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414729U - 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414729U CN212414729U CN202020823664.9U CN202020823664U CN212414729U CN 212414729 U CN212414729 U CN 212414729U CN 202020823664 U CN202020823664 U CN 202020823664U CN 212414729 U CN212414729 U CN 2124147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erosol
- forming substrate
- generating device
- upper hous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壳体、收集部和发热组件,其中所述上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限定用于容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空腔,所述空腔构成为近似椭圆柱状,所述上壳体的近端形成椭圆形开口以接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所述收集部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收集部的底面还设置有凸起部以支撑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所述发热组件通过所述开孔穿入容纳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内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包裹层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绕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内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以及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之间的第三气流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气溶胶形成基材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具有用于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发热组件的手持式气溶胶生成装置。通常,气溶胶生成装置需要将置于其中的气溶胶形成基材加热至几百摄氏度的温度,从而释放可以形成气雾的挥发性化合物。由于发烟期间加热温度非常高,因此导致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上壳体部分温度过高,并且还存在着气溶胶形成基材制品本体热量散失过快的问题。
中国专利CN 104135881 B公开了一种具有改进的气流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和系统。该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设置特定的空气流动路径来达到防止上壳体过烫、使消费者获得舒适的握持体验的目的。具体地,该气溶胶发生装置具有从进气口延伸至空腔的远侧端的第一气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沿空腔的纵向延伸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壳体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延伸,以及从空腔的远侧端延伸至空腔的近侧端的第二气流通道,且第一气流通道的远侧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远侧端在围绕发热组件元件的基座设置的出气口处相汇合。
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手持式气溶胶发生装置上壳体在发烟期间温度过高的问题,但是对气溶胶形成基材本体热量散失的问题未涉及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壳体、收集部和发热组件,其中,所述上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限定用于容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空腔,所述空腔构成为近似椭圆柱状,所述上壳体的近端形成椭圆形开口以接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
所述收集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中与所述近端相对的远端,用于收集更换耗尽的气溶胶形成基材时掉落的烟渣或碎屑,所述收集部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收集部的底面还设置有凸起部以支撑容纳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使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端面下方形成空隙,
所述发热组件通过所述开孔穿入容纳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内部,
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包裹层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绕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自上壳体的近端向远端流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内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自上壳体的远端向近端流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端面下方的所述空隙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椭圆柱空腔的最短内径设置为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径匹配,所述椭圆柱空腔的最长内径设置为比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径长0.5~5毫米。
优选地,所述收集部底面的凸起部形成为以所述开孔为中心的环形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部在径向上还设置有多个凹槽。
优选地,所述收集部还具有自底面延伸的侧壁,所述底面与侧壁构成为一端开口的筒状,并在另一端可脱卸地连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优选地,所述收集部的侧壁可容纳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狭窄空隙中。
优选地,所述空腔对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夹持力设置为0.5N-8N。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共同提供的吸阻为200-1000Pa。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远端可脱卸地连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下壳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气溶胶形成基材与上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环绕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第一气流通道,大大减少了气溶胶形成基材外包裹层与上壳体外壳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一气流通道内的空气可以起到隔离热传导的作用,从而能有效减少气溶胶形成基材本体的热量向溶胶生成装置的上壳体传递,在避免气溶胶形成基材本体热量损失的同时可以降低溶胶生成装置上壳体的温度,从而给使用者在使用期间带来舒适的握持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上壳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收集部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收集部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予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不是穷尽的,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唯一实施方式。以下相应的实施例只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内容,并非对对其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该等实施例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不同形式的变化和改动,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和实用新型内容并且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涉及与气溶胶形成基材相互作用以产生气溶胶(烟雾或气雾)的装置。气溶胶形成基材可以是气溶胶发生制品(例如发烟制品)的一部分。气溶胶生成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部件,该一个或多个部件用于将能量从能量源供给到气溶胶形成基材以产生气雾,该气雾通过用户的嘴可直接吸入到用户的肺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气溶胶形成基材”是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材。通过加热气溶胶形成基材可以释放这样的挥发性化合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壳体1、收集部2和发热组件3。
上壳体1一般为大致圆柱状,一端为靠近使用者的嘴的部分。本文中该部分被称为“上壳体的近端”或“近端”,而与“近端”相对的部分被称为“上壳体的远端”或“远端”。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包括下壳体8(见图5),上壳体1的远端可脱卸地连接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下壳体8。上壳体1和下壳体8共同构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壳。上壳体1具有内壁11和外壁12。内壁11限定用于容纳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空腔13。空腔13在上壳体1的近端和远端之间,构成为近似椭圆柱状。上壳体1的近端形成椭圆形开口以接收气溶胶形成基材4。
收集部2设置于上壳体1中与所述近端相对的远端,用于收集更换耗尽的气溶胶形成基材4时掉落的烟渣或碎屑。收集部2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21。收集部2的底面22还设置有凸起部23以支撑容纳于空腔13内的气溶胶形成基材4,使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端面下方形成空隙(空间)。从而,可以在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端面下方可以形成连接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第三气流通道。
这里,当需要更换耗尽的气溶胶形成基材4时,先将发烟制品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空腔13中直接拔出,再将上壳体1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下壳体通过旋转或拨出的方式脱卸下来,然后再将收集部2从气溶胶生成装置脱卸下来,即可清理残留在收集部里的烟渣或碎屑。
发热组件3通过开孔21穿入容纳于空腔13内的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内部。发热组件包括基座31和从基座延伸出来的加热针32。加热针32穿过开孔21进入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内部,从而对气溶胶形成基材4进行加热,以形成烟雾。
当使用者抽吸气溶胶生成装置时,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外包裹层41与上壳体1的内壁11之间形成环绕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自上壳体1的近端向远端流动。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内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自上壳体1的远端向近端流动。收集部2的底面与气溶胶形成基材端面4之间的空隙24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共同提供的吸阻为200-1000Pa。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上壳体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椭圆柱空腔13的最短内径设置与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外径匹配,以方便气溶胶形成基材4放入空腔13中并恰好夹持气溶胶形成基材4为佳。具体地,空腔13对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夹持力可以为0.5N-8N。椭圆柱空腔13的最长内径设置为比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外径长0.5~5毫米。通过设置该特定形状的空腔13,既可以方便地容纳、固定气溶胶形成基材4,而不需要另外的夹持部件,又可以在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外包裹层与上壳体1的内壁11之间形成空间,通过该空间形成环绕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第一气流通道。当使用者抽吸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气溶胶形成基材时,第一气流通道中的气流自近端向远端流动,从而在气溶胶形成基材4和上壳体1的内壁11之间形成环绕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气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收集部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收集部的示意图,(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立体图。如图3~4所示,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环形凸起部23形成为以开孔21为中心的环状台阶。该环形台阶23的高度可以为1mm~3mm。该环状台阶23上在径向还形成有多个凹槽24,以便使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更容易进入第二气流通道。较佳地,可以是两个凹槽或三个凹槽。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部23还可以设置成多个凸块或多个条状凸起等,以能支撑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端面,使得气溶胶形成基材4的端面与收集部2的底面之间形成空隙即第三气流通道为佳。
收集部2还具有自底面22垂直延伸的侧壁25,构成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并在另一端可脱卸地连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磁吸连接等方式。侧壁25上还设置有纵向透气口26。收集部2的侧壁25可容纳于上壳体1的外壁12和内壁11之间的狭窄空隙中(见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这里已经省略了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无关的元件以简化图5。如图5所示,该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前述上壳体1、收集部2、发热组件3,控制器5、用户界面6、电源7和下壳体8。上壳体1的空腔(收集部2)内收纳气溶胶形成基材4,以通过发热组件3加热气溶胶形成基材4。气溶胶形成基材4在不同的温度下释放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上壳体1和下壳体8共同构成的外壳内还包括电源7,例如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控制器5分别与发热组件3、按钮部件6以及电源7连接。控制器5控制供给发热组件3的能量从而调节发热温度,通常将气溶胶形成基材加热至250至45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通过在气溶胶形成基材外包裹层和内壁之间形成环绕气溶胶形成基材的气流,大大减少了气溶胶形成基材外包裹层与上壳体外壳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第一气流通道内的空气可以起到隔离热传导的作用,进入的空气在它到达上壳体之前去除过剩的热量,从而能有效减少气溶胶形成基材本体的热量向溶胶生成装置的上壳体及外壳传递,在避免气溶胶形成基材本体热量损失的同时可以降低溶胶生成装置外壳的温度,从而给使用者在使用期间带来舒适的握持体验。
显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上壳体、收集部和发热组件,其中
所述上壳体具有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限定用于容纳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空腔,所述空腔构成为近似椭圆柱状,所述上壳体的近端形成椭圆形开口以接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
所述收集部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中与所述近端相对的远端,用于收集更换耗尽的气溶胶形成基材时掉落的烟渣或碎屑,所述收集部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收集部的底面还设置有凸起部以支撑容纳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使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端面下方形成空隙,
所述发热组件通过所述开孔穿入容纳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内部,
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包裹层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绕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气流自上壳体的近端向远端流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内部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气流自上壳体的远端向近端流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端面下方的所述空隙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柱空腔的最短内径设置为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径匹配,所述椭圆柱空腔的最长内径设置为比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外径长0.5~5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底面的凸起部形成为以所述开孔为中心的环形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部在径向上还设置有多个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还具有自底面延伸的侧壁,所述底面与侧壁构成为一端开口的筒状,并在另一端可脱卸地连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的侧壁可容纳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的狭窄空隙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对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夹持力设置为0.5N-8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三气流通道共同提供的吸阻为200-1000P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远端可脱卸地连接于所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下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3664.9U CN212414729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823664.9U CN212414729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414729U true CN212414729U (zh) | 2021-01-29 |
Family
ID=74287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823664.9U Active CN212414729U (zh) | 2020-05-18 | 2020-05-18 | 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41472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6663A (zh) * | 2020-05-18 | 2020-07-24 | 南通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WO2022206428A1 (zh) * | 2021-03-29 | 2022-10-06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
WO2023221611A1 (zh) * | 2022-05-16 | 2023-11-23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20823664.9U patent/CN2124147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36663A (zh) * | 2020-05-18 | 2020-07-24 | 南通金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WO2022206428A1 (zh) * | 2021-03-29 | 2022-10-06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气雾生成装置及用于气雾生成装置的电阻加热器 |
WO2023221611A1 (zh) * | 2022-05-16 | 2023-11-23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36663A (zh) | 一种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2414729U (zh) | 具有环绕式气流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 |
US11805813B2 (en) | Heater assembly and container | |
US20240099374A1 (en) | Electronic smoking article | |
TWI767147B (zh) | 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加熱腔體與加熱系統以及用於製造加熱腔體之方法 | |
JP6507248B2 (ja) | エアロゾル供給装置 | |
TWI751443B (zh) | 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加熱腔體 | |
JP7526170B2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加熱チャンバ | |
TWI752359B (zh) | 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加熱腔體 | |
TWI772690B (zh) | 氣溶膠產生裝置及其加熱腔體與形成用於氣溶膠產生裝置的加熱腔體之方法 | |
JP7513600B2 (ja) |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及びそのための加熱チャンバ | |
ES2905680T3 (es) | Dispositivo de generación de aerosol y cámara de calentamiento para el mismo | |
KR20220116484A (ko) |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을 수용하기 위한 챔버를 포함하는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
KR20210133283A (ko) | 장치를 위한 케이싱, 장치 및 방법 | |
TW202106181A (zh) | 氣溶膠產生裝置 | |
CN114081212A (zh) | 一种基于热空气流加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6393068U (zh) | 一种空气加热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5958353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
US12016386B2 (en) | Heater shell of heater assembly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 |
WO2024044903A1 (zh) | 气溶胶生成设备及其加热装置 | |
JPH05168515A (ja) | スチームヘアーセット器 | |
CN220966406U (zh) |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 |
EA043170B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 |
CN113017155A (zh) | 蒸发器及蒸发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6 Address after: No.6 Shengli Road,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CIGARETTE FIL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003 8th floor, building 2, no.388, Yongxing Avenue, Gangzha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JIN YUAN NEW MATERIALS Co.,Ltd. |