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23216U -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423216U
CN212423216U CN202020554720.3U CN202020554720U CN212423216U CN 212423216 U CN212423216 U CN 212423216U CN 202020554720 U CN202020554720 U CN 202020554720U CN 212423216 U CN212423216 U CN 2124232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power
power engineer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47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吉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uding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547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4232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4232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4232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弯曲孔,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侧壁与支撑板内侧壁接触,固定管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该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通过固定管、伺服电机、转动轴、支撑板、转动柱、放置柱、液压缸、横板、固定板、移动板、连接轴和螺纹杆的配合作用,可以使装置在装卸电缆盘时比较方便,通过辅助板、辅助块、光滑轴、光滑板、连接板和空气弹簧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电缆盘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在生产生活中运用广泛,但电缆的运输十分麻烦,尤其是对于电缆生产企业,现有的电力工程用电缆运输车灵活性差,耗费人力较多,不便于操作,实用性较低。
在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6734357U中公开了一种电缆专用运输装置,该电缆专用运输装置当需要将电缆盘卸下时,可将挂钩挂置于电缆盘的挂孔上,通过调节可调节伸缩杆伸长,第二钢丝绳和第一钢丝绳张紧,因配重块的重量大于电缆盘的重量,电缆盘可被悬吊与支撑板分离,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将电缆盘下端偏移后控制可调节伸缩杆收缩,即可将电缆盘卸下于地面上,电缆盘放置于支撑板上的过程与卸下相反,但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缺陷:使电缆盘偏移需要工作人员一定的劳动力,并且由于底座的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将电缆盘进行偏移时比较不方便,同时对可调节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调节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装置仍然需要工作人员比较多的劳动力,实用性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解决了使电缆盘偏移需要工作人员一定的劳动力,并且由于底座的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将电缆盘进行偏移时比较不方便,同时对可调节伸缩杆的高度进行调节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装置仍然需要工作人员比较多的劳动力,实用性较低,不利于推广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弯曲孔,支撑板内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侧壁与支撑板内侧壁接触,固定管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端穿过弯曲孔并且与转动柱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管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转动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柱,所述放置柱外侧壁与固定管内侧壁接触,所述放置柱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柱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下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横板下表面中间部位接触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右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固定板上螺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端与连接轴右端固定连接,移动板下表面和固定板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内侧面开设有卡槽,两组卡块之间卡装有电缆盘,底板上表面右端开设有工作槽,底板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光滑轴,所述光滑轴外侧环绕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四组所述光滑板分别滑动设置在两组光滑轴的左端和右端,光滑板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底板上方设置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所述连接杆顶端与辅助块下表面转动连接,辅助板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另一端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外侧壁的顶端和外侧壁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组,固定管内腔侧壁的顶端和内腔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圆形滑槽,滑动块组与圆形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横板下表面中间部位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形状设置为正六边形,转动块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辅助板上表面开设有稳定槽,所述电缆盘底端卡装在稳定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外侧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车轮,所述车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通过固定管、伺服电机、转动轴、支撑板、转动柱、放置柱、液压缸、横板、固定板、移动板、连接轴和螺纹杆的配合作用,可以使装置在装卸电缆盘时比较方便,通过辅助板、辅助块、光滑轴、光滑板、连接板和空气弹簧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电缆盘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
2、该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通过滑动块组和圆形滑槽的配合作用,可以使转动柱稳定的进行转动,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作用,可以辅助移动板进行左右的移动,进而使卡块进行左右的移动,提高对电缆盘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板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管;3、支撑板;4、转动柱;5、伺服电机;6、转动轴;7、放置柱;8、液压缸;9、横板;10、固定板;11、移动板;12、连接轴;13、螺纹杆;14、卡块;15、电缆盘;16、光滑轴;17、缓冲弹簧;18、光滑板;19、连接杆;20、辅助板;21、辅助块;22、空气弹簧;23、滑动块组;24、限位块;25、转动块;26、稳定槽;27、支板;2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包括底板1,底板1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固定管2内腔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上开设有弯曲孔,支撑板3内部设置有转动柱4,转动柱4外侧壁与支撑板3内侧壁接触,固定管2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转动轴6顶端穿过弯曲孔并且与转动柱4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管2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转动柱4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柱7,放置柱7外侧壁与固定管2内侧壁接触,放置柱7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柱7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8,液压缸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9,横板9下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横板9下表面中间部位接触设置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右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2,固定板10上螺装有螺纹杆13,螺纹杆13左端与连接轴12右端固定连接,移动板11下表面和固定板10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4,卡块14内侧面开设有卡槽,两组卡块14之间卡装有电缆盘15,底板1上表面右端开设有工作槽,底板1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光滑轴16,光滑轴16外侧环绕设置有缓冲弹簧17,缓冲弹簧17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18,四组光滑板18分别滑动设置在两组光滑轴16的左端和右端,光滑板18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底板1上方设置有辅助板20,辅助板20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21,连接杆19顶端与辅助块21下表面转动连接,辅助板20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22,空气弹簧22另一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使转动柱4稳定的在固定管2内部进行转动,转动柱4外侧壁的顶端和外侧壁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组23,固定管2内腔侧壁的顶端和内腔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圆形滑槽,滑动块组23与圆形滑槽滑动连接。
具体的,为了使移动板11更稳定的进行左右的移动,移动板11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横板9下表面中间部位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24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部。
具体的,为了使工作人员在控制螺纹杆13转动时比较方便,提高装置的使用舒适性,螺纹杆13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5,转动块25的形状设置为正六边形,转动块25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有防滑橡胶垫。
具体的,为了提高装置对电缆盘15的固定效果,辅助板20上表面开设有稳定槽26,电缆盘15底端卡装在稳定槽26内部。
具体的,为了使装置在进行移动时比较方便,底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板27,支板27外侧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车轮28,车轮28上设置有刹车片。
在使用时,使横板9转动180度,使横板9位于固定管2的左侧,启动液压缸8,将液压缸8调节至合适的高度,使电缆盘15卡装在卡块14内部,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13,使螺纹杆13在固定板10上进行转动,连接轴12可以辅助螺纹杆13进行转动,进而使螺纹杆13一边进行转动一边在固定板10上进行左右的移动,使移动板11带动卡块14进行左右的移动,使电缆盘15稳定的卡装在两组卡块14内部,限位块24可以在限位槽内部进行左右的移动,可以辅助移动板11进行左右的移动,之后启动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带动转动轴6进行转动,转动轴6带动转动柱4进行转动,支撑板3可以对转动柱4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使转动柱4带动放置柱7稳定的进行转动,进而对横板9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横板9转动到固定管2的右侧,调节液压缸8的高度,使电缆盘15底端卡装在辅助板20内部,对电缆盘15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运输,同时可以使电缆盘15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光滑板18可以在光滑轴16上进行左右的移动,在缓冲弹簧17和连接杆19的配合作用下,使辅助板20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辅助块21可以辅助连接杆19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配合空气弹簧22的作用,进而使电缆盘15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提高了实用性。
综上所述,该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通过固定管2、伺服电机5、转动轴6、支撑板3、转动柱4、放置柱7、液压缸8、横板9、固定板10、移动板11、连接轴12和螺纹杆13的配合作用,可以使装置在装卸电缆盘15时比较方便,通过辅助板20、辅助块21、光滑轴16、光滑板18、连接板和空气弹簧22的配合作用,可以使电缆盘15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通过滑动块组23和圆形滑槽的配合作用,可以使转动柱4稳定的进行转动,通过限位块24和限位槽的配合作用,可以辅助移动板11进行左右的移动,进而使卡块14进行左右的移动,提高对电缆盘15的固定效果。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所述固定管(2)内腔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弯曲孔,支撑板(3)内部设置有转动柱(4),所述转动柱(4)外侧壁与支撑板(3)内侧壁接触,固定管(2)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顶端穿过弯曲孔并且与转动柱(4)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管(2)上表面开设有连通口,转动柱(4)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柱(7),所述放置柱(7)外侧壁与固定管(2)内侧壁接触,所述放置柱(7)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柱(7)内腔底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8),所述液压缸(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横板(9),所述横板(9)下表面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横板(9)下表面中间部位接触设置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右侧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2),所述固定板(10)上螺装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左端与连接轴(12)右端固定连接,移动板(11)下表面和固定板(10)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内侧面开设有卡槽,两组卡块(14)之间卡装有电缆盘(15),底板(1)上表面右端开设有工作槽,底板(1)内腔固定连接有两组光滑轴(16),所述光滑轴(16)外侧环绕设置有缓冲弹簧(17),所述缓冲弹簧(17)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光滑板(18),四组所述光滑板(18)分别滑动设置在两组光滑轴(16)的左端和右端,光滑板(18)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底板(1)上方设置有辅助板(20),所述辅助板(20)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21),所述连接杆(19)顶端与辅助块(21)下表面转动连接,辅助板(20)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空气弹簧(22),所述空气弹簧(22)另一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4)外侧壁的顶端和外侧壁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组(23),固定管(2)内腔侧壁的顶端和内腔侧壁的底端均开设有圆形滑槽,滑动块组(23)与圆形滑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1)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所述横板(9)下表面中间部位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24)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3)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5),所述转动块(25)的形状设置为正六边形,转动块(25)的外表面固定粘接有防滑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板(20)上表面开设有稳定槽(26),所述电缆盘(15)底端卡装在稳定槽(26)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板(27),所述支板(27)外侧面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车轮(28),所述车轮(28)上设置有刹车片。
CN202020554720.3U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Active CN2124232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4720.3U CN212423216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4720.3U CN212423216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423216U true CN212423216U (zh) 2021-01-29

Family

ID=7429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4720.3U Active CN212423216U (zh) 2020-04-15 2020-04-15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4232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1201A (zh) * 2021-07-06 2021-09-17 山东鲁寿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蔬菜育苗的育苗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1201A (zh) * 2021-07-06 2021-09-17 山东鲁寿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蔬菜育苗的育苗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3216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震效果好的电缆运输车
CN213136609U (zh) 一种控制器支架组装装置
CN112938848A (zh) 一种升降式电力维修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97409A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式板材铺设转运设备
CN219136136U (zh) 一种自适应调节夹持角度的堆垛天车夹具
CN209250082U (zh) 一种电力隧道施工中的电缆敷设装置
CN216235517U (zh) 一种电梯轿厢装饰吊顶
CN21498195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生产翻转平台
CN216111912U (zh) 一种自动化工业加工设备用固定装置
CN208120602U (zh) 一种吊装铁板的装置
CN208500187U (zh) 一种起重机用底盘支撑机架液压固定装置
CN112408192A (zh) 一种大型塑料管道提升装置
CN218968704U (zh) 一种联动多输送架的高稳定性搬砖装置
CN113666276A (zh) 一种小型多功能起重机
CN207644979U (zh) 具有高强度的冷卷钢板隔离装置
CN206051315U (zh) 一种中柱高轨式行车
CN211219467U (zh) 一种调试滚轮架结构的双层罐
CN214813730U (zh) 电工设备便捷式放线架
CN110862052A (zh) 一种连杆式自动升降机构
CN211141395U (zh) 一种节能建材装卸用提升装置
CN206069314U (zh) 一种钢丝绳牵引装置
CN218084940U (zh) 一种轮胎压紧装置
CN219259435U (zh) 一种网架基准跨安装装置
CN215101762U (zh) 一种用于吊装钢结构的设备
CN219194252U (zh) 一种起重机用起重线缆固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5

Address after: 430074 No.4-3, Floor 4, Building 1, Phase II, Yinji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5, Guanggu Avenue, Wuhan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Chuding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10000 Wanji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51-1 Qingnian Street, Shenhe District,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g Ji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