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9228U - 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29228U CN212429228U CN202020774547.8U CN202020774547U CN212429228U CN 212429228 U CN212429228 U CN 212429228U CN 202020774547 U CN202020774547 U CN 202020774547U CN 212429228 U CN212429228 U CN 2124292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water
- shell body
- molecular pump
- cool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子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四周设有出水管,所述基座侧壁表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基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筒,所述出风筒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外壁表面均匀排布有散热翅片,所述外壳体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四周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四周均匀开设有水管口,所述外壳体上方设有进水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进水机构,可以通过水冷来进行散热,使整个装置全面覆盖循环冷却水,结构合理且便于操作,且散热效率高,为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子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分子泵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把动量传输给气体分子,使之获得定向速度,从而被压缩、被驱向排气口后为前级抽走的一种真空泵,复合式分子泵是涡轮分子泵与牵引分子泵的串联组合,集两种泵的优点于一体,泵在很宽的压力范围内具有较大的抽速和较高的压缩比,大大提高了泵的出口压力,法国Alcatle公司生产的一种采用气体静压轴承和动密封的复合分子泵,可以做到完全无油,且不用前级泵直接向大气中排气,在复合分子泵的设计中,必须处理好涡轮级与牵引级之间的应配和衔接关系,由于涡轮级有较大的抽气面积,抽速很大,而牵引级沟槽抽气面积较小,在两种结构的联接处,由涡轮叶片压缩下来的气体分子的流动方式突然转变,使气体分子的运动在联接处由有序变成无序,至使返流增加,抽气能力下降,因此,在设计时应在涡轮级和牵引级转换处加上过渡级结构,以提高泵的抽气性能。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分子泵大多带有风冷散热冷却结构,在分子泵工作时间较长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出去,容易导致装置的损坏,为工作人员及工作单位带来极大的损失,风冷的散热结构散热性不强,且散热效率低,不能满足分子泵长时间、高强度的进行工作,使用非常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具有水冷散热及设置散热翅片增加散热面积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四周设有出水管,所述基座侧壁表面设有出水口,所述基座底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筒,所述出风筒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一侧设有排气口,所述基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外壁表面均匀排布有散热翅片,所述外壳体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四周设有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四周均匀开设有水管口,所述外壳体上方设有进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均匀排列焊接于所述外壳体外壁表面,且每个所述散热翅片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水管的大小、结构和数量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水管口位于所述外壳体顶部表面四周。
优选的,所述基座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所述基座的底面积大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面积,所述外壳体固定焊接于所述基座顶部表面,所述出风筒贯穿于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外壳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进水机构包括顶盖、输水口与进水管,所述输水口位于所述顶盖顶部表面,所述进水管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水管均匀排列焊接于所述顶盖底部表面四周。
优选的,所述顶盖为环形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顶盖内环直径与所述旋转叶片直径相匹配,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外壳体顶部表面的所述水管口的大小、结构和数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进水机构与出水口,可以通过水冷来进行对分子泵的散热,将冷却水通过输水口输入,进入的冷却水经过进水管与水管口流入外壳体内腔,使冷却水包裹整个外壳体,辅助分子泵外壳体进行散热,在散热一定时间后,可将吸收大量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基座顶部的出水管流经基座内腔,再通过出水口进行排出,从而达到冷却水可循环的效果,使整个装置全面覆盖循环冷却水,且不影响装置工作,结构合理且便于操作,冷却效果比风冷冷却效果好,且散热效率高,为工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分子泵外壳体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为易导热的金属材质,可以增加分子泵外壳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整个装置的散热效率大大提升,且散热翅片均匀排列于外壳体外壁表面,不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看起来美观大方,配合本实用新型带有的水冷系统,两者配合,使装置的散热性能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体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腿;2、基座;3、出水管;4、出水口;5、出风筒;6、出风口;7、排气口;8、外壳体;9、散热翅片;10、吸气口;11、旋转叶片;12、水管口;13、散热孔;14、通孔;15、顶盖;16、输水口;17、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撑腿1,支撑腿1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2,基座2顶部四周设有出水管3,基座2侧壁表面设有出水口4,基座2底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筒5,出风筒5底部设有出风口6,出风口6一侧设有排气口7,基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8,外壳体8外壁表面均匀排布有散热翅片9,外壳体8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吸气口10,吸气口10四周设有旋转叶片11,旋转叶片11四周均匀开设有水管口12,外壳体8上方设有进水机构。
具体的,散热翅片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9均匀排列焊接于外壳体8外壁表面,且每个散热翅片9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13;通过设有多个散热翅片9,极大的增加了分子泵外壳体8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翅片9表面设有散热孔13,进一步的增加装置与外界空气的散热面积,使整个装置的散热性能提升。
具体的,外壳体8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通孔14,且通孔14与出水管3的大小、结构和数量相匹配;通孔14用于连接出水管3,可以使外壳体8内部的循环水通过通孔14流出到出水管3,从而达到水循环的目的。
具体的,外壳体8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水管口12位于外壳体8顶部表面四周;外壳体8顶部的水管口12用于循环水的进入,使循环水进入外壳体8内,包裹整个外壳体8,从而达到水冷散热的效果。
具体的,基座2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基座2的底面积大于外壳体8的底面积,外壳体8固定焊接于基座2顶部表面,出风筒5贯穿于基座2连接于外壳体8底部;基座2位于外壳体8下方,可用于储存与排放吸收过热量的循环水。
具体的,进水机构包括顶盖15、输水口16与进水管17,输水口16位于顶盖15顶部表面,进水管17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进水管17均匀排列焊接于顶盖15底部表面四周;可以通过进水机构上的输水口16进行加水,是水冷散热系统的第一步,也可用于储存一定两的冷却水,为整个水冷散热系统提供水源。
具体的,顶盖15为环形圆柱体结构,且顶盖15内环直径与旋转叶片11直径相匹配,进水管17与外壳体8顶部表面的水管口12的大小、结构和数量相匹配;顶盖15的内环直径与旋转叶片11的直径相同,不会阻碍分子泵工作时吸气,使整个装置能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本实用新型置于工作区域,整个装置底部设有支撑腿1,用于稳固的支撑整个装置,通过设有进水机构,通过循环水来进行对分子泵的散热,将冷却水通过循环水输水口16输入,进入的冷却水经过进水管17与水管口12流入外壳体8内腔,使冷却水包裹整个外壳体8,辅助分子泵外壳体8进行散热,在散热一定时间后,打开出水口4,将吸收大量热量的冷却水通过基座2顶部的出水管3流经基座2内腔,再通过出水口4进行排出,从而达到整个装置的水冷散热效果,分子泵外壳体8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散热翅片9,散热翅片9为易导热的金属材质,极大的增加了分子泵外壳体8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翅片9表面设有散热孔13,进一步的增加装置与外界空气的散热面积,从而使整个装置的散热效率大大提升,此为整个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7)
1.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包括支撑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1)顶部固定连接有基座(2),所述基座(2)顶部四周设有出水管(3),所述基座(2)侧壁表面设有出水口(4),所述基座(2)底部固定连接有出风筒(5),所述出风筒(5)底部设有出风口(6),所述出风口(6)一侧设有排气口(7),所述基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体(8),所述外壳体(8)外壁表面均匀排布有散热翅片(9),所述外壳体(8)顶部中央位置开设有吸气口(10),所述吸气口(10)四周设有旋转叶片(11),所述旋转叶片(11)四周均匀开设有水管口(12),所述外壳体(8)上方设有进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9)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散热翅片(9)均匀排列焊接于所述外壳体(8)外壁表面,且每个所述散热翅片(9)表面均开设有散热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8)底部表面四周开设有通孔(14),且所述通孔(14)与所述出水管(3)的大小、结构和数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8)为圆柱体中空结构,所述水管口(12)位于所述外壳体(8)顶部表面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为圆柱体中空结构,且所述基座(2)的底面积大于所述外壳体(8)的底面积,所述外壳体(8)固定焊接于所述基座(2)顶部表面,所述出风筒(5)贯穿于所述基座(2)连接于所述外壳体(8)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机构包括顶盖(15)、输水口(16)与进水管(17),所述输水口(16)位于所述顶盖(15)顶部表面,所述进水管(17)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进水管(17)均匀排列焊接于所述顶盖(15)底部表面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5)为环形圆柱体结构,且所述顶盖(15)内环直径与所述旋转叶片(11)直径相匹配,所述进水管(17)与所述外壳体(8)顶部表面的所述水管口(12)的大小、结构和数量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74547.8U CN212429228U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774547.8U CN212429228U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29228U true CN212429228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8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77454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9228U (zh) | 2020-05-11 | 2020-05-11 | 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29228U (zh) |
-
2020
- 2020-05-11 CN CN202020774547.8U patent/CN2124292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004754U (zh) | 一种新型的无油空气压缩机结构 | |
CN212429228U (zh) | 一种用于分子泵的冷却结构 | |
CN210949045U (zh) | 一种浓缩型高效空气压缩机冷却装置 | |
CN211777907U (zh) | 自带除湿功能的节能型空压机 | |
CN117329127B (zh) | 一种滑片式与离心式复合的压缩机械 | |
CN109519397B (zh) | 离心压气机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9611346B (zh) | 离心压气机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1555549A (zh) | 一种冷却式罗茨泵 | |
CN109281760B (zh) | 燃气涡轮发动机 | |
CN207069386U (zh) |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电气柜 | |
CN216278504U (zh) | 循环水冷却式罗茨泵 | |
CN215058461U (zh) | 一种空气悬浮风机的冷却装置 | |
CN211370722U (zh) | 一种可降低排气温度的空压机 | |
CN206785589U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压缩机 | |
CN211204951U (zh) | 一种蒸汽冷却器 | |
CN218624687U (zh) | 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离心压缩机 | |
CN210623034U (zh) | 一种可调节真空度的罗茨水喷射真空泵机组 | |
CN217735691U (zh) | 一种空压机用冷却装置 | |
CN118654035B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磁悬浮离心压缩机 | |
CN112502985A (zh) | 一种组合式低汽蚀多级离心泵 | |
CN220248465U (zh) | 循环氢压缩机 | |
CN216741931U (zh) | 一种提高空压机进气效率的前置吸气装置 | |
CN217824550U (zh) | 一种散热性好的自吸式排水泵 | |
CN220956198U (zh) |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压力平衡机构 | |
CN211950981U (zh) | 一种轴向进气轴向排气离心压缩机的气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