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8066U -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8066U
CN212428066U CN202020504191.6U CN202020504191U CN212428066U CN 212428066 U CN212428066 U CN 212428066U CN 202020504191 U CN202020504191 U CN 202020504191U CN 212428066 U CN212428066 U CN 212428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edge
hypotenuse
wall construction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41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阿梅
郑垆杰
龙泽智
王稳全
彭起瑞
王景
谢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Guangzhou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x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41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8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8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806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其中,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包括:模板组件;第一支撑架,呈直角三角形设置,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直角边、第二直角边、直角斜边,第一直角边与承载基面抵接,第二直角边与模板组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呈四边形设置,第二支撑架包括上斜边、下斜边、将上斜边和下斜边固定连接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斜边分别与模板组件以及第二直角边固定连接,下斜边与第一直角边远离模板组件一侧的承载基面抵接且与第一直角边固定连接,第一侧边位于直角斜边远离模板组件的一侧并与直角斜边固定连接。如此,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侧墙的施工。

Description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地铁施工技术的成熟,地铁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地铁车站通常是采用明挖的方式修建的,即先将地面挖开,在露天的情况下修筑地铁车站的侧墙,然后再在顶部进行回填覆盖。
在修建地铁车站的侧墙时,通常采用侧墙施工支撑模板进行支撑,地铁车站各处的空间大小不一,这就导致地铁车站各处的侧墙高度也不一样,但是现有的侧墙施工支撑模板的高度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在修建地铁车站的侧墙时需要多种不同高度的侧墙施工支撑模板,进而给地铁车站的侧墙修建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旨在增大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的适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包括:
模板组件;
第一支撑架,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直角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直角边、将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连接的直角斜边,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承载基面抵接,所述第二直角边与所述模板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呈四边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斜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斜边、将所述上斜边和所述下斜边固定连接且在水平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上斜边分别与所述模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下斜边与所述第一直角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一侧的承载基面抵接且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位于所述直角斜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直角斜边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角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角边远离所述第一直角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直角斜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板;
所述上斜边邻近所述第二直角边的一端和所述下斜边邻近所述第一直角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板;
所述上斜边上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接件与所述第二直角边上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下斜边上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接件与所述第一直角边上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边上的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接件与所述直角斜边上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板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上斜边邻近所述第二直角边的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所述下斜边邻近所述第一直角边的端部向靠近所述模板组件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侧边设置有沿靠近所述直角斜边的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板筋,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筋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直角斜边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和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均沿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任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加强筋呈八字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角边设置有供预埋脚螺栓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的加强板筋,所述加强板筋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分别呈45°夹角设置,所述加强板筋设置有供预埋脚螺栓穿过的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下斜边分别与一个或者多个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角边的下方安装有多个高度可调的第一支撑脚,所述下斜边的下方安装有多个高度可调的第二支撑脚。
可选地,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多个面板和多个连接件组件;其中,所述面板包括挡板和设于所述挡板的同一板面两背楞,两所述背楞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竖直方向呈间隔设置,两所述背楞均设有多个第一腰型孔,两所述背楞上的第一腰型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芯带和多个插销,所述芯带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腰型孔,所述芯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两面板的两背楞之间,所述插销穿过第一腰型孔、对应位置的第二腰型孔以及对应位置的第一腰型孔,以将所述芯带和两所述背楞固定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模板支撑系统,其包括若干个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包括:模板组件;
第一支撑架,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直角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直角边、将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连接的直角斜边,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承载基面抵接,所述第二直角边与所述模板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呈四边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斜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斜边、将所述上斜边和所述下斜边固定连接且在水平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上斜边分别与所述模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下斜边与所述第一直角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一侧的承载基面抵接且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直角斜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直角斜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通过将模板组件竖立于承载基面上,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安装于模板组件的同一侧。当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组合使用时,可以搭配高度较高的模板组件,这就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适用于高度较高的侧墙施工;当第一支撑架单独使用时,可以搭配高度较矮的模板组件,这就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适用于高度较矮的侧墙施工。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灵活组合以支撑模板组件,以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侧墙的施工,打破了原有的侧墙施工的支撑模板只适用固定高度的侧墙的施工局限性,从而增大了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的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另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模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背楞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芯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背楞、芯带以及插销的组装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442124060000041
Figure BDA000244212406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用于隧道侧墙、地铁车站的侧墙等建筑的建设,请参阅图1和图2,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包括模板组件10、第一支撑架20、第二支撑架30;其中,模板组件10竖立于承载基面上;第一支撑架20安装于模板组件10的一侧并对模板组件10进行支撑;第二支撑件安装于第一支撑架20远离模板组件10的一侧并对模板组件10位于第一支撑架20上方的位置进行支撑。
模板组件10呈板状设置,其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通常为平整的平面,以确保混凝土凝固后所形成的墙面是平整的,模板组件10可以由多个板状结构沿着水平方向拼接形成,模板组件10也可以由多个板状结构沿着竖直方向拼接形成,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多个板状结构可以通过焊接、铆接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
较佳地,请参阅图3至图6,该模板组件10包括多个面板11和多个连接组件12,多个面板11沿着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通过多个连接组件12拼接固定。具体的,该面板11包括挡板111和安装于挡板111一板面上的两背楞112,两背楞112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且在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背楞112设置有多个第一腰型孔112a,每一背楞112上的第一腰型孔112a与另一背楞112上对应位置的第一腰型孔112a对位设置。连接组件12包括芯带121和多个插销122,芯带121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腰型孔121a,芯带121的端部可伸入两背楞112之间,插销122先穿过一个背楞112上的第一腰型孔112a,然后再穿过芯带121上对应位置的第二腰型孔121a,最后再穿过另一个背楞112上对应位置的第一腰型孔112a。如此设置,便于调整面板11的尺寸,同时还能够保证面板11的平整度。
值得注意的是,面板11上的两背楞112可以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且在水平方向呈间隔设置,只需将面板11旋转一定角度即可实现,这就使得面板11可以沿着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拼接。
第一支撑架20呈三角形设置,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直角边21、与第一直角边21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直角边22、将第一直角边21和第二直角边22连接的直角斜边23,第一直角边21与承载基面抵接,第二直角边22与模板组件10固定连接。
第一直角边21的长度和第二直角边22的长度可以相等,第一直角边21的长度和第二直角边22长度也可以不等,第一直角边21的长度和第二直角边22的长度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第二直角边22与模板组件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铆接等方式连接固定。第一直角边21、第二直角边22以及直角斜边2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直角边21、第二直角边22以及直角斜边23中的两个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再如第一直角边21、第二直角边22以及直角斜边23中的两个可以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固定,当然第一直角边21、第二直角边22以及直角斜边23中的两者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固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第二支撑架30呈四边形设置,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斜边31、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斜边32、将上斜边31和下斜边32固定连接且在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上斜边31分别与模板组件10以及第二直角边22固定连接,下斜边32与第一直角边21远离模板组件10一侧的承载基面抵接且与第一直角边21固定连接,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标34均位于直角斜边23远离模板组件10的一侧,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30可以是规则的四边形(梯形),第二支撑架30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四边形,在此对第二支撑架30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上斜边31与第二直角边22呈夹角设置,较佳地,上斜边31与第二直角边22共线设置,下斜边32与第一直角边21呈夹角设置,较佳地,下斜边32与第一直角边21共线设置。上斜边31与模板组件10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焊接、铆接等方式连接固定。第二支撑架30中的上斜边31与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的固定方式以及下斜边32与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的固定方式有很多种。例如上斜边31与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分别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再如上斜边31与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分别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当然,上斜边3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与第一侧边33以及第二侧边34连接固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下斜边32与第一侧边33以及第二侧边34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上斜边31与第一侧边33以及第二侧边34的连接方式,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通过将模板组件10竖立于承载基面上,将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安装于模板组件10的同一侧。当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组合使用时,可以搭配高度较高的模板组件10,这就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适用于高度较高的侧墙施工;当第一支撑架20单独使用时,可以搭配高度较矮的模板组件10,这就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适用于高度较矮的侧墙施工。本实用新型中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的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灵活组合以支撑模板组件10,以使得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可适用于不同高度的侧墙施工,打破了原有的侧墙施工的支撑模板只能适用一种高度的侧墙的局限性,从而增大了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适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的连接方式有多种,考虑到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可以组合或者单独使用,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优选采用螺接件连接固定,螺接件具有连接牢固、拆卸快捷的优点,这样既保证了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还便于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之间的拆卸。
具体的,请参阅图1、图7及图9,第一直角边21远离模板组件10的一端和第二直角边22远离第一直角边2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0,直角斜边23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板50;上斜边31邻近第二直角边22的一端和下斜边32邻近第一直角边2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40,第一侧边33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板50;螺接件(未图示)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的一端可穿过对位的两第一连接板40或者对位的两第二连接板50与螺母螺纹连接,从而使得对位的两第一连接板40或者两第二连接板50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斜边31邻近第二直角边22的端部向下延伸设置,下斜边32邻近第一直角边21的端部向靠近模板组件10的方向延伸设置,第一侧边33设置沿靠近直角斜边23的方向延伸且沿第一侧边3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板筋35,第二连接板50设置于连接板筋35远离第一侧边33的一端。
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呈间隔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平行设置或者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呈夹角设置,这就使得第一侧边33上的多个连接板筋35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只要保证第一侧边33上的多个连接板筋35远离第一侧边33的一端均与直角斜边23抵接,同时第一侧边33上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板50与直角斜边23上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板50对位即可。较佳地,第一侧边33和直角斜边23平行设置,这就使得第一侧边33上的多个连接板筋35的长度一致,进而便于多个连接板筋35的安装,即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各处的间距一样大,也就是说,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之间的间距只需调整一次即可。
另外,第一支撑架20的直角斜边23和第二支撑架30的第一侧边33之间是通过连接板筋35支撑的,这样避免了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之间处于架空状态,使得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形成一个整体,进而能够稳固的对模板组件10进行支撑。
此外,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之间呈间隔设置,还有便于螺栓和螺母的锁紧和松开。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直角边21、第二直角边22以及连接板筋35均采用C字钢制成;请一并参阅图8,第一连接板40包括插入第一直角边21或第二直角边22内的第一插接部41以及与第一插接部41连接且呈板状设置的第一连接部42,第一连接部42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方式与第一直角边21或者第二直角边22固定连接;请一并参阅图10,第二连接板50包括插入直角斜边23或者连接板筋35内的第二插接部51以及与第二插接部51连接且呈板状设置的第二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2可以采用焊接、铆接等方式与第一侧边33或者直角斜边23固定连接。
应当说的是,第二支撑架30的第一侧边33与第一支撑架20的直角斜边23常夹角设置的话,不仅会使得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之间架空,这就导致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无法稳固的支撑模板组件10;同时还使得第一侧边33和直角斜边23之间的最大距离会比较大,这就使得整个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将第一侧边33设置成与直角斜边23平行,同时将第二侧边34也设置成与直角斜边23平行。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一侧边33和直角斜边23之间的间距缩短至最小,即第一侧边33与直角斜边23可以完全贴合,这样就使得第一支撑架20与第二支撑架30可以构成一个整体,进而便于对模板组件10的支撑;同时还可以将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之间的间距缩短至最小,从而可以缩小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的安装空间。
考虑到使用第二支撑架30时,模板组件10的高度较高,这就使得第二支撑架30需要较高的强度,为了保证第二支撑架30的强度,请参阅图1,该第二支撑架30还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36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7,多个第一加强筋36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7均沿第一侧边33靠近或者远离第二侧边34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加强筋36和多个第二加强筋37分别与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34固定连接,第一加强筋36与第一侧边33以及第二侧边34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固定,第二加强筋37与第一侧边33以及第二侧边之间可以采用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如此设置,使得第一侧边33和第二侧边之间不易产生相对位移,有助于提高整个第二支撑架30的强度。
进一步地,每一第一加强筋36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加强筋37,任意相邻的两第二加强筋37呈八字型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二支撑架30不易产生形变,进而确保了第二支撑架30的承载强度。
考虑到第一支撑架20安装于模板组件10和第二支撑架30之间,其需要承载较大的负载,为了保证第一支撑架20的强度,请参阅图1和图2,该第一支撑架20还包括多个第三加强筋24和第四加强筋25,多个第三加强筋24和多个第四加强筋25的排布方式有多种,较佳地,多个第三加强筋24和多个第四加强筋25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分别与第二直角边22和直角斜边23固定连接,多个第三加强筋24和多个第四加强筋25依次排布,多个第四加强筋25在竖直方向呈倾斜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第一支撑架20的承载能力。
考虑到整个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与承载基面之间并未进行固定,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收到外力的作用则容易在水平方向产生位移或者倾翻,鉴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直角边21设置有供预埋脚螺栓通过的通孔(未标识),第一支撑架20设置有连接第一直角边21和第二直角边22的加强板筋26,该加强板筋26与第一直角边21和第二直角边22分设别呈45°夹角置,该加强板筋26设置有供预埋脚螺栓通过的安装孔(未标识),预埋脚螺栓穿过加强板筋26的一端通过螺栓锁紧。
该预埋脚螺栓处于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的翻转支点,其给予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一个与承载基面呈45°夹角的作用力,即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外力的作用,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100受到侧墙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与预埋脚螺栓施加的力的作用相反,这就保证了模板组件10与混凝土接触时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不会发生翻转。
进一步地,第一直角边21和下斜边分别与垂直承载基面的一个或者多个预埋钢筋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保证了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支撑的更稳定。
第一直角边21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直角边21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未标识),预埋钢筋穿过对应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再如第一直角边21与预埋钢筋焊接固定,第一直角边2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下斜边32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具体可以参照第一直角边21与预埋钢筋的连接方式,在此就不再赘述。
应当说的是,承载基面并非十分平整,也就是说,承载基面存在坑坑洼洼,为了保证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能够平稳的固定于承载基面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第一直角边21的下方安装有若干个第一支撑脚60,下斜边32的下方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支撑脚70,第一支撑脚60和第二支撑脚70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均可调节设置。如此设置,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支撑脚60以及第二支撑脚70的高度来保证整个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平稳的放置于承载基面上。
需要注意的是,在机械领域中,可伸缩的结构有很多种,例如丝杆结构、剪式千斤顶结构、液压千斤顶结构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也就是说,第一支撑脚60和第二支撑脚70可以是丝杆结构、剪式千斤顶结构、液压千斤顶结构等。
此外,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还包括操作台80,该操作台80可以与第一支撑架20的上端固定连接,该操作台80还可以与第二支撑架30的上端连接,即在使用第一支撑架20单独支撑模板组件10时,将操作台80安装至第一支撑架20的上端,在使用第一支撑架20和第二支撑架30共同支撑模板组件10时,将操作台80安装至第二支撑架30上。操作台80与第一支撑架20或者第二支撑架30之间可以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以便于操作台80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板支撑系统,该模板支撑系统包括若干个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相邻两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固定连接,该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用于侧墙施工的模板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100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相邻两面板11的连接方式连接固定,详见上述实施例,在此就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组件;
第一支撑架,呈直角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直角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直角边、将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连接的直角斜边,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承载基面抵接,所述第二直角边与所述模板组件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呈四边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上斜边、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斜边、将所述上斜边和所述下斜边固定连接且在水平方向呈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上斜边分别与所述模板组件以及所述第二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下斜边与所述第一直角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一侧的承载基面抵接且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均位于所述直角斜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直角斜边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远离所述模板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直角边远离所述第一直角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直角斜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板;
所述上斜边邻近所述第二直角边的一端和所述下斜边邻近所述第一直角边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侧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连接板;
所述上斜边上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接件与所述第二直角边上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下斜边上的第一连接板通过螺接件与所述第一直角边上的第一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一侧边上的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接件与所述直角斜边上对应位置的第二连接板连接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斜边邻近所述第二直角边的端部向下延伸设置,所述下斜边邻近所述第一直角边的端部向靠近所述模板组件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侧边设置有沿靠近所述直角斜边的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板筋,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筋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分别与所述直角斜边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和多个第二加强筋,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和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均沿所述第一侧边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方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加强筋,任意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加强筋呈八字型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设置有供预埋脚螺栓通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的加强板筋,所述加强板筋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分别呈45°夹角设置,所述加强板筋设置有供预埋脚螺栓穿过的安装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下斜边分别与一个或者多个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边的下方安装有多个高度可调的第一支撑脚,所述下斜边的下方安装有多个高度可调的第二支撑脚。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件包括多个面板和多个连接件组件;其中,
所述面板包括挡板和设于所述挡板的同一板面两背楞,两所述背楞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竖直方向呈间隔设置,两所述背楞均设有多个第一腰型孔,两所述背楞上的第一腰型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连接件组件包括芯带和多个插销,所述芯带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二腰型孔,所述芯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两面板的两背楞之间,所述插销穿过第一腰型孔、对应位置的第二腰型孔以及对应位置的第一腰型孔,以将所述芯带和两所述背楞固定连接。
10.一种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相邻两所述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固定连接。
CN202020504191.6U 2020-04-08 2020-04-08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8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4191.6U CN212428066U (zh) 2020-04-08 2020-04-08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4191.6U CN212428066U (zh) 2020-04-08 2020-04-08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8066U true CN212428066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41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428066U (zh) 2020-04-08 2020-04-08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8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14370A (zh) 一种模板支设防护装置的施工方法
CN212428066U (zh) 侧墙施工的组合模板装置以及模板支撑系统
CN210659232U (zh) 顶挂式水平模架体系
CN212317547U (zh) 一种新型剪力墙加固支撑系统
CN114922421A (zh) 一种梁模板安装结构和方法
CN215594830U (zh) 一种钢梁搭建平台结构
CN214739832U (zh) 一种脚手架连接加固结构
CN210342651U (zh) 建筑铝模板装配用底角板
CN221168696U (zh) 一种高大模板支撑连接结构
CN212715947U (zh) 一种可周转的牛腿支撑构件
CN210887566U (zh) 一种包覆钢结构梁柱
CN211037934U (zh) 一种可周转使用的钢爬梯
CN218323973U (zh) 一种预制墙板凝固放置架
CN213510649U (zh) 一种用于支撑浅埋暗挖拱形板模板的模板支架
CN220058564U (zh) 钢筋网架支撑防护装置
CN208815922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CN211897793U (zh) 钢便桥防护装置及钢便桥
CN210217136U (zh) 支模架
CN215977766U (zh) 连接件的支撑支座
CN22059930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侧面搁置支架体系
CN211714302U (zh) 一种可调平的横梁连接结构
CN210713666U (zh) 一种洁净室
CN2177601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幕墙安装定位辅助支架
CN218467073U (zh) 一种基于土木工程用便于连接的建筑模板
CN220599304U (zh) 一种墙体拆除替代承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