腔室(14)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5-8mm的空隙,多个圆环形腔室(14)的左侧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圆环形进气腔室(19),且圆环形进气腔室(19)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圆环形腔室(14)内部相连通的进气支通道(22),圆环形进气腔室(19)的上方设有与热量回收座(3)顶部相焊接的抽风机(20),抽风机(20)的出气口与圆环形进气腔室(19)的内部相连通,且抽风机(20)的进气口安装有过滤罩,多个圆环形腔室(14)的右侧设有一个开设在热量回收座(3)上的圆环形出气腔室(23),圆环形出气腔室(23)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与圆环形腔室(14)内部相连通的出气支通道(24),热量回收座(3)的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圆环形出气腔室(23)内部相连通的热气回收管道(25),热气回收管道(25)远离热量回收座(3)的一端固定在加热炉(1)的热气回收端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1)的外侧底部等间距焊接有三个支撑腿,且加热炉(1)通过三个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10)的外部四侧均开设有与锁定螺杆(11)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且矩形排气管(2)的外部四侧还开设有与锁定螺杆(11)螺纹配合的螺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18)与输气通道(15)的对应侧壁通过绝热胶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定位块(13)远离热量回收座(3)的一侧延伸至矩形固定框架(10)远离热量回收座(3)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输气通道(15)呈环形等间距开设在圆台形槽(6)的侧壁上。
CN202021081119.3U 2020-06-12 2020-06-12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2431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1119.3U CN212431807U (zh) 2020-06-12 2020-06-12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1119.3U CN212431807U (zh) 2020-06-12 2020-06-12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31807U true CN212431807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72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1119.3U Active CN212431807U (zh) 2020-06-12 2020-06-12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31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54508B (zh) 一种组合式VOCs净化回收装置
WO2022151699A1 (zh)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高效废气净化一体机
WO2021077986A1 (zh) 一种吸附材料脱附再生系统
CN210332178U (zh) 一种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
CN212431807U (zh) 应用于油气场所的加热炉排气处理装置
CN205796850U (zh) 一种化工污水站废气处理系统
CN115295176A (zh) 一种托卡马克偏滤器粒子排除设备
CN112691474B (zh) 一种一体式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装置
CN210434178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自动脱附催化一体处理装置
CN211274227U (zh) 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3447942U (zh) 干燥型空气过滤器
CN212881879U (zh) 一种电子混合气纯化装置
CN207745621U (zh) 用于h酸单钠盐制备的尾气活性炭吸附箱
CN114688550A (zh) 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9956207U (zh) 一种热回收和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1987478U (zh) 一种改性分子筛废气处理装置
CN205965333U (zh) 一种吸气管路用过滤器
CN218511535U (zh) 一种用于处理有机污染土壤的降温冷却塔
CN218944625U (zh) 一种便携式局部空间净化装置
CN213160100U (zh) 一种半导体尾气冷热双处理装置
CN215539320U (zh) 一种醇类废气高效吸附装置
CN211189589U (zh) 一种静电吸附式艾灸废气净化器
CN213599581U (zh) 一种生产车间用脉冲炉循环供热装置
CN213527974U (zh) 一种实验室用废气收集装置
CN217773712U (zh) 一种有机废气吸脱附一体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